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190517110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95073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WPS 页数:9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190517110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190517110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190517110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190517110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1905171109.wps(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下达标检测(二十四)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2018绍兴 9 月选考诊断)通过对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 的相互比较,可以说明( ) A生物在分子层次上存在高度统一性 B生物在细胞层次上存在高度统一性 C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统一性 D真核生物之间存在统一性 解析:选 C 通过对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的相互比较,发现 这些器官的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属于同源器官,因此可以说明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统 一性。 2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一个种群中,

2、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基因型为 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大于 a 的基因频 率 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 解析:选 D 基因频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都不能代表一个种群, 两者无法比较基因频率的大小;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而非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Aa 个体逐代自交的过程中 A、a 传递给子代的概率相同,因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 A 和 a 基 因频率相等;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通过突变产生 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发生进化。

3、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 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解析:选 C 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为同一物种,不能表现为共同进化;基因突变是 自发的,环境只是对其起选择作用;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 小;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4(2019滨州质检)鼠尾草的雄蕊高度特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 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

4、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 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雄蕊高度特化的鼠尾草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 1 B鼠尾草属于自花传粉植物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解析:选 B 雄蕊高度特化的鼠尾草能够通过蜜蜂传粉,有利于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 后代;鼠尾草通过蜜蜂携带花粉并将花粉传授到其他的花上,这说明鼠尾草能进行异花传粉, 从题中信息不能看出鼠尾草能进行自花传粉;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 同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5(2017浙江 4

5、月选考单科卷)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解析:选 C 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农药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菜青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可以导致有利变 异的积累,即农药的选择使菜青虫的抗药性(有利变异)不断积累;生存斗争是造成菜青虫抗 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6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遗传

6、变异是生物发生进化的内因 B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均为基因突变 C人为因素可以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迁入与迁出、遗传漂变会影响生物进化 解析:选 B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可 遗传变异,就不可能发生进化;猫叫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人的第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属于 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 择某些特定性状的生物进行培育,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例如,人们选择矮 秆作物进行培育从而使作物矮秆基因的频率增大等;迁入与迁出能够引起种群部分基因的增 加或减少,遗传漂变会使少数个体携带的

7、特有基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而消失,两者都会引起 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都会影响生物的进化。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果蝇种群中 AAAa11,该种群自交和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一代基因频率不同 B一个种群中 AA、A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0%、60%、10%,该种群中每种基因型 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 11,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基因型频率不变 C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频率之比为 XBXBXBXbXBYXbY 2 44%6%42%8%,则 Xb的频率为 7% D人的 ABO 血型取决于 3 个等位基因 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某小岛上人的血型 频率(基因型频率):A

8、 型(IAIA,IAi)0.45;B 型(IBIB,IBi)0.13;AB 型(IAIB)0.06;O 型(ii)0.36。IA、IB的频率分别是 0.3、0.1 解析:选 D 一个果蝇种群中 AAAa11,即 AA 占 1/2,Aa 占 1/2,AA 自交后代为 AA,Aa 自交后代中 AA占 1/4、Aa占 1/2、aa占 1/4,故自交后代基因型频率为 P(AA) 5/8,P(Aa)1/4,P(aa)1/8,基因频率为 P(A)3/4,P(a)1/4;自由交配在没有选择 的情况下,子代中的基因频率与亲代中的相同,即 P(A)3/4,P(a)1/4。一个种群中 AA、 Aa、aa 的基因型

9、频率分别为 30%、60%、10%,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60%,a 的基因频率为 40%, 个体随机交配,后代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6%,Aa的基因型频率为 48%,aa的基因型频率为 16%。当 XBXBXBXbXBYXbY44%6%42%8%时,Xb的频率为(68)/(881242 8)0.09,即 9%。由 O 型(ii)的基因型频率0.36可知 i 的频率为 0.6,故 IAIB的频率 为 0.4,假设 IA的频率为 p,则 IB的频率为(0.4p),AB 型(IAIB)的基因型频率为 2p(0.4p)0.06,A 型(IAIA,IAi)的基因型频率为 p22p0.60.45,故

10、p 0.3,IA、IB的频率分别是 0.3、0.1。 8(2019菏泽高三调研)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但 从染色体数目看,人类 23对、黑猩猩 24对,让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产生怀疑。生物学家研究 发现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 和 2B)经拼接与人类 2 号染色体相似,据此提出融合假说。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融合假说成立,在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人和黑猩猩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融合假说说明染色体变化是新物种形成的直接原因 D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 解析:选 C 根据题意分析,若融合假说成立,则在进化过程中,

11、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 (2A 和 2B)经拼接和人类 2 号染色体相似,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 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则两者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物种形 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 和 2B)经拼接和人 类 2 号染色体相似,因此 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 9(2018浙江11 月选考单科卷)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 得知红花(CC)金鱼草 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 C 和 c 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

12、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 40% 3 解析:选 D 一个生物种群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粉红花的产生并非由于基因重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以上等位基因 才会发生自由组合;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CC1/2Cc,故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的基因 型频率Cc/(CCCccc),故 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 10如图所示为某种群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 能得出的结论是( ) A19501980年该种群

13、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1960年该种群 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48% D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解析:选 D 分析图形可知,19501980 年,A 基因的频率先减小后增大,a 基因的频 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到 1990年,该种 群中 A 基因的频率增大到 90%,a 基因的频率减小到 10%,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这些 数据不能说明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因此不能说明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如果该种 群的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 1960 年时种群基因频率为 A40%,a60%,根据遗传平衡公

14、式,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240%60%48%,由题图可知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处于不断变化中, 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因此该种群 Aa基因型的频率不一定为 48%;19301970年,A 基因 的频率逐渐减小,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生物适应当时的环境,19701990 年,A 基 因的频率逐渐增大,说明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生物适应当时的环境,所以变异是有利还 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1.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 种群 a1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 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同域分布

15、,向 d 方 向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 解析:选 B 根据题图,通过地理隔离形成 a1和 a2两个种群,又分别演化出 b、c、d 4 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由于 d 是由 a1演变而来,所以 c 与 d 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 b 和 d 由于地理隔离存在

16、,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所以 b 和 d 可能不是同一物种;即使 a1中的外 迁群体与当时 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 c 和 d 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 12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 比例 63% 21% 12% 4%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种群内基因 h 和基因 g 的频率分别为 0.4、0.5 B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 Gg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50% CHh 和 Gg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7、 D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解 析:选 C 由表格数据可知,矮茎(hh)个体的比例为 16%,则 h 基因频率0.4,同理 可知 g 基因频率0.5;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 Gg的频率20.50.50.5,即该基因型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50%;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四种表现型的比例6321124,这种 理论比例无法推测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种 群中,只要是个体之间随机交配,其产生的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各种基因型的频率都保持 不变,所以该种群继续随机受粉,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二、非选择题 13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在

18、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 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 请回答: (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 1 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 旋蛆蝇中存在_,杀虫剂起到了选择作用,通过选择使_增 大,逐渐形成了抗药的新类型。 (2)在电离辐射后,会产生图 2 所示的基因突变。请阐述你从图 2 获得的基因突变的有 关信息:_ _。 (3)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 5 原因是_。 (4)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AA 和 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 别为

19、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 因型为 AA和 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理由是_。 解析:(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图 1 中杀虫剂处理后,具有抗药性基因的 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逐渐形成抗药性新类型,因此群体 中具有抗药的个体数逐渐上升。(2)由图 2 可知,A 可突变成 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不定向性;A 与 a1、a2、a3互为等位基因,它们为复等位基因,A 可突变成 a1,a1也可突变 成 A,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等。

20、(3)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 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 消灭螺旋蛆蝇,所需时间较长。(4)根据题意分析,第一年,AA、Aa、aa分别占 10%、20%、 70%,则 A 的基因频率10%1/220%20%,a 的基因频率为 80%;第二年,AA、Aa、aa 分别占 4%、32%、64%,则 A 的基因频率4%1/232%20%,a 的基因频率为 80%。可见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答 案:(1)抗药性基因突变 抗药性基因频率 (2)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产生 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是可

21、逆的、基因突变可产生复等位基因 (3)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或基 因突变的频率较低) (4)没有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14遗传现象与基因的传递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频率是指_。进化的实质是 _。 (2)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A 和 a 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 续多代自交,A 的基因频率_(“”“”“”填 上升下降 或 不变 )。若进行随机交配, 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3中 Aa 占_。 (3)果蝇细眼(C)对粗眼(c)为显性,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相同,一 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 F1个体 5 000 只,其中粗眼果蝇约

22、 450只。则亲 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_。 (4)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 40 人有 1 人是该病携带者。 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 概率是_(用分数表示)。 解析:(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生 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根据题意分析,现有基因型为 Aa的小麦,A 和 a 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在自交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若进行随机交配,并且连续淘汰隐性基因纯合的个体 aa,则子一代 AAAa12,子二代 6 A

23、AAa(2/32/3)(21/32/3)11,子三代 AAAa(3/43/4)(23/41/4) 32,因此子三代中 Aa占 2/5。(3)根据题意分析,果蝇自由交配后 cc占 4505 000 9%,则 c 基因频率为 30%,而自由交配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即亲本种群的 c 基因频率也是 30%,又因为亲本都是纯合子,因此亲本果蝇细眼 CC和粗眼 cc 个体的比例为 (130%)30%73。(4)根据题意分析,该遗传病在正常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为 1/40, 一正常男人的父母正常,妹妹携带,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该男人是携带 者的概率为 2/3,则该男人与一名正常女

24、性婚配,后代发病率1/402/31/41/240, 因此后代正常的概率为 239/240。 答案:(1)在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 不变 2/5 (3)73 (4)239/240 15草本植物报春花多数为二型花柱,少数为同型花柱(如图 1 所示)。花药的位置明显 低于柱头的为长柱型花;柱头位置明显低于花药的为短柱型花。同型花柱的花中,花药与柱 头高度相近。 (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它们的喙细而长,在吸 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长期_的结果。 (2)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高山上环境温度降低,

25、传粉昆虫减少,同型花柱的 花比例增大。为研究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进行模拟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 2 所示。 本实验中,套袋处理可以防止_,模拟了高山上_的条件。 据图可知,套袋处理后_,推测同 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_(“”“”填 自花传粉 或 异花传粉 )。 (3)结合图 1 和图 2 分析,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_,这种传粉方式虽然 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_多样性,但_, 7 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 解析:(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都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 费者。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的喙细而长,在吸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 花传粉的作用,

26、这是长期自然选择(或协同进化或者共同进化)的结果。(2) 本实验的目的 是通过套袋处理,模拟高山上无昆虫传粉或传粉昆虫减少的环境条件,探究外来昆虫传粉对 结实率(因变量)的影响,所以套袋处理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模拟高山上无传粉者的环境 条件。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套袋处理后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较高,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 明显低或不结实,推测同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自花传粉。(3)结合图 1 和图 2 分析, 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即有性杂交,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遗传(或 基因)多样性,但同型花柱报春花主要为自花传粉,在传粉昆虫减少条件下结实率更高,有 利于繁殖,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 答案:(1)消费者 自然选择(或协同进化) (2)外来花粉的干扰 无传粉者(或传粉 昆虫减少) 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较高,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明显低或不结实 自花传粉 (3)异花传粉 遗传(或基因) 同型花柱报春花主要为自花传粉,在传粉昆虫减少条件下结 实率更高,有利于繁殖 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