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简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2159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排烟系统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防排烟系统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排烟系统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排烟系统简介.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防排烟系统简介及 防烟排烟系统检验规程,名词解释,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名词解释,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

2、时呈常开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一般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当排烟气流温度达到280吋,温感器动作将阀门关闭,起到排烟阻火的作用。 1、温控:温感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 2、电控:消防中心电信号(DC24V)电磁铁动作阀门自动关闭; 3、手动关闭、手动复位; 4、输出阀门关闭信号,可与其它防火设备联锁。,防火阀,防火阀: 安装在通风、空调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平时呈常开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7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

3、门. 该阀门安装在有防烟、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关闭起到防烟阻火的作用。 1、温控:温感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 2、电控:消防中心电信号(DC24V)电磁铁动作阀门自动关闭; 3、手动关闭、手动复位; 4、阀门关闭时,输出关闭信号。,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防火分区 在建筑物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烟分区 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规范规定: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4、,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

5、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挡烟垂壁,用不燃烧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 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活动挡烟垂壁系指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它控制设备的作用,自动下垂的挡烟垂壁。,防烟系统的组成,正压送风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屋顶或局部屋顶的正压送风机和设于每层(也可隔层设置)防烟楼梯间、消防前室的正压送风阀及其电气连锁控制装置组成,再加上建筑送风竖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物防烟系统。当某层着火时,打开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的正压送风阀,接着启动相应正压送风机,在防烟楼梯间、消防前室形成正压,阻止烟气进入,以供人群安全疏散之用。,排烟系统的组成,排烟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屋顶排烟风机和设于每层排烟防火阀、

6、排烟阀及其电气连锁控制装置组成,再加上建筑排烟竖井、各层排烟支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物排烟系统。当某层着火时,打开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的排烟阀,接着启动排烟风机,在上述区域形成负压,将火灾烟气排至室外,以供人群安全疏散和灭火之用。,防烟排烟系统检验规程,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防烟排烟系统消防设施调试检验合格后,方可向具有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提出竣工验收检验申请。 检验前,申请检验单位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a) 检验申请; b) 系统设计图、平面设计图、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单等; c) 系统竣工表;(防排烟系统设备安装一览表) (防排烟系统主要设备分布一览表) d)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7、 e) 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f) 系统调试报告; g) 系统主要设备、材料的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 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检验单位有权中止检验: a) 系统尚未调试,不能联动。 b) 系统主要设备、零部件损坏,建设(施工)单位不能及时提供合格设备、零部件。,检验方法,机械防烟系统 一、防烟设施设置 1、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要求:高层建筑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

8、装置。 2、防烟楼梯间前室 要求:高层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检验方法,3 封闭避难层(间) 要求:高层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间),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4 地下室 要求: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 5 裙房 要求: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检验方法,二、机械加压送风机 1、检验报告 要求:机械加压送风机应是经相应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合格

9、的产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查看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 2、外观标识 要求:机械加压送风机外观应无缺陷。在风机的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铭牌标识, 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 检验方法:目测。 3 、设置数量 要求:机械加压送风机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目测。,检验方法,4、设置部位 要求: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的风机房内或室外屋面上,且安装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接与室外空气相

10、连通,不宜与排烟机的出烟口设在同一层面, 如必须设在同一层面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不受排烟口排出的烟气的影响。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目测,用钢卷尺测量。,检验方法,5 安装要求 要求:送风机应安装牢固,风机与风道连接应严密牢靠。送风机在室外安装时应有防雨、防水设施。室内安装时应当有检查、维修的通道。进出风口处应加金属安全网, 皮带轮上应设防护罩。 检验方法:目测。 6 控制装置 要求:在送风机附近(或其它部位)应设有应急手动启动送风机的控制装置,其控制装置应是经相应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控制装置应能向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反馈其送风机

11、电源、故障及运行状态信号。,检验方法,三、送风口(阀) 1、设置部位 要求: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合用一个风道的剪刀楼梯间应每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只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时,宜采用顶送式加压送风口或采用前室门上风幕形式。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 排烟系统所需的补风系统应与排烟系统联动开启,送风口位置宜设在同一空间内的相邻防火分区且远离排烟口(阀),两者距离不应小于5m。 人防工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口与排烟口的距离宜大于15m,并宜低于排烟口。,检验方法,2、安装要求 要求:送风口(阀)应牢固地固定在设计位置上。送风口(阀)的

12、机械传动部件应不脱落、不松驰,运行可靠。送风口(阀)手动控制装置的安装应便于操作。风口与风道的连接应严密牢靠,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送风阀装饰口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宜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目测,手动试验。,检验方法,四、机械加压送风风速 1 、金属风道 要求:送风管道采用金属材料风道时,加压送风风速不应大于20m/s。 2 、非金属风道 要求:送风管道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加压送风风速不应大于15m/s。 3、送风口 要求: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检验方法(13):启动送风机,用风速仪测量其风道、风口的风速。,检验方法,五、机械

13、加压送风余压 1 前室、合用前室等 要求:机械加压送风应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递增分布。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的余压值应为25Pa30Pa。 2 防烟楼梯间 要求: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值应为40Pa50Pa。 检验方法(12):启动送风机,用微压计测量其前室、防烟楼梯间等部位的余压值。,检验方法,六、机械加压送风量 1 防烟楼梯间及电梯间前室 要求: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量,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应分别符合表2、表3、表4、表5的规定。,检验

14、方法,检验方法,检验方法,2 剪刀楼梯间 要求: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3 封闭避难层(间) 要求: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m/h计算。 4 32层以上高层建筑 要求: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地下室 要求: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检验方法(15):查阅设计资料,查看机械加压送风机铭牌上标注的风量值。,检验方法,机械排烟系统 一、排烟设施设置 1、内走道 要求: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

15、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2、无窗或固定窗房间 要求:面积超过1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房间,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3、中庭 要求: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检验方法,4、地下室 要求: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 m 或1个房间面积超过50 m,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5、地下汽车库 要求:面积超过2000 m 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目测。,检验方法,二、机械排烟风机 1、检验报告

16、要求:机械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机械排烟风机应是经相应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查看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 2、 外观标识 要求:机械排烟风机外观应无缺陷。在风机的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铭牌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 检验方法:目测。 3、设置数量 要求:机械排烟风机设置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目测。,检验方法,4、设置部位 要求:排烟风机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之上的专用风机房内或室外屋面上,且安装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

17、。机房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应不小于2.5h,机房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轴流风机外露动力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线(缆)进行耐火保护。 排烟风机的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或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5、安装要求 要求:排烟风机应安装牢固,风机与风道连接应严密牢靠,其连接部位应采用不燃材料。排烟风机在室外安装时应有防雨、防水措施。室内安装时应留有检查、维修的通道,风口处应加装金属安全网,皮带轮上应设防护罩。,检验方法,6、控制装置 要求:在排烟风机附近(或其它部位)应设有应急手动启动排烟风机的控制装置。其控制装置应

18、是经相应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控制装置应能向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反馈其排烟风机的电源、故障及运行状态信号。 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做系统控制功能试验时,观察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信号显示情况。,检验方法,三、排烟口(阀) 1、设置部位 要求:每个防烟分区必须设置排烟口(阀)。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最近排烟管道排烟口(阀)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口(阀)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且与附近安全出口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阀)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当排烟口(阀)设在吊顶内或高于1.8m处,应在距地1.5m处设手动操作机构。排烟口(阀)平时

19、应关闭,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检验方法,2、安装要求 要求:排烟口(阀)应牢固地固定在设计位置上。排烟口(阀)的机械传动部件应不脱落、不松驰,运行可靠。排烟口(阀)手动控制装置的安装应便于操作。排烟阀装饰口不得影响排烟性能,其装饰口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采用可燃材料制作。,检验方法,四、排烟防火阀 1、检验报告 要求:排烟防火阀应是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有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资料,查看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 2、设置部位 要求:排烟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 a) 排烟风

20、机房入口处; b) 排烟支管上; c) 排烟管道穿过防火墙处。,检验方法,五、机械排烟风速 1 金属风道 要求:排烟管道采用金属材料管道时,机械排烟风速不应大于20m/s。 2、非金属风道 要求:排烟管道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管道时,机械排烟风速不应 大于15m/s。 3、排烟口 要求: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检验方法(13):启动排烟风机,用风速仪测量其排烟管道、排烟口的风速。,检验方法,六、机械排烟风量 1 走道或房间 要求:当排烟风机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分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其风量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 m/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

21、不应小于7200 m/h);排烟风机负担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其风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 m/h计算。 2 中庭 要求:中庭体积小于17000 m 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 m,其排烟量按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 m/h。 检验方法(3.2.7.13.2.7.2):查阅设计资料,用风速仪测量并计算。,检验规则,1 本规则适用于建筑工程防烟排烟系统竣工验收检验。 2 抽样比例、数量。 2.1 送风机、排烟风机应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验。 2.2 送风口(阀)、排烟口(阀)等实际安装数量不足10个的全检,大于10个的按20抽检,但不少于10个。 系统联动功能试验应进行12次。 其他项目按本规程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 3 抽样方法 按上述规定抽样时,应在系统中分区、分楼层随机抽样。 4 评定规则 按本规程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系统控制功能应正常;所检项目中如有不合格项,允许施工单位现场或限期修复或更换,并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项目如有抽样比例要求,应进行加倍检验。,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