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觉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992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感觉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十章-感觉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十章-感觉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十章-感觉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十章-感觉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感觉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感觉器.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十章 感 觉 器,2,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一) 眼球壁,一、眼 球,1、眼球纤维膜,(1)角膜 占前1/6, 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2)巩膜 占后5/6, 乳白色, 不透明 巩膜静脉窦,角膜,前房,巩膜静脉窦,睫状体,巩膜,脉络膜,视网膜,中央凹,视神经,视神经盘,玻璃体,虹膜,睫状小带,后房,晶状体,瞳孔,眼轴,视轴,第一节 视器,3,2、眼球血管膜 (1)虹膜 瞳孔 眼房 前房、后房 虹膜角膜角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虹膜,瞳孔,前房,后房,虹膜角膜角,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4,(2)睫状体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睫状肌 (3)脉络膜 具有营养

2、视网膜, 吸收眼内分散光线避免扰乱视觉的功能。,睫状环,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肌,脉络膜,5,3、视网膜,分为两层: 外层为色素上皮层 内层为神经层,睫状体部 虹膜部 脉络膜部 视部 视神经乳头 视神经盘 黄斑 中央凹,盲部,分为3部份:,中央凹,黄斑,视神经盘,6,视网膜视部的神经层主要由3层神经细胞组成: 外层为视锥和视杆细胞 中层为双极细胞,将来自感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至内层的节细胞。 内层为节细胞,视锥细胞 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 能感受强光和颜色 视杆细胞 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 只能感受弱光,节细胞,双极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7,巩膜静脉窦,虹膜角膜角,后房,睫状肌,巩膜,脉络膜,视网

3、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睫状小带,晶状体,(二)眼球的内容物,1、房水,房水循环 睫状体生成房水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8,2、晶状体 双凸透镜状,有弹性,无色透明,不含血管和神经,晶状体核 晶状体囊,3、玻璃体,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填于晶状体和视网膜,晶状体是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晶状体囊,晶状体核,晶状体皮质,晶状体后面,晶状体前面,9,(一)眼睑,二、 眼副器,内眦 外眦 睑缘,由浅至深可分为 5层: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眼轮匝肌睑部) 睑板 睑结膜,包括眼睑、结膜、泪器

4、、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结构,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内眦,外眦,睑缘,(二) 结膜,一层薄而光滑透明、富含血管的粘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后面。,按所在部位可分三部: 1睑结膜 2球结膜 移行于角膜上皮 3.结膜穹隆,10,(三)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四)眼球外肌,上直肌 瞳孔转向上内侧 下直肌 瞳孔转向下内侧 内直肌 瞳孔转向内侧 外直肌 瞳孔转向外侧,上斜肌 瞳孔转向下外侧 下斜肌 瞳孔转向上外侧 上睑提肌 提上眼睑,包括4块直肌、2块斜肌和上提上眼睑的上睑提肌。,11,第二节 前庭蜗器,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包括:听感受器感受

5、声音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和运动速度等,耳垂,乳突,外耳门,外耳道,鼓膜,鼓室,内耳,鼓膜张肌,咽鼓管,颈内动脉,12,包括:耳郭 、外耳道、鼓膜,耳轮 耳垂 外耳门,一、 外耳,(一)耳郭,13,(二)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耵聍,全程呈“S”状弯曲、皮肤薄、 缺少皮下组织,软骨部 外1/3 骨部 内2/3,(三)鼓膜,耳垂,乳突,外耳门,外耳道,鼓膜,鼓室,内耳,鼓膜张肌,咽鼓管,颈内动脉,位于 外耳道与中耳之间 与外耳道底约成45o-50o倾斜角,14,(1)外侧壁(鼓膜壁),松弛部:上1/81/6的三角形区 紧张部:下7/85/6 鼓膜脐 光锥,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二

6、、 中耳,1、鼓室的壁:,(一)鼓室,鼓膜分3层 外层为复层鳞状上皮,与外耳道的皮肤相续连 中层为纤维层,鼓膜的松弛部无此层 内层为粘膜,与鼓室粘膜相连续。,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鼓膜,15,2、鼓室内的结构,(1)听小骨 即锤骨、砧骨和镫骨,(2)听小骨链,锤骨,砧骨,镫骨,锤骨,砧骨,镫骨,16,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鼓室口,(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二)咽鼓管,后外侧分的骨部占1/3 前内侧分的软骨部占 2/3,乳突窦,乳突小房,咽鼓管,17,三、 内耳,(一)骨迷路(内容外淋巴),1、前庭,又称迷路,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分。,前庭的外侧壁 前庭的内侧壁 前庭嵴 椭圆囊隐窝 球囊隐窝

7、,18,2、骨半规管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壶腹骨脚(骨壶腹) 单骨脚 总骨脚,前骨半规管,前骨壶腹,椭圆囊隐窝,总骨脚,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后骨壶腹,蜗窗,球囊隐窝,骨螺旋板,19,3、耳蜗 蜗轴 蜗螺旋管 蜗顶 蜗底 骨螺旋板,蜗顶,螺旋板钩,蜗管,骨螺旋板,蜗轴,鼓阶,螺旋膜,前庭膜,前庭阶,20,(二)膜迷路(内容内淋巴),1、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 球囊斑,2、膜半规管 膜壶腹:壶腹嵴位觉感受器,膜壶腹,壶腹嵴,面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蜗管,球囊斑,椭圆囊斑,球囊,壶腹嵴,椭圆球囊管,内淋巴囊,椭圆囊,21,前庭膜 基底膜 前庭阶 鼓阶 螺旋器(Corti器) 听觉感受器,3、蜗管,X304 478,蜗顶,螺旋板钩,蜗管,骨螺旋板,蜗轴,鼓阶,螺旋膜,前庭膜,前庭阶,22,声音的传导,1、空气传导,2、骨传导,23,附:其它感受器,一、嗅器,二、味器 即味蕾,三、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