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肿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5827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肿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第5章肿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第5章肿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第5章肿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第5章肿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肿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肿瘤.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肿瘤 (Tumor、 neoplasm),病理教研室 张玲,概述,在欧美一些国家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 血管系统疾病而居第二位。 在我国, 农村人口中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的第三位(105.57/10万),男性为109.99/10万,女性为77.76/10万; 城市人口中居死因第一位(139.28/10万),男性为166.92/10万,女性为109.99/10万。 我国常见的10大恶性肿瘤按死亡率高低排列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白血病、及淋巴瘤、子宫颈癌、鼻咽 癌、乳腺癌等。 Tumor = Neoplasm (良性、恶性) Cancer (carcinoma、sarco

2、ma),一、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 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 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 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性增生 非肿瘤性增生 增生 单克隆性 多克隆性 分化程度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分化成熟 与机体协调性 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 病因去除 持续生长 停止生长 形态结构、功能 异常 正常 对机体影响 有害 有利,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一)肉眼形态 1. 数目和大小: 不同 2. 形状: 多种多样 3. 颜色和质地: 灰白或灰红 4. 硬度: 不同 5. 包膜 : 良性 大多数有完整包膜 恶性 一般无包膜,(

3、二) 组织结构,实质(parenchyma): 肿瘤细胞的总称, 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决定肿瘤的性质、判定T起源、分类和 诊断的主要依据 间质(mesenchyma stroma): 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成,可有L管和少量NF. 对肿瘤实质主要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肌纤维母细胞有限制瘤细胞运动和浸润及收缩作用。,肿瘤的异型性,概念: 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 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 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分化(differentiation)程度 指肿瘤细胞和组织与其来源的细胞和组织 的相似程度。 异型性与分化程度关系: 异型性小者,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高; 异型性大者,肿瘤组织

4、(细胞)分化程度低。 意义: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 良、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分化程度高肠腺瘤,分化程度低肠腺癌,一、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 指肿瘤组织空间排列方式上与其来源的 正常组织的差异,如细胞排列紊乱,层 次、极向消失。 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其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 瘤细胞排列更为紊乱,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 层次或极向。,绒毛状腺瘤,正常肠粘膜,肠腺癌,皮肤鳞状细胞癌,正常肠粘膜,肠乳头状腺瘤,肠腺癌,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细胞的多形性: 大小形状不一,可见瘤巨细胞,肺巨细胞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多形性),肺小细胞癌,(

5、2) 细胞核的多形性: 核大,核浆比例失调 (正常为1:4-6,恶性肿瘤细胞可接近1:1), 大小形状不一、浓染, 染色质呈粗颗 粒状,核膜增厚, 核仁清楚,可见双核、多核、巨核、畸型核, 核分裂像常增多 病理性核分裂像:不对称性、多极性、顿挫性等 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病理性核分裂,正常核分裂,病理性核分裂(箭头所指),病理性核分裂,(3) 细胞浆的改变: 核蛋白嗜碱性。 一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脂质、角质和色素等,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别。 上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核的多形性 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特征,对区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

6、义,而细胞浆内的特异性产物常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细胞来源。,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黏液腺癌),黑色素瘤,(4)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从超微结构水平可以观察到各种提示肿瘤来源或分化方向的细胞器。 如:神经内分泌颗粒,提示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张力原纤维(tonofilament) 提示为鳞状细胞来源 细胞间桥粒(desmosomes) 肌微丝(myofilament) 提示平滑肌源性肿瘤等 密体(dense body) 。 超微结构对鉴别肿瘤的起源有一定意义, 尤其在鉴别癌和肉瘤、鳞癌和腺癌以及黑色素瘤的诊断上。 目前尚未发现可以区别良 恶性肿瘤的特殊超微结构的改变。,间变(anaplasia): 原意

7、是指已分化成熟细胞和组织的退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 因此,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或异型性明显。,间变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彼此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变异,有时很难确定其组织来源。有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tumor)。 从不同方面叙述肿瘤细胞状态的术语: Atypia Differentiation 前二者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描述 Anaplasia 后者一般只能用于恶性肿瘤。,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一、肿瘤的生长速度 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 良性肿瘤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短期内即可形成明显 肿块。 如

8、短期内生长突然加快,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 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 2. 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3. 肿瘤血管形成(tumor angiogenesis),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 生长分数指肿瘤群体细胞中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比例。 生长分数越大,肿瘤生长越迅速; 反之,则生长缓慢。 在细胞恶性转化初期,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复制期,所以生长分数很高。但随着肿瘤的持续生长,不断有瘤细胞发生分化而离开 增殖阶段,使得大多数肿瘤细胞处于G0期。 例:放疗+手术化疗,2. 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在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

9、,既有新细胞不断产生,同时又有细胞因不断凋亡、坏死而丢失,两者平衡状态直接影响肿瘤组织 的生长速度。肿瘤的生长主要取决于瘤细胞的生成大于丢失的程度。,3. 肿瘤血管形成(tumor angiogenesis) 肿瘤血管形成是指实体性肿瘤在机体内诱导形成新生血管的现象。如果没有新生血管形成来供应营养,肿瘤在达到1-2mm 的直径和厚度时(107个细胞左右)将不再增大。因此,诱导血管形成的能力是恶性肿瘤细胞能否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之一。 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TGF-、PDGF 和TNF-等。 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起灌流作用,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又为肿瘤转移准备了

10、有利条件。 抗血管生成因子形成: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管抑素、内皮抑素和脉管抑素等。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途径。,二、肿瘤生长方式和扩散,(一)肿瘤的生长方式(growth pattern) : 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1. 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 是发生在器官或组织内的大多数良性肿瘤 的生长方式。肿瘤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包 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移动性良好,易切除,常不复发。,2. 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 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道等)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蕈

11、状或菜花状肿物。 良、恶性肿瘤都可呈现外生性生长。,3. 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ng growth): 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瘤组织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管内,像树 根长入土壤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界不清,移动性差或固定。 手术切除范围大,易复发。 例外:血管瘤,胃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瘤,肠息肉状腺瘤,多发性肠乳头状腺瘤,肺癌(中央型),(二) 肿瘤的扩散(spread of tumor),1. 侵袭(invasion) 是指恶性肿瘤连续不断地浸润、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生长状态,也即直接蔓延。 恶性肿瘤细胞随着增生,常常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的外周

12、间隙,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正常器官和组织,并继续生长。 例如胰头癌可蔓延到肝脏、十二指肠;晚期乳腺癌可穿过胸肌和胸腔蔓延至肺脏。 2. 转移(metastasis):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 管、血管或体腔, 被带到他处而继 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2. 转移(metastasis):,(1)淋巴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逆行转移、跳跃性转移 2)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 metastasis):毛细血管、静脉壁薄、压力低常见肺、肝 转移瘤特点:多发、散在、界清、位于器官表面。 癌脐:器官表面转移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下陷。 (3

13、)种植性转移(transcoelomic metastasis):体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侵破表面,瘤细胞像播种一样 种植在体腔内器官表面,形成转移瘤。,种植性转移的种类 Krukenberg瘤:双侧卵巢种植性肿瘤 胸腔内种植: 肺癌 浆膜腔内种植: 经脑脊液种植: 髓母细胞瘤 医源性种植: 切口种植(极少),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转移癌 (粘液腺癌),绒癌肺转移,肝血道转移癌,胰腺癌肝转移,胶样癌种植转移,粘液腺癌,(三) 恶性肿瘤浸润与转移机制,重要作用:侵袭能力的亚克隆瘤细胞; 肿瘤内血管形成 1. 演进与异质化 演进 (progression):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

14、,包括生长加快,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 异质化(heterogeneity): 肿瘤细胞的不同亚克隆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 原因:附加基因突变亚克隆获得不同特性。,2. 局部侵袭: (1) 肿瘤细胞间粘附力:cadherin、Fn细胞间连接。 (2) 肿瘤细胞与基底膜的紧密附着:Ln受体, Fn受体 (3) 细胞外基质降解: Cathepsin-D, u-PA溶解Ln 、Fn。 (4) 肿瘤细胞的移出:阿米巴运动游出。,3. 血行转移 进入血管的癌细胞,形成转移灶小于千分之一 癌细胞表面表达CD44变异分子-识别毛细血管后静脉内皮细胞。 器官选择性: 肺

15、癌 肾上腺、脑; 甲状腺癌 骨,4.分子遗传学 上皮钙粘基因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基因 nm23(non-metastasis),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1. 分级:级:高分化; 级:中分化; 级:低分化 2. TNM分期系统: T:肿瘤原发灶大小(T1-T4) N:淋巴结受累(N0,N1-N3) M:血行转移(M0,M1/M2),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垂体嗜酸性细胞瘤:肢端肥大症 胰岛细胞瘤: 阵发性血糖过低,二、 恶性肿瘤 (1) 并发症: 坏死、出血、穿

16、孔、骨折 (2) 疼痛 (3) 恶病质(cachexia):恶性肿瘤晚期, 机体严重消瘦、无 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4)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非内分泌腺发生的恶性肿瘤产生的 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的内分泌症状、神经肌肉以及骨关节和 血液等方面的症状或异常,如:ACTH、PTH、TSH 。 副肿瘤综合征:肿瘤通过产生某些物质间接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关节、肾脏、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属于副肿瘤综合征一种。,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异型性大, 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 分化不好,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17、 核 分 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 多见,可见病理核分裂 生长速度 缓慢 缓慢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 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 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清楚,故通常可推动包膜形成 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润 性生长。; 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 转 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 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 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 或阻塞作用。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交界性:(b

18、orderline tumor)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相对性:基底细胞癌很少转移 可变性:良性恶性。儿童黑色素瘤可消失,腺瘤腺癌,肿瘤的命名和分类,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1. 良性肿瘤: (1) 组织来源+瘤:如纤维瘤、脂肪瘤、纤维腺瘤等 (2) 器官+形状+瘤:膀胱乳头状瘤、皮肤乳头状瘤、肠腺瘤等,2. 恶性肿瘤: (1)癌(carcinoma):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来源组织+癌: 如乳腺癌、鳞癌 器官+组织+癌:如胃腺癌、食道鳞癌等 (2)肉瘤(sarcoma):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来源组织+肉瘤:纤维肉瘤 (3)癌肉瘤(carcinosarcoma): 癌与肉瘤成份同时存在

19、,3. 其他: (1)母细胞瘤: 恶性-神经母细胞瘤;良性-骨母细胞瘤 (2)习惯或成份复杂:恶性色素瘤 (3)人名:霍奇金(Hodgkin)病、尤文氏(Ewing)瘤。 (4)按瘤细胞形态:燕麦细胞癌,透明细胞肉瘤。 二、肿瘤的分类,T:原发肿瘤大小、 浸润程度 N:有无淋巴结转移 M:有无血道转移,肺癌的TNM分期,常见肿瘤的举例,一、上皮性肿瘤 (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 乳头状瘤 来源:被覆上皮(鳞状, 柱状, 移行上皮) 部位:皮肤,泌尿道,胃肠道 肉眼:乳头状 镜下:乳头状上皮+结缔组织轴心 特点: 外耳道、阴茎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易恶变。,肠乳头状腺瘤,2. 腺瘤(adenoma

20、) 来源:腺上皮 部位:甲状腺, 乳腺, 肠等 肉眼:息肉状,乳头状,结节状 镜下:腺管大小不同, 形状不规则; (1)多形性腺瘤 来源:闰管上皮和肌上皮细胞 部位:常见涎腺,最常见于腮腺 病变:腺上皮+粘液样+软骨样组织 特点:易复发 少数恶变,多形性腺瘤,(2)息肉状腺瘤 部位:常见于直肠、结肠 特点:多发性家族性,易恶变,(3) 囊腺瘤 常见于卵巢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易恶变 粘液性囊腺瘤 (4)纤维腺瘤:常发生于乳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单囊),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多囊),卵巢粘液性多房性囊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包膜完整),(二)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21、 carcinoma) 部位:皮肤、口腔、食管、喉、子宫颈等 2.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部位: 多见老年人面部,如鼻翼 肉眼: 溃疡, 生长慢, 镜下: 基底细胞样癌巢 特点: 转移少,放疗敏感。,口唇部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鳞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3.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部位:膀胱、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4. 腺癌(adenocarcinoma) 来源: 腺体、导管或分泌上皮 部位: 胃肠, 胆囊, 子宫体等。 肉眼: 乳头状, 菜花状结节状, 可见坏死或溃疡。 镜下: 腺癌;

22、实体癌; 粘液癌,肠癌,中分化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髓样癌,硬 癌,硬癌,髓样癌,印戒细胞癌,粘液癌,(三)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 概念: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 潜在可能性的病变, 长期存 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遗传性 获得性,常见癌前病变: (1) 粘膜白斑 (2) 子宫颈糜烂和慢性宫颈炎 (3) 纤维囊性乳腺病 (4) 结肠、直肠腺瘤状息肉 (5)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 (6)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7) 皮肤慢性溃疡 (8) 肝硬化,宫颈糜烂,家族性多发性息肉,2. 非典型增生 (dysplasia): (1) 是

23、癌前病变形态学改变,指增生上 皮出现一定程度异型性,但不足以 诊断为癌。 (2) 常发生于鳞状上皮,可见于腺上皮。 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轻度 2/3、3/3,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重度),3. 原位癌 (Carcinoma in situ): 粘膜鳞状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原位癌(箭头所指基底膜完整),二、间叶组织肿瘤 1. 纤维瘤(fibroma) 来源:纤维结缔组织 部位:四肢及躯干皮下 肉眼: 有包膜,实性结节状, 灰白色,编织状,质硬 镜下: 分化良好的纤维瘤细胞编织状排列 瘤细胞相似于纤维母细胞, 间质为血

24、管。,纤 维 瘤,2.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来源: 纤维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 部位: 四肢及躯干皮下 肉眼: 细腻鱼肉状, 有坏死, 出血 镜下: 瘤细胞梭形, 排列紊乱,异型性 明显,纤维肉瘤,3. 脂肪瘤 来源:脂肪组织 部位:四肢、躯干、皮下 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脂 肪 瘤,脂 肪 瘤(分叶状),脂肪瘤,4. 脂肪肉瘤 来源:原始间叶组织 部位:腹膜后及大腿深部软组织 肉眼:结节、分叶状,黄红色 镜下:分化差, 明显异型性和 多样性的脂肪母细胞,高分化型脂肪肉瘤,5. 平滑肌瘤(leiomyoma) 部位:子宫,胃肠,支气管 肉眼:结节状,有包膜,灰白,质硬 镜下:

25、梭形细胞编织状,核杆状 6.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部位:多见于子宫、胃肠,偶见于腹膜后,肠系膜 肉眼:细腻鱼肉状,出血,坏死 镜下:梭形细胞,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像多少对判断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平滑肌瘤: 多见于子宫,圆形有包 膜,质实、灰红色。 镜下:瘤细胞似平滑肌细胞,呈束状 排列,交错呈编织状。,子宫平滑肌瘤,多发性平滑肌瘤,平滑肌瘤,7. 血管瘤(hemangioma) 来源:血管内皮 部位:皮肤多见 肉眼:无包膜, 浸润生长, 红斑或结节状 镜下: 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 混合性血管瘤,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心室壁血管瘤,毛细血管瘤,8. 血管肉瘤(he

26、mangiosarcoma) 来源:血管内皮细胞 部位:各器官和软组织(皮肤多见) 肉眼: 结节状,丘疹状, 常见坏死,出血 镜下:不规则管腔, 异型性及核分裂像,骨肉瘤(osteosarcoma) 年龄:常见青少年 来源:骨母细胞 部位:股骨下端和胫,腓骨上端 肉眼:灰白,质地细腻,有出血坏死 镜下:瘤细胞呈梭形, 多边形及不规则形, 肿瘤性成骨,骨肉瘤,癌 肉 瘤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常见,为9倍肉瘤 较少见, 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 大多见于青少年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 质软、色灰红、 较干燥 湿润细腻、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 实质与间

27、质分界清楚, 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纤维组织每有增生 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免疫组化 表达上皮标记 表达间叶组织标记 如CK、EMA 如vimentin 转 多经淋巴道 多经血道,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癌基因 1原癌基因、癌基因及其产物 :癌基因为具有潜 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 2原癌基因的激活 (二)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1Rb基因 2p53基因 (三)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调节基因 (四)端粒和肿瘤 (五)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二、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

28、一)化学致癌因素 1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1)多环芳烃 (2)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 (3)亚硝胺类 (4)真菌毒素 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1)烷化剂与酰化剂 (2)其它直接致癌物 :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二)物理性致癌因素:离子辐射 (三)病毒和细菌致癌 1RNA致瘤病毒 2DNA致瘤病毒 (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2)Epstein-Barr病毒(EBV) (3)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B,HBV) 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一)遗传因素 1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肿瘤 2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 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 因素更为重要 (二)宿主对肿瘤的反应肿瘤免疫 1肿瘤抗原 2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3免疫监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