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0334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广东省近义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近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三年试题阅读量统计 2、三年试题插图统计 3、陌生情境学科用语统计 4、三年试题难度统计 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 6、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 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 9、高考试题对备考的启示,统计,分析,启示,1、三年试题阅读量统计,近三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字数统计。统计数据不计空格,不计图像图表中的文字。 理综全卷考生阅读量8500字。,2、三年试题插图统计,近三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大量采用图像、图表等插图形式呈现。统计数据不计结构式、结构简式。 要求考生会看图、会用图、会作图。,3、陌生情境学科用语统计,在高度紧张的考场中,

2、思维受干扰,自信心受挫。 萃取浸出、浸取 滤液、母液回收液 有机层、油层有机相 水层水相 浓缩富集 静置陈化,化学选择题2012年难度介于中间,回归理性,化学有机题难度减小,可能明年难度略增大,流程和实验题难度略减小,化学原理题难度略增,主要是背景材材新,设置了控制变量问题,化学流程提问难度增大,主要是两个点要用文字表达,一个常数计算,化学实验题难度最大,原因是有机背景、信息迁移验纯和计算,化学科的难度介于10-11年之间,控制得很好,实属不易!,4、三年试题难度统计,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选择题部分),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选择题部分),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非选择题部分),2012年理综化

3、学试题特点,(1)保持了广东命题的鲜明特点:非选择题素材选取、设问方式最为明显。非选择题素材选取新颖,陌生度大,在新情境中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基础、迁移能力、心理素质等。 (2)选择题和有机题难度略减小、其它非选择题的 难度略增大,达到“难度可控、区分度好”的高校 的招生选拨目的; (3)阅读量和作答量控制较好; (4)计算点数不多(3个:盖斯定律、平衡常数、 中和滴定),运算简单。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 有所发挥又不致耽误太多时间。 (5)能力迁移的问题设置很好!如30题有机的最后一问模仿拼接;31题第(1)问的数据判断、第(2)问控制变量数据;33题操作名称和验纯信息迁移。 (6)试题延续了200

4、4年以来的题型风格,尤其与2010年和2011年理综化学试 题的风格和结构相同,便于师生复习把握。,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考查覆盖面。,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 BK+、Cu2+、OH-、NO3- CNH4+、Na+、Br-、SO42- DMg2+、H+、SiO32-、SO42-,将元素化合物中的金属、非金属性质,

5、溶解性表、强弱电解质都覆盖了!,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难度小,区分度小,识记可以解决。,难度不大,区分度还好。对中下学生要强化训练。,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 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考查了相似相溶原理、萃取原理,还隐性地考查了加成与氧化褪色的原理的区别。,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考查了溶解性,隐含了鉴别两种离子还应加盐酸

6、(或先用盐酸酸化)才能区别,D: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隐含了制取氯水的化学反应(有HCl和HClO生成),难度相对大,区分度不好。 有必要做专题复习。,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凡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有电子转移),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B、C都有单质生成。A有O2、B有Al、C有单质H2和N2反应。,新出现的内容,难度不大,区分度较好,要有专题训

7、练。,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g CH4含n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B. 考查了铁的变价、稀硝酸也有强氧化性(应为nA)。隐含了浓稀硝酸、浓稀硫酸性质的区别。,C.是小于0.1nA 个HCO3-。考查了弱酸的酸式酸根水解(量减少),隐含了弱酸的酸式酸根还能发生电离的性质。,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若想增大难度可以表达为等体积;或

8、虽为标况,但有一种物质是在标况是液体或固体,难度不大,区分度还好。对中下学生要强化训练。,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12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 SO2的漂白性是与有机色质化合,使溴水褪色是它的还原性,没有逻辑关系。 隐含了SO2与HClO、Na2O2漂白性的区别!,B. SiO2无导电性,错!隐含了:导电的物质有哪几类、共价离子化合物导电的条件、光纤传输信号的原理。,C. 说法都对,但无逻辑关系!隐含了:浓硫酸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原理区别、H2和CO有还原性为什么还能用浓硫酸干燥的原因。,D. 正确。隐含了:Fe3+能够氧化哪些物质?以及Fe2+还原性和Cu2+的氧化性,如果有

9、I2、I-、SO32-存在,谁氧化谁?,难度不大,区分度还好。对中下学生要强化训练。,这是往年广东高考化学题中比较好的题型的再现。例:,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这是往年广东高考化学题中比较好的题型的再现。例:,2006年广东15下表中,对陈述、 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 工业是用浓硫酸吸收SO3 ,错,“判断”错,且没有因果关系。隐含工业生产硫酸不用水吸收的原因、尾气排放等。,B. Cl2与SO2混合后因两者与水生成物发生氧化还原而消耗掉,所以漂白作用降低甚至没有漂白作用。对陈述判断不对。隐含了氯气、氯水、SO2和H2SO3有关性质。,2008年广东22题

10、:(5)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 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D.陈述“胆矾失水”成份变了是化学变化,错,与判断一致。两个陈述只要有一个错都无因果关系。,这两个题难度大很多,因为要对每一陈述分析正误、有无因果关系,与“判断”对照是 否一致,才能选出正确选项。易错的是定势思维:陈述错或无因果关系就不是答案 (如D选项)。所以将往年的广东高考题作练习、或改编练习,十分必要!,必须从图中化合价数、正负值推出各元素是什么(最好标在图上: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然后对选项一一判断。A.应该是YZX;C.硫酸为共价化合物。,难度不大,区分度还好。对中下学生要强化

11、训练。,这是一个综合性特强的试题,几乎把周期表周期律全覆盖了!利用直方图(数学工具)表达原子序数和化合价,令人耳目一新!,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 = c(Cl-) + 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2O电离出的c(H+) = 1.0 10-12 molL-1 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 溶液中:c(Cl-) = c(CH3COO-),A为电荷守恒,正确,B. pH相同的强酸和弱碱,明显碱过量显碱性。,C. c(H+)水= c(OH-)水 =KW/c(H+) = 1.

12、010-12mol/L,D.刚好完全反应,生成0.005L的NaCl和CH3COOH,水溶液为酸性,但NaCl 完全电离、 CH3COOH 部分电离,所以不相等。,难度相对大,区分度还好。有必要做专题复习。,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此题(23题)覆盖面特别大、综合性强!融强弱电解质、电离与电离平衡、盐类水解、三个守恒为一体。三年理综都考过:,2010年12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 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Na+)+ c(OH-)= c(A-)

13、+ c(H+) Dc(Na+)+ c(H+) = c(A-)+ c(OH-),2011年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c(HSO3-)+c(H2SO3) C.c(Na+)+c(H+)=2c(SO32-)+2c(HSO3-)+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电荷守恒,D对则C错,B物料守恒,右边整个2倍,A水解吸热,升温促进水解pH升高,C电荷守恒,右边带电粒子浓度一价一倍二价二倍,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6 、2012理综化学试题分析,(3)化合物

14、的结构简式为:,。,(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 该反应方程式为: 。 因此,在碱性 条件下,由与 反应合成,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酰卤醇解,可以是卤代烃水解知识迁移;也可由产物反推直接拼接。,(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 C7H5OBr _。 (2)化合物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有机题中的能力迁移问题,2010年30题: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 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如反应和所 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能与CO2发生类似反应的反应

15、,生成两种化合物(互 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 反应可以理解为加成反应,OCO 断开一个碳氧键,有机物也断开碳氧键 加成。化合物V的两种产物为:,首先要推出生成物和的结构简式,才能判断AD是否正确。有两种方法:,直接推断法:C9H8O与苯乙炔相差CH2O,刚好是一个醛基,则首先在苯乙炔 基础上写出: ,还差2个H,加入侧链也不饱和,只能是: ,同分异构体只能为:,先加成,再改写:因为CO结构为CO,先将H2与CO加成得CH=OH,再与苯乙炔 加成;或H2先与苯乙炔加成得苯乙烯: ,苯乙烯再与CO加成得: ,此结构无醛基,再改写为: 及同分 异构体:,丁二烯的1

16、,4-加成迁移,(5)1分子 与1分子 在一定条件 下可发生类似反应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 为 ,1mol该产物最 多可与 8 molH2发生加成反应。,2012年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1KI、 0.2淀粉溶液、0.20 molL1K2S2O8、0.10 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I2(慢) I22S2O322IS4O62(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Na2S2O3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

17、。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 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2 。,表中Vx 2.0 mL,理由是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 度,从而才到达对照实验目的。,原理题中的能力迁移,(2)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控制无关变量相同,自变量是连二硫酸钾浓度(这里是溶液与水量总V相同),因变量是反应速率。,2007年广东省高考第22题,“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 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 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

18、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显色时间t229.3s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对应 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A (填字母): A.22.0s、 B.22.044.0s、C.44.0s;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 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该题目第(1)问简单;第(2)问对能力要求较高,要能看出温度相同、编号 S2O82的浓度相同(控制变量),I浓度不同(自变量),时间t2(因

19、变量); 且先用编号的分析出I-浓度与时间t是反比关系(浓度越大、变色时间越短); 然由编号与,或与的I-浓度与时间t数值例反比式:0.040/0.120= t2/88, 或0.080/0.120=t2/44,解得t22.93s。这是数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第(3)问 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时间t,其它都是控制变量;第(4)要由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 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 c(S2O82)t 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地标注)。,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

20、为: 2Li(s)I2(s)2LiI(s) H 已知:4Li(s)O2(g)2Li2O(s) H 1 4LiI(s)O2(g)2I2(s)2Li2O(s) H 2 则电池反应的H(H1-H2)/2;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 正 极。,2011年31题(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 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该反应的H=+206 kJmol-1.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 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见右图),2005、2006画仪器图;2008、2009、2011、2012画曲线图。,2008年广东省高考20题。某探究小组

21、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 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 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 、和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的预期结果示意图。,控制变量思想体现,与2012年要求画的图十分相似!,a.70至90S,CO2生成的质量为:m(CO2)0.95-0.85=0.1g b.根据方程式比例,可知消耗HNO3的

22、物质的量为: n(HNO3)0.1/22=1/220mol c.溶液体积为25ml=0.025L,所以HNO3减少的浓度 c(HNO3)=2/11 mol/L d.反应的时间t=90-70=20s e.所以HNO3在70-90s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HNO3)=c(HNO3)/t = 1/110 molL-1S-1,2009年广东20题: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CH3(l)+H2O(l) HCOOH(l)+ CH3OH(l) H0。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 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图:

23、,(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 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答题卡框图 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请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 0.045 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9.010-3 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随着反应进行, 生成HCOOH的量增多,使溶液酸性增强,对水解促进作用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反应到一定时 间,HCOOCH3的浓度减小,水解速率减慢。,与2012年要求

24、画的图十分相似!,数据处理在化学中的应用,酯水解酸碱都能催化,生成的酸对自身反应也起催化作用,工业流程题中的能力迁移,(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K2CO3 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 稀H2SO4 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Ca(OH)2加的是溶液, Ca2+ 、K+ 、Mg2+ 、SO42和OH在一起,只能生成Mg(OH)2和CaSO4,加入了什么?与谁反应?生成什么?谁浓度减小,平衡怎样移动?什么结果?,溶液中还有 K+ ,过量的 Ca2+ ,剩余的Mg2+ ,加入的物质要能沉淀它们,、过量方便除去、且不引入新杂质。所以选K2CO3,多余的K2CO3还能用酸除去!,(4)不同温度下

25、,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图 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达到平衡时,K+的浸出浓度增 大 ;K+的溶浸速率加快,达到溶浸平衡的时间短。,从一条曲线随时间变化趋势看出结论;从横坐标一点对上去,三条曲线在纵坐标上的值得出结论。,(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CaSO4(s)+CO32 CaCO3(s)+SO42 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广东工业流程题涉及难溶物质的溶解的已出现过多次,2007年广东高考26题:羟基磷灰石 Ca5(PO4)3O

26、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 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 (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 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 Ca(NO3)2溶液中。 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 到Ca(OH)2悬浊液中。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 液pH的变化如右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 离子浓度 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 10NH4NO3 +3H2O。 5Ca(OH)23H3P

27、O4 Ca5(PO4)3OH9H2O。,(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反应液局部酸性 过大,会有CaHPO4产生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Ca5(PO4)3OH (填化学式)。,(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 动原理,分析其原因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 5Ca2(aq)+ 3PO43(aq)+OH(aq)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质量 守恒 应用 于方 程配 平,(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唯一副产物为水,工艺简单 。,观察

28、反应式产物,酸过量,2009年第22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 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进行二次浸出;加入过量硫酸。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Fe(OH)3、Al(OH)3 。 (3)从滤液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Na2SO4 。 (4)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四

29、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 如右图所示: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 混合制备Mg(ClO3)2,简述可制备Mg(ClO3)2的 原因: 反应物混合后,Na+和Cl-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小的NaCl, 结晶析出,从而使反应进行。 按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 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原因是:NaCl的溶解度随温 度降低有所减小,热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故冷却时 会析出NaCl。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重结晶 。,(1)步骤前,B-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 (2)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

30、+、 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石灰石_(填“石灰石” 、“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 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 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为 分液 ,操作为 蒸馏。(2)无色液体A是 甲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酸性KMnO4溶液 ,现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

31、验,实 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96%(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由操作一后的“有机相”和“水相”可知该操作为分液;结合制备苯甲酸的方法及流程图可知有机相中含有未反应的甲苯和有机溶剂,故无色液体A是通过加热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未反应的甲苯。 (2)A为甲苯,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甲苯,故检验甲苯可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白色固体为苯甲酸与KCl混合物,加水时后者溶解,未溶解的是苯甲酸;通

32、过检验溶液中的Cl-可以检验KCl的存在,采用的试剂是AgNO3溶液;检验苯甲酸可以通过测定其熔点的方法。 (4)KOH与苯甲酸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此题基本素材来源于选修5:有机化基础18页“苯甲酸的重结晶”:,标注:,2011年33题: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 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 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 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33、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 由于Ba(OH)28H2O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所取试剂大部分变质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 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 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 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烧碱和熟石灰变质的迁移,硫酸根性质,初中制气装置,信息利用,(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

34、,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 配制250ml 约0.1molL-1Ba(OH)28H2O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 适量蒸馏水, 搅拌、溶解 ,将溶液转入 250ml的容量瓶 ,洗涤,定容,摇匀。 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 0.1980 (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 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 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 =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2010年广东高考),(1) NaO

35、H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SO2+2NaOH =Na2SO3+H2O。,Na2SO3。,假设1:只存在SO32-,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32- 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_两种离子都存在_。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moL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试题注重对学生接受新信息与加工信息的能力的考查,结合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选择题注重对化学学科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的接受、吸收、整

36、合化学信息的初级能力;非选择题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特别注意情境与设问的设置,注重考查信息重组能力(有机反应的模仿与迁移)、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化学计算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等。,1、信息重组能力(有机反应的模仿与迁移),思考1:题目中无论是在给予信息还是作答要求上,都紧密结合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进行没置,既能检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2、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能力,思考2:试题涉及文字、符号、图像(图表)、公式等信息的提取、整合、应用,是与新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

37、信息提取、加工能力要求相对应的题目。培养信息的分析、加工处理及应用能力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常见的信息来源包括文字信息、图形信息、数据信息等形式。图形信息包括生产流程图、溶解度曲线图、反应体系组成成分变化图、反应速率变化图、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图等等;数据信息以曲线图、表格数据的形式出现。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课程的要求,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途径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图表增多,信息量就增大,若学生阅读速度跟不上,就会出现解题思维停顿,制约考生得分,因此,图表教学,不容小视,在一轮复习中要切实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3、文字表达能力,思考3:语

38、言表达与交流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做到少失分、得高分,可从仔细审题、准确表达、规范书写三方面进行训练: 审题时应仔细,思考要全面。尤其是近年来试题中信息给予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迅速性、准确性、全面性越来越重要。 在作答时,要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说明实验方法、解释实验操作、分析实验问题、评价实验方案。作答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大方面的要求,一是表述的全面性,防止漏掉得分要点;二是注意科学、严谨性,特别是注意描述物质的量多少,因为加入物质的量变可能引起反应原理的质变。另要在实验操作的选择上注意选取教材中典型、规范的原理与方法。例如物质分离要彻底、物质鉴别要用特

39、征反应等,这些都常成为考查的重点。 在答卷上书写答案时,尽量思考成熟后再写在答卷上,防止修改时书写地方不够或卷面脏乱,同时尽量保持书写条理清楚,卷面整洁,文字、符号书写规范。,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4、化学计算能力,思考4:化学计算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试题中涉及到的计算都是一些简单的计算,比如盖斯定律的计算、平衡常数有关计算、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运算、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高考虽然加大了对化学计算的考查,但题目不难,主要是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所以高考复习的侧重点应该是化学计算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计算。,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5、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化学

40、工艺流程题),思考5: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广东自主命题后得到充分发展和深化的题型,是广东高考的传统题型,也是极具广东特色的特性,近几年,这一题型在其他省市的高考命题中也得到广泛关注。该类题型体现了化学新课改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化学学科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还能综合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理论扳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化学工艺流程题的核心是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因此讲解此类试题时,要突出流程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分析,强调物质分离方法确定的依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流程,减少对试题的畏惧感。,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6、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思考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

41、学科,无论中学化学还是大学化学都应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化学人才的要求。试题充分体现化学新课程理念,注重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由常见的无机实验过渡到有机实验,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体现试题平稳过渡的同时强调了稳中有变。因此,在平时的实验复习中,一定强化课本实验的复习,不要脱离了课本,同时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设计,仪器、试剂的选取,操作过程的训练,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判断,并学会对实验进行反思和评价。,7、三年高考注重考查的能力,(一)有机化合物题学生常见问题和对策。,1、分子式的书写:,(1)把分子式写成结构简式-概念不清。,(2)数错原子的个数

42、-C、H、O、N、X等价健数不清楚。,(3)元素的顺序写错-有机物中元素排序规则不清楚。,如2010年的写成:C6H5CH=CH2; 2011年的写成:H-CH(COOCH3)2,如2011年:写成C5O4H8 2012年:写成C7H5BrO,(4)看错题。,如:2011年错写成 的分子式。,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2、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如:2011年第(1)第二问要求写“H3COOCCH2COOCH3”的“完 全水解”,较多学生没理会“完全水解”的含义,因而不能正确答题。,(2)对“消去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加成反应”的反应模式不熟练,反应条

43、件常写错,反应产物常漏写。,如:2010年第(2)中消去反应写成:,2012年第(4)C4H7OH的消去反应中,产物中漏写H2O及写错条件。,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3)对各类反应的断键和成键方式理解错误,以至写错产物。,2011年第(2)中,丙二醇的取代反应中写成: HOCH2CH2CH2OH+2HBrBrOCH2CH2CH2OBr+2H2,(4)用分子式替代结构简式写化学反应方程式:,C3H8O2+2NaOH,C3H6Br2+2H2O,如2011年的第(2)问,(5)化学基础知识差,把氢溴酸写成HBrO3;不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书写错误。,2、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

44、写:,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3、结构简式的书写,(1)不能正确理解题目中的信息而无法推出正确的结构;,如2011年第(3)把丙二醇写成了“OHCCH2CH2CHO” 第(4)把 写成 读不出“芳香化合物”这一要求。 2012年第(3)C4H7Br的结构简式不能根据产物推出Br的位置。而写成CH2BrCH2CH=CH2,(2)违反“碳四价”原则及常规的结构简式书写习惯。,如:把 写成,把 写成,把OHCCH2CHO写成 HOCCH2CHO,把 写成,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3)不能正确理解题目给出的反应信息中的短键成键规律,推出错误结构。,如:2011年(4) 错写成 ;,2012年(5) 错写

45、成,根据题目信息,提取反应过程中断键及成键规律再运用到新背景中解决问题,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结构简式,是有机题得高分的瓶颈。,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4、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反应中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要从断键成键的特点来理解。,5、与氢加成、燃烧耗氧的计算、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判断。,要对有机物各官能团性质了解的同时,对整个有机物在含有那些官能团先作出判断。,要清楚苯环和碳碳叁键都能与氢加成。,2011年第(5)就要求对 中的官能团有哪些性质才能正确作答。,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二)化学反应原理,1、审题不清带来的丢分很严重。,如2010年第(2)问学生读不出“温度对

46、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的两个关键词而使答案不全。,2012年因为没有看出两个给出的反应并非可逆反应而将第(2)的画图题降温线画成反应完后与基准线,2011年(2)的画图题中对“(进行必要标注)”没有审清楚,结果画出的不标注。,2011年(1)中没有审清“从大到小的顺序”,因此答案的顺序正好弄反。,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2、语言叙述不精准,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2012年(2)VX=2.0mL的理由是:“使三个实验最后总体积相同,便于比较”、“使K2S2O8浓度递减,以便比较反应速率”但很少答到“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 ”,2010年(2)写成

47、“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速率不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速率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温度越大,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越快”。就是不写“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3、读图画图能力,(1)对轴、曲线走向、拐点、平线、纵线的意义理解不够,(2)不善于将图与题目文字意义相结合,(3)不能准确绘出满足题意的图形。 不标识图线的意义。,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4、化学计算表达式的记忆不准、表达不规范。,2011年(2)书写CH4(g)+ H2O(g) CO(g)+ 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时 ,较多错误如下:,因为表达式的错误导致无法正确求出CH4的初始浓度,也就无法求出转化率。,2010年(3)H3BO3(aq) + H2O(l) B(OH)4(aq)+ H+(aq) 的K的表达式,较多把“”写成“+”,氢表达浓度的“c”写成“C”。,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计算的“三步式”表达很不规范。不设未知数、不标明单位、不标明含义的较多。,8、近年考生答题情况,5、计算能力弱,小数点处理不重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