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5课杜甫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4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3428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WPS 页数:21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5课杜甫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4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5课杜甫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4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5课杜甫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4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5课杜甫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4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5课杜甫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43.wps(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0505 课 杜甫诗三首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 深的认识。 靠献赋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 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 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

2、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 愿望。 “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 诗 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 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 开来的重要作用,“被称为 诗圣”。 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 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杜工部集。 【重点理解】 词类活用 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的

3、使动用法)使增多 无边落木萧萧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下 玉露凋伤枫树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丛菊两开他日泪(名词用作动词)流泪 1 环珮空归夜月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来 古今异义 艰难苦恨繁霜鬓 古义: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今义:艰苦困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借指晚年。 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身。 万里悲秋常作客 古义:指远离故乡。 今义:指路程遥远。 画图省识春风面 古义:图画。 今义:画图画。 一词多义 一去紫台连朔漠(动词,离开)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动词,距离) 去“”阿母谓阿女: 汝可去应之。 (动词,前去,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名词,疾病) 病相如每朝时

4、,常称病(动词,生病,有病) )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名词,泛指疾病) 白帝城高急暮砧(形容词,急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形容词,迅疾) 急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形容词,着急))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形容词,危急) 【难点探究】 1.秋兴八首(其一)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 提示 “丛菊两开”“,指离蜀经历了两秋; 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而 他日泪 则生 “”悲情于从前, 故园心 则托相思于万里。 2.如何整体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提示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 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

5、、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杜甫此诗, 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 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2 “秋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 裘领”“,是 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 在这八首诗中,无论以内容言,以技巧言,都显示出来杜甫的七律,已经进入了一种更为精醇 的艺术境界。 先就内容来看,杜甫在这些诗中所表现的情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现实之情意,而是一种 经过艺术化了的情意。 再就技巧来看,杜甫在这些诗中所表现的成就,有两点可注意之处:其一是句法的突破传统, 其二是意象的超越现实。 3.如何鉴赏咏怀古迹(其三)的主题

6、? 提示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 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 “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 ”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 “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 悲昭君以自悲也”。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 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 “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

7、,为点明 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 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 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4.“登高一诗中,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 猿鸣”“、飞鸟”“、落叶”“”、 长江 这四个意象? 提示: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疏朗与空阔之意。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游 子的漂泊之意。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5.“登高尾联中 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 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8、想境界? “”“”提示: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 国破 与 家亡 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 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 苦恨 与 新停 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 苦 是副词 很”“,恨” 3 “是动词 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 “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 诗圣”。 6.简要赏析诗歌登高的主题。 提示:这首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天高风急、猿啸鸟飞、落叶无边、长江滚滚,立体地描绘了 一幅无比萧瑟悲凉而又壮阔高远的秋景图,无形中传达出诗人对

9、时光短暂、壮志难酬的人生感 叹。后四句倾诉内心重重愁苦。他想到自己身逢战乱、时值悲秋、久客他乡、年老多病孤独无 依的处境,国运衰微、百姓艰难的时局,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无处排遣,表现了诗人浓重而 深沉的忧国伤时的伟大情操。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锤炼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暮砧(zhn) 玷污(zhn) 苫子(shn) 妥帖(ti) B凋伤(dio) 绸缪(chu) 倜傥(t) 啁啾(chu) C朔漠(shu) 塑料(su) 唆使(su) 朔风(shu) D潦倒(lio) 官僚(lio) 撩拨(lio) 绸缪(mu)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草木凋落衰败。 艰难苦恨繁霜鬓 繁:增多。 B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块陆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失意 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曾经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D 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极 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 4 B巫山巫峡气萧森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艰难苦恨繁霜鬓 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江间波浪兼天涌,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一去紫台连朔漠,_。画图省识春风面,_。(杜 甫咏怀古迹其三) (4)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

11、甫登 高) 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 5 ) 杜 甫 登 高 中 抒 发 潦 倒 一 生 、 年 老 多 病 、 流 落 异 乡 之 情 的 两 联 是 : _,_。_,_。 二、课内精读 (一)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完成 56 题。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5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带给人怎样的感受,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诗中哪三个字点明了诗人的感怀?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这份感怀的。 (二)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 78 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

12、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7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这首诗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塑造王昭君这个 人物形象的? 8试分析本诗中诗人是如何寄托情感的。 (三)阅读登高,完成 910题。 5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9“”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对仗极为工整,简要分析。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千古名句,视野开阔,气势宏大,试简要分 析。 (四)阅读秋兴八首

13、(其一),完成 11题。 11“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试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 ”“”云接地阴 这两句为例,分析 情景交融 的艺术特点。 1、D(A、玷污 din,B、啁啾 zhu,C、塑料 s) 2、A(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3、B(A、万里:指远离故乡。B、萧森:萧瑟阴森。C、百年:借指晚年。D、艰难:兼指 国运和自身命运。) 4、(1)塞上风云接地阴(2)丛菊两开他日泪(3)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 (4)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急天高猿啸哀(5)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 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5、首联描绘了枫林衰飒,巫山巫峡云气阴沉萧森

14、的景象;颔联则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长 江巨浪滔天、风云漫卷、阴晦如磐的景象。景象萧瑟、天地之间阴森而动荡,使人感到渺小无 助、恐怖不安。 6“、 故园心”三字点明了诗人置身峡江孤舟飘零的感怀。肃杀的秋风催促妇女们赶紧准备 刀尺缝制冬衣,诗人仿佛听到白帝城千家万户此起彼伏、急促宏大的捣衣声。这捣衣声穿透暮 色和高墙,寄托着羁旅漂泊的诗人对故园的无限思念。 7、这首诗是通过抒情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其中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 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 6 9“、上句 风急”“天高”“”“猿啸 与下句的 渚清”“沙白”“”鸟飞 相互对应;句中还有 “”“自对,上句的 天 对 风”“”“、

15、 高 对 急”“”“,下句的 沙 对 渚”“”“、 白 对 清”。经过诗 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读来富有节奏感。 10“、天边”“与 不尽”“极写量多势大, 萧萧下”“与 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之势。 那无边无际的落叶,奔流不息的江水,集中表现了秋江景色,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怀难伸的 感伤。 11、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 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 峡之中。诗人并且赋予了这些景物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 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

16、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 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 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 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 深。 【课外拓展】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张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 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 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 鲜的感受。

17、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 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 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了 “一座祠堂,这就是 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 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 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7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 又是照例的几

18、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 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 “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 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 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 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 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

19、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 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 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 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 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 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

20、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 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 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 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 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这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 “的作品是 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

21、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 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 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 8 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 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 挚爱的。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 “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

22、的 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 大处缩小了。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 分) 20.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 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 的如许境界。 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 分) 22.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 分) 19.【试题答案】 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 的感

23、受,以此统领全文。引出浣花草堂。 阅读材料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20.【试题答案】 (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 是值得肯定的。 (2“)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 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 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D 级。 【试题解析】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需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1)句 “中 清疏”“”“仙气 等是理

24、解的重点,同时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是 难得”。(2)句中 9 “梦游者”“”四时不同、风光各异 的具体内涵,同时还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及表达效果。 21.【试题答案】 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 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 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 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的和平的生活。 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 (答出其中任意 4 点即可)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解析】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一段、第九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开头写蜀道重读杜诗带来 “新鲜的感觉: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

25、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 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第九段,概括了草堂的环境: 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 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由此我们得到对杜甫的新的认识。 “最后一段的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 乏自然风物的描写”“”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 等语句也是写 作者对杜甫的新的认识。 22.【试题答案】 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 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 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 (答出其中任意 3 点即可) 【试题

26、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级。 典型例题 10 【真题展示】 (2016 新课标全国 2 卷)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 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 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7、5 分)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8第一问: “”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 凡马 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 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 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 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 诗家语 多省略、多倒

28、装特点的基 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 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 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 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 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 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 11 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

29、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 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 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 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 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 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 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 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 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30、。)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这 “是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 铺垫”,所以难度就降 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 只要考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 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 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答题 要

31、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 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 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 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 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 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 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比如本题,从提问来看,应是考查篇章结构的技巧。 (2016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

32、315 题。(8 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 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 分) A“”“”第一、二句中的 白雪 与 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 诸弟 与 一身 12 C“”“”第五、六句中的 供多病 与 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 时极目 与 日萧条 14“”从 切合题目 的角度分析本诗

33、,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第一、二句中的 西山南浦 切合 野 字。 B“”“”“第三、四句 海内天涯 切合 野望 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 迟暮涓埃 切合 望 字。 D“”“”“”第七句中的 出郊极目 切合 野望 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 分) 13.【答案】D 14.【答案】D (2015 安徽高考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

34、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案】 8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 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9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 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13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5、 【名家点睛】概括诗句描写的画面,这样的题型学生平时训练很多,难度不大。但是本题要求 概括前六句描写月夜的画面,在概括上增大了难度。第一、二两句描写一轮明月独悬高空, 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第三、四句诗人从 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第五、六句诗人 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接 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廖。前六句是一句一景。 9试题分析:题干中明确说明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实是眼前月景,虚是联想家乡亲 人,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虚实结合的手法学生

36、很熟,根据题干的提示,学生不难 找出眼前景(实),想象景(虚),由此分析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但是题干已表明是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这就降低了难度。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想象、移位、梦境等虚写的手法,眼 前现实的景物是实写,这样学生分析起来有话可说,方向明确。最后七、八两句诗人由眼 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些联想是虚 写。自己长期滞留异乡,眼前的皓月引发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 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诗人的美好的愿望

37、和真情的祝愿。 (2014 北京高考试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1 奉 陪郑驸马韦曲【 】 杜甫 2 韦曲花 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 】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 最喜小儿无赖”“”,两处 无赖 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 石角钩衣”“”、 藤梢刺眼 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

38、反言”“,如 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诗家常借 韦曲 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 分) 14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 江 )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 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案】C

39、BE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 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模拟试题】 一、(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 最喜小儿无赖 ,两处 无赖 都表达了作者

40、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15 C“”“”五六句通过 石角钩衣 、 藤梢刺眼 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 反言 ,如 恼煞人 ,实际对 爱煞人 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 韦曲 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18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 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一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

41、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玉垒:山名。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 17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 感时花溅泪 (春望)一样,同是正 衬手法。 “”登临 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 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 朝廷 、 寇盗 ,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 “”“”

42、下句说明第二句的 万方多难 ,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 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 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 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 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8“”“”首联诗人写到 花近高楼伤客心 ,结合全诗谈谈诗中 伤客心 的原因都有哪些? 16 三、(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

43、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公安县怀古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 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 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 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 山野 之 旷 , 江水 之 深 。 C“”颔联中, 催 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

44、“”颈联 用典 ,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0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一、17CE 18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 ”士生活 。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 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解析】 1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 巧的分析。C“”项 夏日景色 错误,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

45、色,并非夏日。E 项,兴亡盛衰之 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进行单纯的景物描 写,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 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热爱喜爱。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7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本题的 C 项对诗句中的景 物分析有误,诗中花无赖,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发好禁春 意思是满头白发的自己正 好消受春天的美景,可见诗歌写的是春天的美景,并非是“”夏日 。E“项对景情的分析有误, 诗 家常借韦曲寓

46、兴亡盛衰之感”,但本诗首联“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单纯的写景, 作者因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技巧点拨】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 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 ”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 ,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 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 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二、17ABB 2 分 A 3 分 18诗人登楼观景,近看

47、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2 分); 国家万方多难的忧国忧民之愁,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2 分);自身 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2 分);为君主无道、任用奸佞而伤心(2 分)。(任答 3 点,每点 2 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A乐景写哀请,反衬 B上下句内容反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8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三、19D C 20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诸葛亮、

48、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 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2 分)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 的具体情感。蜀相中,诗人主要表达对诸葛亮的赞美和功业未就的惋惜;(2 分)公安 “”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 刘、关、张、孔 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2 分)(意思 对即可)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A 项,“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 。B 项,“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 。E 项,“次 ”“”写想象之景 有误,应为 眼前时景 。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这是诗词 5 选 2 的题目,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中比较少见,主要集中对诗意、诗 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 分析,C 项考查诗的语言,D 项考查诗的表达技巧,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