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8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8338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8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8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8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8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学案1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380.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有不少明显的差异:云冈 石窟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颐丰、肩宽,有雄健的气概;龙门石窟大佛的状 态由雄健可畏变得温和可亲。你知道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吗? 提 示: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汉文化的主导作用正在抹平北方地区各民族 之间的鸿沟。 课标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1)_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孝文帝非常重视农业_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 2表现:孝文帝推行

2、均田制后以后,北方农业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犁和_广泛使用, 新的耕作技术得到推广,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繁盛的洛阳 1经过北魏的建设,_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平城和 南朝的建康,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小市和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商品种类繁多。 2洛阳是当时一个名副其实的_商业城市。对从中亚和大秦国来的商人,政府专门 设立了_;在北魏市场上有南朝、西域和大秦等国出产的各类商品。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安定,给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安定的环境,这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前提和保障;均田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荒地的开垦,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农业

3、生产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1促进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1)孝文帝改革后,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各族间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区域。 (2“”)汉语作为 正音 被确定下来,_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3)_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原文化融合后,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 2民族融合的发展,为_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 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

4、的进步。 答案:一、1.(1)均田制 (2)水利工程 1 2牛耕 二、1.洛阳 2国际性 四通市 三、1.(2)中原 (3)北方游牧部落 2隋唐 【问题 1】 孝文帝改革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奠定了隋唐大一统的 基础。试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成功原因及历史影响。 提 示:本问题一方面对教材相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概括,另一方面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层 次的分析。把握本问题,可以培养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探究要点:(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 改革。 (2)成功原因: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黄河流域民

5、族融 合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鲜卑等族封建化的要求。 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 根本上改变了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生活习俗,有利于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 治。 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孝文帝在面临社会阻力的情况下,毅然进 行社会改革。 适应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3)历史影响: 孝文帝通过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大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 会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6、,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 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问题 2】 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其改革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 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你能正确认 识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吗? 提 示: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理解本问题能够从更深层次上 认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探究要点:(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北魏统一黄河流 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 为落后,他们靠武力统一黄

7、河流域,又把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用落后 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 治,就必须进行社会变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制,采用汉族先进的封 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 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形成了高潮。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的进程加快,他们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日益封建化;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也把他 们的优秀成果带到中原,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

8、中原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题 1】 观察北魏洛阳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北魏洛阳( )。 2 布局严整,气势宏伟 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已成为全国的政 治中心 A B C D 解 析:图中的景象只能通过洛阳城的布局和规模反映出它的繁华,无法体现它是最大的商 业中心和政治中心。 答案:A 【例题 2】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解 析:任何一场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 代奴隶制的潮流,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大融合

9、的历史潮流。 答案:A 解答本题,一种方法是先分析出两者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两者获得成功的 主要原因;另一种方法是从题目的四个选项入手,分析哪一项更适合于两个改革。 1 北魏农业生产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均田制的推行 B吏治的改善 C负担的调整 D迁都洛阳 2 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和发展( )。 A推行均田制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革除旧俗 3 “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反映了北魏统治下的哪一座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 A杭州 B苏州 C无锡 D洛阳 4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

10、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促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 485 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 “”十亩。妇人二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它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张之洞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 答案:1A 解析:“一是注意限定语 农业生产”,二是注意其他选项与题目的关系。 2A 解析: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后,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 3D 解析:四个城市只有洛阳在北魏的统治下。 4D 解 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很重要,本题的完成,有助于对这一知识的巩固、 复习。同时本题的完成也是对做反向选择题能力的训练。 5参考答案:(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2)正确。理由:北魏统一北方,一方面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民族矛盾尖锐; 北魏通过迁都、一系列汉化(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北 魏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