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29060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作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特征码 TxSzRNZduGrwmQSmEmwL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 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 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 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 一、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上教 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 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 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 题,

2、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 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 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 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 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 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 归属感等等。 第 2 页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 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 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

3、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 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 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 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 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 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 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 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 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 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

4、图,不仅增加了历 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 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 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 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 第 3 页 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 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 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 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5、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 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 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 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 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 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 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 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 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 ,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 动和内涵隐形

6、的心智型活动。 “全员参与” ,就是让全班每一个 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 程参与” ,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 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 ,是指学生不 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 , 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 第 4 页 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 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 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 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 步入硬性灌输

7、和“齐步走” 、 “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 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 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 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 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 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 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 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 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 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第 5 页 三、教学进度(见寿光教学进度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