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2734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0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学习资料.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安全生产管理 姓名: 高含光 职称职务:工程师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设计施工专业委员会 单 位:吉林省邮电工程局 电 话:13533830472 E_mail: ,目 录,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章 安全评价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第五章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管理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生活中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1.1 安全与危险,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

2、承受的伤害,1.2 危险源、风险、重大危险源,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它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就是活动和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讲就是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我国“安全生产法”把其定义为:指长期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的单元。,1.3 事故、事故的隐患,事故: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1.4 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

3、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包括三方面内容: 失误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 以上两种功能在设计阶段就纳入其中,是事先固有的,不是事后补的,本质安全体现了预防为主,和主动控制的最高理念。,1.5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保证人身设施免受破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劳动保护: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身体健康的不良环境、不良设备、不安全行为等,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

4、的总称。,1.6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努力,进行计划、决策、控制等活动,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中,由于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和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涉及企业的所有人员、设备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安全档案等。,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2.1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安全生产管理遵循了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

5、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也有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原理:是对客观事物实质内容及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达。 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引发出来的,需要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原理和原则在实质内容上存在逻辑对应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在生产管理基础上指导管理活动的通用原则,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更具指导性。,2.1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2.1.1系统原理 : 是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即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用 系统论的观点、理论、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出现的问题。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系统可分为若干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要素,即系统由要

6、素组成。 管理系统具有六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安全生产系统,就是生产系统中的子系统。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2.1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2.1.2人本原则 人本原理含义:就是把人的因素放到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有动力原则、等级原则、激励原则。,2.1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2.1.3 预防原理 预防原理的含义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

7、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 3E原则:人的不安全元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四方面原因造成的,即技术、教育、身体、态度原因。针对四种原因,采取三种对策,即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三种对策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E,即3E原则。,2.1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2.1.4 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管理。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监督原则,2.2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发生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下面介绍几种致因理论:,2.2事故致因理论,2.2.1事

8、故频发倾向理论 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和心理毛病,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了一次事故,当再次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的倾向,这就是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是个别人容易发生的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导致事故频频发生。如果企业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减少事故。,2.2事故致因理论,2.2.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人的伤亡发生是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因为人的缺点造成的,而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先天遗传造成的。这就是因果连锁理论。 一个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的连锁反应,就避

9、开了事故的发生。由于这个理论是美国人海因里希总结的,所以人们叫海因里希理论。,2.2事故致因理论,2.2.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的时间长短、频率和力的集中程度。例如中毒窒息、触电、冻伤等,取决于毒性、温度和电流的大小及时间长短等。 所以根据这个理论,人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防止能量转移和采取屏蔽、排风等。,2.2事故致因理论,2.2.4系统安全理论 1、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外,还有硬件的故障,所以应从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做起,从而避免事故. 2、任何事物都潜在着危险因素,安全是相对的。 3、不

10、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那么就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根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4、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识别一切危险源,而且新的危险源不断发生。 由于以上原因,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控制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把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2.3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3.1 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我国每年发生安全事故多,死亡人数多,特大重大事故多,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以安全法为核心的各种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已经形成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并且还在不断完善。 建立了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体系,

11、增大了对高风险行业的监管力度。 国家整体安全生产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但仍远远落后工业化国家。 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很低,3.2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含义: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把安全放在首位,优先考虑人的安全。只有保证安全下,才能实现其它。 预防为主:不是事后处理,而是事先防范,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1.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要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

12、固定下来,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1.2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要求,并适时修定 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与企业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 有专门人员和机构保障落实 应同时建立责任监督检查制度。,1.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经营单位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负全面责任,其职责有: *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安全投入 *及时检查工作消除隐患 *制定应急预案 *及时如实报告事故。,1.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单位其它负责人在各自岗位上协助搞好安全

13、工作。 各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职能是:组织落实责任制,对本机构安全负责。各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内的安全工作。 班组长:负责全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者,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岗位工人:对本岗位安全工作负责,接受培训,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应按安全法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2.1 安全管理机构的作用,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组织单位内部安全检查和日常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2.2 机构设置

14、要求,安全机构设置和专兼职安全员配备,要根据单位性质和规模确定。 从事矿上开采、建设施工、危险品生产、经营、储运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超过300人的,必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员 300人以下经营单位可不设机构,但必须配专职或兼职安全员。,3.1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安全资金投入,用于设备的安全技术改造,确保安全生产条件并对因投入不足导致事故负法律责任。 安全资金投入由谁保证,要根据单位性质决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由董事会保证。国有企业,由厂长经理保证。个体经营企业,由投资人保证。 安全保证资金用途:建设安全技术措施

15、工程,增设新的安全设备,重大安全课题研究,配备劳保用品,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其他安全措施费用。,3.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为保证安全资金有效投入,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技术按行业分类。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 1、隔离2、个体防护3、设置薄弱环节,避难和救援,3.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3.3.1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依据: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以安全法及国家行业法规标准为依据,3.3安全技术措

16、施计划的编制,3.3.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 1、改善劳动条件项目 2、防止事故项目 3、预防职业病项目 4、提高职工素质措施 其中措施包括:工业卫生技术、减轻劳动强度、宣传教育等措施,3.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3.3.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1、必要性、可行性原则 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 3、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原则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3.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3.3.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 1、时间安排:年度安全计划与生产、技术、财务等计划同时编制 2、计划内容:工作场所、措施内容、经费预算、负责实施单位等内容 3、企业领导向下属单位和部门提出要求,布置计

17、划编制 4、下属单位上报计划,经讨论送审 5、计划部门审批 6、领导把安全计划同生产计划同时下达执行,4.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单位方针、目标、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提高全员素质,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途径,是进行事故预防的手段,它可以提高全体员工作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4.2安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培训对象: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4.2安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4.2.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及要求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管理知识、方法、行业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措施、处理方法、国内外先进安

18、全管理经验、典型案例分析。 对从事危险品生产、 经营储存、单位、施工单位和其他生产单位负责人有不同要求,及时间要求。,4.2安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4.2.2对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 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文化、劳动卫生等专业知识,工伤保险政策,法规、伤亡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方法、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及应急处理措施,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救援预案编制,国内外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分析。 对安全员有基本要求和再培训的内容要求,4.2 安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4.2.3 生产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 1、其他人员指除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之外的所有其他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

19、员、临时聘用人员、新从业人员、转岗、调岗人员。 2、具体培训内容有各自的针对性 3、单位要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全员培训目标,4.2安全培训的对象和内容,4.2.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的培训 1、特种作业指劳动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甚至对周围和他人造成重大伤害的作业,特业范围有起重、焊接、矿山、提升等。 2、特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门机构的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特业人员培训实行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一考核教材,统一证件制度。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5.1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三同时”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20、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2 “三同时”的主要法律依据,5.3 “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三同时”制度的实施,要求从项目论证到项目验收投产都应“三同时”。,5.3 “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5.3.1可行性研究 可研项目承担单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纳入可研报告,将需要的投资纳入投资计划。并实施建设项目劳动卫生预评价。,5.3“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5.3.2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设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并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安全监察管理机构的批复,完善初步设计,5.3“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5.3.3施工 建设

21、单位要对施工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具体要求,并为其提供资料条件。施工单位应对“安全卫生设施”质量负责,按设计施工,保证和主体工程同时生产使用,5.3“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5.3.4试生产 试生产阶段应对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测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同时进行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健全安全卫生方面的各项制度及应急预案。试生产正常后要委托安检监督部门对其全面检查,根据试运转的情况写出专题报告,5.3“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5.3.5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阶段进行安全卫生检验,编制劳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审批。 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根据建设单位的专题报告对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

22、验收,6.1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的类型有: 1、定期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 4、专项安全检查 5、综合性安全检查 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6.2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作业人员。 造成职业病的尘毒点及作业人员 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有害点的部门及负责人 安全检查包括软硬件系统,具体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等,6.3 安全检查的方法,6.3.1常规检查: 由安管人员到作业现场或通过简单工具仪表及感官,对作业人员行为、场所环境、设

23、备等进行的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受检查人员的素质影响,要求检查人员素质高。,6.3 安全检查的方法,6.3.2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系统的查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系统剖析列出各层次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制成表,按所列内容检查。,6.3 安全检查的方法,6.3.3仪器仪表检查法: 设备内部缺陷及作业环境的真实信息或定量数据只能通过仪表来进行定量化的检查和测量,才能发现隐患的检查,6.4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一般检查的工作程序有: 安全检查准备 实施安全检查 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及时作出决定和处理 形成安全检查工作闭环,第三章 安全评价,第一节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24、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专项评价 。,1.1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设。 预评价的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2安全验收,1.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1.4专项评价,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 准备阶段、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安全报告的编制,3.1安全评价方法分类,安全评

25、价方法的分类有: 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 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 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3.2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 2.危险指数方法 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5.危险和可操作研究 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7.故障分析 8.事件树分析 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0.定量风险评价方法,4.1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前言、评价项目概况、评价方法和程序、危险性预告分析、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及重大事故模拟、对策措施及建议、明确项目现状水平及简要说明。,4.2 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26、及辩识标准,1.1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7、重大危险源的监查,第二节 危险因素及辨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设备的更新,环境的改善,生产的安全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事故仍在发生,不安全因素仍大量存在,其中原因很多,为了把事故降到最低程度,危险源的辩识就显得极为重要。,2.1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危险和危害能对人

27、造成伤亡和损害,能对物造成失控而导致损坏。危险因素时刻普遍存在,人们之所以感到安全,就是危险因素在人们可控的范围内,当危险因素失控时,人们就会感到危险。危险和危害尽管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本质是能量,是由害物质失控造成的。 机械能、电能、光能、化学能等能量给人们带来幸福和丰富的物质财富,但火灾、地震、海啸、爆炸的能量释放,也给人们带来损失和灾难。 由此可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能量和危害失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设备故障缺陷 2、人的行为 3、安全基础管理知识缺陷,2.2 危险、危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可分为:物质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危险、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危害因素、

28、行为危害因素等 参照事故类别分类,2.3辩识危险、危害因素的原则,科学性 系统性 全面性 预测性,2.4危险、危害因素辩识,危险、危害因素的辩识方法: 1、直观经验法:包括(对照分析法、类别推断法、专家评议法) 2、系统安全分析法:包括(安全检查法、预先危险分析法等六种),3.1危险源辩识原理,依据辩识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物料、性质、可能导致危险性三方面危险因素进行辩识。 辩识要达到四个目的: 1、识别主要危险因素 2、识别危害原因 3、估计危害影响 4、为控制事故提供依据,3.2危险源辩识程序,两大步骤 1. 危险源辩识方法和单元划分 2. 危险、危害因素辩识和危害后果分析,3.3重大危险源的分

29、类和分析,重大危险源分类,是重大危险源申报、普查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客观反映重大危险源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危险源普查工作。 重大危险源分共分7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储备区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库区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4.1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我国用于风险评价的方法种类很多,下面只介绍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1.评价单元的划分 2.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 3.采用数学模型 4.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 5.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

30、确定 6.事故严重度评价 7.危险性抵消因子 8.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 注:评价方法非常复杂,考虑的因素很多,评价值的取定等,本节只作为了解内容,如需评价一般由专门部门、机构的专家来做。,4.2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就是利用自动检测和传感技术,计算机通信等高科技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那些可能使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装监控设备。本节只需了解一些监控原理知识。例如煤矿设装井下瓦斯监控装置等。,5.1 线路工程潜在的危险源,不利的地质地貌条件,

31、山川、河流、沟坑、塌方、触及地下带电体、触及空中代电体、过公铁路时车辆危险、人井施工的废气、高空作业的堕落物、水下作业潜水设备出故障、吹缆时高压气流等,5.2装机工程的潜在危险源,开箱刮碰、吊装设备失灵、铁塔施工工具掉落、漏电、手持电动工具漏电等 总结工程实际情况,主要危险源主要有:高空堕落、触电、毒气、摔伤、碰伤、和交通事故、装卸事故等。,第五章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1.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通过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立即营救受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撤离危害区内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及时控制危险源,才能有效的进行救援。

32、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1.2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事故发生(重大事故)具有突发性,扩散迅速,危害广等特点。 应急救援的特点就是:迅速、准确、有效,1.3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市、地、县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应急预案。 安全法规定生产单位负责人具有制定并实施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特别对重大危害源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救援体系。 用人单位,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预案(职业病防治法) 消防重点单位应制定灭火和紧急疏散预案(消防法),1.4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因为事故发生具有突

33、发性和偶然性,所以重点事故要采取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要贯穿于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应急管理应是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相互关联,构成了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每个阶段互为基础)层次不能变。,1.4 重大事故应急管理,1.4.1预防(有两层含义) 一是预防工作,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 二是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损失和影响程度,1.4 重大事故应急管理,1.4.2准备 为了迅速有效的开展应急行动,而事先做的各种准备工作,1.4重大事故应急管理,1.4.3响应 指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与救援行动。,1.4重大事故应急

34、管理,1.4.4恢复 恢复工作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的,目的是使受影响的地区恢复到基本安全状态或正常状态。,1.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应急救援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所以应预先明确承担任务的各组织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各负其责。,1.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1.5.1紧急救援系统组织一般包括 1、应急救援中心 2、应急救援专家组 3、医疗救治 4、消防与抢险 5、监测组织 6、公众疏散组织 7、警戒与治安组织 8、洗消去污组织 9、后勤保障组织 10、信息发布中心,1.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1.5.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支持保障系统的建立,是对重大事故应

35、急救援工作有效展开的保障。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通讯系统; 3.警报系统; 4.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 5.宣传教育培训系统;,1.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1.5.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重大事故应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分级管理,通常划分三级。 1、一级紧急情况:指一个部门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以上政府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 3、三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城市所有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 ,通常政府要宣布尽入紧急状态。,1.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1.5.4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

36、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2.1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明确事故发生前直至发生结束后,谁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负什么责任,都准备什么资源。是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 应急预案体现的作用有: 1、应急预案明确救援范围体系,作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及时做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4、如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 5、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2.2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突发事件或灾害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要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划分层次很有效 应急预案

37、分为三个层次 (一)综合预案 (二)专项预案 (三)现场预案,2.3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应急预案是一个由各级文件构成的文件体系,完整的文件体系是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一级文件预案 二级文件程序 三级文件指导书 四级文件应急行动记录,2.4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应急预案编制包括六个过程 (一)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二)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 (三)危险分析 (四)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评估 (五)完成应急预案编制 (六)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2.5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2.5.1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1、对事故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 2、规定急救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 3、救

38、援行动的指挥协调 4、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经费、物资等资源 5、事故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措施 6、恢复现场 7、其它,2.5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2.5.2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应急预案按相应过程可分为六个关键要素 1、方针与原则; 2、应急策划; 3、应急准备; 4、应急响应; 5、现场恢复; 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其中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三个关键要素又了划分为若干个二级小要素,所有这些要素形成了预案的核心要素。,3.1 演练的类型,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全面演练,3.2 演练的参与人员,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

39、摩人员,五类,每类人员都有各自的任务。 参演人员:承担具体任务 控制人员:指控制演练时间和进度的人员 模拟人员: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组织和服务部门人员。 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记录。 观摩人员:来自各有关部门和机构的人员及观众,3.3 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演练准备 演练实施 演练总结,3.4 演练结果评价,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 不足项 整顿项 改进项,第六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1.安全生产监督体制,1.1安全生产监督体制概述 安全生产活动,应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这是关键所在,但生产经营单位能否经常有效的按国家的法规标准强化安全管理是安全事故是否频发的关键。现实生活中

40、,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并不是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是能自觉的履行管理职责,致使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因此强化外部监督十分重要,1.安全生产监督体制,1.1安全生产监督体制概述 安全监督体制包括以下方面: 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管理 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管理 3、监察机关的监督 4、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督、工会组织的监督 6、新闻媒体的监督 7、社会公众的监督,1.安全生产监督体制,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国家授权的行政部门设立的监督机构,以国家机关为主体实施的,运用国家权力,对企事业单位依法进行监督、纠正、惩戒的工作。 其监督监察具有:

41、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的特征。,1.安全生产监督体制,1.3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1、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4、监察与技术相结合 5、监察与服务相结合 6、教育与惩戒相结合,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及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的职责,2.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2.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划分的若干问题,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及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的职责,2.3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 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法规的执行情况 履行职责时,发现违法行为有权制止、责令改正、停产

42、停业整顿、停产、停业、责令停建。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参加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应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理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3.安全生产监督的方式与内容,3.1安全生产监察程序: 3.2安全生产监察方式 监察方式:1、行为监察2、技术监察 行为监察:检查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职工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目的是提高安全意识,纠正处理违规行为。 技术监察:对新、扩、改建工程项目“三同时”监察,对防护措施和设施完好率、使用率监察,对防护用品质量、配备、作用监察,对危害较大的设备及作业场所、特殊工种

43、作业监察等。,3.安全生产监督的方式与内容,3.3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的种类及其内容 监察种类可分为:一般监察和专门监察 1、一般监察方式 (1)不定期组织监察执法活动。 (2)按考核标准进行系统检查和评定 (3)根据举报进行监察活动 监察的内容:是否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做好特业人员管理、特种设备、危化产品及危险源控制,安全技术、生产工艺、工作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是否符合法律标准。安全培训、隐患治理、伤亡事故管理等方面的监察,3.安全生产监督的方式与内容,3.3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的种类及其内容 2、专门监察的内容 对生产建设性项目“三同时”的监察。 对劳保用品的监察 对特业人员的监察 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监察。 对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谢谢大家! 祝各位事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