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310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若A、B两点在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d ,而其实际水平距离为D,则比例尺为 比例尺 = d / D,2、表达比例尺的形式:,(1)数字比例尺 例如 1:500,(2)直线比例尺,4、比例尺的系统:分为大、中、小三种比例尺(P127),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则越小 比例尺越大,描述地貌的变化越详细,其精度也越高,3、图上距离d 与实地水平距离D的关系 由 d/D =1/M 得:D = dM,二、地形图的分幅,1、分幅 梯形分幅:按经纬度分幅,适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矩形分幅:按坐标分幅,主要用于大、中比例尺地形图

2、;,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1) 40cm50cm 主要用于1:5000 地形图 (2) 50cm50cm 其它比例尺的地形图,7-2 图外注记与地形图符号,图名、图号,1520.0 39530.0,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等高距1m 2006年4月测图,1:5000,测量队,一、图外注记,以km为单位,二、地形图的符号,地形图的符号:包括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1、地物符号:( P129) (1)比例符号 ( 1 15) (2)半比例符号 (16 24) (3)非比例符号 (25 33) (4)注记:单位及江河名称、植被及果树种类等等,2、地貌符号:等高线,(1)定义:由

3、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构成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为封闭的曲线。,(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P131),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一般取0.5m、1m、2m、5m,等高距越小,描述地貌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描述地貌越概略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平距越大,说明坡度越平缓,平距越小,说明坡度越陡峭。,(3)等高线的种类 (P132), 首曲线(基本等高线) 高程为等高距整数倍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用细实线表示,不注记高程;, 计曲线(粗曲线) 高程为5倍等高距整数倍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用粗实线表示,要注记高程;, 间曲线(二分之一等高线

4、) 为了描述局部地区地貌的变化,在相应两条首曲线之间,按二分之一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间曲线;间曲线用长虚线表示,不注高程。, 助曲线(四分之一等高线) 性质与间曲线相同,用短虚线表示,(4) 等高线的特性 ( P134)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封闭性: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 非相交性: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分岔); 密陡疏缓性:等高线越密,则坡越陡,越疏,则越缓; 正交性:示坡线(山脊线和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5)几种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山头与洼地, 山脊与山谷,鞍部,(6)等高线的勾绘 ( h = 1m), 132.4,当h=1m 时,n = int(HA

5、) - int (HB), 132.4,3、等高线的勾绘 ( h = 1m),7-3 地形图的测绘(简介),电子测图和白纸测图都是人工野外采集数据,并按相似形原理将地面的地物和地貌用规定的符号绘制成地形图。 野外测量时,主要是测量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数据。所谓特征点是指地物边线的方向或地貌坡度发生变化的一些点,房角、路岔口、山坡角、山顶、山脊线、山谷线等都是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练 习 题,D,关于地形图的比例尺,正确的说法是( ) A 1:5000的地形图是小比例尺的地形图; B 1:5000的比例尺小于1 :1000的比例尺; C 1 :5000的地形图一般采用梯形分幅; D 1 :1000的

6、地形图一般采用矩形分幅; E 对于1: 1000的地形图,图上1mm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m。,难度系数 B,BDE,B,难度系数 B,下列关于地形图比例尺精度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测图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上最小的刻度; B 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的精度程度; C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指导测图的量距精度; D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控制测量的方法。,C,C,m比=0.1 mm M M= m比/ 0.1=200/0.1=2000,AE,C D E,AC D,AD,A B D,A D E,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35.18 ,HB=43.89,若等高距为1m,则AB两点之间应勾绘( )条等高线。 A 6 B 7 C 8 D 9,难度系数 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