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7741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hap.6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1.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4. 微生物培养法 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生长的定义 Growth is defined as an increase in cellular constituents and may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a microorganisms size ,population number, or both. 微生物数量和重量的增加。,微生物生长特点 -平衡生长 -生长与繁殖联系 -用群体指标反映(研究)生长,一、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一)测生长量:

2、适用一切微生物,1测体积 2称干重 3间接法:比浊法、 生理指标法 (N,C,P,DNA,ATP等),(二)计繁殖数 1、直接法: 血球计数板法 (常用) Petroff-Hausser 计数板 局限性,2、间接法:(活菌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菌落形成单位(CFU),最大可能数量法(MPN) 供测样品通过稀释接种于液体选择培养基中,然后根据生长与否,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微生物数量的一种计数方法。,膜过滤培养法,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个体生长与同步生长 个体水平研究: -超薄切片 -显微摄影技术,-同步生长(培养): 细胞群体中每个个 体处于同样的细胞生 长、分裂周期状态。,如何研究芽孢的个

3、体发育?,同步培养方法 诱导法:变换温度、光脉冲、营养供应 机械筛选法( Helmstetter-cummings的膜洗脱技术),二、典型生长曲线 描述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曲线。,绘制曲线条件 1)分批培养 2)细胞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根据生长速率常数(R=n/t2-t1)划分: 1)延滞期:生长速率常数为零,仅个体变化 对策: -采用对数期种子(种子的活化) -增大接种量 -采用营养丰富培养基,指数期:生长速率最大 个体和群体生长特点: 三个重要参数: n、R、G,影响指数期代时长短的因素 1)菌种 2)营养成分 3)营养物浓度(生长限制因子存在与否),指数期M的应用 作为代谢、生理研

4、究的良好材料(生理特性较一致,细胞 成 分平衡发展,生长速率恒定)。 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宿主菌龄。 发酵生产中作为种子的最佳种龄。,3稳定期(最高生长期): R=0,1)菌体产量达最高; 2)次生代谢产物合成,3)菌体生长产量常数 :消耗单位营养物质 获得的菌体产量。 Y= (x菌体干重, c限 制性营养物浓度),同样可计算产物得率常数(转化率),原因: 营养物质耗尽 营养物比例失调(C/N不合适) 有害代谢物积累 pH氧化还原势等物化条件不适宜。,4衰亡期: R为负值 个体死亡速度新生的速度, 群体呈现负生长,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连续生长: 在反应器中不断地流加新鲜培养液,同时不断排出发酵液

5、,使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微生物长期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衡定的生长速率上,该生长方式称之为连续生长。,恒浊器(控制菌体密度) 菌体浓度,浊度, 控制使流速; 结果: 菌体密度恒定; 生长速率恒定(最快) 恒化器(控制培养基流速) 限制性营养物浓度恒定,流速恒定; 结果: 生长速率恒定;,工作原理:培养液浊度与菌浓度成正比 限制性营养物与菌生长速度正比。,控制方法:改变流速,使培养液浊度恒定 流速恒定,流入培养基成分:各种营养成分都很充分 限制性营养物浓度低,其他成分充分。,容器内菌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率 低于最大生长速率,恒浊器 恒化器,建议理解图表:,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一

6、、 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嗜冷菌:-1020 中温菌:2045 嗜热菌:4565 极端嗜热菌: 65 超嗜热菌: 80113,常见微生物培养温度 肠杆菌科:37C 芽孢杆菌:30 C 放线菌:28 C 酵母菌:28 C 土壤真菌:26-28 C,二、氧气 1)专性好氧菌 只有在较高的氧浓度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2)兼性厌氧菌 以有氧生长为主,但也可在厌氧下生长的 微生物。 3)微好氧菌 仅在较低氧分压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4)耐氧菌 可在有氧下进行发酵产能的微生物。 5)厌氧菌 仅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分子态氧对其 有毒害作用的一类微生物。,5类微生物的判断试验(半固体琼脂柱),厌氧菌的氧毒害机制

7、 -自由基 理论: 生物体内存在着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 , OH. ,cl.,等) 非常活泼,反应力极强,可对细胞内各种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和细胞膜产生破坏作用,引起细胞的死亡。,-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学说,厌氧菌缺乏SOD,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毒害,引起生物高分子和膜破坏作用;,+2H+,一切好氧/ 耐氧,SOD,H2O + O2,H2O2+O2,NADH2 NAD (过氧化物酶),耐氧菌 2H2O,(过氧化氢酶),5类微生物的氧化酶系 类型 产能 SOD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好氧菌 呼吸 + + + - 兼性 呼吸、 + + + - 发酵 微好氧 呼吸 + + - 耐氧 发酵

8、+ - + + 厌氧 发酵、 - - - 无氧等,三、pH 多数真菌、酵母菌pH5-6、放线菌pH7- 8。,发酵生产对pH的控制:,pH改变及控制:,1、培养基中性成分被M利用,一般随 培养时间延长,变酸 2、与培养基C/N比值有关, C/N高(真菌培养基),培养后pH; C/N低(部分细菌),培养后pH; 3、发酵生产控制:酸碱中和;结合补料调节; 改变通气量,3.微生物培养方法 一、好气菌的培养 1)实验室常用培养方法及用途 -试管斜面(固) -琼脂平板(固) -摇瓶培养 (液),2)生产常用培养方法及用途 固体发酵: 曲法培养 固体发酵罐,液体发酵:浅盘培养 深层液体通气培养(发酵罐)

9、,二、厌氧菌的培养 1)厌氧罐,GasPak 产气袋工作原理,H2+O2 H2O 钯粒,2)厌氧手套箱,5.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一、概念 灭菌:除去或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消毒:除去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防腐:抑制食品或生物制品霉腐微生物 的生长。 化疗:利用高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抑制病原 微生物的生长而达到治疗传染病的措施。,二、高温灭菌种类及操作 1.干热灭菌法: 160,1.5h,烘箱;接种环火焰灼烧。 2湿热灭菌法: 常压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间歇灭菌法。 加压法常规加压灭菌法,连续加压灭菌法 (连消法)。,高温的不利影响,梅拉特反应:高温下氨基化合物与糖类的羰基 产生的褐变反应。 高温有

10、害影响的防止 1)特殊加热灭菌法:分消、低压灭菌、连消 2)过滤除菌法,膜滤器,三、化学杀菌剂、消毒剂和治疗剂 最低抑菌浓度(MIC):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化 学药剂抑制特定微生物 的最低浓度。 半致死剂量(LD50):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化 学药剂杀死50%试验动 物的剂量。,(二)常用消毒剂 -植物体表:升汞、次氯酸钠、75%乙醇 -空气:紫外、甲醛KMnO4、过氧乙酸 -物品,粪便:卤化物 -环境:福尔马林、酚 比较标准:酚系数,四、抗代谢药物 抗代谢药物 又称代谢拮抗物或代谢类似物。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病原菌:二氢喋啶酰焦磷酸

11、+PABA,二氢碟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合成酶,四氢叶酸(COF,转移-碳基的重要辅酶), 磺胺与病原菌生长因子(PABA)结构类似,可竞争性地与另一 底物 (二氢喋啶酰焦磷酸)结合,产生假二氢叶酸 而无法合成 四氢叶酸 抗药菌株,磺胺类药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类似物, 人类缺四氢叶酸合成有关酶类,必须在营养 物中直接提供。因此,磺胺对人 类无毒。,建议读物,(三)抗生素,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中合成的次级 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衍生物,在很低的浓底时 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生命活动,因而可作 为优良化学治疗剂。 抗菌谱:抗菌范围 抗生素效价 用生物学方法表示的抗生素活力,常用国际单位表示。,效价的测定:扩散法 琼脂扩散法:,纸片法,管碟法,建议读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