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4)最新.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296206 上传时间:2025-07-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4)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4)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4)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4)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深圳市养老设施规划(20242024)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规划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行人口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移民城市”,虽然深圳市目前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随着第一代来深建设者逐步迈入老年,新移民家庭的逐步稳定带来随迁老人的日趋增多,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必定趋势。目前,深圳市人口老龄化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适应深圳市人口老龄化需求,构建适应深圳特色的养老设施体系,科学合理地支配养老设施,预控设施用地,加快深圳市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制定本专项规划。1.1规划依据(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4-2025);

2、3)广东省2024-202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4)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和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标准(试行)等相关标准;(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5)、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24-2025)、各组团分区规划和全市法定图则;(6)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深圳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7)深圳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规划探讨、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统筹对策探讨、深圳市教化、医疗、养老设施现状问题及规划对策探讨和关于深圳市18家街道敬老院调研报告等相关探讨;(8)关于大力推动我市社会养老服

3、务业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建议的办理方案(深府函(2024)258号)。1.2 相关政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9073”目标。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看养老,7%的老年人由社区供应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1.3 对象界定1.3.1 养老设施分类(1)养老设施依据服务类型,养老设施可分为综合

4、养老设施、专类养老服务设施和相关设施和及环境。综合养老设施:为老年人供应综合服务的机构养老设施,包括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专类养老设施:满意老年人医疗保健、文化消遣、体育活动等专类需求的配套设施,包括老人护理院、老年高校、星光老年之家、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相关设施及环境:为老年人供应平安、便利、舒适的城市相关环境及设施,包括无障碍步行道、户外座椅、城市标识等。由于养老设施内涵广泛,本次专项规划须要对探讨对象进行界定。本次专项规划的养老设施是指为老年人供应助养、生活护理、医疗以及社会服务需求等综合性服务的,满意基本养老需求的公共设施。工作对象详细如下:对养老院和护理院等

5、机构养老设施提出配套标准和空间布局方案;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提出配套标准和规划指引;对城市养老环境提出规划指引。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具有商品房开发性质的养老项目,国家和省市均纳入居住用地范畴,不属于本次规划探讨范围。(2)深圳三种养老模式依据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圳将来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图1.1)。机构养老:通过集中供给老人,对其供应住宿、照料、护理、消遣等服务。按功能类型可分为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此类设施专业化程度高,主要服务于失能老人和缺乏家庭照料的弱势老人,建议由政府

6、主导建设。社区养老:通过社区公共设施为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供应膳食供应、个人照看、保健康复、消遣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此类设施有肯定的专业化程度,数量多,建议由政府供应政策标准,采纳政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供应。居家养老:以一般住宅、老年公寓、老年住宅等为依托支配老年人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的养老方式,依托社区公共设施供应日常医疗保健、文化消遣、体育休闲、学习培训、送餐、家政等服务。该类设施规模小,数量多,专业化程度低,可以采纳政府供应政策标准,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方式供应。11EW8)生活半自理(;制迟爱期生活臼理(拽立生活明)老年护理院GIC4机构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科中心设化程

7、度GIC7社会Ii利用地RX4社区设用地社区健景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宸jflPAbwtxRX4社区没IMte集中供养老人,对其援供住宿.M耳、护理、蜥联务社区养老学过社区厘务没随为半失睦老隼IAj三a9it*AnRBmMI居家养老依尤社区提供日常境行惇I1.文化娱乐体育休闱学习培训、送I1.I家政等抿务I提出规划标薪(图1.1养老模式示意图1.3.2 养老设施分级养老设施可分为市、区、居住区(街道)、社区四个等级。本次规划涵盖上述四个等级的养老设施。市级、区级、居住区级一分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社区级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附设在文化活动室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附设

8、在便民服务站中)等。其它与老年人相关的社区公园、社区文体设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设施已有相关规划标准,本次专项规划不再重复探讨。1.3.3 相关概念养老院: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消遣、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部和敬老院都属于养老院范畴(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25)o老年护理院:为无自理实力的老年人供应居住、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的配套服务设施(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25)o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须要肯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供应膳食供应、个人照看、保健康

9、复、消遣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设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25)。详细各类养老设施的功能类型详见表11o表1.1养老设施功能类型表大类设施类型功能配备根务老年人群体机构养老设施养老院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及室外活动场地等,设置一般型、半护理型、全护理型床位以政策规定的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为主老年护理院具有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等相配套的养老设施,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等,设置半护理型和全护理型床位以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为主社区一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各种综合性展务的服务机构和场所,包括生活照科、家政服务

10、老年食堂及送餐服务、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精神慰籍提供上门服务为主以需要服务的老人为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包括休息室(可提供日托和短期入住的一般型、半护理型床位)、淋浴间(含理发室)、铁厅、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阅览室(含书画空)、网络室、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室外活动场地以自理、部分自理老人为主(包括刚出院仍需护理康复的老人)老年人活动中心(站)、星光老年之家、社区老年大学包括健身房、阅览宛(含书画里)、棋牌室、网络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以自理老人为主1.4 工作内容结合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深圳市养老设施需求和供应的

11、分析,总结现状特征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阅历,提出到2024年深圳市“9073”的养老设施体系发展目标,确定相关配置标准,提出近期实施建议;依据深圳养老设施实际建设状况和近期需求,以“机构养老”的空间布局作为本专项规划工作的重点。并提出养老设施土地供应和城市更新实施政策,从规划和土地管理上为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供应保障。机构养老设施:提出规划标准和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及规划指引,重点满意3%老年人(主要是不能自理、半自理老人)养老需求。社区养老设施:提出规划标准和规划指引,纳入深标修订中,满意7%老年人(主要是半自理老人)社区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90%老年人(主要是自理老人)主要依靠家

12、庭和市场项目满意其需求,本专项规划主要探讨其配套社区公共设施相关规划标准。1.5 探讨方法与技术路途本专项规划统计单元依据原特区内各区、原特区外各街道进行,技术路途如图1.2。图1.2本专项规划工作技术路途图1.6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1.6.1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深圳市市域范围。1.6.2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42025年,其中近期为20242025年,远期为20242025年。其次章现状概况2.1 老年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2.1.1 年轻型城市,现状老龄化率较低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46.74万人,人口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城市。但对各区、各街道老年

13、人口统计显示,福田区、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和大鹏新区南澳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5.0%,罗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4.84%。福田区福宝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5%,已基本进入老龄化(详见图2.1)。图2.1深圳市人口老龄化率分布图数据来源:依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2.1.2 分布不均衡,圈层结构分布深圳圈层式向外拓展的建设方式导致建设年头早、建成度高的罗湖、福田和南山等区老年人口密度较高。随着与原特区距离增加,老年人口密度向外逐步降低。各区、街道老年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也存在差异(详见图2.2)。图2.2深圳市老年人口分布密度图(以建设用地为基础)数据来源:依据深

14、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2.1.3 机械增长为主,增长速度快由于移民城市的特点,深圳老年人口也以机械增长为主。1)近10年深圳市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年增长率;2)第一代来深建设者(1980年1985年)已渐渐步入老龄,将迎来养老设施的需求高峰;3)新移民在深圳安家落户,随迁常住老人增长速度较快。另外,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四二一”(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不断增多,使深圳将来将有大量随迁老人长期居住深圳。老年人口增长状况详见图2.3。16.0%14.0%12.0%10.0%8.0%6.0%4.0%2.0%0.0%图2.3深圳市近10年各区老年人口年增长率数据来源:依

15、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杳数据绘制。2.1.4 全市2024年接近老龄化社会依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4-2025)和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24-2025),结合深圳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规划探讨(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和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统筹对策探讨(深圳市老龄办),依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多方案预料和校核,到2024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49万人,老龄化率约为4.45%,到2024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76万人,老龄化率约为6.9%。结合各区老年人口现状,通过全市总量增长与各区人口增进步行校核,预料各区老年人口规模,到2024年,福田区、罗

16、湖区和南山区三区老年人口压力最大,各区人口规模详见表2.1。表2.1分区人口规模预料表分区2015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分区2015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万人)罗湖区710.6龙岗区8.713.4福田区10.615.6光明新区1.62.6南山区69.1坪山新区1.22.0盐田区1.11.8龙华新区3.76.1宝安区8.713.8大鹏新区0.71.22.2 养老设施现状深圳市初步建立起了“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图2.4),但养老设施建设规模和推动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共有养老机构28处

17、总床位3936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床位165张;星光老年之家884处,社区老年学校112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188个。目前罗湖、南山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在建中。养老设施图2.4深圳市现状养老设施体系示意图2.2.1 机构养老设施现状(1)服务规模方面:总量不足,设施建设滞后于老年人口发展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数仅约为10床。依据“9073”规划目标,按六普时点15.62万户籍老人计算,床位缺口约750张,按六普时点30.58万常住老人计算,床位缺口5238张。但2024年至2024年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床位数的增加量仅为176.2床/年,远低于其他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18、且均为民办设施增长量。表2.2部分城市机构养老设施状况对比表地区机构养老床位(床)养老机构数所)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数(床)老龄化率(%)近5年养老床位增Mft(床)年平均增加值(床)老年人常住口数量户矣全国1613.3深圳393628102.95176.2203.330.6万15.6万上海978416252815.19662.49662.4347万331万北京715894192912.58264.48264.4246万235万杭州260362172213.41703.41703.4117万一无锡210002115.62369.62369.6100万94万广州24684168219.121602

19、160116万112万苏州273552112.63390.83390.8132万121万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六普、老龄事业十二五,2024年、2024年上海市老年人门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北京市2024年、202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无锡市年度人口发展报告。(2)规划方面: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划整合设施布局较均衡,但床位分布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对应。除新成立的光明、坪山、龙华和大腿新区外,其它各区均设有区级福利中心;原特区外除新安、民治、坂田、大浪、光明、南湾和龙城街道外,其它街道均设有街道级敬老院。但深圳养老机构床位分布与老龄人口分布不匹配,开发建设较早的地区领先逐步进入

20、老龄化社会,养老设施需求逐年上升,罗湖、福田和南山三区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总量约50.5%,但机构养老床位总量仅占全市总量的22.3%o缺少用地保障,部分设施起先流失。全市现状28处养老机构中,仅13处能查询合同产权信息;规划性质为社会福利用地的仅18处;石岩敬老院已变更用途,平湖敬老院和坪山敬老院2家街道敬老院为临时租用厂房运用。建设标准不统一,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深圳市养老机构每床用地面积达76平方米,床均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远高于深标(2024)标准。但各机构之间差异较大,仅福田福利中心符合深标用地规模要求,市福利中心等6处养老机构建设规模低于深标标准;其它养老机构均高于深标。类型相对

21、单一,缺少特殊护理机构。深圳市现状的养老设施均未进行功能定位,基本为供给型养老机构,其收养的老人包括基本生活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须要“临终关怀”的老人,缺少专业的护理机构。(3)其它方面:配套政策不健全,设施建设缺乏合理引导和监督民办养老机构缺少扶持。截止2024年底,深圳市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894张,占全市机构养老总床位的48%。但由于社会办养老设施在建设、运营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缺少扶持,情愿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老人比例不高。配套扶持政策不健全,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现象共存。目前机构养老设施的总入住率仅49.3%,其中社会办养老设施入住率18.9%,大量设施和设备闲置;而2024年底罗湖区

22、福利中心和南山区福利中心轮侯老人总数约达1700人。受财政制约,街道办敬老院利用效率偏低。由于受财政制约,街道养老机构主要接收本街道“五保老人”,设施入住率偏低;另外由于街道级养老设施居住和配套条件较差,老人入住意愿不强(图2.5)。表2.5深圳市各级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户籍状况数据来源:依据现状调研各养老机构供应数据整理。2.2.2 社区养老设施现状(1)日间照料中心刚刚起步,社区养老床位缺口巨大通过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与机构出资相结合,深圳市已建4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供应日托、生活用餐、活动消遣、保健理疗等服务(表2.3)。依据“9073”规划目标,按六普时点15.62万户籍老人、每处日间照

23、料中心服务40人计算,缺口约270处,按六普时点30.58万常住老人计算,缺口约532处。表2.3深圳市现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状况表名称行政区床位建筑面积(平方米)心福利中心颐养院老人B间照料中心福田区29张福田园东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福田区50张1050龙岗区颐乐日间照料中心龙岗区86张3500罗湖区碧波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罗湖区20张100+400,一楼在建合计165张/数据来源:依据现状调研数据整理。(2)星光老年之家全覆盖,职能与深标其它设施重叠2024年起先在社区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支配”,目前全市已有884个社区居委会建有“星光老年之家”(表2.4),主要供应棋牌室、图书室、

24、健身等活动场所。与深标中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设施存在功能重叠问题(表2.5)。星光老年之家由于缺乏设置标准,部分设施运用不便;另外由于缺乏宣扬,只有三成居民知道有星光老年之家这类养老设施,其中人口结构稳定的原特区内相对其它地区运用频次较高。表2.4深圳市星光老年之家现状统计一览表行政区星光老年之家个数平均建面罗湖区165/南山区112156平方米盐田区21/宝安区230/龙岗区179293平方米光明新区33/坪山新区27229平方米总计884200平方米数据来源:依据现状调研数据整理。表2.5深标(2024版)养老设施有关内容列表深标项目名称番注居住小区级文化室宜配置文化康乐、

25、图书阅览、科普宣件、2年人活动、青少年活动及儿童活动等活动设施.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宜结合住宅区绿地或社区文化娱乐中心,设置户外健身场地(包括室外器械场地、慢跑道等)、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活动场所等设施.注:下划线内容表示与星光老年之家功能上有重叠的部分。(3)场地受限,社区养老功能有待整合非独立占地的一些社区养老设施被小卖部、教化补习班等“经营性”用房占用、挪用;一些社区养老设施用房通过租赁解决,面临着用房被收回、建筑面积小、租金高、房屋构造不能迎合老年人需求等问题;社区养老设施功能分别割裂,包括星光老年之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类型单一,图2.6罗湖区德福老年

26、人日间照料中心注:罗湖区日间照料中心,租用位于3楼没有电梯的用房,给前来接受服务的老人带来不便。经过多方的努力,谈妥的1楼空间正在装修打算供应更多的服务。2.3 养老设施需求意愿(1)养老意愿方面:情愿在深圳养老,但被动因素居多本次规划对老年人抽样调查显示(图2.7),老人选择在深圳养老的缘由以被动因素为主,约占78.1%,主要是在本地工作、生活和儿女在深圳及周边等。但深圳自身良好的环境和设施水平对部分老人也有较大吸引力,约占23.3%。您选择在深圳养老的原因是:图2.7深圳养老意愿调查分析(2)设施类型方面:倾向社区养老,但自理实力变差时,倾向于机构养老调查显示养老方式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老

27、年人占97.8%,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2%。但当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差,选择机构养老比例大大增加(由2.2%上升到22.2%),因此机构养老设施应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特点,以养护、医护型床位为主,详见图2.8。理想的养老方式理想的机构选址43.3%生活自理能力变差时养老方式选择异地养老1.0%在案与非直系亲属1.1%独自在窜1.4%I机构养老22.2%回原.养老i-在家与配售20.1%在家与子女图2.8深圳养老意愿调查分析(3)设施布局方面:希望养老机构供应多样化的设施,接近公园和医院老年人对医疗设施和相对静态的户外公共绿地需求程度是比较高。在机构养老设施选址方面,多数老人认为最好接近公园和医院;与

28、此相对应,老人认为机构养老设施内部最须要增加的设施是小花园、医疗护理设施和多功能活动室。(4)功能配置方面:希望社区养老设施功能更加多元和复合虽然全市已有884个社区建有“星光老年之家”,但调查结果显示,69.8%的受访老人表示从没听说过“星光老年之家”,有时去和常常去的仅有5.5%;老人希望社区养老设施的功能更加多元和复合,除活动场地外,还需增加医疗、看护功能。第三章规划内容3.1 指导思想仔细实行党的十八大、习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政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动身,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依据深圳市养老模式和人口发展趋势

29、依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层级养老服务设施,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全面提升深圳市养老设施服务水平。依据“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加、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持续推动我市养老设施的健康发展。适应深圳市人口老龄化需求,构建适应深圳特色的养老设施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地支配养老设施,预控设施用地,并制定土地管理政策。从规划和土地管理上,为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供应保障。3.3 规划原则(1)统筹平衡,差异配置。分片区合理预料老年人口规模,统筹和优化全市法定图则养老设施布局,分片区平衡供需;在整体平衡的基础上各区采纳不同配建比例,用地紧缺的老城区适当降低机

30、构养老配建比例,而用地较充裕、景观美丽相宜养老地区适当提高机构养老配建比例。(2)就近布局,休行便捷。依据深圳市老年人就近养老的需求特点,机构养老用地尽量接近居住社区;社区一级支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社区养老设施,便利居民就近养老;养老设施布局考虑老年人对医疗设施、文化消遣设施、公共空间等的需求,尽量就近布局。(3)节约集约,整合资源。参考日本、香港等国家地区阅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探讨养老设施混合建设的可行性;充分利用现状养老设施,对现状利用率较低的养老机构进行挖潜,增加机构养老床位;依托现状,对社区养老设施类型进行补充完善和整合。(4)统一规

31、划,分期实施。合理支配建设时序,近期以老年人集中的老城区为重点,远期结合城市建设发展,做到养老设施与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同步配套,同步管理;适度超前,预留部分用地以应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浪潮。3.4 养老设施建设标准本专项规划的养老设施配建指标体系主要综合国家和深圳市养老设施标准、深圳市养老设施现状和将来发展须要等因素,对深标(2024版)养老设施及相关的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修订,并纳入到深标(2024版)中,详见表3.1。表3.1养老设施建设标准表类别序号项目名称一般规模(平方米/处)服务规模(万人)配置规定配置要求备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类别序号项目名称一般规模(平方米/处)服务规模(万人)配置规

32、定配置要求备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管理服务设施5便民服务站200-30012服务内容宜包含居家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儿童服务、心理辅导和家庭问题调解及询问等。宜与社区管理用房及其它非独立占地的社区级公共设施组合设置。文化消遣设施7文化活动中心(含老年高校)80001000010-15宜配置图书阅览、信息资源共享、展览陈设、演艺、培训和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等室内活动以及进行室外文化活动的文化广场。若文化站附设影院,宜依据影院指标增加建筑面积。8文化活动室(含社区老年高校)1000-2000一12一宜配置图书阅览、老年人活动(含星光老年之家)和康乐活动等设施。居住人口不足1.O万人的独立地段,应设1处

33、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设施老年护理院200-300床6000-90004000-7500建筑面积30平方米/床以上,用地面积20-25平方米/床针对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供应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宜与综合医院合建。市级老年护理院宜配建200-300床或以上规模,主城区原则设置1所以上。区级老年护理院宜配建100200床或以上规模,每区原则上应各设置1所以上。100-200床3000-60002000-5000社会福利设施20养老院200300床6000-900040007500812(居住区级)建筑面积30平方米/床以上,用地面积20-25平方米/床。针对半自理、

34、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主要供应起居生活、文化消遣、医疗保健等服务,与综合医院、门诊部距离不应大于5公里。市、区级养老院宜配建300500床或以上规模的大型养护型养老院,其中护理型床位应占七成以上。养老院应尽可能独立占地,原则每区应设置1所。居住区级养老院应依据所处片区老年人口状况进行布局,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当增加配置。一般规模(平方米/服务规配类序项目名称处)模配置规定置备注别号建筑用地(万要面积面积人)求21社区老年人3001-2建筑面枳针对半自理、自理老人,主要供应膳日间照料中450为社区老食供应、个人照看、短期住宿、康豆心年人人均建筑面积0.32平方米。保健、消遣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宜与其它

35、非独立占地的社区级公共设施组合设置,并与医疗卫生等社区级公共设施接近。宜在建筑的低层部分设置,如条件有限,选址于建筑物二层及以上时,应设置电梯或无障碍坡道。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宜依据实际需求均衡布局,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注:1、表中的序号与深标(2024版)表中序号对应,除老年护理院外,其它内容均已纳入深标(2024版)中。2、表中为必需设置的项目。3.5 发展规模3.5.1 养老设施需求规模本专项规划依据2024年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配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依据深圳市老年人口预料规模,到2024年,深圳市将有73.7万老年人居住在家里,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安享晚年;将有2.3万

36、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设施集中养老。考虑到深圳市老年人口机械增长和植入性增长的特点,本专项规划预留预留5处养老备用地块。3.5.2 近远期目标(1)到2024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张。建设市级养老院、护理院、失智老人护理院各1所,各区建有1所区级机构养老设施;建设15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到2024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张。实现适度普惠向设施均等化跨越,基本达到当今中等发达国家的养老设施服务水平。3.6.1 既有规划评估与规划整合以全市法定图贝一张图”为基础,截止2024年1月,全市法定图则中共支配了76处独立占地的机构养老设施,但对已规划的养老地

37、块进行整合和梳理发觉,既有规划地块缺乏统筹,与养老需求不协调,观澜、公明、平湖、龙岗等8个街道床位足够,而福田区和大浪、民治、西南、福永四街道规划床位缺口较大,详见图3.1。图3.1“一张图”中规划养老地块与需求对应图因此,须要对既有规划地块进行评估,依据设施相宜度、实施可行性、需求紧迫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确定既有规划地块的近远期实施支配,以及是否须要调整法定图则、新增地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法定图则预留的政府社团用地(GlC)、更新单元等进行统筹,预防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GlC7)规模不足问题。3.6.2 差异化配置考虑各个片区土地资源状况不同,本专项规划实行差异化配置,分

38、为四类地区对全市各区、各街道养老设施进行统筹和规划(表3.2)。近期各个片区基本依据老年人口均衡配置,主要支配保障型养老设施。远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老环境的需求提升,对土地资源相对充裕,景观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适当提高配置比例,满意居民需求。表3.2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差异化配置表类地区(罗湖、福田、南山、新安)二类地区(龙华、布古、民治、大浪、秋田)三类地区(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四类地M(光明、公明、观澜、平湖、坪地、嬖涌、大南澳、龙城、龙岗、横岗、坪山、坑梓)2015年机构养老床位占常住老人比例1.5%2%2.5%32020年机构养老床位占常住老人比例1.5%3%4%63.

39、6.3 机构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对全市法定图则中已规划养老地块和政府社团用地(GIC)进行统筹后,本专项规划机构养老设施共供应给老床位2520025800张,机构养老设施布局形成“五分钟休闲圈”(均位于公园绿地500米步行范围内)和“非常钟医疗圈”(距离综合医院不超过5公里),并达到就近探望的目标(结合居住用地就近布局,提高探望频率)。(1)规划地块:共规划7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供应给老床位2340024000张。其中现状改、扩建用地20处,共供应给老床位7000张;空地新建23处,共供应给老床位83008600张;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等27处,共供应给老床位81008400张。(2)未明确地块:依

40、据分片区平衡供需的规划思路,福田区和龙华新区大浪街道除在己规划的养老机构地块中落实外,还应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分别落实共1500张和300张的居住区级养老机构。(3)考虑到深圳市养老设施建设仍处发展初期、深圳市建设用地日趋惊慌等因素,本专项规划结合相关法定规划,预留5处养老备用地块,为养老设施将来发展预留肯定空间。3.6.4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弹性限制(1)除本专项规划明确的70处机构养老设施选址外的用地,为激励养老设施建设,在符合法定规划和土地政策、公共及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许可状况下,也可经规划审批建设机构养老设施。(2)激励城市更新项目中建设机构养老设施。上述70处机构养老设施选址可依据详细状况在

41、同一街道内调整用地范围或区位,但应满意相关选址要求并保证总床位规模不得削减。(3)为保障我市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本次规划的独立占地的机构养老设施床位数可依据实际状况适当增加,建议各项目在空间设计上紧凑布局,为将来扩建预留空间。(1)2024年2024年,全市共建设3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供应给老床位1130011900张。其中现状改、扩建17处,共供应给老床位6000张;空地新建12处,共供应床位4400-4700张;土地整备1处,共供应床位900-1200张。1.1.1 2024年2024年,全市共建设4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供应给老床位12100张。其中现状改、扩建3处,共供应床位100o张;

42、空地新建11处,共供应床位3900张:已列入城市更新支配4处,共供应床位1050张;位于法定图则更新单元10处,共供应床位2700张;其它(如土地整备等)12处,共供应床位3450张。除在已规划的养老机构地块中落实外,还应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落实机构养老床位1800张。3.6.6 分区建设指引(1)罗湖区罗湖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3处,落实床位22002500张,详见附图1。(2)福田区福田区共落实床位2300张,详见附图2。(3)南山区南山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4处,共落实床位18002100张,详见附图3。(4)宝安区宝安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12处,共落实床位3550张,详见附图4。(5)龙岗区龙

43、岗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23处,共落实床位6700张,详见附图5、6o另外,本专项规划结合相关法定规划,在龙岗区预留3处机构养老设施备选地块,共计养老床位750张。(6)光明新区光明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7处,共落实床位2650张,详见附图7。另外,本专项规划结合相关法定规划,在光明新区预留2处机构养老设施备选地块,共计养老床位450张。(7)坪山新区坪山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3处,共落实床位100O张,详见附图8,(8)龙华新区龙华新区共落实床位2950张,详见附图9。(9)大鹏新区大鹏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6处,共落实床位1550张,详见附图10。(10)盐田区盐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1处,

44、落实床位500张,详见附图11。3.6.7 机构养老设施布局指引及选址要求(1)布局指引机构养老设施布局应与老年人口分布相匹配;市、区级养老院规模较大,尤其老人护理院,主要是为生活不能自理,特殊是为须要临终关怀的老年人,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应独立占地;居住区级养老院原则上宜独立占地,如受条件所限不能独立占地的,可以与其它公共设施综合考虑,并尽量与医疗设施、绿地、广场靠近,有利于便利运用、节约用地及设施的共享。但设施应相对独立,确保老年人设施宁静、平安、避开干扰等特殊要求。城市更新单元配置的养老院,原则上宜独立占地,如受条件所限不能独立占地的,可与其它公共设施、居住建筑等合设,须有联系便利的电梯和出入口,应设于地面一层及以上,并应设有不少于500平方米老人活动的室外活动场地。有效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床位规模不少于100床。(2)选址要求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段布置,并应尽可能选择绿化条件较好、空气清爽、接近河湖水面等环境的地段布局:考虑便利子女探望及老年人出行需求,尽量选择交通便利、便利可达地段;从平安和宁静的角度动身,选址应避开邻近对外交通、快速干道及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路段;尽量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急品生产及储运用地。3.7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3.7.1 完善标准,强化落实综合考虑老龄化增长速度及居家养老的需求,本专项规划在深标(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