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0625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8.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仪器分析第六章气相色谱分析法.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气相色谱分析法,gas chromatography, GC,第一节 概 述,色谱法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用以分离、分析多组分混合物质的极有效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历史背景资料,色谱法是1901年有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提出,最初的认识在于它的分离价值,用于分离植物中的色素等有色物质。现代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有色物质,而且大量用于分离无色物质。 气相色谱法(GC)是英国生物化学家马丁等人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谱的基础上,于1952年创立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分离方法,它可以分析和分离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 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气相色谱与fourier红外光谱(GC-FTIR)联用。气相色谱与原

2、子发射光谱(GC-AES)联用。,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ikhail Tswett最先发明.他采用填有固体CaCO3细粒子的玻璃柱,将植物色素的混合物(叶绿素和叶黄素)加于柱顶,然后用溶剂淋洗,被分离的组分在柱中显示了不同的色带,他称之为色谱(希腊与众chroma=color,”graphein”=write) 50年代,色谱发展最快(一些新型色谱技术的发展;复杂组分分析发展的要求)。 1937-1972年:15年中有15个nobel奖是有关色谱研究的。,意 义,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各组分在两相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

3、有微小差异的物质能够得到分离。,概念 固定相:在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 流动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 色谱柱:装有固定相的管子(玻璃管或不锈钢管) 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当含有样品的流动相经过固定相表面时,流动相中所含混合物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溶解度、极性、蒸气压、吸附能力)上的差异,使它们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也有差异(即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在同一推动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各组分被分离后,可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经典:分离过程和其含

4、量测定过程是离线的, 既不能连续进行 现代:分离过程和其含量测定过程是在线的, 既能连续进行 经典色谱法:将潮湿的碳酸钙挤出玻璃管,用刀将各色带切下,用适宜的方法分析 现代色谱法:当一个两组分(A和B)的混合物样品在时间t1从柱头加入,随着流动相的不断加入,洗脱作用连续进行,直至A和B组分先后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从而是各组分浓度转换成电信号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根据峰的位置(出峰时间t):定性 根据峰的面积A(或峰高h):定量,GC专长:同系物(其他方法无法测定) GC 主要用于分离和定量,可广泛用在环保、临床、药物、农药、食品、污染物等方面的测定。 对不易汽化的高分子,热稳定性差、化学性质

5、极为活泼或者强腐蚀性物质不能用GC测定。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在所有的有机物分析中只有15-20%能用GC进行分离分析。,色谱法的分类,一)按两相状态分 气相色谱(GC):用气相做流动相的色谱法。 气固色谱: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气液色谱:固定相为液体 (涂在担体上或毛细管壁上) 液相色谱(LC):用液相做流动相的色谱法。 液固色谱: 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液液色谱: 固定相为液体 (涂在担体上),3.超临界立体色谱(SFC) 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做流动相的色谱法。 超临界状态流体不是一般的气体或流体,而是临界压力临界温度以上高度压缩的气体,其密度比一般气体大得多儿与液体相似,故称为“高密度气相色谱法”

6、,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 通常有二氧化碳(CO2 )、氮气 (N2 )、氧化二氮 (N2 O)、乙烯 (C2 H4)、三氟甲烷 (CHF3 )等。 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之为SCF。,超临界流体相,超临界状态是物质的一种特殊流体状态,当气液平衡的物质升温升压时,热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减小,而压力升高引起的气相密度变大,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某一点时,气液两相界面消失成为一均相体系,这一点就是临界点。 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特殊,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与气体相近的粘度,但扩散系数为

7、液体的10100倍,有较好的流动、传质、传热性能,对许多物质有较好的渗透行和较强的溶解能力。,二)按分离原理分 1.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定义】根据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能力的强弱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如:气-固色谱法、液-固色谱法吸附色谱法 2. 分配色谱法(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根据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能力和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气-液色谱法、液-液色谱法分配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根据不同组分离子对固定相亲和力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8、方法。,4. 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凝胶色谱法(gel chromatography ) 【提示】根据不同组分的分子体积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中:以水溶液作流动相的称为凝胶过滤色谱;以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的称为凝胶渗透色谱法。 5. 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共价键合的高专属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三)安固定相的形式分 1.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装在柱中,试样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分离。 包括 填充色谱法:固定相填充满玻璃管和金属管中。 开管

9、柱色谱法:固定相固定在毛细管内壁(毛细管柱色谱法) 2.平板色谱法(planer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呈平面状的色谱法。包括: 纸色谱法:以吸附水分的滤纸作固定相; 薄层色谱法:以涂敷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做固 定相。,色谱法的特点,高效能 在分离多组分复杂混合物时,可以高效地将各个组分分离成单一色谱峰。例如,一根长30 m,内径0.32 mm的SE-30柱,可以把炼油厂原油分离出150180个组分。 高灵敏度 色谱分析的高灵敏度表现在可检出10-1110-14 g的物质,高选择性 色谱法对那些性质相似的物质,如同位素、同系物、烃类异构体等有很好的分离效果。例如,一个两米长装有

10、有机皂土及邻苯二甲酸二壬酯的混合固定相柱,可以很好的分离邻、间、对位二甲苯。 分析速度快 色谱法,特别是气相色谱法分析速度是较快的。一般分析一个试样只需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便可完成。,第三节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色谱曲线及常用术语 色谱曲线,现以组分的流出色谱图(图9-1)来说明有关色谱术语。 1.基线 在实验操作条件下,当色谱柱后没有组分进入检测器时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称为基线。它反映检测器系统噪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稳定的基线是一条直线。 a. 基线漂移 指基线随时间定向的缓慢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操作条件如温度、流动相速度,或检测器及附属电子原件的工作状态的变更等引起的。 b. 基线噪声

11、指由各种未知的偶然因素如流动相速度、固定相的挥发、外界电信号干扰等所引起的基线起伏。漂移和噪声给准确测定带来了困难。,2.死时间t0(dead time) 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空气、甲烷等)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顶所对应的时间,如t0。 3.死体积V0(dead volue) 由进样器到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体积称为死体积。 【提示】死体积为导管空间、色谱柱中固定相间隙、检测器内腔空隙总和。 当色谱柱载气流速为F0(mL/min),它与死时间的关系:V0=F0t0,4.保留值:定性参数,是在色谱分离过程中,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滞留行为的一个指标。 (1)保留时间(retent

12、ion time) 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待测组分最大浓度值时(色谱峰顶点)所需的时间。如图中tR(1)、tr(2)所示,是待测组分流经色谱柱时,在两相中滞留的时间和。 保留时间和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量、柱温、流速和柱体积有关,可用单位min 表示。,(2)调整保留时间tR(adjusted retention time) 【定义】扣除死时间后的组分保留时间,如图中的tR1、 tR2所示。 表示某组分因溶解或吸附于固定相后,比非滞留组分在柱中多停留的时间。 tR1 =tR-tR0,(3)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 【定义】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待测组分最大浓度值时所通过的载气体

13、积。 当色谱柱载气流速为F0(mL/min)时,它与保留时间的关系:VR=F0tR (4)调整保留体积(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 【定义】是指扣除死体积后的 保留体积, 即 VR=VR-V0=TRF0 【提示】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VR,VR与载气流速无关。,(5)相对保留值r21 【定义】指组分2 和组分 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r21=tR2/tR1=VR2/VR1 【提示】相对保留值的特点是只与温度和固定相的性质有关,与色谱柱及其他操作条件无关。反应了色谱柱对待测组分1和2 的选择性,是气相色谱中最常用的定性参数。,从色谱溜出曲线中,可得到许多重要信息 1)根据色谱

14、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3)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 5)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几种分离理论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理论,一 分配理论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气相)之间发生的吸附、脱附和溶解、解析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被测组分按其溶解和解析能力(或吸附和脱附能力)的大小,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在固定相和气相之间。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K。 K=组分在固定相

15、中的浓度/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CL/Cg,一定温度下,不同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是不同的。显然,具有小的分配系数的组分,每次分配后在气相中的浓度较大,因此就较早地流出色谱柱。而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则由于每次分配后在气相中的浓度较小,因而流出色谱柱的时间较迟。当分配次数足够多时,就能将不同的组分分离开来。由此可见,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分配比 在实际工作中,常应用分配比表征色谱分配平衡过程。分配比亦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以表示,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p/q 式中:p为组分分配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q为组分分配在流动相中的质量。,分配系数K与

16、分配比的关系 K=CL/Cg=(p/VL)/(q/Vg)=p/q(VL/Vg)= VL/Vg之比称为相比,以表示,它反映了各种色谱柱柱型的特点。例如,填充柱的值约为635,毛细管柱的值为501500。,二 塔板理论 1941年詹姆斯(James)和马丁(Martin)提出半经验理论,并用数学模型描述了色谱分离过程。他们把色谱柱比作一个由许多塔板组成的精馏塔,借用精馏塔中塔板的概念、理论来处理色谱过程、并用理论塔板数作为衡量柱效率的指标。,1.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把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行为看作在精馏塔中的分离过程,柱中有若干块想象的塔板,一个塔板的长度称为理论塔板高度。当组分随流动相进入色

17、谱柱后,在每一块塔板内很快地在两相间达到一次分配平衡,经过若干个假想塔板的多次分配平衡后,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离开色谱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后离开色谱柱。尽管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符合色谱柱内的真实分离过程,但这个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色谱流出曲线呈正态分布。,塔板理论的假设 假设柱内径及柱内填料填充均匀,柱由若干小段组成,每段为一个理论塔板。塔板一部分为固定相占据,一部分为流动相占据。 在每块塔板上,组分瞬间在两相中达到平衡,且纵向扩散可以忽略(扩散不影响分配平衡)。 流动相通过色谱柱不是连续的,而是脉冲式的间歇过程,每次只进一个板体积的流动相(每次进入和从一个塔板转移到另一个塔板的流动相体积为)。 溶质进

18、样时都加在0号塔板上(快速进样,进样量小,这种假设也接近实际)。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在各塔板上是常数,与浓度无 关。,2.柱效能指标(n,H):可由塔板理论导出 (1)理论塔板数(n):柱长L一定时,n越大,柱效就越高 式中:tR 、Wh/2、Wb应采用同一单位(时间或长度) (2) 理论塔板高度(H) :舌色谱柱长为L。则理论塔板高度 H=L/n,【小结】色谱峰越窄,即Wh/2或 Wb越小,理论塔板数n就越大(对给定长度的色谱柱而言,塔板高度H越小),组分在柱内被分配的次数越多,则柱效越高。因此n和H课作为描述柱效能的指标。,(3)有效理论塔板数(neft):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计算出的n

19、值虽然很大,但色谱柱效却不高,这是由于保留时间tR中包含了死时间t0,而t0并不参加柱内的分配过程,因此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色谱柱分离效能的好坏。为此,提出了有效塔板数neft和有效高度Heft评价柱效能的指标,即: (4)有效塔板高度(Heft ): Heft = L/neft,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越大,表示组分在色谱柱中达到分配平衡的次数越多,对分离越有利。但还不能预言并确定各组分是否有被分离的可能,因为分离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而不是决定于分配次数的多少。如果两组分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相同,无论有效理论塔板数有多大也不能将它们分离开来。,

20、【小结】塔板理论在解释色谱图的形状,计算n和H方面是成功的。但其某些基本假设不完全符合色谱的试剂情况(如K和组分的量无关、组分在两相中分配能迅速达到平衡、纵向扩散可以忽略等)。塔板理论只能定性地给出塔板高度的概念,未能找出影响板高H的因素,也就更无法提出降低板高的途径;这主要是由于塔板理论没有考虑到动力学因素对分离过程的影响。,三 速率理论,四 分离度(resolution, R) 分离度是同时反映了色谱柱效能和选择性的一个综合指标。也称分离效能指标或分辨率。其定义为: 对于两个相邻色谱峰,峰底宽度近似相等W1W2 R越大,相邻组分分离越好。 当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若峰形对称且满足于正态分布,则

21、当R 1时,两峰总有部分重叠;当R 1时,分离程度可达94,达到了一般的定量分析要求;当R 1.5时,分离程度可达99.7。因而可用R 1.5来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当R0.75时,可以认为两个峰不能分开。,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件 气体 载气:用于传送样品通过整个系统的气体。 检测器气体:某些检测器所需的支持气体,如FID需要氢气、空气。 进样装置 将样品蒸汽引入载气。 对于液体样品,一般采用注射器、自动进样器进样。对于气体样品,常用六通阀进样。,色谱柱 实现样品组分的分离。 通用柱,二甲基二苯基聚硅氧烷 检测器 对流出柱的样品组分进行识别和响应。 (FID,ECD) 数

22、据系统 将检测器的信号转换为色谱图,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一台气相色谱仪可装不同类型的进样口、色谱柱或检测器。可以在Agilent7890A主机上安装两个进样口和最多三个检测器。,气相色谱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 (TCD)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电子俘获检测器 (ECD)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氮磷检测器(NPD) 质谱检测器(MSD) 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 氮化学发光检测器(NCD) 光离子化检测器(PID),1 热导池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 )。浓度型检测器,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是应用最广、最成熟的一种通用型气相色

23、谱检测器。但灵敏度差,常量分析可以。热导池检测器的最小检出量达10-8 g,线性范围为105。 原理:不同的气态物质具有的热传导系数不同,热导池检测器就是基于样品中各组分的热传导系数与载气的热传导系数不同的原理制成的。,TCD对载气的要求 1)载气种类 TCD通常用He或H2做载气,因为他们的热导系数远远大于其他化合物。用He或H2做载气的TCD灵敏度高、峰形正常、线性范围宽。 2)载气纯度 载气纯度影响TCD灵敏度。实验证明,一定条件下用99.999%的超纯氢气比用99%的氢气,灵敏度高6%13%。 3)载气流速 在检测过程中,载气流速要恒定。在柱分离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低流速。,某些气体与蒸

24、汽的热导系数,3电子捕获检测器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 ) 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浓度型检测器。它的选择性是指它只对具有电负性的物质有响应,如卤素化台物,含氧、硫、磷的有机物及甾族化合物、多环芳烃等。特别适合环境样品中卤代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微量污染物的分析。 电负性愈强,灵敏度愈高。高灵敏度表现在能测出10-14gmL-1的电负性物质。电子捕获检测器对非电负性化合物(一般烷烃等)响应很小,如测定四氯化碳比测定正己烷的灵敏度高1106倍。,4 火焰光度检测器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是对含磷、含硫的化合物有高

25、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一种色谱检测器,因此也称硫磷检测器。主要用于SO2、H2S、石油精馏物的含硫量、有机硫、磷化的农药残留分析。 原理:待测物在低温氢气空气火焰中燃烧产生S、P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并发射特征分子光谱。测量光谱的强度则可进行定量分析,5 氮磷检测器 (nitrogen-phosphorus detecter,NPD)又称热离子化检测器(TID)是分析含氮、磷化合物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宽线性范围的检测器。 NPD和FID的差异是:在配口和收集极之间加一个铷珠。铷珠通常是采用硅酸铷或硅酸铯等支撑的玻璃或陶瓷珠,珠体约15mm。,N-P有机物的检测 在一个氢气/空气等离子体环境下, NPD

26、铷珠被电加热至600800,形成催化活性的固体表面,有机氮或有机磷化合物分子被导入到催化活性表面周围,被催化成负离子及电子形成电流,输出的电流正比于收集到的离子数,用静电计测量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形式,传输到一个输出设备。,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色谱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以色谱图为依据,根据图中色谱峰的保留值与各色谱峰之间相对峰面积的大小来实现的。保留值取决于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它与组分的性质有关,是色谱定性的依据;峰面积大小取决于试样中组分的相对含量,是色谱定量的依据。,定性分析 色谱定性就是确定色谱图中每个色谱峰代表何种物质。虽然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保留值,但保留值与分子结构的相关规律还不太清楚

27、,根据保留值定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方法。另外,多数色谱检测器给出的响应信号,并不是分子结构的特征信号。因此,色谱法只能定性鉴定人们已知的化合物,不能鉴定尚未被人们所了解的新化合物。,根据保留值定性 与已知物对照定性 文献值对照法 联用技术:将色谱与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具有定性能力的分析方法联用,复杂的混合物先经气相色谱分离成单一组分后,再利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或核磁共振谱仪进行定性。未知物经色谱分离后,质谱可以很快地给出未知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电离碎片,提供是否含有某些元素或基团的信息。红外光谱也可很快得到未知组分所含各类基团的信息。对结构鉴定提供可靠的论据。,气相色谱定量方法 在一定操作

28、条件下,分析组分的质量()或其在载气中的浓度是与检测器的响应讯号(色谱图上表现为峰面积或峰高)成正比的,可写作: mi=fiAAi 或 mi=fihhi 这就是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由上式可见,在定量分析中需要:准确测量峰面积;准确求出比例常数(称为定量校正因子)。,1.峰面积的测量 根据峰形的不同,常用而简单的峰面积测量方法有如下几种: 对称峰形面积的测量-峰高乘半峰宽法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计算方法,课近似认为峰面积等于峰高乘半峰宽 A=hY1/2 这样测得的峰面积为试剂峰面积的0.94倍,实际上峰面积应为: A=1.065 显然,在做绝对测量时(如测灵敏度),应乘以1。065,但在相对计算时

29、,1.065可以约去。,不对称峰形面积的测量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对于不对称色谱峰使用峰高乘半峰宽法误差较大,因此采用峰高乘平均峰宽法。所谓平均峰宽是指在峰高0.15和0.85处分贝测峰宽,然后求其平均值: A=h(Y0.15+Y0.85)/2,2.定量校正因子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被测物质的量与其峰面积的正比关系。但事实证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检测器上有不同的响应值;不同物质在同一检测器上响应值也不同。为了使检测器产生的响应值能真实地反映出物质的含量,就要对响应值进行校正而引入“定量校正因子”。,积分仪法 自动积分仪是测量峰面积最方便的工具,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精度一般可达0.22,对小峰或不对称峰

30、也能得出较准确的结果。数字电子积分仪能以数字的形式把峰面积和保留时间打印出来。,1)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进样量(mi)与响应讯号(峰面积Ai或峰高hi)成正比: mi =fi Ai 或 mi =fi hi 或写作 fiA= mi / Ai 和 fih= mi / hi fi,绝对校正因子:单位峰面积或峰高对应的组分i 的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性能、组分和流动相性质及操作条件有关,不易准确测量。在定量分析中常用相对校正因子。,2)相对校正因子 组分i 与标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 FisA=fiA/fsA= Asmi/Aims Fish=fih/fsh = hsmi/hims 式中,FisA、

31、Fish分别为组分i以峰面积和峰高为定量参数时的相对校正因子,fsA、fsh分别为基准组分s以峰面积和峰高为定量参数时的绝对校正因子,其余符号的含义同前。相对校正因子只与检测器类型有关,与色谱条件无关。由于绝对因子很少使用,因此,一般文献上提到的校正因子就是相对校正因子。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校正因子是一个无因次量,但它的数值与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关。,内标法 内标法是在未知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内标物),然后比较内标物和被测组分的峰面积,从而确定被测组分的浓度。由于内标物和被测组分处在同一基体中,因此可以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而且当仪器参数和洗脱条件发生非人为的变化时,内标物和样品组分都会受

32、到同样的影响,这样消除了系统误差。当对样品的情况不了解,样品的基体很复杂或不需要测定样品中所有组分时,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选择内标无的标准,1.样品中不存在 2.可迅速容易的得到 3.化学性质与样品相似 4.与样品有相似的响应值(浓度范围) 5.不会与样品发生反应 6.在感兴趣的组分附近流出 7.可得到分离良好的、干净利落的峰 8.色谱性质未定,气相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法出现于195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成为分离科学中较为成熟、使用最普遍、运行最容易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既可以应用于分析气体试样,也可分析易挥发或可转化为易挥发的液体和固体,不仅可分析有机物,也

33、可分析部分无机物。当前气相色谱在分离速度、柱效、检出灵敏度和自动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已知大约存在300万种以上的化合物中,适于气相色谱有效地进行分析的挥发性、热稳定的化合物占20%左右,而我们最关心的,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些化合物大都包括在这之中了。,一些统计数字也证实了气相色谱法在当今有机物分析中的重要性:GC法在我国大气监测有机物分析方法中占72.7%;美国EPA1979年颁布的水中129种优先监测物黑名单里有机物119种,推荐使用了四个气相色谱系统GC),一个液相色谱系统(HPLC)和一个色质系统(GC/MS)进行分析;1989年我国确定的“中国水环境中优先监测物黑名单”,在68种污染物中,58种是有机物,首批推荐实施测定的25种有机物都采用GC系统分析。,目前,有机污染物分析的特点是以色谱为中心的各种技术联用。最有代表性的是GC/MS。质谱仪作为色谱的一个检测器,而出现了色质联用。此外,色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GC/AA(AF),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GC/FT.IF),色谱-等离子发射光谱GC/ICP,以及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和各种检测器的联用等。从理论上讲,色谱可以和不同原理的检测器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