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5161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7.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内容提要: (一)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二)城市建设 (三)住宅与聚落 (四)宫殿、坛庙、陵墓 (五)宗教建筑 (六)园林与风景建设 (七)建筑意匠 (八)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祥部演变 (九)清式建筑做法,六、参考书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中国建筑的结构与类型 刘致平 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 结构主义(人类发展的结构)皮亚杰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广义建筑学 吴良镛 建筑文库(丛书) 中国通史 范文澜,中国建筑史课程简介,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2、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一、目的 建筑设计 建造手段、工程技术 历史、理论及指导方法 二、内容 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建筑 三、影响建筑发展的因素: 1、人的需要 2、文化 3、宗教 4、气候 5、社会,中国建筑史课程简介,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二、木构架的特色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四、建筑群的组合 五、建筑与环境 六、建筑类型 七、工官制度,第一篇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南方 炎热、潮湿地区干阑式建筑 北方 游牧地区毡包式建筑 干旱多风沙地区土墙平顶式建筑 黄河中上

3、游、黄土高原窑洞(图1、2) 东北、西南多森林地区井干式建筑 中国建筑的主流木架建筑(图),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主流木架建筑 木架建筑的优势: 取材方便 适应性强 较强的抗震性(图) 施工速度快 便于修缮、搬迁,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木架建筑的缺点: 用材的减少、破坏环境 木头易着火、易腐、易潮、怕虫蛀 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二、木构架建筑的特色 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形式有:穿斗式、抬梁式(图),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抬梁式 抬梁式也称“叠梁式”。这种木构架大体说来是先在地面上筑一个土台,台上安装石础,立木柱,再在柱上架梁。梁与梁之间用“枋”连接组成“间”,

4、在梁上再架檩,檩上架椽,这样层层叠置,最后是用椽来承托屋顶,“骨架”就这样形成了。,抬梁式,抬梁式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粱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穿斗式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穿斗式,其它结构体系,混合式结构 窝棚式结构 纵架平椽,木架建筑的结构部件 1、斗拱我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 作用:为出挑承重而

5、形成的 叫法:宋铺作 清斗科或斗拱 江南牌科 斗拱的主要构件: 拱:短悬臂梁 斗:拱与昂的支座垫块 昂:斜的悬臂梁,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斗拱,斗 拱 的 构 造,我国的高级木结构建筑,如宫殿、庙观、陵寝等,往往使用斗拱。,隆 兴 寺 摩 尼 殿 斗 拱,北海如意斗拱牌楼,北 京 中 山 堂 斗 拱,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一)特点:简明、真实(图)、有机 (二)单体形式骨架系统 外墙作用:围合/抵抗水平力/横向联系 (三)柱、梁 (四)屋顶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图) 等级: 重檐(庑殿) 庑wu殿 歇山 悬山 硬山,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建筑的第五立面,中国古建筑的几种基本构造形式有

6、:,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屋顶,四、建筑群组合 庭院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庭院的组合方式有: 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主房与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廊院 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厢房围合三合院,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首先,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物; 其次,再以单座建筑物组织成庭院; 最后,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空间组群。,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一般建筑组群的布局分为两种: 1、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两侧按横轴线安放两座形体较小的次要建筑对峙,构成“门”形的三合院,如明代建造的北京天坛等一类的坛庙建筑。或者在

7、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封闭性较强的四合院。 2、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在其对面放次要建筑,而在院子的两侧不再建房,用回形廓将前后两屋联系起来,因而称为“廊院”。,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建筑布局,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对于皇室宫殿来说,一个庭院组群是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这样就出现了沿纵轴扩展或沿横轴扩展及两个方向扩展的、更为庞大、复杂的建筑组群。但同时,这种规模庞大的建筑组群自然带来交通不方便和防火困难等问题,因此又在其中设计了若干夹道或小广场,便于人们疏散或避难。这种建筑组群布局中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北京的明、清故宫紫禁城,堪称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群的典

8、范。,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清代故宫建筑群的空间布局 1、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故宫建筑的轴线和北京全城轴线重合为一体,体现了帝王宫的至尊地位。在轴线上的建筑及其附属部分,采取严格的对称手法,并向两侧发展,形成次要轴线。使各组建筑串接在同一轴线上,形成主次分明、统一而有变化的整体。 2、院落的运用与空间变化。 以建筑围绕成院落,并以此为单元,若干院落组成一建筑群。各个院落的空间尺度加以变化和对比,以产生不同气氛,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又一特色。,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1) 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3)礼制建筑 (4)宗教建筑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9、(7)园林与风景建筑 (8)市政建筑 (9)标志建筑 (10)防御建筑,第一节 宫殿建筑,“宫”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称,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以成为宫。秦汉以后,成为皇帝居所的专用名称;“殿”原指大房屋,汉以后也成为帝王居所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称。 宫殿一般是国中最宏大、最豪华的建筑群,以建筑艺术手段烘托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 因此,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

10、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是当时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体现。,在我国古代社会,朝代名称虽然不同,宫殿布局却大同小异。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技术书籍,书中记载都城的规划时写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可以看出,都城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象征着紫微帝宫,作为四方之极,统治天下。以王宫为中心的这种布局思想一直持续了3000多年,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元朝的大都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都按照这种布局思想而建。,故宫鸟瞰图,一、宫殿布局的特点,1、中轴对称,3、前朝后寝,2、左祖右社,4、三朝五门,二、北京故宫 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区

11、中心。紫禁城的名称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天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而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执政,至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还有高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整个故宫建筑布局严谨,主次有序,青白石底座,红墙黄琉璃瓦顶,飞檐翘首,既庄严稳重,富丽堂皇,又不乏生动活泼。故宫不仅以其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闻名于世,而且以丰富的宫廷史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

12、。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宫殿分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主要建筑是坐落在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中国古建筑中著名的三大殿之一。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及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上,更显得高大、宏伟、庄严。,太和殿,太和殿内景,中和殿,保和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主要建筑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内廷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是御花园,里面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成立,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100多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是我国最大的文物艺术宝库。,午 门,午门为紫禁城正门,顺治四年(1647)重建,高35.6米,俗称五凤楼。,内金水河,门 海,仙 鹤,炉香,螭 首,御花园,故宫角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