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20190513448.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3737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20190513448.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20190513448.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20190513448.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20190513448.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教案新人教版20190513448.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010 课* *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掌握 易、广、抢、之、挠、谕 等文言实虚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情境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 “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 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则是战国策 里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唐雎。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

2、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 听读过程中标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 (1)可用默读、轻读、大声读等多种形式。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解文字,并提 出疑难字句。小组内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看不起我吗?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译

3、文: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5)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文: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 为四个人了。 (7)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会倒下两具尸体, 血流五步,天下人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8)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 为有先生您啊。 4.疏通文意,熟悉课文情节。 (1)同桌相互提问重点词句,小组内解决。 疑难问题,

4、教师适当点拨。 (2)学生翻译课文后,复述这个小故事。 二、精读课文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几处描写秦王和唐雎的语言和神态动作的语句,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 格特点。 - 1 - 小组交流展示,明确: 秦 王 唐 雎 语言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否,非若是也岂直五百里哉 大王尝闻布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徒以有先生 也 衣之怒乎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日是也 神态 动作 怫然怒 色挠 长跪而谢 挺剑而起 性格 蛮横狡诈 盛气凌人 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特点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敢于斗争 不辱使命 三、合作探究写作手法 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明确:

5、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本文重点描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突出了主人公, 并通过其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中心。 2.情节完整,自然紧凑。 “”“”文章虽短,但围绕 唐雎不辱使命 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从唐雎来看,先写唐雎出使的缘由,接着写针锋相对 的舌战,再写挺剑而起,最后写出使胜利,这样层层紧扣,突出了中心;从秦王来看,他以不 可一世(诱惑、怫然怒、恫吓)开始,却以失败(色挠、长跪而谢)而告终。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一方面正面描写了唐雎义正词严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

6、以及他不畏暴君,准 “备效法 三士”,挺剑而起的英勇壮举;另一方面还通过对秦王的描写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 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四、拓展延伸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 不住秦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明确:屈原直言敢谏,流放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 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 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 不辱使命 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明确:(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列举两个即可)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春秋战国时期的狼烟与烽火已离我们远去了,但唐雎那种有胆识、正气凛然、不 畏强暴的精神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在,国际形势、政治局面也是暗潮汹涌,当 国家、人民有难时,让我们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忠诚与生命去谱写报效祖国的 壮歌吧! 附板书设计: - 2 - - 3 -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