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2134.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0960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21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21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213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213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2134.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1.桃花源记目标:一.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二.感受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第一部分:自主探究一.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 请你大胆地谈出第一遍听读后对作者描述的境界的最大感受吧:二.以默读为主,探讨下列第1、2段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1.缘溪行( ) 2. 芳草鲜美( ) 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 ) 5.林尽水源( ) 6.仿佛若有光( )7.豁然开朗( )8.屋舍俨然(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阡陌交通( )11.悉如外人( ) 12.黄发垂髫( )13.并怡然自乐( )( ) 三.反复诵读。充分感受第1、2 段中作者所描写的美好境界。1.作者

2、极力表现渔人怎样的感觉?借用文中词语回答。 2.默写表现桃花林美异的文字。3.默写表现世外桃源中环境美异的文字。四.默读并探讨第3-5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1.乃大惊( ) 2.具答之( ) 3.便要还家( )4.咸来问讯( )5.妻子邑人( )6.来此绝境( )7.不复出焉( )8.无论魏晋( )9.具言所闻( )( ) 10.延至其家( )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12.既出( )13.便扶向路( ) 14.处处志之( ) 15.及郡下( )16.诣太守( ) 17.说如此( )18.寻向所志( )( )19.欣然规往( ) 20.未果( ) 21.寻病终( ) 22.后遂无问津者(

3、)五.反复诵读,补充下列语句中的省略词。1.( )具答之。2.(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4.林尽( )水源。六.反复诵读,感受桃花源内外世界的不同,体会陶渊明虚构理想社会的时代根源。1.桃源中人为何来此? 。2.桃源中人为何皆叹惋?3.桃源中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4.作者为什么又写后人无法寻找到世外桃源?第二部分:综合探究一.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分别解释。1.阡陌交通 古义:今义: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4芳草

4、鲜美,落英缤纷。古义: 今义: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古义: 今义: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今义:7诣太守,说如此。古义: 今义:三、选择与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1.屋舍俨然( )A.好像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2.欲穷其林( )A.彻底B.穷尽,尽 C.没有钱,与富相对3.芳草鲜美( )A.色彩鲜艳美丽B.新鲜美丽 C.这里指味道好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妻子一人;没有出路的地方B.妻子一人:与世隔绝的地方C.妻子和儿女;与世隔绝的地方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竟 B.就 C.才6.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A.标记 B.志 C.做标记四.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A

5、. B. C. 五、选择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池之美。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种植物。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说魏晋了。B.问起现在是什么社会,于是不知道有汉朝, 无论是魏还是晋了。C.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如何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D.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六.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七

6、.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八.桃花源记作者 ,他是 时人,名 ,是著名 。本文原是 中的“序”。桃花源记是一篇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与 的美好境界,寄托了 ,反映了 的意愿。本文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九.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十.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中:晋太元中中无杂树 、舍:便舍船屋舍俨然、皆:皆叹惋皆出酒食 、寻:寻向所志寻病终十一.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十二.解释下列多义字: 武陵人捕鱼为业( ) 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 其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见渔人,乃大惊( ) 寻向所志( )乃寻 乃不知有汉( ) 寻病终( )便舍船( )便扶向路( )舍向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便得一山( )处处志之( )得 志 既出,得其船( ) 寻向所志(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