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7大手法-b.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94334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7大手法-b.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qc7大手法-b.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qc7大手法-b.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qc7大手法-b.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qc7大手法-b.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7大手法-b.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7大手法-b.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QC七大手法应用 实例讲解,培训讲师:方泽,2,QC七大手法: 手法1:排列图/柏拉圖 手法2:特性要因图 手法3:控制图 手法4:查检表 手法5:层别法 手法6:直方图 手法7:散布图,3,采用QC7手法后产生的直接效果: 1.产品品质得以稳定,并能提高. 2.不良品下降,内外投诉事件减少. 3.生产成本下降,为增加产量打下基础. 4.人机停工减少,产品返工减少. 5.检查频度和数量得以减少,各种试验费用随之减少. 6.各种设备,装置,夹具的修理,改善或增设都得到合理的,有重点的进行.,4,手法1:排列图 柏拉圖,5,定义: 将问题的原因或是状况进行分类,然后把所得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列后,

2、所绘出的累计柱状图. 作用:在现场众多的不良品问题中,找出关键的前几名,以便解决今后管理工作的重点.,6,方法: 1.列出所有不良项目,并收集相应时期的数据. 2.按数据大小,排列不良项目. 3.设定坐标系,填上坐标值,坐标值要能反应最大, 最小数据,左纵坐标为不良数据,右纵坐标为不良率累计百分比,横坐标为不良项目.,7,8,9,手法2:特性要因图,10,定义:用树状结构画出因果关系的图 它是由日本人石川首先提出,称之为”石川图”,由于它的形状像鱼的骨头,称之为”鱼骨图”,”鱼刺图”. 作用:将影响品质的诸多原因找出,形成因果对应关系,使人一目了然,对于确定正确的对策方案有帮助.,11,实施方

3、法: 1.列出品质发生异常的项目. 2.画出4M1E: 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作业方法(Method),作业环境(Environment)5条支干或者只画出相关的支干. 3.在支干上画出相关次支干,并写出原因,次支干与支干互为因果关系. 4.如此反复,直至所有支干和最终一层原因写出为止. 5.记入图名,作成者,作成时间等项目.,12,IQC原材料问题,未按排时间对供应商实地稽核,IQC品质把关不严,原材料库存过久,过保质期,冲形半成品料脏污严重,调机料未隔离,制程回收料脏污严重,无效果佳之清洁办法,过道卫生较差,印刷车间空气烦闷,无全面通风设备,治具

4、孔磨损,内壁有毛刺、碎屑,风淋设备失效,厂商未联络及时处理,贴合治具位孔清洁度差,无有效清洁处理措施,操作机台面清洁度差,卫生区域规划未更新,机,清洁执行力不够,实例讲解1:,13,实例讲解2:,14,手法3:控制图,也称SPC图(统计过程控制图),“管制图”,管理图”.它是由美国人休哈特(Shewart)于1924.5.16创立的,也称“休哈特图”.,15,控制:是掌握住事物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的活动过程。,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只要被控制的对象越出控制限,就抓住不放,追根究底,找出原因,进行改进,防止大量不合格品发生,造成重大损失。,16,1.定义: 用统计方法分析品质数据的特

5、性,并设置合理的控制界线,对引起品质变化的原因进行判定和管理,使生产趋于稳定状态的一种时间序列图。 作用:1能够判定品质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或异常状态. 2.可以确认不良对策是否有效. 3.可用作日常品质维持管理的主要工具.,17,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控制图: 常规控制图 通用控制图 带警界限的均值控制图,18,原理: 3.从表中可看出,在 3范围内合格品率为99.73%,超出该范围的不合格品率为0.27%。常规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分别取为+ 3、 - 3,故上下控制限之间的区域控制在99.73%的合格产品,落到两条控制限之外的不合格品率共为0.27%,即当生产过程受控时,每生产1000件产品平均有2.

6、7件产品不合格,小概率事件,说明有某种特别原因造成的。常规控制图上落到两条控制限之外的不合格品率分别为0.135%,这就是风险值。,常规控制图,19,常规控制图分类:,。计量控制图 。计数控制图,每一种控制图都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1.标准值未给定; 2.标准值给定;,20,何为标准值?,标准值即为规定的要求或目标值,主要有 Xo、Ro、So、0 0、p0、np0、c0、u0,21,Xo-质量特性的观测值的标准值(观测值是作一次观测结果而确定的特性值); Ro-样本极差的标准值; So-样本标准差的标准值; 0-过程均值的真值的标准值; 0-组内过程标准差的真值的标准值;,22,p0-样本不合格

7、品率的标准值; np0-样本不合格品数的标准值; c0-样本不合格数的标准值; u0-样本单位产品不合格数的标准值。,23,计量控制图的类型:,1.平均值(X)-极值(R)控制图:X-R;,2.平均值(X)-标准差(s)控制图:X-s;,3.单值(X)-移动极差(Rs)控制图:X-Rs;,4.中位数(Me)-极差(R)控制图: Me -R;,24,用途 控制理论认为生产过程中存在两种变异,这两程变异引起过程的波动。 第一种变异:随机变异,由一般原因造成,即偶然原因造成。这种变异始终存在,且不易识别,固有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每种原因的影响只构成总变异的一个很小的分量,对产品质量影响不显著。 如,机

8、器设备的微小振动、原材料成分的微小差别,温度的微小变化,人的微小疲劳等等。 上述都属于正常波动,处于正常波动的过程称为受控过程,稳定过程,统计控制状态。,25,第二种变异:异常波动。可归因于某些可识别的非过程固有的,这些原因称为特殊原因或可查明原因(系统原因),对产品质量影响显著。 例如,机器设备不正常运行,原材料成分不符合标准要求,温度突发很大变化,人为失误等。 此种过种处于失控状态,不稳定状态,非统计控制状态,这是生产中控制的中心问题。,26,建立控制图的步骤: 1.收集预备数据; 2.计算样本的平均值X和极差R; 3.计算所有数字的X和R; 4.画X图和R图; 5.画中心线CL; 6.画

9、出控制限;,27,手法3:控制图,28,手法3:控制图,29,手法3:控制图,30,手法3:控制图,31,控制图,32,33,34,手法4:查检表,35,定义: 以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也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查核表”. 作用:简便,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方法: 1.确定检查对象,检查者,检查时间等. 2.将检查项目记入表中,必要时可利用图标说明. 3.将相关的检查数据记入表中.,36,37,手法5:层别法,38,定义:按某一线索,对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统计的方法,也称”分层法”. 作用:寻找出数据的某项特性或共同点,对现场中的实时判定有帮助. 方法:1确

10、定分层线索,即按什么条件进行分层. 2.确定该分层条件所对应的范围. 3.统计符合各分层条件的数据. 4.记入图名,作成者,日期等事项.,39,40,手法6:直方图,41,定义:对同一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并根据每一组所分布的数据量画出柱子状的图,也称”柱状图”. 作用:弄清众多数据的分布状态,了解总体数据的中心和变异,并能以此推测事物总体的发展状况. 方法:1.收集同一类型数据. 2.设定组数,并计算全距,组距,组界,中心值. 3.统计符合各组值的数据次数,每一个数据为一次. 4.按横坐标为数据特性值,纵坐标为数据的次数值,建立坐标系. 5.按每一组数据次数的多少在坐标系里画出直柱图.,

11、42,SU下限,43,用途 1.瞭解分佈 2.瞭解製程能力 3.與規格比較 4.每批品質情況,44,手法7:散布图,45,定义:以点的形式在坐标系上,画出两个对应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图,也有人称之为”散点图”,”相关图”. 作用:用于确认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系,有助于判明原因真假. 方法: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 2.设定坐标系,将两个变量分别写入X轴Y轴. 3.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4.必要时可将前后两个点连接起来,便于观察. 5.记入图名,作成者,作成时间等项目.,46,47,用途: 1.瞭解二種因素(或數據)之間的關係 2.發現原因與結果的關係,48,结束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