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2光现象含解析2017092615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319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WPS 页数:1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2光现象含解析2017092615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2光现象含解析2017092615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2光现象含解析2017092615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2光现象含解析2017092615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02光现象含解析20170926150.wps(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 0202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 【2017北部湾卷】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光的现象 2、【2017深圳卷】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鱼在水中漂光的折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光的反射 C、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鱼在水中漂是利用浮力的知识,故 A 错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故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

2、域是光的直线传播, 故 B 错误;由于玻璃瓶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 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 C 错误;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说明次声波 可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故应选 D。 【考点定位】超声波与次声波,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3. 【2017青岛卷】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玩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B.足球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1 C.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3、 【解析】 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 B、踢去的足球能继续运动是具有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前进,并不是因为产生惯 性力,故 B 错误; C、盛夏,闻到花香,是香气的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属扩散现象,故 C 正确; D、游泳时向后用力划水人就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D 正确; 故选 B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分子的运动 4. 【2017南通卷】野外生存能力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下列生存技能与物理知识相对应 的是( ) A.影长辩向光的折射现象 B.削竹为刀减面积增压力 C.融冰取水固体升华现象 D.钻木取火做

4、功改变内能 【答案】D 【解析】 故选 D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做功改变 物体内能 5. 【2017东营卷】为倡导低碳出行,东营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共享单车的设 计应用到许多物理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 A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大压强 B轮胎表面设计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C红色尾灯利用光的反射起到警示的作用 D刹车手闸是费力杠杆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增大、减小压强、摩擦的方法,光的反射的应用,杠杆的应用。 6.【2017常州卷】如图所示,小华 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 A、变小 B、不变

5、 C、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华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距镜子的 距离减小,但像的大小不变故选 B 考点: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7. 【2017青岛卷】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把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运用了类比法 B.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运用了放大法 C.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发现小车转动,运用了反证法 D.电流的热效应可能引发火灾,但据此原理可制成电热器,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答案】C 【解析】 3 A、把固体分成晶体和非晶体,运用了分类法研究故 A 错误; B、物体在平面

6、镜成可以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虚像的位置不能确定所以探究平面镜成像 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 B 错误; C、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把小车扭转一定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释放,发 现小车转动,证明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采用的是反证法故 C 正确; D、电流的热效应会引发火灾但据此原理可制成电热器,属于优点利用,不是运用了缺点列 举法故 D 错误 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 8【2017北京卷】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8cm 时,像的高度为 h1,像到平面镜的

7、距离为 s1;当铅笔与平 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 时,像的高度为 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断正确的是 As1=s2 Bs1h2 Dh1=h2 【答案】D 【解析】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2017北京卷】图 7 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4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 【答案】ABD 【解析】 A古代捣谷工具符合杠杆的定义,利用了

8、杠杆原理,故 A 正确。 B光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所指的时辰就是时间,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故 B 正确。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了对谷物的压力,目的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故 C 错误。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故 D 正确。 答案为 ABD。 考点:杠杆原理 光的直线 传播 压强 大气压 10【2017北京卷】图 8 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 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答案】A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

9、射角PON 等于 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 60,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60,故 A 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正确为答案。选项 BCD 错 误。 考点:光的反射光路图 11【2017广东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答案】C 【解析】 5 【考点定位】光的色散,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2017哈尔滨卷】下列光学元件中,成像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放大镜 B自制照相机 C昆虫观察箱 D投 影仪 【答案】C 【解析】

10、放大镜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自制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昆虫观察箱原理是平面镜成像; 投影仪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故成像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选项 C。 考点:光现象 13【2017北京卷】图 1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A 【解析】 考点:光的反射 14. 【2017青岛卷】下列做法中,文明的是: 6 A.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照明 B.用手电筒照同学的眼睛 C.汽车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 D.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答案】A 【解析】 A、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节约电能,光照效果好故 A 属于文明行为; B、手电筒发出的光很强,照了眼睛,会使眼睛受到伤害故 B 属于不文明行为; C

11、、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任何道路上都不能超速行驶故 C 属于不文明行为; D、夏天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会使得功率增大,消耗电能较多,浪费能源故 D 属于不文明行 为 故选 A 考点:物理常识 15【2017南京卷】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日心说 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光的色散;能量守恒定 律 16【2017宁波卷】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 OM、ON 垂直粘合在

12、一起,并竖立在地 面上,俯视图如下。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 m,看到自己完 7 整像的个数为 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 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在 a 点或 e 点时,m1,n0 B在 b 点或 d 点时,m=1,n=1 C在 c 点时,m=2,n=2 D在 f 点时,m=0,n=0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在 a 点或 e 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 看到自己的像,即 m=1,n=0,故 A 正确;由图可知,人在 b、d 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 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 m=1,n

13、=1,故 B 正 确;在 c 点时,c 会通过两 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 m=2,n=0,故 C 错误;在 f 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 m=0,n=0,故 D 正确,故 选 C。 考点:平面镜的应用 17【2017宿迁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答案】D 【解析】 考点:光现象 8 18【2017遵义卷】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

14、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 【答案】A 【解析】 “”楼台倒影入池塘 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正 确;“”风吹草低现牛羊 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 B 错 误;“”潭清疑水浅 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 C 错 误;“”云生结海楼 是海市蜃楼现象,是 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错误;故应选 A。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 19【2017聊城卷】下列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下确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 B“” 海市蜃楼 的形成光的反射 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15、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答案】ACD 【解析】 A、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不能继续沿原 路传播,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就出现一片较暗的区域,这就是不透明物体的影子故 A 正确;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 C 正确;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 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 7 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即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 ACD 考点: 光直

16、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20. 【2017长春卷】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D ) 9 A.“”筷子在水中 折断 B.透过玻璃砖看笔 C.用放大镜看字母 D.鸭子在水中的倒影 【答案】D 【解析】 D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 1【2017南京卷】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 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 A“处又能看到 硬币”这是因为光从 斜射人 中时发 生了 现象, 【答案】水;空气;折射 【解析】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 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 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当沿碗

17、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 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 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 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 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水;空气;折射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2017长春卷】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 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 【答案】2;不变 【解析】 10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 3. 【2017枣庄卷】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 6m 时,“”它的 倒影

18、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 倒影 是 (“”“”填 实 或 虚 )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答案】6 虚 反射 【解析】 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小鸟距水面 6m“”,根据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它的 倒影 距水面的距离也是 6m 故答案为:6;虚;反射 考点:平面镜的应用 三、作图与探究 1【2017营口卷】晚上,游泳池底的灯光亮起,请画出池底一盏灯发出的一条光线在水面处 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过入射点垂直于分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作出反射光线; 再根据光

19、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如 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2【2017“”营口卷】婷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 11 (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 B 始终不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原因是 ;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 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 与平面镜 【答案】(1)像的位置; (2)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20、(3)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4) 刻度尺;相等;垂直 【解析】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3. 【2017哈尔滨卷】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FON 是_“”“角(选填 入射 或 反射”) (2)一束光沿 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 OF.若沿着 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 反 射 光 沿 OE 方 向 射 出 , 此 现 象 说 明 .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12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答案】反射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1、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 的反射角的大小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比较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得出 普遍规律 【解析】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4【2017聊城卷】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 F 射向凸透镜请 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 13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5【2017东营卷】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 P 点, 请你 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如图: 【解析】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

22、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 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6. 【2017“”北部湾卷】如图甲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装置。 (1)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至看上去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选填 相等 或 不 ”相等 )。 (3)记录蜡烛 B 的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s 如图 14乙所示,是 cm。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得出

23、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选填 相等”或“不 ”相等 )。 14 (4)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 能 或 不 ”能 )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 虚 或 实 )像。 【答案】(1)大小和位置;(2)相等;(3)7.55;相等;(4)不能;虚 【解析】 相等;(4)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目的是验证像的虚实,根据实验可 知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考点定位】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7.如图甲所示,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答案】 【解析】 15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