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含解析20190524154.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8836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WPS 页数:21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含解析20190524154.wps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含解析20190524154.wps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含解析20190524154.wps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含解析20190524154.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3近代物理初步含解析20190524154.wps(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 1313 近代物理初步 第一部分名师综述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发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规律。 考纲要求 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极限 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 2、知道两种原子结构模型,会用玻尔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掌握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能结合 能级图求解原子的跃迁问题。 3、掌握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等知识;会书写核反应方程,并能根据质能方程求解核能问题 命题规律 1、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是理解的难点, 也是

2、考查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光电效应方程可能会以填空题或计算题形式出现。 2、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公式、原子跃迁条件在选做题部分出现的几率将会增加,可能 单独命题,也可能与其它知识联合出题 3、半衰期、质能方程的应用、计算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试题一般以基础 知识为主,较简单. 第二部分精选试题 一、单选题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 【答案】 A 【解析】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根据 a 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来的,A 正确。 2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

3、复杂的环形装置,结构如图所示。环心处有一欧姆线圈,四周 是一个环形真空室,真空室外部排列着环向场线圈和极向场线圈。当欧姆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 流时,在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涡旋电场,将真空室中的等离子体加速,从而达到较高 的温度。再通过其他方式的进一步加热,就可以达到核聚变的临界温度。同时,环形真空室中 的高温等离子体形成等离子体电流,与极向场线圈、环向场线圈共同产生磁场,在真空室区域 形成闭合磁笼,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室中,有利于核聚变的进行。已知真空室内等离子 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 T 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托卡马克装置中核聚变的原理和目前核电站中核反应的

4、原理是相同的 B极向场线圈和环向场线圈的主要作用是加热等离子体 C欧姆线圈中通以恒定电流时,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等离子体将不能发生核聚变 D为了约束温度为 T的等离子体,所需要的磁感应强度 B必须正比于温度 T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目前核电站中核反应的原理是核裂变,原理不同,故 A 错误; B、极向场线圈、环向场线圈主要作用是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室中,有利于核聚变的进 行,故 B 错误; C、欧姆线圈中通以恒定的电流时,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无法激发电场,则在托卡马 克的内部无法产生电场,等离子体无法被加速,因而不能发生核聚变,故 C 正确。 1 2 D、带电粒子的平均动

5、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 T成正比,则T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mv v2 则qvB = mR,则有B T,故 D 错误。 3一对正、负电子可形成一种寿命比较短的称为“电子偶素”的新粒子。电子偶素中的正电 子与负电子都以速率 v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假定玻尔关于氢 原子的理论可用于电子 偶素,电子的质量 m、速率 v和正、负电子间的距离 r的乘积也满足量子化条件,即mvnrn = n h ,式中 n称为量子数,可取整数值 1、2、3、,h为普朗克常量。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 2 ke2 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r时,电子偶素的电势能Ep = - ,则关于 r 电

6、子偶素处在基态时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k2e4m 2k2e2m 2k2e4m A B C - D h2 h2 h2 - 2k2e2m h2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正电子与负电子都以速率 v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两者间的库仑力充当向心力;结合 题中量子化的条件,可得 n=1时正、负电子间的距离r1、电子的速率v1。求出 n=1时两个电子 的动能和电子偶素的电势能可得电子偶素处在基态时的能量。 2 【详解】 e2 v12 设 n=1时正、负电子间的距离为r1、电子的速率为v1,则k = m ,由量子化条件可得mv1r1 = r21 r1 2 h 1 2 ke2 h2

7、e2 2 v1 = h r1 = 2mv ,联立解得: 、 。每个电子的动能 Ek = 1,系统的电势能EP = -k , r1 2km2e2 2k2e4m 则电子偶素处在基态时的能量E1 = 2Ek + EP,解得:E1 = - 。故 C 项正确,ABD三项错 h2 误。 E1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1,激发态能量为En = ,其中 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n2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B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2(h - E1) m C大量处于 n3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

8、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 D若原子从 n6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 从 n6 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选项 A 错误; B、基态的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最大动能为 EkmhE1,设电 2(h - E1) 子的最大速度为 vm,则 vm ,选项 B 错 误; m C、大量处于 n3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能辐射的光线的条数C323 种,选项 C 正确; 从 n

9、6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产生的电磁波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 n6 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产生的电磁波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5如图所示,静止的 2 9328U核发生 衰变后生成反冲Th核,两个产物都在垂直于它们的速度方向 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2 9 238U29304Th + 4 2He BTh核和 粒子的圆周轨道半径之比为 1:45 3 CTh核和 粒子的动能之比为 1:45 DTh 核和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旋转的方向相同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由电荷守恒及质量守恒可知,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10、2 9 238U29 034Th + 2 4He,故 A 正确;粒子在磁场中 mv 运动,洛伦兹力作向心力,所以有,R = ;而 P=mv 相同、B 相同,故 Th 核和 粒子的圆周 qB RTh 2 1 vTh m 4 轨道半径之比R = 90 = ,故 B 正确;由动量守恒可得衰变后v = mTh = ,所以 Th核和 45 234 1 2mThv 2 EkTh Th EkTh 4 2 粒子的动能之比Ek = = 234 = ,故 C 错 误;Th核和 粒子都带正电荷,所以在 Ek = 1 117 2mv 2 图示匀强磁场中都是逆时针旋转,故 D 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 C。 【点

11、睛】 此题类似反冲问题,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轨道半径公式讨论;写衰变方程时要注意电荷、质量 都要守恒即反应前后各粒子的 质子数总和不变,相对原子质量总数不变,但前后结合能一般发 生改 变。 6紫外光电管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对油库等重要场所进行火灾报警的装置,其工作电路如图 所示,其中 A 为阳极,K 为阴极,只有当明火中的紫外线照射到 极时,c、d 端才会有信号 输出。已知地球表面太阳光中紫外线波长主要在 315nm-400nm之间,而明火中的紫外线波长主 要在 200nm- 280nm 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实现有效报警,照射光电管的紫外线波长应大于 280nm B明火照射到搬时间要足够长

12、,c、d 端才有输出电压 C仅有太阳光照射光电管时,c、d 端输出的电压为零 D火灾报警时,照射光电管的紫外线波长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 【答案】 C 【解析】A、根据题意要实现有效报警,照射光电管的紫外线波长应介于 200nm-280nm之间, 故 A 错; B、光电效应的发生具有瞬时性,故 B 错; C、仅有太阳光照射光电管时,由于波长大于明火的波长即频率小于明火的频率,所以不能发 4 生光电效应,回路中没有电流,cd 段也就没有电压,故 C 正确; D、火灾报警时,照射光电管的紫外线波长越大,则频率越小,那么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就越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7关于原子核

13、、原子核的衰变、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核聚变 C29328U衰变成82206Pb 要经过 8 次 衰变和 6 次 衰变 D发生 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 2 【答案】 D 【解析】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不一定越稳定,故 A 错误; B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能产生光电子,故 B 正确; 238 - 206 C铀核(29328U)衰变为铅核(28 206Pb)的过程中, 衰变一次质量数减少4 个,次数n = ; 4 = 8 衰变的次数为n = 2 8 - (92 - 82)

14、= 6,要经过8 次 衰变和6次 衰变,故 C 错误; D 粒子为氦核,由两个质子和两种中子组成,所以发生 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 比,中子数减少了2,故 D 正确 故选:BD 8现在很多血管专科医院引进了一种被称为“心脏灌注显像”的检测技术,将若干毫升含放 射性元素锝(Tc)的注射液注入被检测者的动脉中,经过 40分钟后,这些含放射性物质的注 射液通过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到血液中,这时对被检测者的心脏进行造影。心脏血管正常的位 置由于放射性物质随血液到达而有放射线射出;心脏血管被堵塞的部分由于无放射性物质到达, 将无放射线射出。医生根据显像情况就可判定被检测者心脏血管有无病变,并判定病变

15、位置。 你认为检测所用放射性锝的半衰期应该最接近() A6 分钟 B6 小时 C6 天 D6 个月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若干毫升含放射性元素锝(Tc)的注射液注入被检测者的动脉中, 经过 40分钟后,这些含放射性物质的注射液通过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到血液中,可知检测所 用放射性锝的半衰期应该最接近 6 小时才合适,故选 B 考点:半衰期 【名师点睛】本题较简单,学生对习题的信息量较大,增大了阅读的难度,但该题注重了结合 生活来考查物理知识,是今后考试考查的方向,学生在学习中应注意搜集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5 9从 1907 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 C U

16、 (即图 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 G 的 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 K 、A 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 v,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 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 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按照 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 UC -v图像如图 2 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427 1014 Hz 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550 1014 Hz C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D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设金属的逸出功为 光电子的最大初 动能 Ek 与遏止电压 UC 的关系是 联立两式可得

17、: 可解得 ,即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Hz,在误 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 A 正确;B 错误。 考点:光电效应。 10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 m1、m2和 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 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m1+m2-m3)c B(m1-m2-m3)c C(m1+m2-m3)c2 D(m1-m2-m3)c2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能方程E = mc2知,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等于质量的减少量与光速 c 6 平方的乘积,C 正确,A、B、D 错误。 考点:主要考查质能方程 二、多选题 11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 X 发生 衰变后变成新

18、原子核 Y。已知核 X 的质量数为 A,电 荷数为 Z,核 X、核 Y 和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X、mY和 m,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R。 则 A A - 4 Z - 2Y + 4 2He A衰变方程可表示为ZX B核 Y 的结合能为(mx-my-m)c2 2R C核 Y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D核 Y 的动能为 Z - 2 EKY = mY(mX - mY - m)c2 mY + m 【答案】 AC 【解析】 【详解】 A 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选项 A 正确; ZX Z A - 2 4Y + 4 2He B此反应中放出的总能量为:E=(mx-my-m)c2

19、,可知核 Y 的结合能不等于(mx-my-m)c2, 选项 B 错误; mv P C根据半径公式r = ,又 mv=P(动量),则得 ,在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根据动量 qB r = qB rY q 2 守恒定律得:0=PY-P,则 PY=P,得半径之比为r = qY = ,则核 Y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Z - 2 2R 为rY = ,故 C 正确; Z - 2 1 2 2mYvY m(mYvY)2 m EkY D两核的动能之比: ,因 Ek = = = mY EkY + Ek = E = (mx - my - m )1 mY(mv)2 2mv 2 m(mX - mY - m)c2 c2 Ek

20、Y = ,解得 ,选项 D 错误。 mY + m 12如图为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示意图,利用钋(82 140Po)衰变放出的 粒 子轰击铍(94Be)时产生了未知射线。查德威克曾用这种射线分别轰击氢原子(1H)和氮原子(174N), 结果打出了一些氢核和氮核。他测量了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并认为速度最大昀氢核和 氮核是由未知射线中的粒子分别与它们发生弹性正碰的结果,设氢核的最大速度为 VH,氮核的 最大速度为 VN,氢核和氮核在未被打出前可认为是静止的。查德威克运用能量和动量的知识推 算了这种未知粒子的质量。设氢原子的质量为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钋的衰变方程为 2 8 4

21、10Po28 208Pb + 2 4He B图中粒子 A 是中子 7 14vN - vH C未知粒子的质量为 m vH - vN 14vN + vH D未知粒子的质量为 m vH - vN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A 中的核反应是错误的,选项 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图中不 可见粒子 A 是中子,选项 B 正确;氢原子的质量为 m,则氮核的质量为 14m,设未知射线粒子 1 2 的质量为 m0,碰前速度为 v0,则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知:m0v0=m0v1+mvH; 2m0v0 = 1 2 2m0v1 + 1 2m0v0 2m0v0 2 2mv m0

22、+ m vN = H;联立解得:vH = ;同理未知射线与氮核碰撞时,氮核的速度: ;由两 m0 + 14m 14vN - vH 式可得:m0 = vH - vN m,故选项 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 1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 a、b的单色光 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 的遏止电压分别为 Ua和 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 Eka和 Ek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若 ab,则一定有 Uab,则一定有 EkaEkb C若 Uab,则一定有 haEkahbEkb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v-W0知, vavb,逸出

23、功相同,则 EkaEkb,又 Ekm=eUc,则 UaUb, 故 A 错误,B 正确。根据 Ekm=eUc知,若 UaUb,则一定有 EkaEkb,故 C 正确。逸出功 W0=hv-Ekm,由于金属的逸出功相同,则有:hva-Eka=hvb-Ekb,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以及知道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注意金属的逸出功 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14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 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 AC 面相互平行放置,由 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 BC面从 P 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 a、b 两点射出。对于从 a、b 射出的这两束光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 a、b 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B从 a、b 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 BC边 8 C从 b 点射出的光比从 a 点射出的光更容易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D从 a 点射出的光比从 b 点射出的光更容易观察到单缝衍射现象 【答案】 BCD 【解析】 【分析】 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分析知道从 a、b 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平行红光的折射率小于蓝光的折 射率,根据偏折角的大小判断知,从 a 点射出的为红光,从 b 点射出的为蓝光再结合光电效 应的条件和衍射现象的条件分析即可 【详解】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从 a、b 两点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则从 a、b 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

25、平行,且平行于 BC 面。故 A 错误,B 正确。红光的折射率小于蓝光的折射率,光线经过三棱 镜 ABC后红光的偏折角小于蓝光的偏折角,进入三棱镜 CBA 后,从 a 点射出的为红光,从 b 点 射出的为蓝光。红光的频率小于蓝光的频率。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 极限频率,则从 b 点射出的蓝光比从 a 点射出的红光更容易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故 C 正确。 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长,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越容易产生衍射现象,则从 a 点射出的红光 比从 b 点射出的蓝光更容易观察到单缝衍射现象,故 D 正确。故选 BCD。 【点睛】 本题关键是利用光路的可逆性考查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

26、解能力,同时要掌握光电效应和衍射 现象的条件,频率越大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波长越大越容易衍射 15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种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实验图象可求出(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 B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E. 任意入射光频率 v 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动能 【答案】 ABC 【解析】 A、C、根据Ekm = h - W0得,纵轴截距的绝对值等于金属的逸出功,等于 E当最大初动能 E c 为零时,入射光的频率等于截止频率,所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0 = 由 ,可求得极 h = 9 E

27、 限波长,故 A、C 正确B、逸出功等于 E,则E = h0,所以h = 0.或通过图线的斜率求出k = h = E 0. 故 B 正确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故 D 错误E、只 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即要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才能有入射光的频率与逸出的光 电子的动能关系,故 E 错误;故选 AB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知道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同时理解 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 16云室能显示射线的径迹,把云室放在磁场中,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和半径大小 就能判断粒子的属性,放射性元素 A 的原子核静止放在磁感应强度 B=2.5T的

28、匀强磁场中发生 衰变,放射出粒子并变成新原子核 B,放射出的粒子与新核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测得两圆的半 径 之 比 R1: R2=42: 1, 且 R1=0.2m, 已 知 粒 子 质 量 m=6.6410-27kg, 粒 子 质 量 m=9.110-31kg,普朗克常量取 h=6.610-34J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原子核 B 的核电荷数为 84 B放射性元素 A 原子核发生的是 衰变 C衰变放射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2.4107m/s D如果 A 原子核衰变时释放出一种频率为 1.21015Hz的光子,那么这种光子能使逸出功为 4.54eV 的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 ACD

29、【解析】 mv2 由动量守恒 0=mv-mv,粒子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 qvB = ,又 q=2e,R1: r R2=42:1,由以上关系得该放射性元素的电荷量 q=84e,即衰变前原子核的电荷数为 84,故 A 正确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因初动量为零,故衰变后两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 轨迹为外切圆,说明两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均带正电,故发生的是 衰变,故 B mv qBR1 2 1.6 10 - 19 2.5 0.2 错误因R1 = qB ,得v = m = ,故 C 27 m/s 2.4 10 7m/s 6.64 10 - 正 确 A 原 子 核 衰 变 时 释 放

30、出 一 种 频 率 为 1.21015 Hz的 光 子 , 依 据 E=h=6.610-341.21015 J=7.9210-19 J=4.95eV4.54 eV,因此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 应,故 D 正确;故选 A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等知识点,难度中等, 综合性较强,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时掌握光电效应产生条件,及注意电子伏特与焦耳的单 10 位转换 17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 131和铯 137。碘 131的半衰期约为 8 天,会释放 射线; 铯 137是铯 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 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 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1、) A碘 131 释放的 射线由氦核组成, 衰变的方程是 131 131 0 53 I 54 Xe 1e B碘 131 释放的 射线是电子流, 衰变的方程是 15331I 15341Xe 10e C与铯 137 相比,碘 131 衰变更慢,且铯 133 和铯 137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铯 137 衰变时辐射出的 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答案】 BD 【解析】试题分析: 射线实际是电子流,故 A 错误,B 正确;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碘 131的半衰期为 8 天,铯 137半衰期为 30年,碘 131衰变更 快;同位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元素

32、,故铯 133和铯 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故 C 错误。 射线是高频电磁波,其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的能量,故 D 正确。 考点:可控热核反应、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重核的裂变 【名师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原子核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基本知识也要注意积累 和记忆,平时加强理解和应用。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与黑体的温度无关 B德布罗意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C据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E h -W k 0 D用频率一定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发出的

33、光电子数越多 E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答案】 BDE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黑体辐射规律: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 有关,故 A 正确;B、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之后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故 B 正 确;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 E h -W k 0 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 C 错误;D、用频率一定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 光越强,则光束中的光电子的数目越多,单位时间发出的光电子数越多,故 D 正确;E、光电 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 E 正确故选 BDE

34、考点:考查光电效应;物质波 【名师点睛】考查黑体辐射的规律,理解光的波粒两面性,知道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的作用, 注意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19下列五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11 A图甲: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B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C图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D图丁: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E图戊: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答案】 ADE 【解析】 试题分析

35、:A 图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 A 正确B 图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图,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 B 错误C 图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故 C 错误D 图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 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故 D 正确E 图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 E 正确故选 ADE。 考点:粒子散射实验;重核裂变;黑体辐射;玻尔理论 2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图甲是 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当显微镜在 A、B、C、D 中的 A 位置时荧光屏上接收到的 粒子数最多 B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

36、图,氢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 n=1能级时吸收了一定频率的光子 能量 C图丙是光电效应实验示意图,当光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则此时验电器的金 属杆带的是正电荷 D图丁是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该实验现象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E图戊是风力发电的国际通用标志 【答案】 ACD 【解析】 试题分析:A、图甲是 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当显微镜在 A、B、C、D 中的 A 位置时荧光屏 12 上接收到的 粒子数最多故 A 正 确;B、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结合氢光谱可知,氢 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 n=1能级时产生的光子的频率属于紫外线范畴故 B 错误;C、当光照 射锌板时

37、,金属板失去电子,将带正电,所以与之相连的验电器的指针将发生偏转,此时验电 器的金属杆带的是正电荷故 C 正确;D、图丁是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由于衍射是 波特有的性质,所以该实验现象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 D 正 确;E、图戊是辐射标志(亦 称三叶草)不是风力发电的国际通用标志故 E 错误故选 ACD 考点:考查光电效应;粒子散射实验 【名师点睛】(1)由 粒子的散射实验可知,原子内部的结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全部 正电荷及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里面,外面自由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知道 粒子的散射实 验的结果;(2)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发生光电效应时有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理解光电效应 的产生;(3)理解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以及光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 确应用 1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