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森林资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7618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2章森林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02章森林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02章森林资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02章森林资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02章森林资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2章森林资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章森林资源.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浙江农林大学森林经理学科 2011年2月,主讲:张茂震,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 第二节 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 第三节 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第四节 森林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 第五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1、森林的概念 2、森林资源的概念 3、森林界定标准 二、森林资源的作用和效益,第二章 森林资源,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样的功能。 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成的生态系统。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

2、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 森林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储库、蓄水库和能源库,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一、森林的概念(续),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不仅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卫生保健、有利国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库。 辞海1588 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改造)环境,形成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必须从要四个方面理解这个定义的意义: (1)乔木树种为主; (

3、2)具有一定面积; (3)具有一定密度; (4)生态系统整体。,2、森林资源的概念,直接资源:是指林地、林木、林中其他植物、林中野生动物、林中微生物及水体、岩石、矿物等非生物资源。 间接资源:以及由森林所产生的环境、旅游、文化、教育等一系列能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资源综合 体。,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森林资源是森林能够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森林资源分为直接和间接资源。,2、森林资源的概念,2000年1月29日我国颁布的森林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4、。“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地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从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的含义比仅指树木的定义要广泛许多。,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3、森林界定标准,国外标准: (1)美国标准:郁闭度0.1以上 (2)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德国、日本等国标准: 郁闭度0.2以上 (3)北欧国家标准:每公顷蓄积量达到1M2以上 我国标准:郁闭度+面积 郁闭度0.2(含0.2)以上 天然林面积达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1亩以上。,第二章 森林资源

5、-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二、森林资源的作用与效益,1、木材产品与林副产品 2、经济林产品 3、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4、能源 5、旅游、文化 6、生物多样性资源库 7、生物量生产 8、维护大气平衡,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一、世界森林简况 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第二章 森林资源,一、世界森林简况,1、数量:面积为5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截止到1993年)。 2、分布:,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inue,一、世界森林简况,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inue,一、

6、世界森林简况,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中国森林资源在世界的位置,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1999-2003): 森林面积: 1.75亿公顷; 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18.21%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 每公顷蓄积量:71.2立方米; 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人均蓄积量:9.421立方米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

7、inue,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2004-2008 ): 森林面积: 1.954522亿公顷 ; 活立木蓄积:149.13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20.36% 每公顷蓄积量:71.2立方米; 人均森林面积:0.15公顷 人均蓄积量:11.46立方米,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inue,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历史变化,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inue,林业用地面积和有林地面积:不含港澳台地区,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分布,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8、,Continue,长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 以及历史上受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其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即按地域、按流域、按林区都形成了分布不均的格局,人口稠密地区森林较少,偏远地区和山区森林较多,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山地丘陵地带。,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inue,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二节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Continue,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各林区森林资源状况(五五清查94-98),二、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发展变化,从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六五

9、清查”) 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质量逐步提高、结构趋于合理、体制渐趋完善”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 1.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2.森林蓄积稳步增加。 3.森林质量有所改善。 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 5.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 6.林业发展后劲大。,Continue,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一、林地资源结构 二、权属结构 三、林种结构 四、林龄结构 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第二章 森林资源,一、林地资源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性清查技术规定 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二类调查,

10、 2003年4月),把土地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分为八大类( 2003年前分为六大类)。 这里林地资源是指“林业用地”资源,Continue,一、林地资源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一. 林地资源结构,在我国林业用地共分为8类,其标准如下 : (一) 有林地 :连续面积大于0.067 hm2、郁闭度02, 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二) 疏林地:附着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 hm2, 郁闭度0.10-0.19之间的林地。经济林、竹林不划疏林地。 (三) 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

11、木型的 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 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0.067 hm2、覆盖度在 30以上的林地。 (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参加森林覆盖率 计算灌木林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其它灌木林:不属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Continue,(四)未成林造林地:指未达到有林地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人工造林未成林林地;封育未成林林地。 (五)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 园、采穗圃、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 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六)无立木林地: 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 或

12、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 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 (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沙荒地; 其它宜林地 。 (八)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 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Continue,2003年前,我国一类清查中林业用地共分为6类 :,(一) 有林地,(二) 疏林地,(三) 未成林造林地,(四) 灌木林地,(五) 苗圃地,(六)无林地,全国林业用地各类土地面积 (五五清查),二、权属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

13、和特点,权属: 90s 中期以前:分国有,集体。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林地与林木权属统一。 90s 中期以后:林地分国有、集体;林木分国有、集体、个体、其他。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林地与林木权属分离。 所有权 林地:国有、集体 林木: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 使用权(经营权) 林地: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 林木: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 (据2003年4月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六五清查全国森林面积、蓄积权属状况,单位:(万hm2) 权 属 国有林 集体林 个体 合计 按土地权属 7334.33 9944.37 17278.70 比重() 42.45 57.55 100.0

14、0 按林木权属 7284.98 6483.58 3510.14 17278.70 比重() 42.16 37.52 20.32 100.00 未成林造林地()中 41.14 非公有制林业成效突显,所有形式和投资结构开始趋向多元化。,三、森林类别和林种结构,森林类别 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个类别。 五大林种 1、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和木纤维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饮料、食用油料、饲料、药材、工业原料、调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3、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4、防护林:以发挥防护效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5、特种用途林:以科学试

15、验、风景、旅游、国防、保护环境、物种资源保存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前三大林种称为商品林,后二大林种称为生态公益林,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林种结构图,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四、林龄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年龄表示生命体的发育阶段。 龄级是整化了的年龄。在我国龄级期限主要有4种,分别为20年、10年、5年和2年。 我国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统计中划分了5个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四、林龄结构,林分龄组结构 变化表,Continue,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1、资源类型多

16、我国地域辽阔,960万km2的国土地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复杂多样,形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类型多的特点。 我国5个不同的气候带形成了: 热带雨林、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针叶 林与阔叶混交林、 寒温带针叶林 等多种主要的 森林类型。,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2、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5年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1990年评估报告, 中国森林资源面积总量排名第5位,林木总蓄积排名第7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约占世界的22,而森林面积只占世界的3.9%,平均每人的森林面积只有0.112hm2,是世界平均水平0

17、.64hm2的约1/6;人均蓄积量我国为8.6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71.8m3的1/8。 六五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面积总量世界排名第5位,林木总蓄积排名第6位。平均每人的森林面积只有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蓄积我国为9.421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五、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3、分布不均 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省区森林资源较多,华北、中原、西北省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少,差异极大 。 4、森林(年龄、林种)结构不合理 幼、中龄林多,成过熟林资源少,林分低龄化

18、 5、林地生产力低 (1)每公顷蓄积生长量低,(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比重小 6、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工林的质量较低。表现:第一是人工造林合格率低 ,第二是蓄积量低。,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Continue,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2005年1月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中指出 森林资源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 hm2不足世界平均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 m3不足世界平均的1/6,居世界第1

19、22位。,森林资源发展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二是分布不均。 东部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森林覆盖率为2712;西部森林覆盖率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 三是质量不高。 全国林分平均每hm2蓄积量只有8473 m3/hm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 四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比较严重,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林地流失、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可采资源严重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第四节 森林旅游资源

20、和自然保护区,一、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现状 二、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三、自然保护区,第二章 森林资源,2、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森林旅游资源是指以森林为基础的,能够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实现旅游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一、 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现状,目前已建成的森林公园有701处(截止到1994年),总经营面积600多万hm2,遍布全国各地,Continue,1、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二、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1. 按景观特点分类共分为2类。 (1)自然景物型 (2)人文景物型,2. 按地貌特点分类共分为5类,(1) 特殊地貌型 (2) 湖泊型 (3) 山岳型 (4) 城郊型 (5) 滨海型,Con

21、tinue,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途径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自然保护区是将典型的或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自然遗迹地域划分出的保护地域总称,目的是为了拯救地球上的稀缺资源,避免濒危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的灭绝,稳定生物多样性,防止自然文化遗产的进一步破坏,保持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和生态自然演替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自然保护区,Continue,第五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一、森林资源总体状况 二、森林资源结构 三、森林资源变化,第二章 森林资源,一、森林资源总体状况,根据2009年的调查结果, 浙江省森林面积601.36(584)万h

22、m2,活立木蓄积量2.4224 (1.9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07(57.4)%*,主要特点为: (1)森林覆盖率高,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 人均占有量少。 (2)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少。 (3)经济林、竹林资源丰富,名特产品较多。 (4)森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 *括号内为2004年数据,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二、森林资源结构-林种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其中竹林面积:78.29,Continue,二、森林资源结构-树种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Continue,二、森林资源结构-林龄结构,第二章 森林资

23、源-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三、森林资源变化-面积,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Continue,三、森林资源变化-活立木蓄积,第二章 森林资源-第四节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思考题,1. 什么是森林?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2. 森林的主要作用与效益。 3. 我国“六五”清查调查显示: 我国林业用地2.85亿hm2,占全国面积的29.7, 森林面积1.7亿hm2,森林覆盖率18.21, 森林蓄积量124.56亿m3; 人工林面积0.53亿hm2,蓄积量15.05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第5位; 森林蓄积量居俄罗斯、巴西

24、、美国、加拿大、刚果(民)之后,列第6位。,4. 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6. 按照的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分为哪两大类别? 7. 我国根据森林的功能、社会需求和经营目的的不同将森林分为哪五大林种。,第2章 参考文献,1. 国家林业局 编.2005中国林业资源报告.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编.中国林业资源报告.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 编著.中国森林(第1卷).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森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5. 国家

25、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 编.中国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6.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编,程伟雪等译.世界资源报告(19961997).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7. 薛达元、蒋明康 著.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8.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旅游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9.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野生动植物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0.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洋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

26、995 11.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气候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3. 林业部财务司 编.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有关规定选编(19811997).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14. 国家环境保护局 译.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5. 国家环境保护局 译.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16. 曲格平、李金昌 著.中国人口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7.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科学出版社,1983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1994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1996 20. 国家林业局.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2003 21.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