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9489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干扰素,2016年1月11日 符修乐,、免疫应答,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异物后,抗原刺激后,T/B淋巴细胞经活化、增殖与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学效应发挥特异性免疫性应答全过程。,2,免疫应答的类型,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正免疫应答 负免疫应答,(2) 根据对抗原的反应性:,(3)根据介导的 细胞不同:,天然性免疫 - 生来就有 适应性免疫 - 后天获得,(1)根据来源:,3,基本过程(适应性免疫),1.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2.,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3.效应阶段,4,5,APC,T细胞,CD4+Th,B细胞,CD8+Tc,Abs,Fab/F

2、c作用,LKs,局部炎症反应,CTL,杀伤靶细胞,TD-Ag,TI-Ag,6,二 细胞因子(Cytokines,CK) 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7,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一、理化性质及产生特点 低分子分泌型多肽或糖蛋白 多源性 短暂和自限性 二、生物学作用特点 1作用方式多样性,8,2通过受体发挥复杂的生物学效应 高效性 多效性 重叠性 拮抗性和协同性 双向性,9,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是

3、一类主要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家族。 主要功能包括: 促进细胞免疫:主要有IL-1、IL-2、IL12、IL-15等; 促进体液免疫:主要有IL-2、IL-4、IL-5、IL-6、IL-10、IL-13; 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或)各系不同分化阶段前体血细胞生长和分化: 主要有IL-3、IL-7、IL-11; 参与炎症反应:主要有IL-1、IL-6、IL-8和IL-16。,10,干扰素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一类由病毒或其他IFN诱生剂诱导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干扰病毒在机体细胞内增殖与复制的细胞因子。,11,细胞因子主要的生物学作用,介导非特异性

4、免疫 调节并参与免疫应答 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 抗肿瘤和细胞毒作用,12,抗原刺激T 细胞活化增殖并分化为Tc、Th效应性T 细胞,通过效应性 T 细胞及其产生的淋巴因子 发挥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免疫效应。,13,三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双识别: T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14,2.T细胞活化的条件双信号,第二信号: TC表面相应受体与APC协同刺激 分子的结合(如CD28-B7等),第一信号: TCR-CD3与抗原肽MHC-类分 子/ MHC-类分子复合物的结合,15,16,(一) CD4+T细胞的作用(Th1): 产生多种细胞因

5、子: IL-2 IFN TNF -等 介导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介导的效应,17,1. IL-2 : 刺激 CD8+Tc 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 Tc细胞; 刺激 CD4+T细胞增殖分化,分泌: IL-2、IFN -和TNF - ; 增强NK细胞、M细胞杀伤活性; 诱导 LAK和 TIL的抗瘤活性。,18,2.IFN-: 活化增强M吞噬杀伤功能; 活化NK细胞,增强杀瘤和抗病毒作用; 增强MHC分子表达,提高抗原呈递能力。,19,(二) CD8+T细胞(CTL/Tc)的作用,1. Tc的激活,IL-1、 IL-2,增殖分化,20,静止CD8+Tc 细胞,效应CD8+Tc 细胞,活化CD8+

6、Tc 细胞,21,2. Tc杀死靶细胞的机制(3个阶段),穿孔素-颗粒酶系统,效应-靶细胞特异性结合阶段,致死性打击阶段,导致靶细胞坏死或凋亡,Fas/FasL系统,靶细胞裂解阶段,22,23,3. Tc杀死靶细胞的特点,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不依赖抗体),受MHC-类分子限制,杀伤效率高(可连续多次杀伤靶细胞),24,需要抗原致敏,25,1.抗胞内感染病原体,2.抗肿瘤作用,3.介导免疫病理损伤: 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 某些自身免疫病。,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26,概念 在抗原与其他辅助因素作用下,B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合成、分泌抗体,通过抗体发挥的特异性免疫效应。,2

7、7,四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 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一)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1.APC对抗原的捕获、加工处理及提呈,2.TH对抗原的识别,3.B细胞对TD的识别,28,1.Th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2. B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B 细胞活化所需信号双信号,第一信号: BCR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CD40 CD40L等,(二)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29,30,31,(三)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效应 (免疫保护作用或免疫病理损伤)。 抗体的效应,是通过其Fab段、Fc段的 结构功能区发挥的。 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都需要细胞 因子的作用。,32,33,Th

8、P,THo,Th1,Th2,Th细胞的分化及分泌细胞因子示意图,Ag,IL-12,IFN-,IL-2,IL-4,IL-4 IL-5,IL-6,IL-10,IL-13,炎症反应,抗体产生,体液免疫加强,34,B 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1. B 细胞对TI-1抗原的免疫应答双信号,2. B 细胞对TI-2抗原的免疫应答单信号,3. B 细胞对TI-Ag免疫应答的特点: 不需Th细胞辅助 无再次应答 只产生IgM,35,36,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1.抗体产生的顺序规律 IgM-IgG-IgA-IgD-IgE,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规律,37,38,39,3.意义 (1)诊断方面(抗原/

9、抗体) 测定IgM抗体,可作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或胎儿宫内感染的诊断意义,(2)预防方面(抗原/抗体) 加强免疫:接种疫苗时应注射两次以上, 以增加抗 体的浓度、亲和力,延长持续 时间,从而获得最好的免疫效果。,40,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1.抗感染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抑制病原体粘附 通过调理、ADCC、激活补体等 发挥作用,41,IgG、IgM:参与型、 型超敏反应 及某些自身免疫病,IgE:参与型超敏反应,2.介导免疫病理损伤,42,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细 胞 免 疫,体 液 免 疫,T 细 胞,B细 胞,T 细 胞 、APC,B细 胞 、Th、APC,TD-Ag,T

10、D-Ag、TI-Ag,Th细胞、Tc细胞,Ab,特异性细胞介导细胞毒,Ag-Ab复合物形成,抗感染(细胞内感染) 抗肿瘤 迟发型超敏反应 移植物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抗感染(体液中感染) 抗肿瘤(ADCC) I、II、III超敏反应 移植物超级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43,抗病毒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中和病毒作用 激活补体、 ADCC溶细胞作用,T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Tc细胞细胞毒作用,非特异性抗病毒免疫 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NK细胞可杀伤病毒感染细胞,44,五 干扰素,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它因素如干扰素诱生剂,剌激脊椎动物组织细胞(体外或体内)产生的一种能干扰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质。,45,干扰素的种类,46,T细胞,IFN,NK 细胞,激活,提高NK细胞活性,分化 抑制细胞分裂,抗病毒活性 抑制细胞分裂 抑制血细胞生成 促进MHC和 MHC 分子表达,多种细胞,干扰素的作用,47,干扰素抗病毒机理,48,干扰素提高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4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