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109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心电图相关知识.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相关知识,历史溯源 心电图定义及产生原理 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异常心电图,Einthoven.Willem 1903年出生,荷兰科学家 命名了心电图的波名 研制了心电图检测仪 提出了“爱因托芬”三角 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860-1927,历史溯源,历史溯源,国际公认了美国心脏学会(AHC)在1954 年提出的倡议 1、 12导联心电图 、aVR 、aVL、aVF V1、V2、V3、V4、V5、V6 2、 18导联系统 增加了右胸V3RV5R、左胸V7V9,方圻,黄宛,20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心电图应用。黄宛,1918年生于北京, 17岁

2、考取清华大学。 20岁考取协和医学院。194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赴美学习。 1950年回国,和方圻教授一起,开始了心电图的研究应用。,历史溯源,什么是心电图?,(一)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最有价值) (二)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三)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四)心电监护 (五)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六)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心电图临床意义,(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二)心电波形的形成 心电向量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波形的形成,心电图产生原理,1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极化状态 此时细胞膜外侧具有正电荷(+),膜内侧具有负电荷(-),细胞内外存在电位变

3、化,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此时,膜外任意两点间无电位差,没有电流产生,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2心肌除极 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便开始除极(depolarization),此时,膜外正电荷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外的电荷逆转,即细胞膜外转为负电荷,细胞膜内转为正电荷,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这种极化状态的消失,叫除极。 此过程中细胞膜外相邻的一个尚未除极的部位仍带有正电荷(+,电源)与一个已经除极了的负电荷(-,电穴)构成一对电偶(dipole)。,(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3复极过程 除极完毕,心肌细胞开始复极(

4、repolarization),膜两侧离子又逐步变为外正内负,直至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静息状态。,(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刺激,为了检测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及波形的形成,将电极分别放在细胞的不同的部位。当检测电极: 面对细胞电偶方向时,可测得正电位,描出向上的波(C); 背离细胞电偶方向时,可测得负电位,描出向下的波(A); 先面向细胞电偶方向后背离细胞电偶方向,可测得先正后负的波形(B) 。,(一)概念 电偶移动所产生电动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量),称向量。 一对电偶就是一个向量。箭矢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箭矢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前端代表正电荷(电源),尾端代

5、表负电荷(电穴)。,B,A,C,B,A,D,心电向量,综合心电向量,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窦房结,结间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房室结,希氏束,R,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心电图各波段形成,心房除极 心室除极 心室慢、快复极 心房除极到心室 心室除极和复极 开始除极,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导 联 体 系,双极肢体导联及导联轴,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及导联轴,胸前导联,3、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额面肢体导联的六轴系统,L,R,F,L,R,F,IV.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一) 心率测量 走纸速度 25mm/s 标准电压 1mV=10mm,心率测定: 心率=60/R-R或P-P(S)

6、,(二)平均心电轴,1、定义:左右心室除极最大向量与导联正侧端 形成的夹角。,检测方法,目测法:看、导联的主波方向: 、均向上为正常。 向上,向下-左偏。 向下,向上-右偏。 、均向下-严重右偏。,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正常心电轴为-300+900; 左偏:-300,重度-300 多见于左室肥大; 右偏:900-1800, 超过则为严重右偏 多见于右室肥大。,(轻度左偏、右偏均可 见于正常人),电轴的意义,患一侧心室肥厚者,该侧较强的电活动,电轴就偏向该肥厚侧 心肌梗塞时,心脏存在一个坏死区,丧失了血液供应,不能产生电兴奋,故QRS向量就会背离此梗死区 总结:电轴可以用来判断心室肥大和心肌梗塞

7、。,(三)心脏循长轴转位,从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设想心脏可循其本身长轴作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正常时V3或V4导联R/S大致相等,为左、右心室过渡区波形。 “顺钟向转位”时,正常在V3或V4导联出现的波形转向左心室方向,即出现在V5、V6导联上。 “逆钟向转位”时,正常在V3或V4导联出现的波形转向右心室方向,即出现在V1、V2导联上。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两种也均可见于正常人。,心脏循长轴转位,(四)正常心电图波形与正常值,(1)P波: 1、方向:、avF、 V4-V6直立; avR导联倒立。 2、宽度不超过0.12秒; 3、高度不超过0.25m

8、V (胸导联为0.20mV)。,(2)P-R间期,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P-R间期正常值0.120.20秒,(3)QRS波群: 1、时间为0.06-0.10 s, 成年人0.12 s; 2、波形与振幅 1)胸导联: R波从V1-V6逐渐增高, S波则相反,逐渐变小; 2)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主波向上; aVR向下; 3)电压:V1 R波1 mv, V5 V6 R波2.5mv。 3、Q波:除aVR导联,宽度不超过0.04秒, 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V1 V2不应出现。,(4)J点:QRS波群终末与S-T 起始的连接点, 多在等电位线上。 (

9、5)ST段:下移不0.05mV, 上抬:V1 V2 不超过0.3mv V3不超过0.5mv,V4-V6不 0.10mV 。,(6)T波: 1、方向:与同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2、振幅:在以R波为主 的导联中,不小于 同导联 R 波的1/10。,(7)Q-T间期:正常范围为0.32-0.44秒 QTc0.44 s。 (8)u波:方向与T波一致,V3导联较明显。U波 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U波倒置可 见于高血钾和心肌缺血等.,正常心电图,;,V.异常心电图:右房肥大,特点: 1、右心房比左心房先除极,右房增大除极延长与左房重叠,振幅增高。 2、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在II、

10、III、aVF导联表现最突出。 3、补充知识:此心电图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表现: 1、为P波增宽0.12s,呈 双峰型,以在I II aVL 导 联最为显著, 又称“二尖 瓣型P波”。 2、双向P波的终末部分 比较大而宽 3、心房内传导阻滞也可出现,注意鉴别。,左房肥大,V1导联QRS波呈R型、RS型、qR型,v1 R/S=1 V5、V6导联R/S1。 Rv1+Sv51.05 mv。 心电轴右偏=90o额面电轴多为110左右。 常伴V1,V2 ST段压低,T波倒置,称右室肥大伴劳损。,右室肥大,1)总体:,aVL,V5,V6 R波增高,V1,V2

11、 S波加深。 2)QRS波群高压(左室导联): 胸导Rv52.5mV, Rv5十Sv14.0mV (m)或3.5mV (w);肢导R11.5mV, RavL1.2mV, RavF2.0mV。 3)QRS 波群时间延长至0.10-0.11s,但0.12s。 4)电轴左偏(口对口)。 5)常伴STT改变(若有称肥大伴劳损)。,左室肥大,(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静止。 2、异位心律失常: 主动性: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被动性:逸搏、逸搏心律。 (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

12、传导阻滞。 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心律失常分类,心室内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冲动所引起的心室搏动,称室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 (2)QRS时间 0.12s (3)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代偿间歇完全,室性早搏,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联律间期,代偿间歇,联律间期 :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代偿间歇 :由于异位搏动提前出现替代了一个正常的窦性搏动,而在异位位搏动之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代偿间歇不完全: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个正常心动周期 代 偿 间 歇 完全:联律间期+代偿间歇 = 2个正常心动周期,联律间期,代

13、偿间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速(只介绍房室结返折型) (1)、指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室上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异常心律。 (2)、频率160250次/分,节律整齐。 (3)、QRS波群正常。 (4)、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多无器性心脏病。 室性心动过速 (1)、指发生3次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心律。 (2)、频率140200次/分,节律不齐。 (3)、QRS波群宽大畸形,0.12s。 (4)、常有心室夺获或融合波(最重要依据)。 注:心室夺获:指极少数一次窦性徼动下传至心室,出现一个正常的QRS 波;心室融合:指极少一次窦性激动下传至心室共同形成有別于其它QRS 波的现象。,室性心动过速,左束支双侧冠状动

14、脉供血,不易阻滞 病因:多为器质性心脏病 心电图特点: QRS波群的时限0.12秒; QRS波群的形态:I aVL V5 V6导联呈宽大、平顶或有切迹的R波。 V1、V2呈宽大、较深的S波,呈现QS或rS波。(、aVF与V1相似)。 I,V5,V6导联Q波消失。凡是在v5或v6导联R波之前出现q波,则应排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继发STT波改变,凡QRS波群向上的导联(如、aVL、V5等)ST段下降,T波倒置。在QRS波群主波向下的导联(如、aVR、V1等)ST段抬高、T波直立。,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细长,单侧冠状动脉供血,传导阻滞常见 特点:QRS时间延长

15、 完全性者QRS0.12秒 不完全者QRS0.12s V1或V2呈rSR型或M形波(最具特征性) S波宽钝而不深 见于V5,V6,及avL导联 V1导联R峰时间延长,0.05秒 V1,v2导联ST轻度压低,T波倒置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有以上QRS波群的特点 QRS波群时间成人在0.08-0.12秒,前无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一)、透壁性梗死(ST抬高型) 1、基本波形 (1)、缺血性:早期为高尖,直立,不对称T波。后期低平,倒置或深尖,对称(冠壮波)T波。 (2)、损伤性:ST段弓背单向曲线抬高,与直立T波相连。 (3)、坏死性:面向坏死区,病理性Q波0.04s,振幅=1/4R。,(

16、二)、非透壁性梗死(非ST段抬高型):出现于局灶或內膜下梗死者。有两类型。 、第一种类型:先是普遍性ST段低压(aVR,有时V1),继而T波倒置或冠壮波。无病Q。 、第二种类型:仅有T波倒置或冠壮波。无病Q。,心肌梗死,2、动态演变 分四期 (1)、早期(超急期,急性缺血期):T波出现改变到ST段开始抬高的时期。 、出现于梗死后数分钟-数小时。 、出现高尖,直立,不对称的T波。 (2)、急性期(充分发损伤展期) 、梗死后数小时-数日出现,可持续数周(2w不降警惕室壁瘤发生。,(3)、亚急性期(吸收期):发生于梗死后数周-数月。 、指ST段开始下降回落至基线的时期。 、T波随之变低,倒置或深尖对称的T波(冠壮波)。 、此期Q波持续存在。 (4)、陈旧期:指ST段回落至基线,至S-T-T波不在变化。梗死后3-6个月或数年。 、部分完全恢复正常,部分维持多遗留下T波低平,倒置或冠壮波保持恒定不变。 、病Q持续数月数年或永六存在。,AMI ECG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