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802017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4862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802017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802017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802017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80201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8020171.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试卷共有30道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60分)第二德国联邦统计局2010年11月12日发布报告说,德国2009年人口出生率跌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低水平。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德国新生儿数为66.5万,比2008年减少大约2万多。1999年德国新生儿数为77万,但次年以后,新生儿数每年减少近10万名。人口统计学家统计,未来40年,德国人口数将从眼下8200万下降至5000万。据此回答1-2题。1德国生育率持续降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2、B. 缓解就业压力C. 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 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2德国人口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人口稠密,控制生育 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大批迁移到城市 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平均寿命延长 生育意愿低迷,出生率持续走低A. B. C. D. 读图回答3-4问题。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 d读“木桶效应图”(下图),完成5-6题。5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

3、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土地资源 B. 森林资源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6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 控制人口的死亡率鼓励生育A. B. C. D. 读城市某功能区图,完成7-8题7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8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气候因素 B. 宗教因素C. 经济因素 D. 地形因素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

4、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张某、李某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下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v9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A. 工业区和居住区 B. 居住区和商业区C. 商业区和仓储区 D. 市政区和园林区10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的文明意识 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技术难度 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A. B. C.

5、D. 1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B.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低C. 发展中国家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完成12-13题。12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A. E、M B. D、M C. M、N D. D、E13若只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A. M B. F C. E D. N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4-15题。14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 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 目前,甲

6、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 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15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A.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 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 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 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16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A. 城市人口的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的数量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位低。开发商通过将第一、第二层转为做底商,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也得以解决。回答17-19题。17有

7、关底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底商只为本小区的居民服务 B. 因底商租金较高,一般都销售较高级的商品C. 底商既可以销售商品,也可以提供其它服务 D. 底商与大型超市没有竞争关系18以下店铺最适合布局在底商的是( )A. 烧烤店 B. 服装批发店 C. 金铺 D. 水果店19如果某快递公司要在底商建立一个网点,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租金 B. 市场 C. 交通 D. 环境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例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 )A. 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C. 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 棉花、大

8、豆、油菜、甘蔗21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缩小地区差距A. B. C. D. 读下图,完成22-23题。22下列地形区与图中农耕制度最相符的是( )A. 华北平原 B. 珠江三角洲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23该地作物熟制为(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一年三熟 D. 两年三熟下表为“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完成24-25题。农产品品种 粮食 蔬菜 花卉 农产品产值(%) 15 50 35 24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市场 D. 劳动力2

9、5该县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乳畜业 C. 花卉园艺业 D. 观光农业26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酸雨污染蔓延 水土流失加剧 臭氧层空洞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草场退化 全球气候变暖A. B. C. D. 读下图,回答下列27-28题。 27图中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28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 B. C. D. 29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60N,80E) B. (60S,100E

10、)C. (30S,100E) D. (60S,80W)30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极洲二、综合题(3134题,共计40分)31、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0分,每空1分)(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所属的半球是_,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_,所属的纬度地带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_。(3)图中A点在C点的_方向,E点在F点的_方向(4)若E点为6点,则A点为_点,F点为_点。3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

11、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 439万人变为26 139万人。(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 和 。(2分)(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_(2分)A.由城市到乡村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D.由乡村到乡村(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_.(4分) (4)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反映了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而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是因素。(4分)3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图,在、四地建自来水厂、造纸厂、仓库、食品厂.请将合理的数字字母填入横线上并说明其理由。(8分)(1)自

12、来水厂 : ,理由 。(2分)(2)仓库: ,理由 。(2分)(3)食品厂: ,理由 。(2分)(4)造纸厂: ,理由 。(2分)34.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农业分布的气候区是 、 。(3分) (2)图示阴影部分农业发展的特点( )(1分) 水利工程量大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高 生产规模大 AB. C. D. (3)该农业从产品用途属于 农业,按投入多少属于 密集型农业。(2分)(4)图中区域发展该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高一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30个选择,每个2分,共计60分)1A2C【解析】试题考查德国人口问题1生育率持续降低

13、,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低,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问题,A正确;德国劳动力不足,就业压力小;高出生率会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和有利于减缓老齡化问题。2由材料可看出,德国人口问题是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因是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平均寿命延长和生育意愿低迷,出生率持续走低,C正确。3C4B【解析】3a图中50-80岁人口数量特别多,但是20-40岁的人口数量很少,说明有大量的人口迁出;b图中0-20岁少,50-80岁人口数量很少,但是20-40岁的人口比少年和老年人多了很多,说明有大量人口的迁入;c图中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都正常,没有明显的人口迁移现象;d图中20-40岁人口数量要多于

14、少年和老年人口数量,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男性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说明有大量的男性人口迁入。故选C。4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占主要地位,说明人口年龄应当比较年轻,大概在20岁左右,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b图的20岁左右的人口数量明显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故选B。5C6A【解析】“木桶效应”的原理,指决定木桶容量的是短板的长度。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代表资源的短板是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相当于增加了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所以都有利于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不能增加区域资源利用量,就不能提高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5根据“木桶效应”,决定木桶容量的是短板的长度。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

15、中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矿产资源,C对。A、B、D错。6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发展新能源,对。控制人口的死亡率、鼓励生育,与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无关,错。A对,B、C、D错7B8C【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7从图中看该功能区早晨流出的远大于流入,黄昏流入的大出流出的,可能是住宅区,B正确。8城市中心商务区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形成因素是经济,C正确。9B10D【解析】试题考查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特点9图中甲地夜间自行车数量最多,为城市的居住区;乙是白天自行车数量多,可能为商业区,B正确。10找车说明车的分配不合理,应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乱停乱放,随意破坏

16、说明人们素质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的文明意识,D正确。11D【解析】城市化水平高低与环境污染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A错。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一般越高,B错。发展中国家目前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C错。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D对。故选D。12A13A【解析】12E点房价介于5 000元6 000元,D点大于6 000元,F点小于4 000元,N点小于4 000元,M点位于河流交汇处,地价会略高,应该介于5 000元6 000元。13M点位于河流上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具有环境条件较好。14D15C16C【解析】14甲类国家

17、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水平低,速度快。故选D。15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及小城镇流动。A、B、D是逆城市化的原因,故选C。16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但无论是产业上的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还是空间上的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为根本的。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故选C。17C18D19B【解析】本题组考查商业网点。底商是近年在小区建设中出现的

18、新型商业网点形式,不仅售卖商品,还提供社区服务,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首要因素是消费人群。17根据材料信息,底商建在小区楼房一、二层,可以很好为社区居民及其附近区域居民提供商品或维修等服务,选C。18四选项相比,烧烤店大气污染过重,不适宜在小区;服装批发店占地面积大,底商铺位不能满足;金铺 需要大量消费人群及其高收入人群,对单个小区很难满足,只有水果店属于大众必须消费品,选D。19快递公司是商业网点,其布局的首要决定因素是消费人群,市场最关键,选B。20B21C【解析】试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地区及原因。20图中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是大豆;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

19、北地区,是棉花;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是甘蔗,B正确。2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发挥地区优势,C正确。22C23A【解析】22读图,根据图中作物种类,判断该地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应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小麦为冬小麦,珠三角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故选C。2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熟制为一年一熟,故选A。24C25A【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发展方向。24从表中看,该地区农产品产值主要是面向市场的蔬菜和花卉,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C正确。25都市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单位面积产值高的的农业类型,水稻种植业的单位面积产

20、值低,商品率低,与都市农业不相适宜,A正确。26B【解析】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27D28B【解析】27图中A大洲是北美洲、B大洲是亚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D正确。28图中是太平洋、是大西洋、是北冰洋、是印度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B正确。29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纬度自南向北逐渐增大,为北半球,M点位于北纬60上,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为西经,M位于西经80,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互补,纬度数相同,所以M对称点为南纬60,东经100,故选B。30A【解析】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A正确;欧洲没有热带、非

21、洲没有寒带、南极洲没有热带。二、综合题(31-34共计40分)31(每空1分,共计10分)(1) (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110千米 (2) (60S,170E) 275千米 (3)东北 东南 (4) 8 21【解析】(1)根据图示A、B点所在的经纬度变化,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为南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减少,判断为西经;故A点的地理坐标为(15S, 15W),说明其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东半球从20W-160E);AB点之间跨位于10,故距离为10*111KM。纬度以30、60为界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故15S位于低纬度。(2)C点所在纬度为60S,则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则顺着自

22、转方向,经度数增加,故C点所在经度为170E,故判断其位于南半球,西半球。CD在60纬线上跨经度5,故距离为1/2*5*111KM。(3) A点位于南纬15,西经15上,而C位于西经170,南纬60上,从东西方向上看,A位于C东面,从南北方向看,A位于C北面,所以A位于C东北方向。从E点看F点,与自转方向相反,说明向西;从南北方向上看,F点距离北极点更近,故判断F点位于E点的北面。(4)读图结合上面分析可知,E位于西经45,A位于西经15,A地方时早于E2小时。当E为6点,A为8点。F位于180经线上,比E晚9小时,为地方时21点。32(共计12分)(1)文化教育因素(1分)经济因素(1分)(

23、2 ) C(2分)(3)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4分)(4)自然(2分)社会经济(2分)【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人口迁移图和材料信息为背景,侧重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社会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由于经济收入的差异,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所以C正确。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加强与

24、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反映了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而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33(共计8分)(1) 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好(2分)(2) 位于郊区,地价较便宜;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2分)(3) 位于市中心,人口多,消费量大;无污染(2分)(4) 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污染小(2分)【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工业布局等知识,考查

25、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质好,适宜布局自来水厂。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郊区,地价较便宜,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适宜布局仓库。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市中心,人口多,消费量大,无污染,适宜布局食品厂。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且唯一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污染小,适宜布局造纸厂。34、(10分)(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1分) 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可互换)(2分) (2)A(1分)(3)自给 (1分) 劳动(1分)(4)自然条件:(1)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热水资源充足。(2)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耕作业。(3)土壤: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4)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2)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有利于精耕细作。(3)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耕作经验。(4)人们有吃大米的习惯。(4分)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