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实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285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系统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运动系统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运动系统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运动系统实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运动系统实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实验.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 躯 干 骨 成人躯干骨由 24 个椎骨、 1 个骶骨、1 个尾骨、 12 对肋 骨和 1个胸骨组成。 (一)椎骨 vertebrae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为不规则骨, 每一椎 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 椎体和椎弓围成椎孔,所 有椎骨相连,椎孔则形成椎管, 保护其中的脊髓。,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 cervical ver- tebrae 颈椎的横突上均有横突 孔,有椎动脉、静脉通过。 棘突末端分叉。 第 1 颈椎,又称寰椎, 第 2 颈椎,又称枢椎。 第 7 颈椎,又称隆椎, 棘突特别长,不分叉,临床 上常通过它来确定下位椎骨。,(2)胸椎 thoracic ver- tebra

2、e 由于胸椎两侧与肋骨相接,故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均有小的关节面。分别称上肋凹、下肋凹和横突肋凹。 棘突细长并向后下方倾斜,互成叠瓦状。,(3)腰椎 lumbar vertebrae 在全部椎骨中椎体最大,椎弓发达。 棘突宽大,呈板状,平直后伸,末端圆钝,且棘突间隙较宽,临床上常经此进行腰椎穿剌。,(4)骶骨 sacrum 由 5 块骶骨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可分为底、侧部、尖、盆面和背侧面。,(5)尾骨 coccyx,(二)胸骨 sternum 位于胸前壁正中, 可分柄、体和剑突三部 分。 柄与体连接处微向 前突,称胸骨角,可在 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是计数肋的 重要标志。,

3、(三)肋 ribs 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 12 对。 第 1 7 对肋骨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 8 10 对肋骨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称假肋。第 11 、12 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一)锁骨 clavicle 呈横“ S ”形弯曲,架于胸廓前上方,内端粗大,为胸骨端,有关节面与胸骨柄相关节。外端扁平,为肩峰端,有小关节面与肩胛骨肩峰相关节。 全长可在体表扪及。,三、上 肢 骨 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 手骨。,(二)肩胛骨 scapula 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于第 2 7 肋骨之间。 可分为两面、三缘和三个角。,(

4、三)肱骨 humerus 是臂部的长骨, 可分为一体和 上、下 两端。,(四)尺骨 ulna 位于前臂内侧, 上端大,下端小。 (五)桡骨 radius 位于前臂外侧, 上端小,下端大。,(六)手骨 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1. 腕骨 carpal bones 共 8 块,属短骨,排列成两列,每列 4 块。从外至内,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8 块腕骨排列成掌面凹陷,共同构成腕骨沟。,2. 掌骨 metacarpal bones 有 5 块,从外至内依次为第 1 5 掌骨。 每一掌骨都可分为底、体和头三部。底接腕骨,头接指骨。 第

5、 1 掌骨底为鞍状关节面,与大多角骨相关节。,3. 指骨 phalanges of fingers 属长骨,除拇指为 2 节指骨外,其余各指均为 3 节,分别称近节 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 指骨。,四、下 肢 骨 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一)髋骨 hip bone 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髂骨 ilium 位于髋骨的后上部, 分体和翼两部。,坐骨 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分体和支两部。,耻骨 pubis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体和上、下两支。,(二)股骨 femur 位于大腿内,是人体最粗大的长骨,可分为体和上、下两端。,(三)髌骨 patella 位于膝关节

6、前方,与股骨髌面相关节,是全身最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股四头肌腱包于它的前面,参与构成膝关节。,(四)胫骨 tibia 位于小腿内侧,是典型的长骨,分体和上、下两端,对支持体重起重要作用。 (五)腓骨 fibula 位于小腿的后外侧,不参与支持体重,主要作为小腿肌的附着部,并与胫骨下端和距骨共同组成距小腿关节。 腓骨细而长,分上、下两端和中部的体。,(六)足骨 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跗骨 tarsal bone 共 7 块,属短骨,约占足的后半,排成前、中、后三列。后列有位于前上方的距骨和后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偏内侧的足舟骨;前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内侧楔骨、中间楔

7、骨、外侧楔骨和骰骨。,足舟骨,跖骨 metatarsal bones 相当于手的掌骨,由 内侧向外侧依次称第 1 至 第 5 跖骨。跖骨可分为底、 体和头 3 部分。第 5 跖骨 底特别粗大称第 5 跖骨粗 隆。 力(体重)的传导主 要至第 1 和第 5 跖骨,着 力点均在骨的头部。,趾骨 phalanges of toes 不参与传导体重。 属长骨。 拇趾二节, 较粗。其他趾各三节,较 细小。 在趾的跖骨头下方, 一般有籽骨存在,它们被 肌腱紧裹。,五、 颅 骨 颅 skull 位于脊柱上方,由 23 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三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

8、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接,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的作用。 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 cerebral cranium 位于颅的后上部, 内有颅腔, 容纳脑。 面颅 facial cranium 为颅的前下部,包括眶、鼻腔、口腔等结构。,(一)脑颅 1. 脑颅骨的配布 脑颅骨有 8 块: 额骨 frontal bone 1 块 顶骨 parietal bone 2 块 枕骨 occipital bone 1 块 颞骨 temporal bone 2 块 筛骨 ethmoid bone 1 块 蝶骨 sphenoid bone 1 块,2. 筛骨 为最薄弱的含气骨,位于

9、两眶之间,参与构成颅腔 的底、鼻腔的顶和侧壁。 此骨在额状切面上呈“巾”字形, 可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3. 蝶骨 形似蝴蝶,位于颅底中央,分为体、大翼、小翼和翼突四部。,颞骨 左、右各一,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 以外耳道为中心,可分为三部:鳞部、岩部和鼓部。,(二)面颅 面颅骨的配布 上颌骨 maxilla 2 块 鼻骨 nasal bone 2 块 泪骨 lacrimal bone 2块 颧骨 zygomatic bone 2 块 下鼻甲 inferior nasal concha 2块 下颌骨 mandible 1 块 腭骨 palatine bone 2 块 犁骨

10、vomer 1 块 舌骨 hyoid bone 1 块,2. 上颌骨 maxilla 可分为一体和 4 个突起。体内的空腔称上颌窦。自体向下的突起,称牙槽突,呈弓形,下缘有牙槽;自体的内侧面水平向内伸出的称腭突,参与构成骨腭的前份。,3. 下颌骨 mandible 呈马蹄铁形,分一体两支。,4. 腭骨 palatine bone 位于上颌骨的后方,呈“ L ” 形,构成骨腭和鼻腔外侧壁的后份。,舌骨 hyoid bone 位于下颌骨的下后方,和喉的上方,呈马蹄铁形, 是一块游离的面颅骨,仅借韧带和肌肉与颅骨相连。,舌骨体,大角,小角,(三)颅的整体观 1. 颅的前面观 颅的前面, 中央有骨性鼻

11、腔。 骨性鼻腔的外上 方为左、右眶腔; 下方为口腔。 眶 orbit 为四面锥 体形腔。,(2)骨性鼻腔 bony nasal cavity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以筛板与颅腔 相隔;下方以硬腭 与口腔分隔;两侧 邻接筛窦、眶和上 颌窦。 骨性鼻腔的前 口称犁状孔,后口 为后鼻孔。内腔借 鼻中隔分为左、右 两半。,骨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骨性鼻腔的外侧壁结构复杂,由上而下有三个向下卷曲的骨片,依次称上、中、下鼻甲, 每个鼻甲下方之间隙,分别称上、中、下鼻道。,位于鼻腔周围的额骨、上颌骨、筛骨和蝶骨内有含空气的腔,总称为鼻旁窦,都开口于鼻腔。,2. 颅的侧面观,翼腭窝 为上颌体、蝶骨翼突和

12、腭骨之间的狭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通过。,3. 颅的上面观 呈卵圆形,前狭后宽,光滑隆凸。,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呈 三级阶梯状的窝。 前部最高,后部 最低,分别称为 颅前窝、颅中窝 和颅后窝。 (1)颅前窝 由额骨眶部、 筛骨筛板和蝶骨 小翼构成。,(2)颅中窝 主要由蝶骨和颞骨岩部(锥体)前面构成。,(3)颅后窝 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5. 颅底外面观 颅底外面高低不平,结构复杂,有许多神经血管通 过的孔裂。,新生儿脑由于脑和感觉器官发育较快,而咀嚼功能 尚未发达,因此,脑颅大于面颅,面颅是脑颅的 1 / 8 , 而成人面颅却是脑颅的 1 / 4。新生儿颅的额结节、顶

13、结 节和枕鳞部是骨化中心部位,发育明显,故从上面观察, 颅顶呈五角形。,(四)新生儿颅的特点及生后的变化,新生儿有许多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的间 隙很大,在颅盖各骨之间仍为结缔组织膜连接,这些颅 骨交接处的间隙,称颅囱。 颅囟有前囟、后囟(枕囟)、蝶囟(前外侧囟)和 乳突囟(后外侧囟),二、躯干骨的连结 躯干骨的连结包括椎骨间的连结,肋与椎骨的连结和肋与胸骨的连结。通过这些连结,各椎骨连接为脊柱;胸椎、肋和胸骨连结成骨性胸廓。,(一)椎体间的连结 各椎骨之间借椎间 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 1. 椎间盘 位于椎体之间。由 两部分构成,中央部分 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 状物质,称髓核;周围 部

14、分是环形的纤维软骨 层,称纤维环。 纤维环后面较薄, 故纤维环破裂时,髓核 多向后外侧脱出,突入 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 神经根而产生症状,临 床上称为椎间盘脱出。,2. 韧带 连结椎骨的韧带很多。在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和后面,分别有纵贯脊柱全长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椎弓之间有黄韧带。 在相邻两椎骨的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 横突之间有横突间韧带 连接胸、腰、骶椎各棘突尖之间的韧带,称棘上韧带 连接颈椎棘突尖并向后扩展成板状的韧带,称项韧带,3. 关节 包括关节突关节、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1)关节突关节 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属平面关节,两椎骨之间可作轻微滑动。,(2)寰枕关节 由寰椎两侧

15、侧块的上关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髁构成的椭圆关节。两侧关节联合运动,使头部前俯、后仰和侧屈。 (3)寰枢关节 包括三个独立的关节,即由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的两个寰枢外侧关节;以及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之间构成的寰枢正中关节。,从侧面看,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这些弯曲使人的重心大致落在人体的中轴线上,以保证直立时的平衡,也使脊柱更具弹性,可缓冲震荡,对脑和内脏有保护作用。 脊柱除支持身体、保护脊髓外,还具有运动功能,可作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回旋运动。,(二)脊柱,是躯干的中轴,由 24 块椎骨、1 块骶骨和 1 块尾骨

16、借椎间盘、韧带和椎间关节连接而成。 腰椎棘突呈水平位,棘突间的间隙较大,临床常在第 3、4 腰椎间行腰椎穿剌。,(三)肋与椎骨的连结 肋后端与胸椎连结,称肋椎关节,它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这两个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运动时,肋颈以这两关节作为支点进行旋转,使肋的前部上升、下降。,(四)肋与胸骨的连结 第 1 肋与胸骨柄 为软骨连结。 第 2 7 肋与胸骨 分别构成 微动的胸肋 关节。 第 8 10 肋骨前 端 与上位 肋软骨相连, 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 第 11 12肋前端 游离。,(五)胸廓 成人胸廓呈前后略扁的锥体形,上部狭小,下部宽大。其横径大于前后径,横断面呈肾形。 胸廓有上下两口:

17、胸廓上口和胸廓下口。 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胸骨下角。 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肋间隙。 胸廓的运动功能主要为参与呼吸运动。,上肢骨的连结包括上肢带骨的连结(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肩关节、肘关节、前臂骨连结和手关节),三、上肢骨的连结,(一)胸锁关节 sternoclavicular joint 是上肢与躯干间惟一的关节,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构成。关节囊強韧,周围为韧带所加強。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以此关节为支点,上肢带可作升降和前后运动,锁骨还可作轻微的旋转运动。,(二)肩锁关节 由锁骨肩峰端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关节的上、下方者有韧带加強。,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

18、关节盂构成。属球窝关节。 关节盂浅小,关节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前、后、上壁有肌腱纤维编入而得到加強;惟囊的下壁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多从下壁脱出。,(三)肩关节 shoulder joint,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腱通过。 肩胛骨喙突、肩峰及连于其间的喙肩韧带构成喙肩弓,从上方保护肩关节,防止肱骨头向上脱出。 肩关节可作屈伸、收展、环转、旋内、旋外运动。,(四)肘关节 elbow joint 由肱骨下端与桡、尺骨上端构成的复合关节,关节囊共同包裹肱桡关节、肱尺关节和桡尺近铡关节。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分别有桡、尺侧副韧带加強。故常见桡尺两骨向后脱位。 肘关节只能作

19、屈、伸运动。,(五)前臂骨的连结 包括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和前臂骨间膜。 桡尺远侧关节由尺骨头的环形关节面与桡骨的尺切迹构成,关节囊构弛。它和桡尺近侧关节是联合关节,使前臂作旋前、旋后运动。 前臂骨间膜是強韧的纤维膜,连接桡、尺骨的相对缘。其纤维主要由桡骨斜往下内至尺骨,利于力的传导。,(六)手关节 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桡腕关节 radiocar- pal joint 又称腕关节,由桡骨下 端的关节面和关节盘下面 作为关节窝,而手舟骨、 月骨和三角骨的上方作为 关节头共同构成。关节囊 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強, 可作屈、伸、收、展和环 转运

20、动。,2. 腕骨间关节 为腕骨互相之间的连接,其中腕骨近侧列与远侧列之间者,称腕中关节。各腕骨间关节腔彼此相通。只能作轻微的滑动和转动。 3. 腕掌关节 由远侧列腕骨与五个掌骨底构成。除拇指和小指腕掌关节外,其余各指的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都很小。 拇指腕掌关节 由大多角骨与第 1 掌骨底构成,是典型的鞍状关节。关节囊松弛。能作屈、伸、收、展、环转和对掌运动。,下肢骨的连结包括骨盆的构成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接和足关节)。,四、下肢骨的连结,(一)骨盆 pelvis 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构成。 骨盆各骨间的连结 (1)耻骨联合 pubic symphysis 由左、右髋

21、骨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而成。,(2)骶髂关节 sacroiliac joint 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对合紧密,关节囊紧张,骶髂粗隆之间有骶髂骨间韧带。此关节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所以稳固而活动度小。,(3) 韧带 髋骨和骶骨之间主要有两条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坐骨大孔,坐骨小孔。,(4) 闭孔膜 obturator membrane 髋骨的闭孔被纤维组织的闭孔膜封闭,仅上部留有闭膜管 obturator canal,供血管、神经通过。,界线 从骶骨岬经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的环形线。 骨盆以界线为界分为上部的大骨盆和下部的小骨盆。小

22、骨盆的上口,由界线围成。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小骨盆内腔称骨盆腔。,骨盆具有承受、传递重力和保护盆内器官的作用。在女性,骨盆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2. 骨盆的分部和功能,(二)髋关节 hip joint 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髂臼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加深,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坚韧,其上缘附着于髋臼的边缘,下缘前面附着于股骨转子间线,后面仅包围股骨颈的内侧 2 / 3。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之分。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強。,关节囊后下壁较薄弱,股骨头多向后下方脱出。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是髋臼横韧带与股骨头凹之间,内有营养股骨头的

23、血管通过。 髋关节是杵臼关节,可作屈伸、收展、环转和旋内、旋外运动。,(三)膝关节 knee joint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关节囊宽大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強,前:髌韧带;后:膕韧带;内侧:胫侧副韧带;外侧:腓侧副韧带。,关节囊内还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两者相互交叉,连于股骨和胫骨之间,可防止胫骨沿着股骨髁向前后移动。,在关节囊内,居股骨和胫骨关节面之间,垫有两块纤维软骨板,分别称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使两骨关节面更相适应,在运动时可减少震动和摩擦。,膝关节囊的滑膜层可突出关节腔外,形成滑膜囊。滑膜层被覆髌下脂体形成皱襞,称翼状襞。 膝关节属于屈戌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当膝在半屈位时,小腿还可作旋内、旋外运动。,(四)小腿骨间的连接 胫骨和腓骨的连接紧密, 其 上端构成微动的胫腓关节;下端为韧带连接;骨干之间 由小腿骨间膜相连。,(五)足关节 joints of foot 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距小腿关节 talocrural joint 又称踝关节 ankle joint 由胫、腓骨下端 与距骨滑车构成。 关节囊前、后壁薄 而松弛,两侧有侧副韧 带加強,内侧为内侧韧 带(三角韧带),外侧 为外侧韧带。 距小腿关节属屈戌 关节,能作伸(背屈)、 和屈(跖屈)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