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016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文本稿.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狼走了,我们的防御还在么?,-我对历史二轮教学的几点建议,目录,1、提出背景-狼来了 2、山东卷和全国卷的异同 3、山东卷的纠结 4、防狼措施,狼来了!,2月3日网上的一则山东文理综要恢复全国卷 的帖子,不亚于一声狼来了,在山东掀起了轩然 大波。山东考生们也经历了半个月的“坑爹”的叫 骂声,经历了半个月惴惴不安和磨刀霍霍向全国 卷的难忘时光。人们对于文综和文综老师的关注 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随着2月18日山东早间 新闻报道的播放,人们对于山东文综临阵换卷的 争议终于渐渐平息下来。,全国卷,一、山东卷和全国 卷的异同:,(一)本是同根生-相同点,1命题理念和考核目标基本相同。,2试卷结构和试

2、题类型基本相同。,3、选材丰富性和时效性基本相同。,4能力立意基本相同。,(二)横看成岭侧成峰-区别,1、山东卷反应齐鲁文化,彰显山东特色。,2、回应热点的程度不同。,3、选修试题的考察不尽相同。,4、总体感觉,全国新课标卷的试题和 山东卷比较是相当难的。,二、山东卷的纠结:,1、不识庐山真面目-地方特色在淡化。,(08山东高考文综卷29 )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 还“以为非者亦半” ?(3分)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10年山东高考文综卷29) (3

3、5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年山东高考文综卷29)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放题目有玄机。,2007、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008年、“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

4、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2009、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 2010、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2011、(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3、满园春色关不住不拘泥于版本的承诺。,2008年选修(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5、2分) 2010年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4、为赋新词强说愁-反猜题之殇。,(07高考山东卷)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 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 2010高考山东卷) 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 2008高考山东卷) 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

6、。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 2010年高考山东卷) 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防狼措施,(一)基础知识篇,2007(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6分) 2008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 “家齐而后国治”,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009 (1)戊戌变法未能“打

7、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4分),1、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建立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 1、领先到落后 2、封闭到开放 3、专制到民主 4、手工到机器 5、愚昧到理性 ,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 1、内部因素(受压制) 2、外部影响(西方文明的影响 是主要原因),西方社会的变化趋势: 1、落后到领先 2、人文精神的发展 3、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4、现代民主政治的确立 ,纵向是发展,横向是联系,西方社会发展的原因: 1、内部因素(主要原因) 2、中国文化的影响(推动),结论:学中国史时应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大环境中

8、去认识;学世界史时应多方联系中国史。,2、多套教材相互整合、借鉴。,必要性-王国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匈奴威胁汉朝统治;土地兼并严重; 可能性-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景帝时期对“七国之乱”的平定;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等。,3、教材的多种功效。,教材既是获取基础知识基本史实的最可信最便捷的资源,又是训练、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最有效资源。不完全依赖教材,不简单的照搬教材。把教材当做材料,进行设问式教学。(以工业革命的背景为例),4、注意学法指导。,如梭伦改革开始的时间,属于那一个世纪的什么时期。用数轴来表示更为清楚。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毛泽东的一生大事用数轴来表示等。 同时代的不同时间,用时空坐

9、标来表示。 分清角度,抓关键词的记忆方式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小数轴解决大问题,5、指导学生建立知识的倒查机制。,知识的倒查机制有很多的好处,可以使贫瘠变得丰盈,可以让错误得到修正。比如鸦片战争的影响。又如1787年宪法和西学东渐中诸派别的局限。(课件展示),6、史学范式的指导和能力培养。,比如我们告诉学生社会史观的题目,大多是小切口,但要注意大背景下考虑。2008年的家庭观念的变化问题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眼向上看,向下看)(课件展示,(二)答题能力篇 1、超越时间、空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0年11月福州市八县高一期中34题)(18分) (A)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

10、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B) 问题研讨 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3分) (C)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3分) (D)社会调查: 如果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请自拟一个调查题目。(要求简要,不

11、超过十五个字)(2分),2011年5月济南市高三针对性练习文科综合 27(25分)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100周年纪念。多角度地研究辛亥革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角度一:史料研习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问,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国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角度二:理论研究 近代化(现代化)以

12、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角度三:问题探讨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 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2011年山东高考文综27. (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

13、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

14、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2011年山师附中和实验中学打靶题透漏的信息,山师附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实现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 【思想政治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4分) 【思想政治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依据材料简要说明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4分) (

15、2)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行使立法权做好立法工作?(6分) 实验中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卡维林认为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入不正常状态,并使国民经济中产生危害国家机体的人为现象,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他主张农民应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并得到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但要考虑地主对土地的权利,由农民给予补偿,赎买手续应由政府拟定。,老题也经典,2007年高考的经典启示之图片,2007年之史实说明思路,29、(1)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35.(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

16、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7分),2008年高考题之逆向思维,27、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29、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戍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

17、因是什么,(4分),2008年5月上海模拟之变式训练,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 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 文明史观侵略战争,2010年高考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

18、远航美洲的? “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2、要增加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第一点:把好学生脉搏,准确掌握学情。把答题能力分解。 第二点:专项题目的专项训练和专项指导。,秤砣也不放过,锅要拿去炼钢,我拿什么来做菜? 看来要像原始人学习了,我们不能比别人少!这 些全部拿去炼钢!,某校开展“创作历史漫画”的活动,小王同学创作了流行“生吃”和“烧烤”漫画。下列对此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A它描绘的历史运动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B讽刺了忽视经济客观规律的现象 C揭示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关注了经济建设中的民生问题,C,大题类,论文类:关键词语、史论结合、以史为鉴

19、 启示类:正则正说,反则反说,道理阐述 材料个性与共性,问题的启发性 地方发展类问题:世界、国家、地区(历史、 地理、政治) 青岛奥帆赛:国际奥委会投票中的胜利、 中国奥委会的决策(足球、马 术、水上项目等) 青岛的地方因素,3、答题习惯的培养。答题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强化。,第一点先审题,对必要的问题进行思维转换。 1、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郑永年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是内部力量的外延,如果一个国家内部问题没有解决好,即使崛起也是不可持久的”。以德国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的史实说明该观点。 2、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3、“像油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4、 “为什么说康有为是中国的马丁路德”,4、进行必要的魔鬼训练。 5、热点探究的度要适中。,时代在变,高考形势在变,但我们对狼的警惕意识未变,我们历史工作者的工作本质未变,我们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未变,我们把学生成功送入高等学府的最终结果也不会变,相信明年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