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839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第二节 气候资源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及其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及其评价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与评价,第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评价,资源,是相对于人类的一种价值概念。通俗地说,是对人有用的东西。它属于物质的价值,而不完全是物质的性质。然而要了解物质的价值,又往往是从物质的性质开始的。 由于资源开发的层次性,所以每个层次的开发都有相对应的资源,越高层次开发的资源属性与本来的面目差异越大。,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评价,LUCC,一、土地与土地资源,(一)土地,土地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它占据着三维空间,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过程。

2、表现为复杂的开放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LUCC,land use /cover change),土地利用在地理学上的意义 1.直接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直接反映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 3.人地系统动力学过程研究的核心,(二)土地资源属性,(1)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生产能力,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畜产品、林副产品并提供人类生息的空间场所。,(2)土地资源具有稳定性和可更新性。,(3)土地资源具有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有限性。,土地资源评价,(7)土地资源具有承载能力。土地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包括农作物的数量及人口容量)总是有限的。,(6)土地

3、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5)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任何部门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土地。,(4)土地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土地资源评价,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中国土地利用,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二)山地多,平地少,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104 km2。南北长约5 500 km,跨49个纬度,包括9个热量带,东西宽5 000余千米,跨62个经度,包括4个水分区。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发展。,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

4、积的2/3,平地占1/3。山地是中国主要的林牧业生产基地,尤其中国南方亚热带、热带山地,生物资源丰富,土地生产能力高,非常适宜于林木生长与土特产品的多种经营。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而且又是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在农业自然资源组成中和农业生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土地资源评价,中国土地资源,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略作整理,中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4位;天然草地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9.5,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2位;有林地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0,居世界第5位。后备资源不足.,(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

5、备耕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评价,林地 25.51亿亩 占土地17.9% (美国32%) 一、二等地 占林地 90 后备耕地 17 占土地12.59,草地 57.04亿亩 占土地40.1% (美国33%) 二、三等地 占草地 88 后备耕地 3.98 占土地2.79,难用地 29.01亿亩 占土地20.4% (美国 4%),净耕地 20.86亿亩 占土地14.6% (美国25%) 一、二等地 占耕地 75 后备耕地 5.09 占土地3.5,土地资源评价,(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 化现象严重,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区与高寒区面积大,无效土地资源比重大,可供农林牧使用的土地不超过70;

6、水土资源不匹配,旱涝灾害频繁;土地退化严重,仅土壤侵蚀与沙化的土地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2;退化草地占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28。,土地资源评价,(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 的地区差别显著,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东南季风区,水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生物多样,土地生产能力较高,集中了全国87的生物生产量和92左右的耕地、林地,95左右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中国重要的农区和林区,而且也是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土地资源评价,(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

7、旱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能力低。 青藏高原区,大部分海拔在3 000 m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能力低,而且不易被利用。,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表2-2 全国主要土地利用种类面积统计表,(一)耕地资源,我国大陆目前实有耕地面积在1.33108 hm2左右。,图2-20 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分布,数量,在耕地结构中: 水田占23.7; 水浇地占17.2; 雨养旱地约占59; 灌溉地占总耕地40.9。,土地资源评价,质量,我国无限制、质量好的一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1.33;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4.

8、55;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0.47;不宜农业耕种的耕地507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65;中、下等 耕地共约占58.67。耕地质量不算好。,受各种因素限制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9.6。其中:以侵蚀为主要威胁的耕地占8.6;坡度限制而有潜在侵蚀威胁的耕地占11.38;受洪涝限制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19;盐碱限制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62;土质过黏、过砂的限制占耕地总面积的10.07;薄土层耕地占3.46;裸岩出露的耕地约占0.36。,限制,(二)后备耕地资源,数量,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为3 53310

9、4 hm2;,尚有可供开垦农用的海涂资源约100104 hm2。,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后备耕地集中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开发历史短、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尤其牧业比重大的地区。 从热量条件看,后备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北纬4050的温带地区,约占全国总量的62。暖温带地区次之,占21。 从水分条件看,后备耕地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干燥度大于1.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三)林地资源,数量,我国林地资源相对数量不大,覆盖率低,分布不均,后备资源丰富,潜力大。,我国大陆有林地面积约1.87108 hm2,森林覆盖 率为16.55。,质量,一等林地面积约占全国林地总面

10、积的65; 二等林地面积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27。,后备,后备林地资源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半部,其中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华南和江南的丘陵山区约占58;东北与内蒙古东部约占28;黄土高原约占5。,(四)草地资源,数量,我国草地资源约4108 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约3.92108 hm2,可利用草地3.12108 hm2。,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一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2.85,以草甸 草原与草原为主;二等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 38.93,以荒漠草原类型为主;三等草地面积占全 国草地总面积的47.86,以荒漠、沙生、盐生、 沼泽和南方灌丛草地等

11、类型为主。 不宜牧草地约占0.36。,(五)内陆水域与沼泽,中国内陆水域总面积为2 660104 hm2。 其中:江河面积为1 200104 hm2,约占总水域面积的45; 湖泊面积为800104 hm2,约占总水域面积的30; 水渠池塘、水库面积为666104 hm2,约占淡水水域的25。,中国海洋水域面积为4.73108 hm2。其中水深小于200 m 的大陆架为1.5108 hm2,占海洋水域的31.7,其中: 海岸带面积1 400104hm2; 沿海滩涂面积130104200104 hm2; 可养殖水面近5104hm2。 中国沼泽面积约1 000104 hm2。 分布在东部地区为750

12、104 hm2,其中东北地区 约500104hm2; 分布在西部地区为250104 hm2,其中青藏高原约 占80%,北疆山地约占20%。,土地资源评价,深圳市81-8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小资料,深圳市88-9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深圳市2000、2005、2010的土地利用预测图,水土流失、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生活垃圾、 农药化肥残渣,返回目录,本节完!,中国水资源,第二节 气候资源及其评价,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

13、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一)气候基本特点,(二)中国三大自然区演变趋向,(三)水热条件特点,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半部属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属于干旱气候,西南部为高度超过3 000 m的青藏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 我国从赤道带,经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直到寒温带

14、,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特别是东部表现更为明显,温度基本上自南向北降低。季风的更替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复杂。,三大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自南向北降低,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冬季远大于夏季,图2-6 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相比,东北偏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华南沿海偏低5上下。,图2-7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极端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均温偏高1.32.5。因此,我国夏季温度与同纬度地区的差

15、值比冬季时要小得多。,图2-8 中国气温年较差,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广大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图2-9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全国平均:648 mm 以旱轴为中心:向东南504 000 mm(80倍) 向西北50400 mm(8倍) 三条重要等值线:800 mm 400 mm 250 mm,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方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 34月准

16、静止锋跃迁至温州和南岭北面的江南丘陵一带,并可波及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这一带的春季连绵阴雨。 6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迅速移至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梅雨。 7月中旬以后,锋面又跃进到淮河平原和鄂西北山地,在这些地方形成较短期的阴雨。自此以后,雨带移至北方,具有过境锋性质,形成北方的夏末秋初雨季,不具有连阴雨特点。 7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台风侵袭,降水相当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降水的季节分配和雨型关系密切,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西部为

17、“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图2-10 中国年降水量变率,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降水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降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图2-11 中国干燥度等值线,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干燥度,干燥度: 4,干旱,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地处温带地区的我国东部,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太阳辐射的高值期重合,使这

18、里的夏季具有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单季作物的种植线比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普遍偏北。例如,水稻生长可以达到黑龙江省的北部,棉花种植可以达到新疆北纬45,是世界水稻、棉花分布的最北位置。,(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从世界范围看,在北纬2030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著名的回归干旱带。在这一地带只有我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等地区气候湿润,成为文化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0积温4 0004 200为一熟带和二熟带的分界线; 0积温5 9006 100为二熟带与三熟带的分界线。,(三)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图2-15 日平均温0的积温分布

19、,图2-16 日平均温10的积温分布,10积温3 6004 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 10积温5 0005 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五)冬季气温偏低,全国山地县约占68.7,山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40,山区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90,山区草场占全国草场面积的54。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东北北部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平均偏低1418,黄河流域偏低1014。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我国气候年际间变化大,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因素。据估计,平均每年因气候灾害减产达150108 kg以上

20、,重灾年份甚至可达300108 kg左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最大可能地防御、减轻气候灾害是重要的任务。,(六)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四)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第三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评价,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五、21世纪中国水资源需求分析,四、中国水资源开发潜力,三、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一)降水资源,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 889108 m3 ; 年平均降水量648 mm,低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834 mm); 降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二)地表水资源,1、 中国江河

21、众多 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流域面积在1 0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 500多条。,2、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图2-21 中国水系流域分布图,从河流的分布看,长江、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雅鲁藏布江等8大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 980108 m3,占全国年径流量的62.6。,3、中国河流平均年径流量为27 115108 m3,平均径流深为284 mm,图2-22 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深图,资料来源: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中国水资源利用.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4、 中国河川径流分布不均,表2-3 中国河川径流分布

22、,冰川总面积约58 500 km2,总储水量约51 000108 m3。 冰川年融水径流量仅560108 m3,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5、 湖泊多与外流河相通,可互济水量,6、冰川是西部河流的补给来源之一,表2-4 西部省区山岳冰川融水径流分布,湖泊总面积7 l787 km2,占陆地总面积的0.8左右;总储水量约7 090108 m3,其中淡水湖泊约占总储量的1/3,水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约有2 300个。,(三)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类型,松散沉积物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 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地区。,岩溶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泛,北

23、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 地区除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外,其余地区均呈零星分布。,冻土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高, 或纬度不高但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从地下水化学类型看,我国浅层地下水以淡水为主,矿化度小于1g/L,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110 g/L的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的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由东向西,矿化度逐渐增大,由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水向氯化物钠质水转化。在东部滨海平原地带,直接受海水影响,亦属氯化物钠质水。,地下水分布,山丘区计算面积679.1104 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6 7621

24、08 m3;平原区计算面积198.4104 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 873.4108 m3,扣除重复计算量347.7108 m3以后,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 287.7108 m3。,地下水数量,图2-23 中国地下水类型图,(四)水资源总量,平均产水模数为29.46104 m3/km2,其中北方5区平均产水 模数为8.8104 m3/km2,相当全国平均值的约30,南方4区 平均产水模数为65.4104 m3/km2,为北方的7.4倍。,中国陆地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108 m3,折合降水深648 mm, 其中: 56即3.4108 m3通过地表蒸发返回到大气中; 44即

25、2.7108 m3通过江河注入海洋。,全国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27 115108 m3; 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8 288108 m3; 扣除二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7 279108 m3。,全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108 m3。,表2-5 全国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五)泥沙,(六)天然水质,平均每年从山地、丘陵挟带的泥沙约35108 t,其中:外流河的输沙量约33108 t,占全国总输沙量的94%;内陆河的输沙量约2108 t,占全国的6。外流河的大部分泥沙(占56)是由我国直接入海,12108 t(约占36)沉积在中下游平原河道、湖泊水库和灌区内。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6、,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 t;长江的输沙量达5108 t。,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矿化度为300500 mg/L,总硬度一般为85110 mg/L。 矿化度超过1 000 mg/L的高矿化度河水分布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总硬度超过200 mg/L的极硬河水分布面积也仅占全国的12。 高矿化水及极硬水均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及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局部地区。 全国河水属重碳酸盐类的面积约占全国的78以上,氯化物和硫酸盐水占全国不到22。大部分地区河水的总硬度不高,适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 径流深大于900 mm。 多水带:年降水

27、量8001 600 mm,径流深200900 mm。 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 径流深50200 mm。 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 径流深1050 mm。 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 径流深不足10 mm。,(一)地区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同一地区内,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区。,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地带,图2-24 中国径流地带区划示意图,(二)径流时程分配,受季风环流影响,我国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在时程分配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年际和年内季节变

28、化很大。,表2-6 中国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注: Km值为年径流极值比, Cv值为径流变差系数,数值愈大,表明年际变化愈大。,河流降水补给条件,全国河川年径流季节分配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因流域的调节作用,河流多水季节一般比多雨季节滞后1个月左右。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过程呈双峰型。但春汛水量不大,多数河流占年径流量的5左右,少数超过10。 西北内陆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主要由山区降水与高山冰雪融水补

29、给,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有春汛、夏汛出现。 除了北方少数由暴雨形成的季节性河流外,几乎所有河流都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补给。,我国径流年内分配差别悬殊。每年69月或58月为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的6080,特别是78月,径流量往往占全年的40左右。,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 115108 m3,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约占全球河川径流量的5.8。平均径流深为284 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低于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印度、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7位。因此,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河川径流总

30、量还是比较丰富的。,按人口和耕地面积分配,水资源数量却极为有限。我国每公顷耕地占有径流量为28 320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平均每人年占有的径流量仅为2 260 m3,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4。年径流量仅及我国15的日本,人均占有的径流量却是我国的2倍。可见,按人口和耕地平均拥有的水资源量相当紧缺,因此水资源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从各省区看,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每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108 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甘肃等省、市、区,每年拥有水资源量均

31、在280108 m3以下,以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为10108 m3。,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径流量逐年变化存在明显的丰、平、枯水年交替出现及连续数年为丰水段或枯水段的现象,使我国不断发生旱涝及连旱连涝现象,加重了水资源调节利用的困难。,我国南方月径流集中度一般为4050,北方为6070,最高的地区为山东和辽东半岛、东北内流区和新疆的阿尔泰山、昆仑山区,达70以上。,全国平均每年的水旱灾害面积约2 670104 hm2。黄河、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等7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北方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5强,但水资

32、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片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北方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 127 m3,仅为南方片人均量的1/3。,水资源与人口组合特点,图2-25 各省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水资源与耕地组合特点,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5,平均每公顷水量只有9 465 m3;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平均每公顷水量为28 695 m3。每公顷耕地水量不足1 500 m3的15个省区中,北方占13个。,华北区耕地每公顷水量只有5 646 m3,目前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达70以上,水量不足是华北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

33、约因素。 我国的可耕后备荒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与西北区,其开垦主要受当地水资源条件的制约。,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特点,北方矿多水少,南方矿少水多,如果按照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华北地区约占全国的41.2,而水资源仅占4.7;江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42.6,而矿产资源仅占全国的10.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建立蓄水工程,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建设梯田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有限及世界用水量的迅速增加 水污染严重,跨流域调水线路,四、中国水资源开源潜力,图2-26 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关系图解,要切实地评价一个区域的水

34、资源开源潜力,必须考虑气候、地点、时间、人口、区界和人类的干预能力。,河川径流的2/3为洪水径流,通常不能利用。可供开源的水量主要是其余的13河川径流量,即稳定径流或基流。稳定径流是河流的持续低水流量,主要由地下径流补给形成。 水库调蓄洪水有助于增加稳定径流量。据估计,由于水库拦蓄洪水,天然基流量增加15,可使河川径流中基流占年总径流量的比重提高到3540。 地下水是河川基流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地下水的最大开源量应不超过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 跨流域调水是扩大可利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开源潜力的重要部分。,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类型,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估算,中国水资源开源潜力约11 240.61

35、0812 596.0108 m3,开发利用极限在12 000108 m3左右,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43。 开发潜力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如长江及其以南地的区超过8 000108 m3,而黄淮海地区仅1 000108 m3。 实际开发利用中,应扣除约1 000108 m3的开发潜力,所以,中国实际水资源开源潜力为11 000108 m3。,五、21世纪中国水资源需求分析,区域水资源需求,预计到2050年: 华北区耕地需水比现状用水增加400108 m3,工业取水量比现状增加270108 m3,生活需水是目前的10倍。21世纪上半叶的需水将比现状用水增长约9001081 000108 m3。

36、东北区灌溉需水比现在增加约170108 m3,工业需水量约是现状用水的8倍,生活需水比现状用水增加约65108 m3 ,21世纪上半叶需水量将比现状用水增加500108 m3 。 东南区工业需水量比现状用水净增长约1 000108 m3。城镇生活用水是现状用水的10倍。灌溉面积增长不大,需水量仅比现状用水增长400108 m3。21世纪上半叶需水量将比现状用水增加1 800108 m3。 西南区需水量为974108 m3,工业需水量和生活需水量分别比现状增加约310108 m3、70108 m3 。 西北5省区农业需水量比目前增加400108 m3,工业需水是现状的15倍,生活需水比现状用水增

37、长50108 m3,总计将增长500108 m3。,表2-7 全国水资源需求(单位:108m3 ),中国水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一方面需要开源,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河川径流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提倡节约用水,降低工业和农田灌溉的用水定额。此外,还需加强污水处理。,2000年 2010年 2030年 2050年,农田灌溉需水量,4 816 5 094 5 529 6 044,工业需水量,960 1 212 2 182 2 451,生活需水量,350 520 830 1 000,总需水量,6 067 6 827 8 541 9 504,项 目,不要让我们的眼泪 成为最后一滴水!,返回目录,本节完!,

38、第四节:矿产资源,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析 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一、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49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发现油气田440多处、固体矿产矿区1.6万个,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136种,我国有20余种矿产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岩浆活动是多期多幕的,内生矿藏的形成也具有多期多幕性。特别是几条巨大的构造带,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了多期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频繁的地壳运动,在

39、褶皱隆起带两侧的低洼地区则产生多次的沉积旋回,形成多期的沉积矿藏。煤、铁、锰、磷、铝、铜、盐等沉积矿床的形成都是多期的。,(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中国南方滇、黔、桂、湘、赣、粤6省区内,有居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矿产;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上罕有的矿产,仅探明工业储量就为世界其他国家同类储量总和的5倍多。中国的铅锌矿,不仅类型多、储量丰富,而且具有特色。,在矿床种类上,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主要矿产的重要矿床类型,而且有些矿床类型惟中国独有,带有明显中国地质特色。,(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铁矿石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左右的中低品位矿

40、。 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组分多,大大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费用。,铝土矿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大于7的富矿仅占27,小于5的贫矿占38,亦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成本。 其他如磷矿、锰矿都有类似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贫品位的磷占44,贫、杂、难选的锰占94。,由于许多成矿元素,如亲铜元素、亲石元素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元素,其地球化学性质均具有近似性,在成矿过程中常常形成共生、伴生矿床,使矿石物组成变得十分复杂。,据统计,我国具有其它矿物组分共生、伴生的铁矿,即占全国铁矿保有储量的41。其组分又铁钛、钒型,如攀西铁矿;有铁铌稀土型,如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有铁铜钴金型和铁锡硫

41、型等。至于有色金属矿床,几乎90%以上都属具有综合组分的矿床。,(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煤炭68的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内蒙古3省区,南方10个省缺煤; 铁矿集中分布在辽、冀、晋、川4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川、湘5省; 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4省区。,资源分布不均,分布普遍但又相对集中,10片矿产资源合理配套组合,有利于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 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南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 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42、; 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 黔中地区,煤、铝土矿、磷、建筑材料; 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 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钠盐; 河西东疆地区,铁、镍、铜、煤、石油。,华北区矿产资源分布,晋陕内蒙古区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煤炭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 全国已知含煤面积约55104 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预测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总储量为4.51012 t,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截止到1991年底,保有储量9 667.69108 t。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

43、,可持续开采500年左右。 在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在保有储量中,炼焦煤占35.3,其中气煤占19.8,焦煤占5.9,瘦煤与肥煤占4.4;非炼焦煤占64.7。煤种比较齐全,基本可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求,还可部分出口。,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折,(一)能源矿产,我国能源矿产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铀、钍、油页岩、地热、水力等,以煤和石油为主。,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含油、气盆地340多个,在15个盆地内共发现油、气田440多个。据1994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总资源量为890108 t,天然气总资源

44、量为401012 m3,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但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9。,煤炭的保有储量中:华北占59;西北占19; 西南占10;华东占6; 中南占2;东北占4。长江以北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山西、陕西、内蒙古3省区的储量占全国64。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总的分布为:北多南少,东歉西丰。 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大兴油田的开采现场,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珠江口油田。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从目前

45、的勘探成果看,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前景看好,石油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7,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14。四川的天然气预测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514。截止到1992年底,面积为20104 km2的陕甘宁盆地已探明天然气资源1 300108 m3,是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世界级大型气田。,我国已发现的铀矿产地较多,目前探明储量主要集中于赣、湘、桂边缘的南岭山地,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含量中等。,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地热出露点2 900多处,据对2 412个地热点的统计,多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78104 t标准煤,藏、滇、川、粤、闽等省区的温泉多达1 503处,占全国的61.3,在1

46、21个水温大于80的温泉中,滇、藏占62,粤、闽占18.2。,我国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二)黑色金属矿产,我国铁矿资源尚称丰富,预测资源总量为1 500108t,已探明储量500108 t,居世界第5位。 铁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几乎占总储量的1/2。富铁矿资源较少。 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攀枝花、冀东北京、五台岚县、宁芜庐枞、白云鄂博6个地区,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0。,中国主要铁矿分布示意图,我国锰矿的保存储量约4.8108 t,约23集中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3省区,其次在辽宁、四川、云南等省。,铬矿资源短缺,主要由于缺少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探明储量不多,多

47、为中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远地区。,我国钛、钒矿储量十分丰富,主要为四川攀西地区铁矿中伴生矿。钛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钒矿储量居世界第2位,可以充分保证建设需要。,(三)有色金属矿产,我国有色金属矿种齐全,钨、锡、钼、锑、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铝、铅、锌、镍资源潜力较大。有色金属需求总量中,铝、铜、铅、锌占95 。,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四)贵金属及稀有、稀土金属矿产,我国金、银和稀有、稀土矿产都很丰富。铂族矿产较少,主要是金川镍矿中的伴生矿。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稀有金属共8种,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各10种。这28种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稀土资源的工业储量比国外稀土总量还多,其中

48、96以上集中于白云鄂博。,(五)非金属矿产,我国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品种齐全,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产地4 700多处,居世界前列的有14种。 化工原料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23种,主要为磷、硫铁矿、钾盐、硼、盐矿、芒硝、天然碱等。,冶金辅助原料、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溶剂灰岩、白云岩、硅石、耐火黏土等大宗矿产储量充裕;菱镁矿、萤石量多质优;高铝矿物也具有较好资源远景。,中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分布,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表2-8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归属表,返回目录,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一、风景旅游资源概念 旅游: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旅行,或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