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6364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NCA.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ANCA.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ANCA.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ANCA.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ANCA.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NC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CA.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自身抗体谱: 临床应用价值及实验室检测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Laboratory Detection,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自身抗体谱: 临床应用价值及实验室检测 ANCA自身抗体谱 ANCA自身抗体谱临床应用价值 ANCA自身抗体谱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自身抗体谱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研究概况 1982年,Davies等在8例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2、患者血清中首次发现了ANCA(p ANCA) 在此后3年里,ANCA尚未引起人们注意 1985年,Van der Wouder等首先报告Wegner肉芽肿(WG)中存在ANCA,并认为其对WG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同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c ANCA ) 此后ANCA才引起学术界广泛注意研究迅速展开 近十余年ANCA特异性靶抗原陆续发现 ANC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研究概况 1988年Falk等发现了与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新月体形成型肾小球肾炎有关的另一种ANCA-MPO 1989年Targen等发现ANCA与炎症性肠病(IBD)有关 pANCA /aANCA 1990年ldeman

3、n等证实为cANCA的主要靶抗原为, PR3 ,约占cANCA的80%90% 近十年来,国外对ANCA及其靶抗原的性质、疾病相关性致病机制、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研究概况 至2002年为止已召开了10次专题的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ANCA Workshop ) 现已发现,ANCA自身抗体谱存在十余种特异 性抗体 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及自身免疫性肝 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 ,ANCA两种荧光染色型 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rescence, IIF)

4、是检测ANCA最早采用的方法 应用乙醇固定的白细胞制备的抗原底物片,主要表现为两种阳性荧光染色型: # 胞浆型ANCA(cytoplasmic ANCA,cANCA) 胞浆弥漫性颗粒样染色,并在核叶之间有重染 # 核周型ANCA(perinuclear ANCA,pANCA) 环绕细胞核周围胞浆亮染 # 非典型型ANCA(atypical ANCA,aANCA或 xANCA) 兼有cANCA和pANCA两种特性,aANCA不易与pANCA区分,并且主要靶抗原还不清楚,所以许多实验室将其列入pANCA之列,作为pANCA 的一个亚型,ANCA两种荧光染色型,核周型ANCA(pANCA) 胞浆型A

5、NCA(cANCA),ANCA自身抗体谱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 ANCA是一组针对中性粒细胞许多胞浆抗原所产生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实际为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颗粒蛋白酶 随着对ANCA的深入研究,ANCA特异性靶抗原逐一被发现并得到纯化 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余种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被证实 为ANCA的靶抗原,已知的ANCA靶抗原及其在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分布 嗜天青颗粒 特异性颗粒 胞质 核板层 蛋白酶3(PR3) 乳铁蛋白(LF) -烯醇酶 核质成分 髓过氧化物酶(MPO) 溶菌酶(LYS) (-enolase) (lamina ) 杀菌

6、/通透性增高蛋白(BPI) 催化酶(catalase)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 肌动蛋白(actin) 组织蛋白酶G(CG) 溶菌酶(LYS) 天青杀素(AZU) 防御素(DEF) -葡萄糖醛酸酶(-glucuronidase) 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H-LAMP 2),蛋白酶 3(proteinase 3, PR3) -ANCA 1990年ldemann等证实为cANCA的主要靶抗原为PR3,约占cANCA的80%90% PR3是继HLE及Cath G后,于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初级颗粒、颗粒)中被发现的第三个中性丝氨酸蛋白酶,故因此而命名 PR3是由228个氨基酸多肽构成的弱的阳离子

7、蛋白,分子量29 000糖蛋白,等电点PH9.4,属胰蛋白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只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表达 PR3能降解许多细胞外基质蛋白,如弹性蛋白、血红蛋白、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on)、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ammin)等多种组织成分 PR3-ANCA与PR3复合物在炎症部位分解,PR3发挥水解作用,致血管内皮损伤, PR3在血管炎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 -ANCA 1988年,Falk等报告MPO为pANCA的主要靶抗原 MPO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嗜苯胺蓝颗粒中,为分子量146 000 的高阳离 子糖蛋白,等电点11.0

8、,为细胞毒过程中产生毒 性氧自由基的主要酶 MPO可以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齿素(Cl-)反应产生次 氯酸,在中性粒细胞的氧爆炸或产生超氧阴离子的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并因此可作为抗生素杀死吞噬的微生物。 形成的次氧酸盐可灭活蛋白酶抑制剂,从而使水解酶从中性 粒细胞中释放,活化中性粒细胞周围邻近的组织及外来物质 MPO-ANCA参与血管炎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 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关系,抗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抗体(BPI-ANCA) 1995年Zhao等报道了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为一种重 要的ANCA靶抗原 BPI 对G-细菌具有强大杀伤作用,对多种G-细菌有直 接的细胞毒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内最

9、为重要的抗G-细 菌的内源性抗生素 BPI对内毒素有对抗作用,可以中和血清中游离的内 毒素,具有明确的抗感染、纠正内毒素血症作用 BPI-ANCA可能是干扰BPI的功能而致血管炎或炎症 发生,抗乳铁蛋白抗体(LF-ANCA) 抗弹性蛋白酶抗体(HEL-ANCA) 抗组织蛋白酶G抗体(Cath G-ANCA) 1992年,Coremans等首先报道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 中存在LF-ANCA 乳铁蛋白是由69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铁结合蛋白,分子量 78 000。人类的LF存在于乳汁、泪液、唾液中,也是中性粒 细胞特异性颗粒中的主要成分 1989年,Nssberger等在SLE患者血清中发现

10、抗弹性蛋白酶 (HEL)抗体 1992年Halbqachs-Mecareli等在IBD中发现抗组织蛋白酶G (Cath G)抗体 HEL与Cath G是中性粒细胞中嗜苯氨蓝颗粒中除PR3以外的 两种丝氨酸蛋白酶,与PR3存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子量 均为29 000,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其他特异性ANCA 抗溶酶体(lysozyme, LYS)抗体:1993年,Schmit等首先报 道发现。 LYS是由嗜苯氨蓝颗粒和特异性颗粒组成的杀微生 物酶,分子量14 500 抗天青杀素(azurocidin)抗体:天青杀素为嗜苯氨蓝颗粒中 的阳性微蛋白,分子量27 000,天青杀素具有很强的杀菌、 抑菌

11、能力,在人类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抗防御素(defensin)抗体: 防御素是由29 43个氨基酸组成 的碱性多肽(带正电荷),防御素具有抗菌素活性,对各种细 菌、真菌、甚至带壳病毒均有积极的抗生活性 抗-葡萄糖醛酸酶抗体:1992年,Nassberger等首先在溃疡性 结肠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但未被其他人证实。-葡萄糖醛酸酶 是嗜苯氨蓝颗粒中 的酸性水解酶,分子量75 000,ANCA自身抗体谱临床应用价值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CA autoantibodies 系统性血管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其它疾病诊断与鉴

12、别诊断 结缔组织病 感染性疾病,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 是以血管的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炎性疾病 由于血管的炎性病变导致相应的组织器官供血障碍、组织坏死 临床上可因受累血管大小、类型、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 可局限于某一个脏器,也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系统性血管炎分类 大血管炎:大动脉炎、巨细胞(颞)动脉炎 中等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PNA)、川崎病 小血管炎:韦格纳氏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Churg-strauss综合征、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白塞病(BD):大中小

13、动脉、静脉均可受累,ANCA自身抗体谱临床意义: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相关疾病 IIF染色型 特异性靶抗原抗体 韦格纳氏肉芽肿(WG) c, p(少见) PR3(85%),MPO(10%) 显微型多动脉炎(MPA) c, p PR3(45%),MPO(45%) 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p, c(少见) PR3(25%),MPO(65%) (NCGN)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 p, c(少见) PR3(10%),MPO(60%)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低阳性率 PR3( 5%),MPO(15%)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 p MPO(30%) (抗GBM病),MPO -ANCA临床意义 主

14、要与MPA、NCGN、CSS相关,其他疾病:PAN、抗GBM病、WG、SLE、RA、 DIL、Felty综合征等 与疾病相关不及PR3-ANCA与WG相关性那样紧密。MPO-ANCA阳性强烈提示原发性血管炎 偶见于 SLE,MPO-ANCA阳性的SLE是否代表以血管炎为特征的独立病种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如动脉炎,浆膜炎和C反应蛋白增高 有报道与RA的关节外损害及血管损害有相关性 与病情活动相关,可用于判断疗效、估计复发和指导 临床治疗,PR3-ANCA /cANCA临床意义 与WG密切相关。cANCA诊断WG的特异性大于90%,外加PR3-ANCA可超过95% 疾病活动性和

15、病期阶段敏感性,初发不活动WG中,阳性率50%,而活动性典型WG,几乎100%阳性 其它原发性血管炎25%的阳性机会,如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坏死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NCGN)、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 该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一致,常被作为判断疗效、估计复发的指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炎症性肠病(IB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分类: 炎症性肠病(ulcerative colitis, UC)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诊断:内镜组织病理学及X线影象学检查 IBD自身抗体谱: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 抗肠杯状细胞抗体(

16、GCA) 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 抗胰腺腺胞抗体(PAA),pANCA与IBD 1989年,Targar等首先发现ANCA与IBD有关, IBD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消化系统肠道疾病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 以往IBD的诊断依赖X线检查、内镜及组织学诊 断,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指标 近十年欧美学者发现在UCANCA阳性 率为60% 80%,而在CD中阳性率为10% 20% pANCA滴度与IBD临床活动性、病程、病变部位无关 IBD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有助于IBD诊断与鉴别诊断,pANCA与IBD IBD患者血清中存在的ANCA主要是 p/aANCA 其靶抗原目前尚不清楚,LF、Cath G、BPI、 LY

17、S、HEL等均有报道,但尚无统一结论 pANCA在UC中呈高特异性,在涉及到结肠病变 的CD中分布较低 pANCA对UC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0%, 可用作UC和CD的鉴别诊断及UC的早期诊断,炎症性肠病(IBD)自身抗体谱 检测方法 ASCA:ELISA / IIF (定量) PAA: IIF(半定量) GCA: IIF(半定量) pANCA: IIF(半定量),ASCA PAA GCA pANCA,抗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抗体(BPI-ANCA)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肺部炎症性疾病并与长期慢性绿脓杆菌感染有一定 关系,如成人肺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部分原 发性

18、支气管扩张症及部分原发性肺纤维化等 亦可在系统性血管炎、IBD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出现 IIF检测:约1/3呈cANCA,1/3呈pANCA,1/3则表现为阴性 中性PH值的条件下,BPI可以迅速被PR3和弹性蛋白酶降解, 可能是BPI不易被常规的IIF法和总抗原ELISA法检测到的原因 BPI-ANCA测定应用以BPI为靶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他特异性ANCA临床意义 LF-ANCA:可见于SLE、IBD、RA、DIL、PBC、 PSC、AIH等,但阳性率低且与病情活动无关 HEL-ANCA:可见于SLE、药物性血管炎(如肼苯 哒嗪引起狼疮样综合征)、PBC、PSC等 Cath G

19、-ANCA:可见于SLE、IBD、PBC、PSC等,其他特异性ANCA临床意义 LYS-ANCA:可见于IBD、PBC、AIH等,它与临床明确的血管 炎无明显相关性,与多器官受累有关,尤其是肾、肺损害 防御素-ANCA:可出现在一种热带寄生虫病慢性过度反应性 盘尾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其抗体阳性率达100%,并与病情活 动有关,适宜的抗寄生虫治疗可使该抗体滴度降低或阴转 -葡萄糖醛酸酶、 -烯醇酶-ANCA:临床意义尚未阐明 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ANCA: 与NCGN相关联,活动期阳性率大于90%,且常与PR3-ANCA和MPO-ANCA同时出现 以上ANCA在IIF检测中,可呈现pANCA或

20、aANCA,ANCA自身抗体谱临床意义:IBD/ALiD/CTD 相关疾病 IIF染色型 特异性靶抗原抗体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UC)(60-80%) p, a BPI , lamina ?其它 克罗恩病(Crohns病)(10-20%) p, a BPI, lamina ?其它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70-88%) p, a actin? BPI ,其它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18%) p, a actin? BPI ,其它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p, a actin? BPI ,其它 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p, a LF, CG

21、,MPO(少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p, a LF, CG,MPO (少见) Felty综合征 p, a LF, CG,MPO(少见),ANCA自身抗体谱临床意义:药物性 /感染性疾病 相关疾病 IIF染色型 特异性靶抗原抗体 药物性ANCA阳性血管炎 药物性狼疮(DIL) p MPO (常见) LF,HEL 甲状腺功能亢进(PTU治疗) p, a MPO,LF,HEL,BPI,其它 呼吸系统炎性疾病 囊性纤维化(CF) a, p BPI(91%) 原发性支气管扩张症 a, p BPI,其它 原发性支气管扩张 a, p BPI,其它 感染性疾病 细菌(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 a, p B

22、PI,CG,其它 病毒(HIV感染) a, p 不明 真菌(着色真菌病) a, p 不明 原虫(急性疟疾、侵袭性阿米巴感染) a, p CG,PR3,丙基硫氧嘧啶(PTU)导致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 Prppylthiouracil-induced ANCA positive vasculitis, 近两年本实验室发现数例PTU治疗甲亢患者ANCA阳性 症状:其中4例发现有小血管炎症状 ANCA:均为pANCA阳性,3例高滴度,5例多抗体谱 姓 名 病案号 ANCA自身抗体谱 汤志耕 C775959 pANCA 11280,抗MPO+,抗HLE+ 贺宝兰 C745626 pANCA 12560

23、,抗HEL+,抗MPO+,抗PR3+ 王春荣 C731321 pANCA 1160, 抗HEL+,抗BPI+ 陈 利 C708289 pANCA 180, 抗MPO+,抗BPI+ 高晓兰 pANCA 15120,抗MPO+ 孙 蕾 C785417 pANCA 12560,抗MPO+,抗HLE+,抗LF+ 宋秀丽 pANCA 12560 抗MPO+抗HLE+抗LF+PR3+ 胡 弈 pANCA 11280,抗MPO+,,药物引起的ANCA阳性疾病 近年来有药物引起ANCA阳性疾病的病例报道 常见药物: 肼苯哒嗪、 普鲁卡因酰胺、青霉胺 美满霉素(minocycline) 丙基硫氧嘧啶(PTU)(

24、2564) 他巴唑/甲巯咪唑(MMI)(0 3 4) 其它 Basdene 治疗 Grvaes病1例 临床表现多类似系统性小血管炎 DIL 、关节炎、发热、网状青斑、肾/肺脏受累 靶抗原? pANCA多见, MPO, LF, HEL, BPI, 其它?,PTU导致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 丙基硫氧嘧啶(prppylthiouracil,PTU)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目前治疗甲亢最常用药物之一 PTU不良反应率:1% 5% 头痛、眩晕、关节痛、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 DIL 、肾/肺脏受累、粒细胞缺乏症、中毒性肝炎 1953年Morrow等首次报道PTU DIL 1993年Dolman等首次报道PT

25、U ANCA阳性小血管炎 目前已有100余例报道,PTU导致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ANCA谱特征 PTU 引起的 ANCA为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 抗体滴度高,多为高滴度pANCA 抗体靶抗原谱广,多同时具有多种特异性抗体 anti-MPO(多见) anti-PR3、LF、HLE、CG、LYZ、BPI和AZU 与原发性小血管炎ANCA比较 相似:可出现anti-MPO (多见)、anti-PR3 差别:滴度高、谱广,PTU导致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 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 药物诱导的多克隆自身免疫反应 ANCAs 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并不多见? 1%-10% 临床表现各异,

26、病情进展迅速,尤其是肺、肾受累 甲亢患者多系统受累 停用 PTU或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临床缓解 检测自身抗体:ANCAs明确病因, PTU治疗甲亢患者检测ANCAs意义: 预防药物性ANCA阳性小血管炎发生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ANCA自身抗体谱检测方法 Detection Methods of ANCA Autoantibodies,临床常规检测ANCA 目前,ANCA已成为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 检测ANCA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法(RIA)、免疫印迹法(IB)、免疫沉淀法(RIP)、斑点杂交(印迹)

27、法(dot blotting)、流式细胞术( FCM) 临床常规检测ANCA: IIF法作为筛选试验(screening test) ELISA作为确证试验(confirmation test),IIF检测ANCA IIF法最先用于ANCA的检测,至今亦是至今亦是 检测ANCA最常用的经典的检测方法 该法有较高的敏感性,也能半定量,是区分cANCA 和pANCA的基础,为检测ANCA的参考方法或标 准方法 IIF法测定的是总ANCA,不能准确地区分出属于 哪一种靶抗原相关性抗体,需要靶抗原特异性检测 方法的补充,ANCA两种荧光染色型成因 成因:固定剂特性 靶抗原差异 电荷作用 固定剂: 酒精

28、属非交联性固定剂,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甲醛属交联性固定剂,不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靶抗原差异: MPO等pANCA特异性靶抗原属强阳性离子蛋白, PR3特异性靶抗原属弱阳性离子或中性蛋白 电荷作用: 电荷作用而吸附于带负电荷的细胞核周围 pANCA,ANCA两种荧光染色型成因,IIF检测ANCA 荧光染色型的转变现象有助于p/aANCA与ANA的鉴别 因为甲醛固定标本能破坏核抗原,阻止ANA的结合 ANA均质型(H)易在乙醇固定片上表现为核周型或 核周型/均质型荧光染色,如pANCA阳性同时ANA (均质型)阳性更增加结果判断难度 以上情况如再用甲醛固定片检测,真正的pANCA则表 现为c

29、ANCA,ANA假阳性则表现为阴性 应用乙醇固定的底物片检测ANCA时,可利用底物片中 存在的少量的淋巴细胞除外ANA。但这只有一定意义 上的鉴别作用,如ANA和ANCA同时存在则无能为力,IIF检测ANCA IIF检测ANCA时可因细胞底物片固定方法的差异而表现不一 用甲醛固定时,其ANCA均表现为cANCA,而无pANCA,这是由于细胞胞浆内许多ANCA抗原如MPO等不能从嗜天青颗粒中释放出来,故而表现为胞浆内均一的荧光染色模型,即cANCA而无pANCA 用无水乙醇固定时,MPO等抗原物质可从嗜天青颗 粒中释放出来,并由于电荷作用而吸附于细胞核的 周围,形成pANCA 故认为ANCA的荧

30、光染色模型是人工形成的,ANCA相关荧光模型的鉴别 乙醇固定片 C P P P或 H P 和 H P和 H 甲醛固定片 C C C HEp-2片 结果判定 cANCA pANCA aANCA ANA pANCA aANCA ANA ANA,乙醇固定片 甲醛固定片 特异性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pANCA antigen,formalin,-resistant,ANCA靶抗原特异性抗体检测 临床常规检测ANCA靶抗原特异性抗体一般应用ELISA法 市场上已有多种商品检测试剂盒出现,如检测PR3、MPO、BPI、LF、LYS、Cath G、HEL等特异性靶抗原抗体的ELISA试剂盒 “ANCAProf

31、ile(全貌)ELISA” 商品试剂盒, 将PR3、MPO、LF、LYS、HEL Cath G 6种 ANCA特异性靶抗原分别包被ELISA每一板条6个 孔中,适用于ANCA特异性靶抗原抗体分型检测,ANCA检测注意事项 ANCA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 ANA对IIF法检测ANCA的影响 ANCA的定量或半定量检测,ANCA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 对于不同的ANCA相关疾病,临床常规检测ANCA 的方法及程序存在差异 单独使用IIF法或特异性ELISA法是不完善的,应提 倡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ANCA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怀疑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提倡应用IIF法和特异 性ELISA法同时检测,约5%II

32、F法 ELISA法 + 对于怀疑IBD 、 AiLD患者可只选用IIF法,检测结 果多为pANCA或aANCA 对于怀疑CTD伴有血管炎症状的患者,因此类患者 与原发性小血管炎很难鉴别,常规检测ANCA,检 测时应特别注意排除ANA的干扰,ANA对IIF法检测ANCA的影响 应用IIF法检测SLE中的ANCA,国内外报道的阳性率 从16%到69%,差异很大,主要为pANCA 这些研究大部分仅采用乙醇固定抗原片检测,ANA对 ANCA检测干扰可能很大 我们检测发现,SLE中单独采用乙醇固定抗原片检测 ANCA,由于ANA干扰可产生31.2%的假阳性结果, 主要为均质型的ANA(占77.8%) I

33、IF法检测ANCA提倡应用组合抗原片(甲醛固定片、 乙醇固定片、Hep-2细胞片等),综和判断结果,避 免ANA干扰,提高ANCA临床应用价值,ANCA的定量或半定量检测 抗PR3及MPO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一致,在原发性 小血管炎患者,常被作为判断疗效、估计复发的指 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CTD患者等非血管炎患者,可偶见抗MPO抗体且效 价较低,而高滴度的抗MPO抗体更多见于原发性小 血管炎 临床常规检测ANCA应报告定量或半定量检测结果。 IIF法:将血清作倍比稀释后(1:10、1:20、1:40、 1:80、1:160、1:320),再进行检测抗体滴度 ELISA法:应选择可定量或相对定量

34、的检测试剂盒,国内ANCA临床常规检测存在的问题 仅用IIF法检测ANCA,而没有检测ANCA特异性抗体 降低了ANCA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 仅检测抗PR3和抗MPO两种特异性抗体,而不检测 IIF-ANCA,降低了ANCA对疾病诊断的应用范围 用IIF法检测ANCA时,未能严格排除ANA的干扰, 出现假阳性结果 IIF和/或ELISA 的检测仅为定性结果,而无定量结果,ANA对IIF法检测ANCA的影响 1.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123124. SLE 阳性率 64.5%(111/172), pANCA94例 cANCA 13例 检测方法: ELISA法(总抗原) 中山大学附一院肾内科 2.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259260. SLE 阳性率 41.3%(26/63), pANCA15例 aANCA 11例 检测方法: IIF法(乙醇固定片) 301医院风湿科 3. 上海医学, 1996 ,19:380-383. SLE 阳性率 68.5%(24/35),pANCA 检测方法: IIF法(乙醇固定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