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15392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8.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第7章菌类与地衣.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植物分类的基本阶层依次是 、 、 、 、 、 、 。其中,只有 是唯一客观的阶元。,2蓝藻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为 和 两部分,其中光合色素含在 部分。,3衣藻和水绵的载色体形状分别为 和 。水绵有性生殖为 。,一、简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二、藻类植物生活史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三、藻类植物有哪些价值?,1、植物分类的基本阶层依次是 届 、 门 、 纲 、 目、 科 、 属 、 种 。其中,只有 种 是唯一客观的阶元。,2蓝藻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为 中心质 和 周质 两部分,其中光合色素含在 周质部分。,3衣藻和水绵的载色体形状分别为 厚底杯状 和 螺旋带状 。水绵有性生殖为 接合生殖 。,简述藻

2、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物体一般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无维管系统),属原植体。 2、一般具光合色素,营自养生活. 3、生殖器官多由单细胞构成。 4、无胚胎发育 5、大多水生,少数气生于潮湿的地方,藻类植物生活史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合子减数分裂型: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之前,在这种藻类的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单倍体,合子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如衣藻、轮藻。 配子减数分裂型: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形成配子时,这种藻类生活史中也只有一种植物体二倍体,配子唯一的单倍体阶段,如松藻、鹿角菜。 孢子减数分裂型:减数分裂发生在孢子体产生孢子时,有单倍体、和二倍体,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6.12 藻类植物

3、的价值P221-224,食用:作为食品 渔业:作为水生经济动物的饵料,但也有害。 农业:作为肥料 工业:作为工业原料,如琼脂。 医药:提取有效成分,如碘。 净化:是低等绿色植物。 指示作用:作为探矿指示植物。 生物的起源方面: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蓝藻。,第7章 菌类与地衣,在生态系统中,菌类属于?,将开设微生物学、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涉及有关内容。,按核类型、细胞壁成分、繁殖特征等分3门: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菌类一群无根、茎叶分化,一般无光合色素营异养生活(少数为光合自养细菌)的一类低等植物(在两届分类系统中,将其规为植物界,新观点:菌类不列为植物,在五届分类系统中规为真菌界和原核生

4、物界。),7.1 细菌门(原核生物),细菌一群原核、单细胞、个体微小(体长2-3 m )的低等生物。 7.1.1形态结构: 单细胞,平均体长2-3 m, 宽0.5 m 分为球菌、杆菌和 螺旋菌 。,细菌形态图,细菌形态,图示:细菌的结构,菌毛,鞭毛,荚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一般无纤维素壁,有的有荚膜(细胞壁外具有保护作用的1层粘性薄膜 )、芽孢(渡过不良环境的适应结构,环境适宜时将发育成新的细菌)和鞭毛。 几乎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图示:菌落,7.1.2细菌繁殖 细菌主要进行无性繁殖。以裂殖(即细胞分裂,20-30分钟繁殖一代。)方式产生后代。 菌落:

5、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裂殖的结果,许多细胞堆积在一起,肉眼可以看到的群体,称为菌落。,图示:菌落,7.1.3放线菌,是细菌和真菌间的过渡类群 是一大类丝状细菌 是抗生素(三分之二)的主要生产菌,如链霉素(灰链霉菌) 、氯霉素(委内瑞拉链丝菌) 、四环素(金色链丛菌)、土霉素。 可用于制菌类肥料,7.1.4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具有降解能力,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等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可重新为植物所利用,从而保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为植物和农作物提供肥料。 在农业上的作用:如具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菌 在工业上的作用:如利用细菌发酵制造乳酸 在医药上的作用:疫苗的生产 病原菌能危害于人体(霍乱弧

6、菌、麻风 分枝杆菌)、家畜家禽和农作物。,7.2 黏菌门,粘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在生长期或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其营养体的构造、运动和摄食的方式,与原生动物的变形虫很相似,具有运动性的特点。但在繁殖时,能产生具有细胞壁的孢子,又具有植物的特点。,7.2.1特征 无细胞壁(营养期) 多核 蠕动 吞食 繁殖时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 多数为腐生菌,少数寄生在植物体上。 7.2.2代表植物: 发网菌属(Stemonitis),属于粘菌纲。,图示:粘菌(营养体和繁殖体),发网菌属(Stemonitis)的生活史P230,发网菌的孢子体内的孢丝和孢子,发网菌的子

7、实体,灯笼菌属的子实体,7.2.3粘菌门在生物界的地位,从粘菌特性来看,是属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就其结构和生理方面,好像巨大的变形动物;从繁殖方面看,产生具细胞壁的孢子 ,又具有真菌的性质。即粘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7.3 真菌门,7.3.1.真菌的主要特征 是具真核,以各种有性、无性孢子进行繁殖,主要营寄生和腐生的菌类。其营养体叫菌丝体,在不良或繁殖时变态成菌丝组织体。 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有的只能寄生,称为专性寄生;有些菌类只能腐生,称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称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称为兼性寄生。,7.3.1.1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体真菌营养阶段时

8、具有潜在分生能力的丝状物叫菌丝。而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就叫菌丝体。 形态:多数为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酵母菌)。 菌丝体:原始类群,无隔,多核; 高等类群,有隔,1或2个核。 细胞壁成分:原始类群,纤维素; 高等类群,几丁质。 贮藏物:主要是肝糖,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的维生素等。,菌丝组织体(菌丝体变态),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相互密结,菌丝体变态形成菌丝组织体。常见菌丝组织体有三种: 根状菌索(rhizomorph):菌丝体密结呈绳索状,外形似根。 子座(stroma):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过渡形式。 菌核(sclerotium):由菌丝密结成颜色深、

9、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根状菌索,子座,菌核,7.3.1.2真菌的繁殖: 营养繁殖:细胞直接分裂(裂殖酵母),或产生以下孢子:芽生孢子、厚壁孢子、节孢子。 无性生殖:游动孢子(水生真菌,具鞭毛)、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经过有性配合而形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7.3.1.3真菌的生活史:,合子减数分裂型(只有单倍体,即菌丝体)所以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7.3.2.真菌门的主要类群及常见真菌,地球上已被发现和记载的真菌有12万多种,我国约有4万种。分为5个亚门(或4个纲):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藻状菌纲)、子囊菌亚门(纲)、担子菌亚门(纲)和半知菌亚门(纲)。 7.3.2.

10、1鞭毛菌亚门水霉属 主要特征:大部分是分枝的丝状体,菌丝通常无横隔,多核。无性繁殖是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代表属水霉属 水霉常生活在淡水鱼(主要是鳃盖、鱼卵及破伤的皮部)的身上,是鱼类的大害;有的生活在淡水动物的尸体上。 因此,鱼池常需要用石灰水消毒清塘,以杀死水霉及其孢子;尽量不要檫伤鱼体。,一种水霉的游动孢子囊,7.3.2.2接合菌亚门根霉属和毛霉属,有性生殖是产生接合孢子。 面包霉(黑根霉、匍枝根霉):生长在面包、馒头及其它富淀粉质的食物上(密生的白毛即为面包霉的菌丝体),使食物腐烂变质。 根霉属可引起甘薯软腐病:其菌丝分泌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壁,病部薯肉迅速腐烂成黄褐色糜粥状。 用途

11、:根霉和毛霉制成的酒曲进行糖化作用 淀粉葡萄糖(酿酒的第一步)酒精(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酿酒的第二步),图示:根 霉,图示:接合生殖,配子囊,根霉接合孢子的形成,7.3.2.3子囊菌亚门,除酵母菌是单细胞体外,大多为多细胞有机体;有性生殖时形成子囊,子囊包在子囊果(P85图)内,合子在子囊内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子囊孢子。 酿酒酵母菌:单细胞,大多存在于富有糖分的基质中,常用于酿造白酒、啤酒等。酵母菌能将葡萄糖等单糖吸入细胞内,无氧下,经过细胞内酶的作用,把单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面包和馒头。,麦角菌:寄生于大麦、小麦、燕麦等许多禾本科植物子房内。,子囊菌*图,青霉属

12、,青霉多生于橘子、苹果等水果的伤口处,导致果实腐烂,其菌丝体淡绿色;也侵害皮革、衣物和纺织品等。P244图 用途:工业上应用某些青霉制造有机酸、乳酸等;药用青霉素就是从黄青霉等中提出而来。 虫草属 如冬虫夏草,是强身滋补的贵重中药,是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体内的真菌,其子座从幼虫前端发出。 P245图 羊肚菌属 为腐生菌,如羊肚菌,青霉,图示:虫草属,羊肚菌的子实体,7.3.2.4担子菌亚门,本门的主要特征: 多细胞有机体,菌丝有横隔 产生担孢子、具有典型的双核菌丝和特殊的锁状联合。 是一群与人类关系较大的高等真菌。是寄生菌和腐生菌,生长在活立木、枯立木、倒木、伐桩或林地等。 生活史:担子果(子实

13、体,即常见的菌体)担孢子(埋在担子果中,是有性生殖器官,具双核)双相合子核(减数分裂)产生担子(单相)初生菌丝体(单核)次生菌丝体(双核)担子果(双核) ,生活史图,担 子 菌 生 活 史,双核菌丝体细胞均具有锁状联合担子菌的双核菌丝进行细胞分裂时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所产生的2个双核细胞之间残留1个喙状的痕迹。 常见的大型食用菌和药用菌:银耳、木耳、毛木耳、蘑菇、灵芝、猴头菌等。,7.3.2. 5、半知菌亚门 绝大部分是有隔菌丝,以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有性生殖阶段尚为发现。可分为4目。(自学),真菌的经济意义 食用、药用、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提高土壤肥力、完成自然界物质循环等。

14、 危害:食品和衣物的霉烂、作物危害、皮肤病、中毒,菌类分为 门、 门和真菌门,其中,真菌门又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亚门。,酿酒业用的酒曲是用 霉和 霉制成的,这二种霉含有 酶,能分解淀粉为葡萄糖,然后由 菌的发酵作用,把葡萄糖发酵为酒。,7.5 地衣,7.5.1 地衣的主要特征 是真菌(吸收水和无机盐)和藻类(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共生体,其中的菌丝缠绕藻细胞,并从外面包围藻类,菌类控制藻类,地衣体的形态几乎由真菌决定; 构成地衣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个别是半知菌亚门。藻类有蓝藻和绿藻。,地衣的分布: 大部分地衣具喜光性,要求空气新鲜,因此,地衣可作为鉴别大气

15、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并具耐干性和耐寒性。一般生长在草地、岩石、树枝上。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 其他植物不能生存, 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 常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7.5.1.1地衣的形态和构造,1、从形态上地衣分为3种类型 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2、从结构上地衣分为2种类型 同层地衣和异层地衣 3、地衣的构造 上皮层、藻胞层(有的没有)、髓层、下皮层。,1、壳状地衣:地衣体是彩色深浅多种多样的壳状物, 菌丝与基质紧密相连接, 有的还生假根伸入基质中, 很难剥离。壳状地衣约占全部地衣的80%。如生于岩石上的茶渍衣属(Lecanora)和生于树皮上的文字衣属(Graphis)

16、。,地衣种类图,壳状地衣,壳状地衣,叶状地衣: 地衣体呈叶片状, 四周有瓣状裂片, 常由叶片下部生出一些假根或脐, 附着于基质上, 易与基质剥离。如生在草地上的地卷属(Peltigera)、脐衣属(Umbilicaria)和生在岩石上或树皮上的梅衣属(Parmelia)。,叶状地衣,体扁平,通常下部生出假根附着于基质上,但易与基质分离,如梅花衣属。,枝状地衣:地衣体树枝状, 直立或下垂, 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如直立地上的石蕊属(Cladonia)、石花属(Ramalina)、悬垂分枝生于云冷杉树枝上的松萝属(Usnea)。,枝状地衣,植物体呈枝状,直立或下垂,多数具分枝,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也

17、易剥落,如松萝属。,图示:枝状地衣,图示:枝状、叶状地衣,根据藻细胞在地衣体中的分布。可分为: (一)异层地衣:在上皮层之下, 集结多数的藻细胞, 成藻胞层, 其下方为髓层, 最下面为皮层。 (二)同层地衣: 藻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地分布, 无单独的藻胞层。,枝状地衣为异层地衣,叶状地衣一般为异层地衣,壳状地衣多数为同层地衣。,叶状地衣的横切面构造, 可分为上皮层、藻孢层、髓层和下皮层。,地衣的构造,图示:地衣的结构,地衣是多年生植物,生长缓慢,其繁衍主要依靠营养繁殖,即依靠植物体断裂,产生新的个体。此外,还可产生粉芽、珊瑚芽及小裂片进行营养繁殖。 有性繁殖是真菌独立进行的,然后再与共生的藻类相

18、遇,而发育成地衣。,7.5.1.2地衣的繁殖,图示:珊瑚芽,7.5.1.3地衣植物的分类 地衣植物约有25000种,一般分为3个纲: (一)子囊衣纲真菌为子囊菌。 (二)担子衣纲真菌为担子菌。 (三)半知衣纲真菌为子囊菌某些属。未见它们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是一种无性地衣。,地衣为自然界的先锋植物,生长在岩石上的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促使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有的地衣也能危害森林,果树等。,1地衣是由_和_组合的复合有机体,由于两种植物长期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无论在 _上、_上、_和_上都形成1个单独的固定有机体。 2地衣体的菌类的营养靠_提供,藻类的水分、无机盐和CO2只好依靠_供给,二者是 关系。 3地衣体的形态几乎完全由 决定的。 4地衣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5叶状地衣一般为_地衣,壳状地衣多为_地衣,枝状地衣为_地衣。 6衣的营养繁殖主要是以_方式进行,此外,尚有_、_和_等繁殖构造。 7地衣通常分为_纲、_纲和_纲。 8叶状地衣的构造可分为_、_、和_。同层地衣具_层、 层和 层。异层地衣具_屋、_层、_层和_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