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952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讨,http:/ 子,凤凰山下:达州教育(2014年4月10日) 达州市教育局的领导、达一中的校长:拜托了 我很不想把孩子送到绵阳或成都,既遥远,费用也高。但在达州读书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只有无奈接受成都、绵阳的棒棒敲打。 我只想问一句:你们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达一中能否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呢?其实达州的父老乡亲还没有完全失望,都在盼望转机出现。 “狼”来了,我们咋办?,一、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一是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选学教育理论经典书籍,增强自身底蕴,提高自身素养

2、,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二是远程学习。(1)解决了工学矛盾;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2)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二、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事实证明:有机会上公开课的教师就会成长得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那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二、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一是校内的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二、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二是

3、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上公开课者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一节公开课往往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http:/ 2、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的面达100%,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为了扩大参与面,可将活动分为全班活动和小组活动两个层次进行。,教师:从讲师到导师(把握十度),3、活动度: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占课时的比例一般应在50%以上。学生活动应有核心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分;有全班活动和小组活动之分。 4、合作度:合作

4、学习丰富生动、形式多样,并真实有效。既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既有课内小组的合作,还可适当安排课外小组的合作。,教师:从讲师到导师(把握十度),5、生活度:书本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所有书本知识都一定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联系点。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育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教师:从讲师到导师(把握十度),6、开放度:每一堂课老师都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和创造的空间。要有意识地诱导开放式答案,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意外的通道”。从过去追求“标准答案”转化为追求“一题多解”;从过去追求“统一认识”转化为追求“多种认识”。,

5、教师:从讲师到导师(把握十度),7、生成度: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而不是老师灌输的结果。 8、掌握度: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教师:从讲师到导师(把握十度),9、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 10、亲和度:在教学中,老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充满关爱、激励之真情。,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教学反

6、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一是教后记。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课时计划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策略的抉择,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程序的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现象的分析,典型问题的探讨,学生学习的设计,学生反映的思考,教学效果的检评等。,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一是教后记。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 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二是团体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有一

7、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四、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还可培植学校文化、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四、校本教研

8、: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一是课题研究(课题不分大小)。 二是案例研究。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究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三是教研活动。,五、微信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是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五、微

9、信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二是同行互动。微信、博客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五、微信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三是专业引领。微信博客,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能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

10、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六、关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青年教师成长需要“三部曲”: A、复制模仿期; B、移植成长期; C、种植成熟期。 青年教师成长需要“三种力量”:A、扶一把;B、拉一把;C、推一把。,六、关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新老结对、拜师学艺,多做高考、中考题,缩短成长期; 二是变一般的备课为教学设计;,六、关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变纯粹的听课为教学比较;教学比较是一种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教学不可能深刻,没有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长。反思型教师必是勤于耕作的教师,勤于耕作者必有收获。,六、关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11、,四是变单纯的讲课、批作业为教学对话; 课堂教学是一种对话,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批阅作业也是一种对话,教师从作业中可以读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体会到学生的情感变化。 五是注重积累,走上教育研究之路。,七、我们应主动摒弃自己的不良行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不认真备课; 上课迟到早退,私自调课甚至无故旷课; 上课、监考或大课间玩手机(一利十弊); 不批改作业,或不按时批改,或马虎地批改,甚至进行错误评判; 个别班主任工作不作为。(脏、乱、差),八、教师做到“六个一”,1、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或教育教学论文; 2、上一堂公开课; 3、在教研组内作一次教学反思报告; 4、每年读一本好书; 5、每年整理一套所教学科教案、课件、测试卷的电子文稿; 6、每学期提供自己的优秀作品一篇。,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