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22378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二语文茶馆2.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茶 馆 老 舍,更多资源,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文革”开始后, 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 20部译著等。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有茶馆龙须沟,话剧方珍珠等。,学习目标: 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2、分析王利发等人的形象特点。 3、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剧情(背景)介绍,通过在茶馆里活动

2、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 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破产,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良,有些想办实业,富国裕民。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顽固派得势后,连太监也想娶老婆,乡下依然卖儿卖女,特务更厉害,随便抓人问罪,剧情(背景)介绍,第二幕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因而富了洋人,苦了百姓 第三幕 北京被日军阀霸占了8年,老百姓好不容易盼来了胜利,又来了国民党,日子照样不好过,甚至连最善于应付的茶馆老掌柜也上吊了。什么都完了,只盼着八路军来解放,舞

3、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茶馆有众多的人物(本幕中有30多人)和分散的情节,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只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口中说着他们自己的事情。就连贯穿始终的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要剧情,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截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

4、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一、卷轴式的平面结构,第1节:李三的抱怨。,李三:虽然勤劳善良,但为了糊口,不得不长期以打工为生,第2节:妻子的埋怨,王淑芬:王利发的妻子,虽然是老板娘,却是十足的劳动人民。,第3节:打发难民,第4节:军警的敲诈,巡警、大兵: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第5节:超级骗子唐铁嘴,唐铁嘴:抽大烟、油嘴滑舌的流氓,第6节: 开张贺喜,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旗人。 松二爷:游手好闲、不能适应社会、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第7节: “混世魔王”的敲诈,宋、吴: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的统治阶级的爪牙,第9节:刘麻子的生意,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

5、的地痞 老陈、老林:想和买妻子的逃兵。,第8节:康顺子求工,康顺子:曾被人骗、卖的下层劳动人民。 康大力:康顺子买来的儿子,靠力气吃饭的年轻人。,第10节:崔九峰的绝望,崔九峰:对时局不满的旧民主主义者。,第11节: “逃兵”的下场,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

6、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老舍,王利发的形象特点:,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这些可以看出他谨小慎微的小商人的人生态度,这是他性格的一方面。他性格的另一方面是对强者的逢迎和对弱者的冷漠。他对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特殊的戏剧冲突,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2、小茶馆影射大社会 并非以

7、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联系。,二、浓郁的地方性语言风格,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2、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唐铁嘴:两个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王利发: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王利发谦恭周到,常四爷豪爽耿直,宋恩子、吴祥子奸诈傲慢,从戏剧语言看时代特点,1、“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满清覆灭) 2、“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政局动荡)。 3、大兵:“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通货膨胀) 4、“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半殖民地时代) 5、“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官僚生活腐化堕落),茶馆,更多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