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230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WPS 页数:9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7.wps(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1 章 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 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和地球公转现象。 4.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5. 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二、教学重难点 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

2、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一章我们学完了,今天我们进行第一章的复习。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 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 幕: 1.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 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和地球公转现象。 4.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5. 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

3、型。 6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考点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课件展示: 1 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生生互动,了解基本规律,给予学生相互 交流的机会。 师:地球是一个两级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考点二】: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课件 展示: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都相等。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 递增,即从 0到 180。 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 点为 0 纬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090)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

4、典例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三】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师:多媒体展示: 2 通过课件和地图的展示,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分组讨论,让每组的代表交流答案。 针对同学们错的比较多的,老师讲解。 师: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在侧视图中自西向东旋转;在 极地上空俯视,呈北逆南顺方向旋转。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 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 成的。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 课件展示典例 学

5、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四】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多媒体展示: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 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 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课件展示:图片 3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 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 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

6、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 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 课件展示典例 4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五】地图的要素 课件展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 比例尺也叫缩尺。 师: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范围的大或小 内容的详略 比例尺较大 小 详 比例尺较小 大 略 课件展示: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老师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拨提升。 师: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指向标一

7、 般指向正北方 5 多媒体展示问题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 熟悉图例和注记。 阅读第14 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分组讨论。 师: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点拨、指导。 【考点六】:海拔和相对高度 课件展示: 阅读书本 P24,帮我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师: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叫做相对高度。 【考点七】地形剖面图及绘制 6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学生交流感悟心得 师:教师可以用切土豆

8、演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坡陡的地方,等 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注意: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度相同;高度不同的两条等 高线不会交叉;如果绘的是等深线,图中由内向外高度增加。 课件展示: 师:让学生观察地形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形起伏一目了然,它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 电脑出示动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学生仔细观察,感悟画法) 师:归纳总结(三步法) 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 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7 【考点八】: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 课件展示: 高原 山地 丘

9、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超过500 米 超过500 米 低于500 米 不一定 低于200米 相对 平坦,边缘 起伏大坡度陡 起伏小,坡度 中间低四周 平坦 高度 部分陡峭 (山高谷深) 和缓 高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读课本 P2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 分五种基本地形。(教师点拨)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五、板书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 地球自转和公转 (1)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

10、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5地形剖面图 (1)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 (2)绘制地形剖面图 6.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复习课,根据复习课的特点,采用题目带动复习策略。通过习题,发现问题,对 点解决,再补偿训练,课堂效果好。但教师关键点的点评要恰到好处,把握好。 本节教学设计以新 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 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 8 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 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通过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活动课,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