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993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_基坑围护结构.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坑监测规范学习,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类型 第二节 基坑工程设计内容 第三节 支护结构的受力及破坏形式 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计算 第六节 常见围护结构构造设计,第十章 基坑围护结构,一、基坑围护结构的分类 1 边坡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 变形较大,适用于2、3级非软土地基,深度不大于12米,软土浅基坑(深度不超过5米);地下水高于基坑底,需降水或截水,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一、基坑围护结构的分类 2 重力式围护体系 不设置支撑或锚杆的自立式墙体结构,墙体 厚度较大,通过墙体自重、墙体与地基的摩擦力、墙体在开挖面以下受到土体的被动抗力平衡水土压力,维持边坡稳定。

2、 工业及民用:深搅桩、旋喷桩、树根桩 水工:钢架重力式挡土墙、沉井式重力挡土墙、混合式重力挡土墙,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深层水泥土搅拌桩,适用条件: 2、3级基坑; 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 基坑深度不大于6m.,一、基坑围护结构的分类 桩(墙)式围护体系 围护墙、支撑、防水帷幕组成,墙体 厚度较小,通过墙体插入地下一定深度和在开挖面上设置支撑或锚杆系统平衡墙后的水土压力和维持边坡稳定。 挡土墙: 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 柱列式钻孔灌注桩 钢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桩 支撑: 内支撑、土层锚杆,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槽钢钢板桩 由槽钢并排或正反扣搭接组成。槽钢长68m,多

3、用于深度不超过4m的基坑。顶部宜设一道支撑或拉锚。,钢板桩,钢板桩,常用6001000mm,是支护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宜形成排桩挡墙,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但施工难以做到相切,挡水效果差。,钻孔灌注桩挡墙,开挖侧,开挖侧,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型钢或支柱按一定间距打入,支柱间设木挡板或其它挡土设施。,H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当基坑深度较大,悬臂挡墙的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需增设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内支撑,外拉锚(顶部拉锚土层锚杆拉锚),支撑(拉锚)的选型,二、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 围护墙体和支撑结构体系的材料型式和布置方式选择依据: 规范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工程环境条件:

4、临近建筑、道路、地下管线、障碍物 主体工程设计资料:规模、特点、设计图纸 场地施工条件 地区工程经验 经综合比较,确保安全可靠前提下,选择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二、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 遵循原则: 基坑围护结构构件不应超出用地范围; 基坑围护结构的构件不能影响主体工程结构构件的正常施工; 基坑平面形状尽可能采用受力性能好的圆形、正多边形和矩形。 具体选型方案见P308 表12-5 参考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第一节 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一、主要设计内容 环境调查和基坑安全等级确定 围

5、护结构选型 围护结构设计计算 围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节点设计 降水设计 土方开挖方案 基坑监测要求及方案,第二节 基坑工程的设计内容,1、基坑安全等级,第二节 基坑工程的设计内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规定:,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规定:,1、一级基坑工程: (1)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0m; (3)距基坑边两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 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需严加保护时。 2、 除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均属二级基坑工程; 3、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属三级基坑工程。,第二节 基坑工程的设计内容,

6、一 支护结构上的荷载,第三节 支护结构的受力及破坏形式,自重 施工阶段水土压力 墙后地面荷载及临近建筑基底引起的附加荷载 计算方法参见“第二章 地下结构的荷载 3节 岩土体压力的计算”和“第七章 地下连续墙结构 2节 结构设计”支护结构上的荷载计算要点,二、 支护板桩的受力性状 (1)悬臂式板桩: 插入土体部分视为固定端,上部为自由端;即看作悬臂梁结构。 (2)浅埋单锚式板桩: 插入土体部分视为固定铰,上部锚拉作用点为活动铰;即看作简支梁结构。 (3)深埋单锚式板桩: 插入土体部分视为固定端,上部锚拉作用点为活动铰;即看作静不定梁结构。 (4)多层锚拉式板桩: 插入土体部分视为固定端,上部各个

7、锚拉作用点为活动铰;即看作连续梁结构。,第三节 支护结构的受力及破坏形式,二、 支护结构的破坏:强度破坏 稳定性破坏,第三节 支护结构的受力及破坏形式,三、支护结构应满足的要求 (1)确保锚杆(支撑)的强度与稳定; (2)板桩截面尺寸、间距、抗弯强度够用; (3)板桩的入土深度应满足要求; (4)基坑底稳定验算满足要求。,第三节 支护结构的受力及破坏形式,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一、计算方法:经典方法、弹性地基梁法、有限元法 经典法: 围护结构看作为一竖放的粱,支点为支撑点或反弯点,支撑点为不动点,成为一个多支点的梁受墙后土压力的作用。这种方法可近似计算围护结构的内力和支撑力,但误差大,

8、且不能计算出围护结构的位移,如二分之分割法、等值粱法等。,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弹性地基梁法 围护结构简化为一单位宽度的竖放的弹性地基梁,梁受墙后土压力的作用,土的作用则用一系列的土弹簧来代替,计算土弹簧刚度方法则可有e法、m法、c法等,支撑或锚杆也可用一系列的弹簧来代替。山肩帮男法、弹性法和弹塑性法,该方法考虑了土、结构和支撑或锚杆的共同作用,结合增量法可以考虑复杂的施工过程,方法简便,关键是土体弹簧刚度的确定,该方法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流方法,已足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有限元法 弹性杆系有限元法:围护结构作为一空间二维结构体来计算,土的作用则像弹簧地

9、基梁法一样,用土压力和土弹簧来代替支撑或钳杆也用弹簧来代替,特点是可以考虑空间结构的作用; 连续介质有限元法:把土休和围护结构一起划分单元来计算,其可以考虑土体的复杂的本构关系、时空效应等,但较复杂。,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二、竖向剖面分析的弹性杆系有限单元法 计算原理:矩阵位移法与弹性地基梁法的组合 :取纵向单位宽度,将其视为竖放的弹性地基梁,将结构剖分为梁单元,支撑为二杆桁架单元。开挖面下墙前地层对结构约束作用视为一系列弹簧单元。,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计算原理: 结构剖分 :挡土结构沿竖向每隔12m划分一个单元,单元节点尽可能设置在结构的截面、荷载突变处、地基基床系数变化

10、段、支撑或锚杆的作用点处。 外荷载:墙背侧土压力为主动土压力,郎肯理论计算。被动侧由墙体位移产生的抗力,由弹簧地基提供。,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二、竖向剖面分析的弹性杆系有限单元法 计算原理: 静力平衡条件:结构节点的外荷载与单元内荷载相平衡。位移为基本变量,单元与相连接的节点位移相协调。 变形协调条件:单元节点位移为基本变量,单元与相连接的节点位移相协调。 物理方程:,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二、竖向剖面分析的弹性杆系有限单元法 计算原理: 静力平衡条件:结构节点的外荷载与单元内荷载相平衡。位移为基本变量,单元与相连接的节点位移相协调。 变形协调条件:单元节点位移为基本变量,单

11、元与相连接的节点位移相协调。 物理方程:,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二、竖向剖面分析的弹性杆系有限单元法 计算原理: 计算方法:全量法 增量法,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二、水平支撑体系计算: 支撑体系的水平位移 (1)支撑体系位移 (2) 框架刚体的平移和转动。 计算模型:简化为平面框架,第四节 基坑围护结构内力计算,二、水平支撑体系计算: 分析方法:利用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 输入支撑体系结构几何参数,计算支撑水平变形刚度。 输入地层参数,计算挡土墙水土压力; 输入挡土墙结构几何参数,计算挡土墙内力,最大水平位移。 判断最大水平位移是否小于允许值,如满足要求,计算出支撑的内力,进行配筋

12、计算或钢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如不满足要求,重新调整支撑的几何参数,以提高其水平刚度,重新计算。 调整支撑体系高程; 增大支撑杆件截面尺寸; 加大挡墙厚度或嵌固深度。,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计算,基坑抗隆起验算 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 坑底抗渗流稳定验算 承压水稳定验算,对于悬壁支护结构,假定土体沿墙体底面滑动,认为墙体底面以下为一圆弧,如图所示。产生滑动力的是 和q,抵抗滑动的则为土体抗剪强度。滑动力与抗滑力对O点力矩平衡;对于多道支撑结构,取最下道支撑与围护墙的交点为O点。,一 基坑抗隆起验算 (1)圆弧滑动抗隆起验算,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验算,对于非理想粘性土,土的抗剪强度,AB面上 应为水平侧压

13、力,取,BC面上,将滑动力矩与抗滑力矩分别对圆心O取矩,得,CE面上,抗滑动力矩,将上式积分并整理后得,抗隆起安全系数,为达稳定,避免基坑隆起,必须满足 如要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则需增加挡墙入土深度,或进行坑底土体加固,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使该系数达到1.52.0。,(2)地基承载力假定法验算,式中 Nc承载力系数,条基取5.14; c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kPa ; b土的容重,kPa; D支护结构入土深度,m; H-基坑开挖深度,m; q地面荷载, kPa ;,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验算,二 整体稳定性验算: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验算,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验算,三 坑底抗渗流稳定验算:,(1)Terz

14、aghi-Pech 法,土的水下重度;,大于1.2;,略算法,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验算,三 坑底抗渗流稳定验算:,土的水下重度;,1.21.5;,(2)规程规定方法,当基坑地下水的向上渗流力 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于是坑底产生管涌现象。不发生管涌的条件应为:,第五节 基坑稳定性验算,四 承压水影响验算:,坑底黏土层厚度;,考虑安全度,一 桩(墙)围护结构 1 验算内容 围护结构和地基的整体抗滑稳定; 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抗渗流管涌稳定性; 围护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第六节 常见围护结构构造设计,2 构造要求 (1)挡土结构 悬臂式排桩结构桩径不宜小于600mm,桩间距应根据排桩受力及桩间土稳定条件

15、确定。 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接,冠梁宽度(水平方向)不宜小于桩径,冠梁高度(竖直方向)不宜小于400mm。排桩与桩顶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C20;当冠梁作为连系梁时可按构造配筋。 基坑开挖后,排桩的桩间土防护可采用钢丝网混凝土护面、砖砌等处理方法,当桩间渗水时,应在护面设泄水孔。当基坑面在实际地下水位以上且土质较好,暴露时间较短时,可不对桩间土进行防护处理。,第六节 常见围护结构构造设计,2 构造要求 (2)钢筋混凝土支撑 钢筋混凝土支撑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在同一平面内应整体浇注,基坑平面转角处的腰梁连接点应按刚节点设计。,第六节 常见围护结构构

16、造设计,(3)钢结构支撑 钢结构支撑构件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 腰梁连接节点宜设置在支撑点的附近,且不应超过支撑间距的1/3; 钢腰梁与排桩、地下连续墙之间宜采用不低于C20细石混凝土填充;钢腰梁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应设加劲板。,二 重力式水泥土围护墙 1 验算内容,第六节 常见围护结构构造设计,1 滑动稳定性验算 2 倾覆稳定性验算 3.土体整体滑动验算 4. 坑底隆起验算 5. 管涌验算,1 滑动稳定性验算,墙体自重;,基底墙体与土的摩擦系数;,被动土压力合力;,主动土压力合力。,2 倾覆稳定性验算,墙体自重;,墙体厚度之半;,分别为 对墙趾A点的力臂。,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1.2

17、;,二 重力式水泥土围护墙 2 构造要求,第六节 常见围护结构构造设计,水泥土墙采用格栅布置时,水泥土的置换率对于淤泥不宜小于0.8,淤泥质土不宜小于0.7,一般粘性土及砂土不宜小于0.6;格栅长宽比不宜大于2。 水泥土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宽度应根据挡土及截水要求确定,考虑截水作用时,桩的有效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0mm;当不考虑截水作用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0mm。 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提高支护能力的措施。,* 提高水泥土桩挡墙支护能力的措施 1. 卸载:挖去顶部一部分以减少主动土压力 2. 加筋:可在墙中压入钢管或钢筋等,有助于提高墙体稳定性。 3. 起拱:将水泥土挡墙作成拱形,在拱脚处设钻孔灌注桩,可提高其支护能力。 4. 加大嵌固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