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4862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位中国本土诺贝尔获奖者-莫言及其作品(转).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莫 言,首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莫言(1955年2月17日 ),195

2、5年二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参军,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

3、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四拾壹炮入围第7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个人作品,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1至1984:春夜雨霏霏 售棉大道民间音乐黑沙滩等十几部作品 特色: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方式符合传统规范,情绪基调清晰明朗,基本上保持了现实主义风格。,第二阶段是1985至1986(莫言创作的爆发期):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球状闪电白狗秋千架

4、和红高粱家族(含5个中篇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狗皮)等一系列作品。 特色:以天马行空的气势,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大胆探索,扩展了新时期小说的创作空间,他用自己瑰丽奇谲的想象为新时期文学添加了精彩的一笔。,第三阶段是1987以红蝗的发表为标志:檀香刑 丰乳肥臀 酒国 蛙等 特色:在成功的煊赫中放松了节制,那些曾经受着艺术规则约束的感觉描写,在作品中变成了一种铺展和宣泄,创作不再是一个精心采撷和酿造的过程,而变成了对艺术材料与非艺术材料的兼收并蓄;感觉描写被大量抛洒,艺术想象信马由缰,于是他的某些艺术作品水准有下降趋势。,创作特色,“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气。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

5、,都必须有点邪劲。”莫言是这样解释他的文学创作的 莫言小说代表了我们时代特有的文学气质,其小说主题鲜明可感,表现了特定时空环境下的人的最原始的生命特质:豪迈.奔放.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英雄还是平民小人物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语言的自然流利,想象的丰富多彩,视角的变幻莫测等无不显示出作者的睿智与追求.,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体验,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

6、,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作品解读红高粱,红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扬生命个性、赞美生命的中国新时期小说。 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它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并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轰动中外。,莫 言,红 高 粱,莫 言,内容: 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在十八里坡的高粱地,不情愿出嫁的我奶奶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跟轿夫余占鳌野合,从此怀了“我爹”。在李大头死

7、后,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前来抢走我奶奶,让我爷爷前去土匪窝讨回公道。后来我爷爷住进酒坊,因为在刚酿好的酒撒了一泡尿而酿成了好酒十八红。我爹九岁时,日本鬼子来犯,我爷爷率伙记们浴血日本鬼子壮烈牺牲。,小说中所描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印象,散发的中国民族魂,无疑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与以往“寻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相异性。 小说展现出的一系列独特意象:“颠轿”、“野合”、“敬酒神”等撼人心魄的情景,那方圆百亩随风摇曳、舒展活泼且情感热烈的棵棵高梁;那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的十八里坡;那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与血红的高梁所有这一切,都能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叙述视角 在叙述中,叙述

8、人突破了第一人称的限制,栩栩如生地讲叙了解放后出生的“我”根本无法亲历的故事。 作者实际上是将叙述岔入了父亲豆官的视角,或者干脆甩开第一人称视野,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展开叙述。 优点: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是“我”在叙述自己家族的故事,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获得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那种野性的开阔性。,“红高粱”意象分析 一方面,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作为凸显人物性格的特殊氛围,另一方面又是意象象征。 作为红色意象,“红高粱” 是生命之火生命之欲的象征,整体而言,是生命强力的象征,是诗一般沉醉、升腾、勃发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是先辈们雄强生命的象征。,意义 歌颂人性与蓬勃

9、旺盛的生命力。通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 。(张艺谋),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的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全书弥漫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 人物性格鲜活,情节环环相扣。 动荡时世众生相。趋炎附势,人与人之间互相攀附,相互勾

10、结又不断提防着。 莫言总喜欢把人写成妖魔,下笔极其血腥残忍,穷凶极恶屎尿横流极尽渲染之能事,中国作家里没谁比他更擅长写杀戮写酷刑,他把变态升华成了美学,字里行间透着血腥和疯狂。,书中仔仔细细的描绘了两种清代的刑罚:凌迟和檀香刑。 凌迟,人身上包括眼睛在内,100多块肉,都会用各种刀具来挖掉,为确保刑罚的残酷性,刽子手要保证刑犯不可以在挖掉最后一块肉(心尖)之前死去。 檀香刑是这样的:用上等檀香木削成一根三指粗五尺长的檀香木棍,一头尖一头钝,放进大铜锅里用上等香油煮三天三夜,然后风干,让香油都渗透到檀香木棍里,使其硬韧适中,涩滑有度 然后从犯人的肛门钉入,顺着脊骨往上钉,技术好,不流血,不伤内脏

11、,然后从嘴里钉出来。 檀香刑,各个细节更是讲究非凡。檀木,在油里浸泡多时,为的是避免木头吸血而使刑犯在饱受痛苦前死去。一截檀木,在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游走,保证犯人几天几夜不会死,还可以把他从嘴巴那边的棍头和肛门那里的棍尾挂起示众,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既是一部汪洋恣肆、激情迸射的新历史主义典范之作,又是一部借刑场为舞台、以施刑为高潮的现代寓言体戏剧。它以极度民间化的传奇故事为底色,借助那似非常传统的文本结构,充分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叙事独创性,张扬了作者长期所崇尚的那种生命内在的强悍美、悲壮美。同时,在这种强悍和悲壮的背后,莫言又以其故事自身的隐喻特质,将小说的审美内涵延伸到

1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并直指极权话语的深层结构,使古老文明掩饰下的国家权力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再一次受到尖锐的审视。,这部小说完全是以一种喜剧性的话语方式来展示悲剧性的精神内涵,且悲与喜在小说中都叙述得浓彩重抹、登峰造极。这种两极化的高度整合,不仅体现了莫言高超的叙事技能,也表明了檀香刑绝不是一般意义上对传统小说创作模式的复归,它是莫言在沉入民间之后,以自己特有的艺术生命在激活民间话语的过程中所暴发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声音,是莫言对中国当下先锋文学的再度开拓。,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试验。作家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

13、身。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2006年,莫言出版了他的第10部长篇小说生死

14、疲劳,形成了某种再度超越自我的架势。生死疲劳使莫言再度回到对多变、复杂、荒诞和鬼魅的中国现当代史的讲述当中。生死疲劳的叙述依旧保持着一种狂欢的语调,把地主西门闹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讲述得充满了令人嘘叹的狂笑和悲喜。人生的生死悲欣、欢乐与苦难的互相转换,如同慈悲的大河滔滔,缓慢地流过我们的脑海。莫言是有野心的,他通过生死疲劳完成了对中国半个世纪土地问题和农民命运的一次重新讲述,并创造出了中国人经验中的史诗篇章。,蛙-书名含义,作者解释说:它是娃娃的“娃”,“女娲”的“娲”的同间字,“蛙”在民间也是一种生殖崇拜的图腾。很多的民间艺术上都有“蛙”的图案,因为蛙是多子多育的繁衍不息的象征。 为什么“

15、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是小说中姑姑对“我”说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莫言让小说最主要的人物“姑姑”解释了“蛙”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步入

16、中年的姑姑跟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是某种意义上的忏悔。这时候,姑姑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但她对孩子充满从未有过的期盼,于是,她几乎是不择手段地让自己的侄儿和徒弟得到了一个孩子。,蛙的叙事和语言对比莫言过去的作品无疑是干净而内敛的,莫言放弃了他最为擅长的泥沙俱下的描述性语言流,也没有利用众声喧哗的民间口语,而是力求返璞归真,用超然的第三者视角朴素、简洁、干净地讲述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也许是莫言在批判与责疑声中的自我改造与升华吧。但说实话,我还是不太习惯一个文质彬彬、西装革履的莫言,而更喜欢那个粗野的、狂放的、不按常规出牌的莫言。好在,蛙还是贯穿着一片嘹亮的具有穿透力的蛙声,在蛙声中我可以

17、不去想象莫言形象的改变,而是专注地触摸其中华丽却锋利的思想刀锋并久久地感动、沉思。,小结:,莫言,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他总喜欢把人写成妖魔,下笔极其血腥残忍,穷凶极恶屎尿横流极尽渲染之能事,中国作家里没谁比他更擅长写杀戮写酷刑,他把变态升华成了美学,字里行间透着血腥和疯狂。他受日本文学影响很大,事实正是如此,作品里总是影影绰绰闪动日本美学的魅影,莫言喜欢大篇幅写景,写景中肆无忌惮的使用通感,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渲染,叫人看着触目惊心。他还受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作品里魔幻气息很浓重 ,说文学是一种悲愤的抵抗,可是他的抵抗未免有些过火,抹煞了一切关怀和温情,中国传统文学里的含蓄美被他全盘破坏,一切情绪全用魔鬼般的疯狂来展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