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296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60-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2007年工作计划.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 2007年工作计划,2007年1月10日,汇报提纲,一、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介绍 一、2007年工作计划及重点任务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具体措施,一、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简介,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是气象业务的公共技术基础支撑系统,主要包括: 通信与网络 高性能计算机 信息存储与共享 数据处理与管理 探测数据质量控制 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研究 气象技术装备管理 气象仪器的计量检定、技术支持、运行监控、维护维修、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建立资源高度共享、反 应迅速、保障有力,满足多轨道业务需要的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信息与技术保障业务全面、协调、快速地

2、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区域的宽带通信,逐步实现区域内省、地、县三级通信网络的高速(以上)互联;建成国内先进的区域级高性能计算系统,计算能力达十万亿次/秒以上;建成国内先进的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自动化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全区气象装备运行监控系统和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国家和多轨道气象业务的需求为导向,跟踪世界信息技术、气象科学和探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按照集约化、标准化原则,推进信息与存储、计算机、通信和气象仪器装备等资源的整合,加强气象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信息存储和共享、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运行监控、计量检定、维护维修、应用开发和技术保障的能

3、力建设,全面提高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多轨道业务的支撑能力。,二、2007年工作计划及任务,1 . 建设快速高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2 . 建设并完善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平台 3 . 区域级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4. 初步建立气象观测资料的标准化数据处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5 . 建设新疆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支持分中心 6 . 参加新疆气候观象台的建设,1、建设快速高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2007年重点任务: (1)乌鲁木齐区域宽带广域网 (2)综合观测资料快速收集和交换网 (3)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高速宽带局域网 (4)业务监控及网络管理平台 (5)建设乌鲁木齐

4、区域级和地区级远程可视会商系统的前期准备,(1)乌鲁木齐区域宽带广域网建设,依托中国气象局地面宽带网为主干,利用互联网+VPN作备份,建立乌鲁木齐区域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宽带广域网;2007年初将建成以2M的SDH线路为主干,利用互联网+VPN作备份的到全疆14个地州的地面宽带广域网;继续完善本区域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乌鲁木齐区域的气象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图1、乌鲁木齐区域宽带广域网络互联图,(2)综合观测资料快速收集和交换网,气象资料的收集和交换:主要以区域级和全疆地面宽带通信网为主,以互联网为辅,建立本区域的综合观测资料快速收集和交换网,为实现雷达、自动站等资料每10分钟更新提供保

5、障;根据国家局的统一安排将建成标准化、高速率的卫星DVB广播系统以替换PCVSAT卫星数据广播系统,(3)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高速宽带局域网,2007年将进一步升级完善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高速宽带局域网,增加网络设备,调整优化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局域网的整体性能。,(4)网络管理和业务监控平台,继续完善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业务监控系统,逐步实现网络管理和业务监控的综合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2007年将进一步完善大气探测设备的运行监控系统。,(5)区域级远程可视会商系统,乌鲁木齐区域宽带广域网升级后,将积极做好建设区域级远程可视会商系统的前期测试准备工作,同时考虑建立视频广播和视频协同办公系统。

6、为乌鲁木齐区域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提供协作、决策和指挥平台。,2、区域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平台,指导思想:满足现代化、多元化综合立体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存储的需求,实现区域气象业务专业化、精细化以及跨地区、跨行业大容量数据信息快速传输,提升本区域内各地州、县气象数据信息交流和共享能力。 工作目标:构建区域信息收集处理系统、海量存储系统、数据库系统、气象信息综合显示应用平台、全网质量监控平台以及集约化、标准化的信息共享平台。,2007年信息存储和共享方面的重点任务,(1)气象信息收集处理系统 (2)气象信息数据库系统 (3)区域气象信息海量存储系统 (4)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5)信息网络

7、监控平台 (6)气象信息综合显示应用平台方面的预研究,(1)气象信息收集处理系统,主要包括: 数据收集 数据处理 统一数据格式标准的建立,2007年将完成“新疆实时气象信息分发系统”的开发研究以及业务化工作,(2)气象信息数据库系统,开发数据库系统。2007年通过“天气数据库” 的开发研究,建立综合数据库和文件库,实现气象数据的接收、处理、数据检索、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和资料存档。,(3)区域气象信息海量存储系统,目标:利用存域网(SAN)技术,建设本区域相应规模的海量存储系统,统一存储和管理本区域公用气象信息。 任务:2007年将在国家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共享系统的框架下设计乌鲁木齐区域的天气数

8、据共享子系统,(4)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扩展完善新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站,开发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信息共享平台,2007年计划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增加至10-15个数据集; 连通政府、相关行业(地震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民航、九军等)及兵团气象局的信息中心,实现行业间的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5)信息网络监控平台,2007年将完成“新疆区域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的开发研究 其中质量监控平台包括系统监控和数据收发流程监控;系统还应具有专门的监控平台,在监控平台上有比较完善的监控信息显示功能,(6)气象信息综合显示应用平台,通过建立与各轨道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接口,进行各轨道业务系统的资

9、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方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进行信息流程的调整和规范,同时根据上述各项工作的开展,2007年将进行气象信息综合显示应用平台的调研和预研究工作。,3、区域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管理和调度SGI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按照SGI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接受用户注册申请、时空资源分配、指导用户规范使用系统资源。重点支持预报模式应用、精细化预报业务及流程。 实现与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计划构建区域气象模式运算中心,建立峰值万亿次以上的计算机系统,移植并优化数值预报模式,满足天气、气候等各类精细化气象业务、预报时效的延长及科研对计算机运算能力的需求。,4、建

10、立标准化数据处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现有数据处理业务流程,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处理业务 建立适应新型探测系统的数据收集处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 加强各类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各类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和质量保证系统; 开展均一性检验和订正业务; 建立数字化气象资料档案馆; 积极开展气象资料的拯救工作; 制定数据管理的各项政策和数据处理的各项标准。 2007年将组织实施 “地面、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研制;同时计划完成部分台站建国前资料的拯救工作并继续建立完善新疆的数字化气象资料档案馆,5、建设新疆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 支持分中心,环境改造的第一阶段工程已结束 计划2007年春节前

11、完成保障工程车的采购、业务工作平面的设计及承建单位的招标工作 2007年上半年业务工作平面的布局和装修,年内完成仪器仪表的接收、安装、调试 2008年正式承担新疆全区范围内新一代天气雷达及其它型号的气象雷达的技术保障工作,6、参加新疆气候观象台的建设,装备中心已做好了接收设备、分发设备并协助仪器调试安装的准备工作。,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不足 各类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不够完善;气象探测数据均一性检验和订正业务尚未建立;数据产品的开发应用能力较低 2、信息处理与共享平台建设相对落后 虽然已经初步开展了信息共享平台方面的建设工作,但总体来讲,信息处理与共享平台建设落后,信息处理

12、与信息共享相关标准不完善,业务流程不很合理,缺乏数据读取、显示、分析工具,资料的可用性不高,、技术保障 现代化技术保障体系薄弱。尚未建立健全已经投入业务运行的观测设备合理配套的保障诊断维修体系,保障体系急需加强 4、科技和人才问题在改革后更显突出 科技创新力度不大,业务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科技开发水平不高。业务结构调整后,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紧缺;在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中尤为显得突出,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不足。很难满足业务体制改革和多轨道业务发展的要求 5、信息与技术保障工作对多轨道业务的需求了解不够 多轨道业务对信息网络系统的需求不很明确,存在界面不清晰,业务流程不规

13、范,信息流程不合理的现象,缺乏整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四、具体的措施,1、完善优化信息流程 2、规范业务流程 3、加强业务与开发结合 4、建立信息技术研发平台 5、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6、加强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1、完善优化信息流程,首先开展多轨道业务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详细需求分析,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和规范,理顺和优化信息流程,努力为多轨道业务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接口和信息产品服务。,2、规范业务流程,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明确与多轨道业务之间的业务流程,拓展业务能力 以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原则,进行多轨道业务和信息与技术保障之间业务流程的规范,3、加强业务与开发结合,以科研开发促进业务发展

14、,通过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促进科研开发工作,有效地实现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州台站的技术联合和上下联动; 将信息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快速应用到信息技术业务中,提高信息技术业务质量,充分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的发挥;,4、建立信息技术研发平台,目的是有效解决制约信息网络系统业务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多轨道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为研究型业务提供科技支撑。 研发平台主要负责对各类气象资料的可信度进行研究,研究信息共享技术,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质量控制方法和资料误差订正方法,保证资料的连续性。,5、提高技术支持能力,开展信息技术业务能力评估 建立网上开放式经验交流与技术支持平台,6、加强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开展系统管理和维护维修等相关培训,使新的设备和系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水平地发挥作用,为多轨道业务服务 重点加强两方面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型领军人物 适应信息与技术保障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