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0828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讲数字交换网络.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输入控制方式,顺序读出,控制写入,1 输出控制,2 输入控制,3.2.3 复用和分路、串并和并串变换,1 串并变换和并串变换的概念,3.2.3 复用和分路、串并和并串变换,进行多路复用和串并变换后,将多端PCM的串行信号变成复用总线(HW)上传输的并行信号,并将复用总线(HW)上传输的各时隙的8位并行码按一定顺序重新进行排列,重新排列在总线上的时隙号根据下式计算: 复用总线上的时隙号 PCM端数x PCM链路时隙号+PCM端号,3.2.3 复用器、分路器的使用,2串、并变换的功能原理,3并、串变换电路,3.2.4 数字交换网络,数字交换网络见的类型有TSnT型,STS型和TTT型和TS结合型。

2、 一TST数字交换网络 TST数字交换网络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数字交换网络结构,很多程控数字交换系统都采用了这种网络结构,例如AXE10、FETEX-150和5ESS程控数字交换机。,1 TST数字交换网络的结构,2TST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初级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即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S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次级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制方式,即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下一页,AB的交换:将A用户的话音信息的PCM编码由交换网络的上行通路HW1的TS5交换至B用户占用的下行通路HW6的TS20,交换网络内部时隙选用ITS10。,BA的交换:将B用户的话音信息的PCM编码从交换网络

3、的上行通路的HW6的TS20交换到A用户占用的下行通路的HW1的TS5。其内部时隙ITS的选用一般采用反相法来确定 Y=(X+N/2)mod N=(10+32/2)mod 32=26 式中Y为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X为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N为为每帧中的时隙数(即复用度)。,TST网络的初、次级T接线器共用控制存储器的问题,TST网络初、次级接线器总是采用相反的工作方式,在反向内部时隙的选取采用反相法的时候,初、次级T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初、次级T接线器可共用控制存储器。,CMA1(5)=10,CMB1(5)=26; CMA6(20)=26,CMB6(20)=10。 (10)

4、2=01010, (26)2=11010。,二 T接线器集成电路芯片,随着数字交换技术和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芯片,可以构成数字交换网络;单个T接线器芯片的交换容量能够完成128128、256256、10241024 时隙交换,T单元的扩展,利用16个256256的T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10241024的T接线器。,容量扩展后所需的T单元的数量k的值是按照扩展倍数的平方增长的。 k=(扩展后的容量/单个T单元的容量)2,(3)TTT型交换网络,TA、TC采用输出控制方式, TB采用输入控制方式。,作业: 1设T接线器的输入/输出线的复用度为64,试画出在输出控制方式下将

5、其输入线上TS27传送的信息S交换到输出线的TS53的交换原理图。 2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输出复用线HW1HW8,复用度为32,采用输出控制方式,试画出将输入HW2的TS8输入的内容S交换到输出线的HW7的交换原理图。,3.2.5 交换网络的阻塞计算,一 话务基础知识 1 话务量 话务量反映了电话负荷的大小,与呼叫发生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 呼叫发生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呼叫次数 平均占用时长是指每个呼叫的平均持续时间 呼叫发生强度与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就是单位时间内的话务量,通常用爱尔兰为单位。用公式表示为: A=S 式中,A为话务量强度,为呼叫发生强度,S为平均占用时长。 注意:和S

6、必须使用相同的时间单位。,【例 1】 :呼叫强度=1800次/小时 呼叫保持时间=(1/60)小时/次 解:话务量=1800次/小时 X (1/60)小时/次 =30 Erl,【例 2】 一组用户在 1 小时内发生 5 次呼叫,每次呼叫的 占用时长都是 10 分钟,试求这组用户的话务量 A 为多少? 解: A= 5 10/60 = 0.83 Erl,流入话务量,流入话务量是指送入设备的话务量,即话源产生的话务量,流入话务量反映了设备的负荷。,话务量,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 严格的说通信网的话务量可分为流入话务量、完成话务量和损失话务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流入话务量=完成话务量+损失话务量 其

7、中流入话务量是指话源产生的话务量;完成话务量是指交换设备完成接续的话务量;损失话务量是指呼叫接续不成功的话务量。 完成话务量与流入话务量之比反映的是网络接通率,损失话务量与流入话务量之比反映的是呼损。,完成话务量,完成话务量有以下3个等价的定义: n一组设备(例如一群中继线)的完成话务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组设备的平均同时占用数。 n一组设备的完成话务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这组设备中各个设备占用时间的总和。 n 一组设备的完成话务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组设备在一个平均占用时长内的平均占用次数。,数字交换网络的空分等效,1 T接线器的空分等效 具有n个输入时隙和n个输出时隙的T接线器可等效为一个nn的交换

8、器。,2 S接线器的空分等效,具有n条输入线、m条输出线且复用度为k的S接线器可等效为k个nm的交换器。,3无阻塞网络 单级无阻塞网络 单级的nn网络显然是无任何内部阻塞的交换网络。 Yn2,三级CLOS无阻塞网络,一 时/空结合的交换单元T/S,时/空结合的交换单元T/S能同时完成两种基本的接线器T接线器和S接线器所完成的的功能。 其典型代表是 S12系统中采用的数字交换单元DSE。,全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是S1240交换机,1 DSE的基本功能和组成,每个DSE是具有8片“双交换端口”的VLSI,每片“双交换端口”上有两个交换端口,即每个DSE由16个双向交换端口组成。,2 DSE的工作原理,下面以RX5的信道(时隙)CH12的信息S交换到发送端口TX8的CH18为例来说明DSE的工作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