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201004-ty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801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201004-ty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头-201004-ty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头-201004-ty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头-201004-ty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头-201004-ty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201004-ty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201004-ty (2).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头部 Head,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境界与分区 头颈分界线:下颌体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颅面分界线: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尖的连线 面部浅层结构 面部 头 眶区、鼻区、口区、面侧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 颅部: 颅顶(额顶枕区、颞区)、颅底、颅腔,一、概述,上项线,体表标志 Surface Landmarks 1.眉弓 2.眶上切迹 3.眶下孔 4.颏孔 5.翼点 6.颧弓 7.乳突 8.枕外隆凸 9.下颌角,硬膜外血肿 Epidural Haematoma,翼点 Pterion,二、面部 (一)面部浅层结构 1、皮肤与浅筋膜 2

2、、面肌(表情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枕额肌,血管:面动脉和面静脉 淋巴: 注入颏下、下颌下淋巴结 神经: 感觉神经来自: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运动神经来自: 面神经(面瘫),3、血管、淋巴和神经,面动脉,发自颈外A 在咬肌止点前缘绕下颌体下缘 经口角、鼻翼外侧到内眦 终支称内眦A,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系解复习,面静脉,起自内眦V,伴行面A后方 下颌角下方,接受下颌后V的前支,共同注入颈内V,通过面部静脉与颅内静脉等的交通途径,面静脉,面V与颅内静脉相交通。口角平面以上面静脉无瓣膜危险三角,三叉神经,混合性N V1.眼N V2.上颌N V3.下颌N 分别在面部的主要感觉支: 1.眶

3、上N 2.眶下N 3.颏N,面神经及其分支,混合性神经,自茎乳孔出颅,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分支交织成丛,分五组小支,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支配面肌和颈阔肌,(二)面侧区结构 1、腮腺咬肌区,咬肌(属咀嚼肌) 腮腺:境界、分部、腮腺床 腮腺咬肌筋膜:腮腺鞘 腮腺管:行程、开口部位 腮腺淋巴结:浅、深两群 穿经腮腺的结构: 纵行、横行、由浅入深,咀嚼肌 The muscles of mastication,1、咬肌 masseter (腮腺咬肌区) 2、颞肌 temporalis (颞区) 3、翼内肌 medial pterygoid (面侧深区) 4、翼外肌 lateral pte

4、rygoid (面侧深区),系解复习,浅部 深部,腮腺 Parotid gland,前:咬肌后1/3表面 后:乳突和胸锁乳突肌 上:颧弓 下:下颌角,境界,分部,腮腺床,茎突诸肌 颈内A、V 后四对脑神经: 舌咽N、迷走N、副N和舌下N,腮腺鞘,腮腺咬肌筋膜包被腮腺形成。 分浅、深两层,浅层致密,深层薄弱。发出间隔分腮腺为若干小叶。,腮腺咬肌筋膜源于封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形成腮腺鞘和咬肌筋膜。,腮腺管,起:腮腺浅部前缘 经:颧弓下约1cm,跨咬肌表面, 转:咬肌前缘直转向内穿颊肌 止: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穿经腮腺的结构(纵横关系),纵行:颈外A、颞浅A; 下颌后V 、颞浅

5、V; 耳颞N,横行:上颌A、V; 面横A、V ; 面N及其分支,由浅入深: 面N及其分支下颌后V 颈外A、耳颞N,穿经腮腺的结构(浅深关系),重点内容 1、名词解释:翼点 腮腺床 2、面肌的神经支配 3、面动脉、面静脉的行径;面静脉的交通及结构特点 4、面神经的分支、分布 5、三叉神经末支出颅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6、腮腺的形态、位置 7、腮腺管的行程及开口部位 8、穿经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一)皮肤切口,正中矢状切口 (上至颅顶,下至下颌体下缘中点) 鼻根水平横切口 (环绕眼裂) 唇缘环形切口 头颈界线横切口 (稍偏下,至乳突),解剖面部浅层结构及腮腺咬肌区,(二)切开腮腺咬肌筋膜,寻认腮腺

6、管,追踪至咬肌前缘。 (三)腮腺上缘,前缘和下缘分别找出面N的分支。(1-2支即可),(四)寻认面A(咬肌前缘与下颌体下缘相交处),可向内上方追踪至内眦A。,(五)逐块除去腮腺组织,向后追踪面N各分支,在面N进入腮腺处切断面N,向前翻起,观察深面结构:下颌后V、颈外A等。 (六)腮腺上缘近耳根处,找出颞浅A/V及后方伴行的 耳颞N。,2、面侧深区(颞下窝),境界,顶:蝶骨大翼的颞下面 底:平下颌骨下缘 前壁:上颌骨体后面 后壁:腮腺深部 外侧壁:下颌支 内侧壁:翼突外侧板,主要内容 1、翼内肌、翼外肌 2、翼静脉丛 3、上颌动脉 4、下颌神经,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上颌

7、动脉周围。 血液主要由上颌V注入下颌后V,也可通过面深V与面V交通。,通过面部静脉与翼丛的交通途径,上颌动脉,为颈外A的两终支之一 经下颌颈深面进入颞下窝,依次行于:翼外肌下缘翼外肌浅面或深面穿经翼上颌裂进入翼腭窝,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记分为三段,第1段主要分支: 下牙槽A 脑膜中A 第2段主要分支: 颊A 颞深前、后A 第3段主要分支: 上牙槽后A 眶下A,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记分为三段,第1段主要分支: 下牙槽A 脑膜中A 第2段主要分支: 颊A 颞深前、后A 第3段主要分支: 上牙槽后A 眶下A,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主干短,行于翼外肌深面 运动支支配咀嚼肌 感觉支包括 1、颊N 2

8、、耳颞N 3、舌N 4、下牙槽N,面侧区的间隙 1、咬肌间隙 (下颌支浅面, 咬肌与下颌支之间) 2、翼下颌间隙 (下颌支深面, 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重点内容 1、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段及各段分支 2、翼静脉丛的位置及引流关系 3、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 4、翼下颌间隙,解剖面侧深区,1、沿颧弓下缘切断咬肌起点;沿上缘切开颞筋膜,掀向颅顶。,2、颧弓最前方和关节结节前方锯断颧弓。,3、自下颌切迹中点到下颌支前缘与体交界处凿断下颌骨冠突,连带向上翻起颞肌。修洁、显露颞下窝内的肌肉、血管和神经: 1)观察翼V丛,然后除去; 2)寻认上颌A及其主要分支;3)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5、除去颞下颌关节盘和

9、下颌头及其连带的翼外肌向前翻起,寻认下颌N主干及其分支。,4、锯断下颌颈和下颌支,进一步显露上述结构。,4,5为可选操作项,另剪发预备下次开颅,三、颅部,颅顶 颅底 颅腔,颅顶,颅顶分区:额顶枕区 颞区 颅顶骨:外板(厚) 板障(含板障静脉) 内板(薄),板障静脉可沟通颅、内外静脉,额顶枕区的软组织,1、皮肤 (Skin) 2. 浅筋膜 (Connective tissue) 3、帽状腱膜和枕额肌 (Aponeurosis) 4.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5. 颅骨外膜 (Pericranium),头皮,Scalp 头皮,颞区的软组织,颅顶部的血

10、管和神经,前组: 滑车上血管、N 眶上血管、N 外侧组: 颞浅血管和耳颞N(耳前) 耳后血管和耳大、枕小N(耳后) 后组: 枕血管和枕大N,硬脑膜及硬脑膜窦,硬脑膜分内、外两层 内层在颅腔内折叠形成大脑镰、小脑幕、鞍膈等 在某些部分,内外两层间衬以内皮,形成硬脑膜窦。如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海绵窦等,系解复习 脑神经根,海绵窦的位置、穿经结构及交通,位置:蝶鞍两侧 穿经结构: 内侧壁:颈内A,展N 外侧壁: (自上而下) 动眼N,滑车N, 眼N,上颌N 交通: 前:眼V、翼V丛 后:岩上窦、岩下窦、 基底V丛 内侧:前、后海绵间窦,通过面部静脉与翼丛的交通途径,垂体和垂体窝的毗邻,上,下,

11、前,后,两侧,鞍膈 (视交叉、视N),蝶窦,鞍结节,海绵窦,鞍背,重点内容 1、名词解释:头皮 2、额顶枕区、颞区的层次及其结构特点 3、颅顶的血供和神经支配。 4、海绵窦的位置、毗邻及交通关系 5、穿经海绵窦结构的名称及位置排列关系 6、垂体和垂体窝的毗邻,开颅取脑,颅顶正中矢状和冠状皮肤切口,四瓣翻开头皮 前平眶上缘上方1.5cm,后平枕外隆凸上方1.5cm,环形锯开颅骨。用骨凿沿锯缝撬开颅盖。注意分离硬脑膜和颅盖。,3、上矢状窦两侧由前向后剪开硬脑膜;由两侧耳廓向上剪开硬脑膜至上矢状窦旁。翻开四瓣硬脑膜。,4、轻撬额叶,切断大脑镰在鸡冠处的附着,拉大脑镰向后,至其与小脑幕连接处。,5、轻撬额叶,切断嗅丝,向上推离额叶,在颅中窝切断视神经,颈内动脉;在视交叉后下紧贴鞍膈切断漏斗。在鞍背两侧切断动眼N和滑车N。,头向一侧,揭起颞叶,沿颞骨岩部上缘和小脑幕后缘切断小脑幕。轻抬额叶颞叶,在颞骨岩部尖部附近,切断三叉N根,然后切断展N根,面N根,前庭蜗N根。枕骨大孔附近,切断颈内V及舌咽、迷走,副和舌下N根以及椎A。 头尽量后仰,取出延髓和小脑,顺斜坡进入枕骨大孔,切断延髓和脊髓,取出全脑。,尸位与切口,尸体仰卧,肩部垫高,头部后仰 颈部前正中纵切口 (自下颌骨下缘中点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中点) 锁骨稍下方横切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