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病毒性肝炎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696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02-病毒性肝炎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03-02-病毒性肝炎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03-02-病毒性肝炎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03-02-病毒性肝炎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03-02-病毒性肝炎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02-病毒性肝炎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02-病毒性肝炎1.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学习的内容,病原学(熟悉) 流行病学(熟悉) 发病机制(了解) 病理生理(了解) 临床表现(掌握) 诊断(掌握) 治疗原则(掌握) 预防(了解),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病 原 学,基因型,7个基因型(I型),9个基因型(B、C型),6个基因型 (1b、2a),4个基因型 (4型),3个基因型(I型),乙型肝炎病毒(HBV),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 易感动物:黑猩猩。 对外界抵抗力很强。 血

2、清中有种颗粒: 小球形颗粒:由HBsAg组成 丝状颗粒:由小球形颗粒组成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完整的病毒体,图 HBV不同颗粒结构模式,图 血液中HBV颗粒电镜图,A,B,C,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HBsAg、糖蛋白与细胞脂肪。 核心:含环状双股DNA、DNA-P、HBcAg 和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图 Dane颗粒示意图,HBV基因组又称HBV DNA 环状部分双股DNA: 全长3182bp 长的负链(L): 分 S、C、P、X区 短的正链(S),图 HBV DNA复制过程,1、HBV基因组延长成环,共价闭合 2、合成比基因组长的前基因组RNA(虚线) 3

3、、逆转录图 HBV DNA复制过程 4、基因组DNA变成双股,再环化,流行病学,发 病 机 制,甲型肝炎: HAV经口胃肠道血流(病毒血症)肝脏复制经胆汁排入肠道经粪便排出。 HAV 感染有自限性,无慢性化或病毒携带状态。 HAV通过细胞免疫介导肝细胞损害(CD8+T淋巴细胞)。 感染后期体液免疫参与。,乙型肝炎,HBV经皮肤黏膜血流肝脏(及其他器官)复制血流免疫系统(T/B淋巴细胞)细胞/体液免疫病毒清除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组织损害: 主要原因:机体的免疫应答 肝组织-细胞免疫 肝外组织-体液免疫 次要原因:病毒的作用,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60-80% HCV对肝细胞有直接致病性 免疫反应亦

4、有参与 常伴自身免疫改变,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病 理 解 剖,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炎症细胞浸润和 间质增生。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点灶状坏死及再生,炎症细胞浸润。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肝衰竭:肝组织大量坏死。 4、肝硬化:纤维间隔及假小叶形成。,慢性肝炎的程度划分,轻度慢性肝炎:G12,S02 中度慢性肝炎:G3,S13 重度慢性肝炎:G4,S24 病理改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约为40-80%。,病 理 生 理,黄疸: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质的功能下降。 肝性脑病:血氨及毒性物质潴留,支/芳AA比例失调、假性神经递质。 出血:凝血因子合成减

5、少、骨髓造血系统受到抑制、DIC。, 肝肾综合征:内毒素血症、有效血容量 下降、PGE2减少。,(五)肝肺综合征:肺内毛细血管扩张,出现动静脉分流,影响气体交换。 (六)腹水:水钠潴留;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七)继发感染:机体免疫力减退,肠道微生态失调等。,各型肝炎潜伏期,临床表现,临 床 表 现,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 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 肝衰竭:急性,亚急性,慢加(亚)急, 慢性。 淤胆型肝炎:急性,慢性。 肝硬化:活动性、静止性/代偿期、失代偿期。, 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甲、戊型多见,总病程24个月 黄疸前期(平均57d):发热乏力象感

6、冒,消化症状更突出 黄疸期(26周):热退黄疸现 恢复期(12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可发生于5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任何一种。 起病较缓,无黄疸,其余症状与急性黄疸型的黄疸前期相似。 由于无黄疸而不易被发现,而发生率则高于黄疸型,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 既往有乙肝等病史,本次又出现肝炎的表 现。 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 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体征、 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 断。,图 慢性肝病体征,图 慢性肝病体征, 慢性肝炎,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轻度:病情轻。 中度: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 有明显肝炎症状; 具有

7、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异常程度参考指标,项目 轻度 中度 重度 ALT和/或AST(IU/L) 正常5倍 正常5倍 正常10倍 胆红素(mol/L) 正常2倍 正常5倍 正常倍 白蛋白(A)(g/L) 35 3532 32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70 7060 6040 胆碱酯酶(CHE)(U/L) 5400 54002500 2500, 肝衰竭,占0.2%0.5%,病死率高。 病因及诱因复杂:疲劳、饮酒、应用肝损药物等。 表现一系列肝衰竭症候群: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有明显出血现象,PTA40; 重度黄疸,

8、大于正常值10倍或每天上升 17.1mol/L。,急性肝衰竭:急黄肝起病,于发病14日内发生明显肝性脑病(II度)。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3周。 亚急性肝衰竭:急黄肝起病,于发病15日26周陷入肝衰竭。分为脑病型及腹水型。病程较长,易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肝衰竭可分为四类:,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分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 有出血倾向,30PTA40; 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中期: 出现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9、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PTA30。,晚期: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 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 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 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 PTA20。,(四)淤胆型肝炎,自觉症状常较轻,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 胆红素为主。 胆汁淤积表现:皮肤瘙痒,大便灰白,肝大。 凝血酶原活动度60%;血清胆汁酸、谷氨 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水平可明显升高。,急性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症状轻,黄疸持续周以上,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慢性淤胆型肝炎: 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

10、现。, 肝炎肝硬化,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两型 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常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 静止性肝硬化: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两型,代偿性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属Child-Pugh A级。 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失代偿性肝硬化 中晚期肝硬化,属Child-Pugh B、C级。 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 有腹水、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各型特点,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发热常见。 戊型肝炎:淤胆症状及病情较甲型肝炎重,尤其 是妊娠后期。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起病缓,常无发热。 丙型肝炎:症状较乙型肝炎轻,慢性化

11、达70。 丁型肝炎: 协同感染: 少见,病情轻,5%转为慢性。 重叠感染:病情重,70转为慢性 。, 特殊人群的肝炎,小儿病毒性肝炎 老年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肝炎,并 发 症 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 消化、内分泌、血液、泌尿系统; 重型肝炎 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肝肺综合征等。,实 验 室 检 查,肝功能:血清酶测定 ALT: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 AST:意义与ALT相同。 AKP:肝外梗阻、淤胆型肝炎患者及儿童可明 显升高。 -GT:肝外梗阻、酒精性肝炎等患者可显著 升高。 CHE:提示肝脏储备能力,肝功能有明显损害时可下降。,胆红素测定 肝衰竭:总胆红素常超过

12、171mol/L 血清胆红素升高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 酶胆分离:肝衰竭黄疸迅速加深而ALT反而下降。 血清蛋白测定 白蛋白浓度下降 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下降甚至倒置,PTA:40%,提示肝损害严重。 AFP 肝纤维化指标:HA、PC-、LN等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特异性不高。 血氨 血糖 血、尿常规检查 超声检查 肝活体组织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甲型肝炎: 抗-HAV IgM:阳性提示存在HAV现症感染。 抗-HAV IgG:保护性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戊型肝炎: 抗-HEV IgM和抗-HEV IgG均可作为近期感染HEV的 标志。 用RT-PCR法检测粪便中的HEV RNA已获得成功,

13、但 尚未作为常规。,乙型肝炎,HBV DNA: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指标。 HBsAg与抗-HBs HBsAg阳性:现症HBV感染。 HBsAg阴性:排除HBV感染或有S基因突变株存在。 抗-HBs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 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抗-HBs阴性:对HBV易感。,HBeAg持续阳性表明存在HBV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HBeAg阴性,e抗原转换或前C区基因变异。 抗-HBe持续阳性,HBV复制处于低水平。 HBcAg与抗-HBc HBcAg常规方法不能检出,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 抗-HBc IgM高滴度提示HBV有活动性

14、复制。 抗-HBc IgG阳性提示为过去感染或现在的低水平感染。,HBeAg与抗-HBe,丙型肝炎 抗-HCV是存在HCV感染的标志。 抗-HCV 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性。 抗-HCV IgG可长期存在。 HCV感染后12周即可从血中检出HCV RNA。,丁型肝炎,HDVAg和抗-HDV HDVAg、抗-HDV IgM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抗-HDV IgG持续高滴度提示现症感染。 HDV RNA:阳性是HDV复制的直接证据。,表 肝炎病毒标记物,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资料,食物或水型流行爆发,儿童发病多见,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中年以上的

15、急性肝炎患者,应考虑戊型肝炎的可能。 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及有与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有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对有输血制品病史及吸毒史的患者,应考虑丙型肝炎的可能。,病原学诊断,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 IgM阳性。 戊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EV IgG阳转或滴度由低到高,或抗- HEV阳性1:20。(或检测血清和/或粪便HEV RNA阳性) 抗-HEV IgM检测可作为急性戊型肝炎诊断的参考。,乙型肝炎 1、急性乙型肝炎:根据病史。 2、慢性乙型肝炎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3.乙型肝炎肝硬化 4.HBV携带者 1)慢性HBV携带

16、者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5.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血清或肝内HCV RNA阳性;或抗-HCV阳性。 丁型肝炎 除HBV感染标志阳性外, 血清抗-HDV IgM阳性,抗-HDV IgG高滴度阳性,或血 清和/或肝内HDV Ag及HDV RNA阳性。,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溶血性黄疸 肝外梗阻性黄疸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 感染中毒性肝炎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酒精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预 后, 急性肝炎 甲肝预后良好,多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 急性乙肝大部分可完全康复,约10%4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急性丙肝多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急性丁肝重叠HBV感

17、染时约70%转为慢性。 戊肝病死率一般为1%5%。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10%40%。, 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 中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较大部分转为肝硬化,小部分转为肝癌。 重度慢性肝炎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或失代偿期肝硬化。, 重型肝炎 预后不良,病死率50%70%。 急性重型肝炎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多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者多数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 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最高,可达80%以上,存活者病情可多次反复。, 淤胆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肝炎预后较好,一般都能康复。 慢性淤胆型肝炎预后较差,容易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静止性肝硬化可较长时间

18、维持生命。 活动性肝硬化预后不良。,治 疗,缺乏特效治疗 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疗法为辅 避免饮酒及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用药宜简不宜繁,一般治疗:合理休息、饮食、心理平衡。 对症、护肝、退黄等治疗: 非特异性护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降酶药:甘草甜素、联苯双酯等 退黄药:茵栀黄、门冬氨酸钾镁等。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 目的: 药物:干扰素 、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 慢性乙型肝炎: (1)HBV -DNA 105拷贝/ml (HBeAg阴性者 104拷贝/ml) (2) ALT 2倍正常值上限;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倍 正常值上限,TBIL2倍正常值上限 (

19、3) 如ALT 2倍正常值上限,但肝组织病理学Knodell HAI 4,或中度及以上炎症坏死和或中度以上纤维化病变。 丙型肝炎:尽早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减少慢性 化,加用利巴韦林口服,8001000mg/d。,免疫调节治疗:胸腺肽等。 抗肝纤维化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血浆及蛋白。 促进肝细胞再生: 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肝:,预 防 控制传染源 急性患者隔离期:甲、戊肝病后3周,乙肝HBsAg阴转,丙肝HCV RNA阴转。 慢性患者/病毒携带者(乙、丙型):加强管理 。 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重点搞好卫生措施。 乙、丙、丁型:重点防止血液/体液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0、1、6月)。 被动免疫:甲肝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乙肝HBIG。,思考题,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意义。 急慢性肝炎及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肝病的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