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0411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ppt(1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生命历程,JLSSY BYH,生物体的生长,细胞的生命历程: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1、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 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2、生物体的长大,主要是靠 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讨论:,细胞大小基本一致,一、细胞生长,细胞能无限长大吗?,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3cm,1cm,2cm,54,24,6,8,1,27,6,3,2,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含酚酞的琼脂块,遇NaOH变紫红色。,物质运输的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相对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结论,1、细胞表面积与

2、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过重。,2、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细胞能无限小吗?,二、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1、细胞增殖的意义是什么?,3、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几种?,细胞分裂,2、细胞通过 方式进行增殖,分裂,原核细胞:二分裂,体细胞的增殖,生殖细胞的产生,细胞分裂间期,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纤细网状物染色质;,分裂期,染色质逐步成为有明显形态和结构的染色体(显微

3、镜可见)。,一、染色体的形态,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以DNA与碱性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以DNA裸露的形式存在。,各染色体着丝点的位置相对稳定,因而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化学组成 (1) DNA:约占30%,每条染色体一个双链DNA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就是所谓的遗传物质。 (2)蛋白质: 组蛋白(histone):呈碱性,结构稳定;与DNA结合形成并维持染色质结构; 非组蛋白:呈酸性,种类和含量不稳定;作用还 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3) 存在少量的RNA,二、 染色体的成分,

4、三、 染色体的数目和大小,不同生物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生物物种的特征,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相对恒定; 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2n),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n)。,性染色体,常染色体,1对,3对,果蝇染色体组成模式图,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复制,螺旋,说明: 1、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2、DNA数以线条数目为标准。 3、染色单体是特指连在一起的姐妹染色单体(0或2),染色体复制前后,相关变化,1,1,0,1,2,2,2,2

5、,0,卵细胞 (来自 母方),受精,有丝分裂,受精卵,体细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分裂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四分体-在减数分裂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靠近,并且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这样,四条染色单体在一起,就组成了四分体。,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不同,在减数分裂中彼此不能联会配对。,雄果蝇染色体图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1

6、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 (1)不含同源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 (2)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染色体组数目的分析,2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 (1)据染色体形态判断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214所示的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a中有3条,b中两两相同,c中各不相同,则可判定它们分别含3个、2个、1个染色体组。 图214,(2)据基因型判断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或相同基因,如图215所示:(dg中依次含4、2、3、1个染色体组) 图215,(3)据细胞分裂图像进行识

7、别判断,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增殖,一、无丝分裂 二、有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一、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的分裂过程较简单快速,整个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 以前人们认为无丝分裂只在衰老细胞和病态组织中,但近年研究发现高等生物的许多正常组织(如:植物的薄型组织、木质部细胞、绒毡层细胞和胚乳细胞),也常发生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植物细胞,无丝分裂,二、有丝分裂 (mitosis),1 细胞周期(cell cycle) 2 有丝分裂过程 3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 细胞周期,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

8、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叫一个细胞周期(cell cycle)。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分裂期占5%-10% 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长短也不相同。,应用指南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成熟细胞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2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因为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3.

9、 分裂后子细胞的去向 根据细胞分裂后,子细胞的种类和分工不同,将之分为三种类型:,(1)连续分裂的细胞:如 动物红骨髓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小肠粘膜基部细胞、癌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 (2)暂不分裂的细胞 :如动物的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植物的侧芽细胞 (3)不再分裂的细胞:如动物皮肤角质层细胞、精(卵)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根冠细胞,过程(1)细胞分裂间期,特征: 染色质解螺旋、松散分布在细胞质中,核仁染色深。 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 细胞处于生理、生化反应高度活跃的阶段,其呼吸和合成代谢都非常旺盛(DNA的复制、相关蛋白的合成)。,结果:DNA

10、分子数加倍,染色单体(表现为染色质的形态)形成。,指细胞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之前的时期。,DNA合成是间期最重要的准备,因此一般根据DNA合成的特点,将间期分为:合成前期(G1)、合成期(S)、合成后期(G2)。,合成前期(G1) :细胞体积迅速增大;物质合成迅速,为染色体的复制做准备。 合成期(S) :DNA合成期,进行DNA复制,DNA的含量加倍。 合成后期(G2) :细胞体积增大;蛋白质和RNA合成活跃,组蛋白含量也加倍,细胞分裂所需的高能化合物主要在此期合成。,过程(2)细胞分裂期,细胞分裂期:细胞一分为二。主要是完成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均分。(占时5 10 %),包括两个紧密相

11、连的过程: 核分裂 细胞质分裂 通常有丝分裂主要是指核分裂,特别是在遗传学中更主要讨论细胞核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立体图,1、前期,前期的特点有“两现、两消”,两现: 染色体出现 :染色质高度螺旋,变短变粗,变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纺缍体出现: 在植物细胞的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 两消: 核膜消失。注意:核膜消失后,细胞质和细胞核也就没有了界限。 核仁消失,2、中期,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注意:1 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而不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因为染色体漂荡在液体中,不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2 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12、,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楚,因此中期是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3、后期,后期的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原来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个染色单体变为两个染色体,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核遗传物质DNA均分。,4、末期,末期的特点 1、两消: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 2、两现:核膜重现;核仁重现。 3、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 注意: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的动力来自纺锤丝的牵引。 赤道板和细胞板的区别:赤道板是用来描述位置的概念,而细胞板则是一个真实的结构,将来形成细胞壁。,612,012,6,间期,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名称,12,6,12,12,12,0,12

13、,0,6,6,6,12,前期,末期,中期,后期,特别提醒: (1)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 (2)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消失于后期。 (3)有丝分裂全过程各个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配对也不分开。 (4)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别: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假想平面,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板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间 期,核 膜,核 仁,染色质,中心粒,前 期,中 期,后 期,末 期,赤道板,收缩环造成的分裂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间期,间期,前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有丝分裂的过程,分期:

14、 间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主要事件: 1. 遗传物质的复制 2. 核膜的解体和重建 3. 染色质凝集和重新形成 4. 纺锤体形成和染色体运动 5. 细胞质分裂(收缩环;细胞板),细胞膜中部向内缢裂,细胞板 细胞壁,末期: 细胞质分开的方式不同,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前期: 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不同点,1、分裂过程及分期相同; 2、核内染色体变化相同,相同点,动物细胞分裂,植物细胞分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中期,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染色体,末期,后期,前期,间期,4N,4N,2N,0,0,4N,04N,2N,4N,4N,2N4N

15、,2N,4N,2N,2N,染色体、DNA分子、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各时期数量的变化,O,4N,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时期,染色体的数量,O,4N,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时期,DNA的数量,用坐标图示染色体、DNA分子、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各时期数量的变化,O,4N,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时期,染色单体的数量,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与纺锤丝相连,排在赤道板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移向两极染色体解螺旋变成丝状的染色质,有丝分裂中以染色体为主线,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染色体形态变化 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

16、)。 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中心粒的变化(动物、低等植物细胞) 中心粒在间期倍增,在分裂期逐渐移向两极。 末期出现细胞板(植物) 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分裂期细胞结构连续变化,3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有丝分裂的意义: 通过细胞分裂,使子代细胞获得与亲代细胞相同的核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1)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2)分裂间期分裂期。 (3)表示方法: 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 a扇形图,b直线图

17、 c曲线图,柱形图表示法 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实验面面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 (2)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成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 2实验流程 洋葱根尖培养:实验前34 d,待根长到5 cm,:,应用指南 (1)实验成功的关键 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

18、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解离充分,使细胞分散开,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注意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压片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二者都将影响观察。,(2)实验应注意事项 解离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将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时间不要太长,35 min即可。 加盖玻片时,注意防止产生气泡。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 观察时应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在一个视野里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显微镜下观察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

19、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找。 在观察装片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历时最长。,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三、减数分裂,作出推理,46,卵细胞,受精卵,新个体,父,母,(有丝分裂),精子,92,46,受精,(有丝分裂),假设: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46,46,作出推理,46,卵细胞,受精卵,新个体,父,母,精子,46,46,受精,46,23,23,(有

20、丝分裂),卵细胞 (来自 母方),受精,有丝分裂,受精卵,体细胞,或,减数分裂,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概念,有丝分裂,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受精卵(2n),卵细胞(n),精 子(n),(雌)减数分裂,(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高等动物(2n),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

21、异,都是十分重要的。,减数分裂的特殊性表现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生物个体性成熟后,动物性腺和植物造孢组织细胞中进行。 连续进行两次分裂:遗传物质经过一次复制,连续两次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中相互配对,也称为联会;并且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的交换,及交叉互换。,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精子,减数分裂,精原细胞,睾丸,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3、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两个四分体,精原细胞,精子,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 的分裂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22、(减I),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间期,精子的形成过程,(一)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量减半。,精原细胞,四分体,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2n,2n,n,精细胞,精子,n,n,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2n,2n,n,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精细胞,精子,(二)第二次分裂,间期,间期,间期,间期,间期,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染色体复制,形成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叫做联会。,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

23、出现,四分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前期,一个四分体 = 对同源染色体 = 条染色体 = 条染色单体,一,两,四,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并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a,a,b,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

24、,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有丝分裂比较,A,B,A,B,返回,继续,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A,A,B,B,A,A,B,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中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短或无 染色体不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短或无 染色体不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间

25、期短或无 染色体不复制,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体向两极 移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裂结果形成 四个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与原来相比每个精 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末期,精细胞变形 形成四个蝌蚪 状

26、的精子,精子的形成过程,返回,精 子 的 形 成 过 程,卵 细 胞 的 形 成,返回,卵 细 胞 的 形 成,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卵细胞,极体,极体,极体,一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卵原细胞中的一半。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2N,2N,N,N,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复制,间期,前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极体,卵细胞,精细胞,减数分裂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1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比较,时期,2n,4n,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第一

27、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数目,间 前 中 后 末 间 前 中 后 末,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前期图形,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A1),特殊状态(联会、四分体) (减 I;A3、A4),A组,中期图形,无:减数第二次分裂;B3,染色体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B1),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减 I;B2),B组,有:有丝分裂; C1,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C2),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C3),后期图形,C组,A B C,有丝分裂前期,减前期,减前期,D E F,有丝分裂中期,减中期,减中期,G H I,有丝分裂后期,减后期,减后期,首先判断时

28、期,如染色体无规律分布为前期,染色体排列在中央为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为后期; 其次判断分裂方式,图形识别,“三看”,(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四分体排列于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减,中期,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有丝分裂,减,减,A,B,C,D,E,F,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只在生殖腺内,全身各处,一次,一次,一次,两次,比母细胞减半,与母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体细胞,有,有,有,无,无,无,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出现,再来一次,继续,返回,四分

29、体(含四条染色单体),非同源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返回,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组合四,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继续,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从而产生遗传性变异,非同源 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2n,(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组合四,返回,继续,自由组合,非同源 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2n,(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组合四,返回,继续,自由组合,非同源 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或产生的配子种类),=2n,(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组合四,返回,继续,自由组合,非同源 染色体的,组合方式(

30、或产生的配子种类),=2n,(n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组合四,返回,继续,自由组合,非同源 染色体的,返回,自由组合,继续,(1)假设一个精(卵)原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形成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的可能性(不含交换)为2n种;完全含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的比例是1/2n;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式有2(n1)种可能性。 (2)不论精(卵)原细胞内含有多少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I形成的次级精(卵)母细胞的实际数目都是2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实际数目都是4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交,叉

31、,互,换,同源染色体联会,返回,A a B b,交,叉,互,换,染色单体断裂,返回,A a B b,交,叉,互,换,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返回,A a B b,交,叉,互,换,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互换并 引起交叉,返回,A a B b,交,叉,互,换,交叉点向末端移动,返回,A a B b,交,叉,互,换,返回,交叉点向末端移动,A a B b,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使同源染 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遗传 物质的部分交换,返回,A a B b,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使分裂产生 的四个子细胞所含的 遗传物质各不相同,返回,再来一次,A a B b,(1)减间期复

32、制基因突变。 (2)减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4)减数分裂中也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1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2细胞学基础 (1)细胞膜和核膜的识别功能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受精作用,原因: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33、目的恒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关系可表示如下(假设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1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1个细胞,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2精子、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它们将亲代的DNA传递给子代。 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等。且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则几乎都来自卵细胞,即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而且在卵细胞形成时的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的。它们决定了细胞质遗传的两大特点:母系遗传;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4受精作用中,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是遗传基本规律体现的重要条件之一。 5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中,而不是在受精作用

34、中发生的。,1实验材料的选择 (1)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动物精巢,植物花药。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实验面面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应用指南 1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2可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原因是: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 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各期细胞,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