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957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241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实用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课件新人教版.ppt(2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7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10讲 全球气候及其变化,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 大气,第三单元 知识框图,第三单元 知识框图,第三单元 复习策略,本单元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点,其涉及的问题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实用性强,所以很容易与人们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2012年复习备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气压、气温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第三单元 复习策略,(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4)多运用图表,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及对天气的影响; (5)结合热点区域,利用图表重点考查气候及其气候变化。,第三单元 使用建议,1.本单元共安排了710讲共4讲内容,本单元前三讲内容考点梳理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或者课后梳理的资料,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将探究点的知识讲清讲透,学生重点记忆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特点、植被类型,并能将其灵活运用。第10讲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点的学习注重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课时建议:第7讲2课时、第8讲2课时、第9讲2课时、第10讲1课时、单元综合1课时。,第7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7讲 考纲考向,【考纲概览】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向定位】 1.结合模式图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热

3、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 2.结合区域等压线或等压面图,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特点及等压线与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第7讲 考点梳理,太阳辐射,地面,吸收,第7讲 考点梳理,3.受热过程 (1)大部分_ 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被加热,并以_ 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_。,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辐射热交换,第7讲 考点梳理,【思维拓展】 (1)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少量太阳短波辐射和大量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的过程。 (2)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被吸收得很少。 (3)大气在

4、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7讲 考点梳理,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_,造成地区间的_。 2.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区间_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大气的水平运动,地面分布不均,温度差异,冷热不均,气压差,第7讲 考点梳理,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_。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第7讲 考点梳理,第7讲 考点梳理,(2)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 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3)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

5、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探究点一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第7讲 要点探究,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简化认识,第7讲 要点探究,例1 2010全国卷 I 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第7讲 要点探究,(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

6、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时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为57,9日15时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为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第7讲 要点探究,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白天晴,气温

7、高;夜晚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而白天多云,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选项B正确。,第7讲 要点探究,第(3)题,本题考查通过读图判断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由题图知,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最大值是13时,地面辐射再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 答案 (1)C (2)B (3)C,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20

8、11广州模拟如下图中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第7讲 要点探究,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通过读图,会发现该地该日气温一直比较高,但是日温差比较小,可以通过排除法来解决。A项错误,因为如果白天多云则受云层的反射作用气温比较低,夜晚晴朗则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很快,温差大;B项正确,从图中的日温差小,可以推断出夜晚的大气逆辐射比较强;C项错误,只有夜晚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冷热不均,风力才较大;D项错误,因为此日昼、夜温度都较高,肯定是夏季,我国的夏季昼长夜短。 答案 B,第7讲 要点探究

9、, 探究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处风向所示)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第7讲 要点探究,具体分析如以下图表所示:,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特别说明】 判读以上环流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风向时关键是抓住地面的热力差异。,

10、第7讲 要点探究,例2 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 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 B C C,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只有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对本题正确的作答。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正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吹向赤道,故正确。 答案 C,点评 解答有关热力环流的问题必须牢牢抓住产生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即冷热不均,这

11、是分析热力环流运动、水平方向乃至垂直方向气压变化的根本。,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第7讲 要点探究,(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气压高于地 B.地气压高于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a地风向为西北风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C.b为阴雨天气 D.d为下沉气流,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根据图(b)可以看出,甲地垂直气压差大于乙地,由此推

12、断,甲地近地面为高压,乙地近地面为低压。结合图(a)分析,地气压高于地,故A错误;地气压高于地,故B正确;在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高于地(地等压面向上凸,高度高),故C错误;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低于地(地等压面向下凹,高度低),故D错误。,第7讲 要点探究,第(2)题,位于近地面的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自西向东由甲地指向乙地,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a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故A正确;c位于高空,风向仅仅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地的风向为南风,故B错误;b处空气下沉,多晴朗天气,故C错误;d处空气上升,故D错误。 答案 (1)B (2)A,第7讲 要点探究,

13、 探究点三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具体有以下应用:,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4)低压槽: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5)判断鞍部: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如G处。,第7讲 要点探究,2.判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14、垂直于等压线,且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始终垂直,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摩擦力的方向:在风向的反方向。,第7讲 要点探究,4.判断风向 (1)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如E处);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如F处)。 (2)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偏转角度为3045。,第7讲 要点探究,5.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上图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

15、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第7讲 要点探究,(3)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第7讲 要点探究,例3 下图是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则由8时到20时,图中( ),第7讲 要点探究,A.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地风向偏北,但等压线由疏变密,气压梯度力加大,风力应逐渐增强;地受低压槽控制,从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是逆时针旋转)和降水分布来看,其天气应由晴朗转阴雨;从图中等压线的

16、疏密程度和经纬度信息分析,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增强;该锋面气旋的主动力是冷气团,气旋中心附近冷锋移动快于暖锋。 答案 C 点评 判定锋面气旋,首先要找低压槽,在冷暖气流相遇的区域才可能出现锋面气旋;另一方面确定冷锋和暖锋的位置,结合锋面形成条件,气旋东部为暖锋,西部为冷锋。,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应用。根据题干可知ab,则图中的L为低压槽,在低压槽的控制下,气流辐合上升,有可能产生降水。根据气旋冷、暖锋分布位置,图示L为暖锋,暖锋锋前有降水,故选C。 答案 C,第7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等压面的判读,1.判读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

17、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对其判读时关键抓住以下三点: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在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2)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18、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特别说明】 (1)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低压反而高于对应高空的高压。 (2)气流并不总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却是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第7讲 要点探究,例4 2010冀州模拟 图718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1)(2)题。,第7讲 要点探究,(1)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 hPa等压面剖面图,与下面的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第7讲 要

19、点探究,(2)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 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A、D均吹偏北风 D.A、D均吹偏南风,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该题关键是理解等压面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1060米、1040米、1020米、1000米是900hPa等压面上的等高线,亦即900 hPa等压面所穿过的等高线;根据等压面上等高线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一致性,可知C为高压区、B为低压区,故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 hPa等压面剖面图,与第(1)题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图A;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可以判断,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第7讲 要点探究

20、,答案 (1)A (2)B 点评 本题以教材中没有的等值线图为命题载体,考查的仍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可根据下列图示,理解等高面上的等压线和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分布状况图,图中与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则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7讲 要点探究,A.乙地可能有锋面气旋 B.乙地为反气旋,昼夜温差大 C.甲为城市,乙为郊区 D.甲地气压低,气温高,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乙地高空越向中心其气压相等的点高度越高,说明其高空为高压,近地面为低压,故A项正确。B项中乙

21、地为气旋,多阴雨,昼夜温差小;C项中甲为郊区,乙为城市;D项中甲地近地面气压高,气温低。 答案 A,第7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 大气的水平运动,用图表综合法学习。风的性质多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进行描述,风又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学习中要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并层层递进地认识三个力对风向的影响。,第7讲 要点探究,图721,第7讲 要点探究,在阅读风压图时要注意观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和风向的关系。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风向垂直的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第7讲

22、 要点探究,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以区域等压线图为载体,考查了风向的判断和等压线图的判断能力。第(1)题,首先明确图示表示的是等压线图,然后观察甲地附近等压线数值高低的分布规律,即可找到突破口。甲地等压线较为平直,可通过作图确定风向,注意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风向与等压线右斜交,由此可确定为东南风。也可根据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侧位置判定。第(2)题,甲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乙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 答案 (1)东南风。绘图略。(2)乙。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第7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第7讲 要点探究,解析

23、第(1)题,由于M地的气压高于P地,故可在图中画出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根据M地位于北半球,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M地盛行东南风。第(2)题,由图中的等压线可知,Q地位于等压线由低值弯向高值的低压槽处,该位置最有可能形成锋面,暖空气爬坡降温,从而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1)C (2)D,第7讲 备用习题,(本题为本讲综合性探究题目,如课堂时间允许,可在所有探究问题完成后综合提升)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气柱质量增加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就下降。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

24、,明显的是以日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分别称为气压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阅读以上资料和图a、图b、图c、图d,回答问题。,第7讲 备用习题,第7讲 备用习题,(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_。 (2)不同性质的气团,密度往往不同。如果移到某地的气团比原来的气团密度大,气压随之升高。反之该地气压就要降低。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 (3)气压的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其中以双峰型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

25、关。,第3讲 备用习题,(4)气压的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波动的,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因而也与同纬度、海陆性质、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通过图d可以看出,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季,最低值出现在_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第7讲 备用习题,解析 (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B高于A,C、D都处于高空,C处有上升气流补充,气压升高,D处气流下沉流走,气压降低。(2)冷空气密度大,故会使流经地气压升高。(3)据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压出现在810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但气压最低值出

26、现在1516时左右,故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晚一些。三地比较,纬度越低气压日较差越大。,第7讲 备用习题,(4)气压年变化取决于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上温差大,所以气压差也大,夏季温度高,气压低,冬季温度低,气压高。气压的年较差与温度的年较差成正比,都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高山区受地形影响夏季盛行上升气流,空气密度变大。所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 答案 (1)B C (2)升高 (3)810 下降 晚 低纬度(热带) 减小 (4)冬 夏 增大 夏,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第8讲 考纲考向,【考纲概览】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向定位】 1.结合图示材料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

27、成、分布、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2.结合现实材料与等压线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及地形图等相关图示材料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第8讲 考点梳理,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第8讲 考点梳理,地转偏向,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极地高气压,第8讲 考点梳理,低纬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移,第8讲 考点梳理,【特别说明】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第8讲 考点梳理,第8

28、讲 考点梳理,第8讲 考点梳理,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第8讲 考点梳理,【思维拓展】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第8讲 考点梳理,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西风带,欧洲大西洋,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地中海,加

29、利福尼亚,好望角地区,第8讲 考点梳理,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_、_、_、地形、洋流等。 【误区警示】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则较多。,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第8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用递进法推导三圈环流的形成及海陆分布 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单圈闭合环流,是在单一的水平

30、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的。,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例1 2010江苏地理卷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1)(2)题。,第8讲 要点探究,(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

31、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第8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题干中“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的暗示,说明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受盛行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项正确。第(2)题,由题干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 (1)B (2)A,第8讲 要点探究,点评 本题结合时事地理,巧妙地将全球气压带、风带与地球圈层结构结合起来,体现了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习过程中,多进行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有助于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第8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第8讲 要点探究,A.东

32、北部降水少,洋流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第8讲 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和影响降水的因素。由纬度知,该地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因中部多山,故东北部处在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西南部处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 C,第8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季风环流,1.概念: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叫季风。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强盛而典型,范围最大。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第8讲 要点探究,图810

33、,第8讲 要点探究,2.东亚季风: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吸热快,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形成高气压,而与它邻近的太平洋、印度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形成低气压。气压梯度自大陆指向海洋,因而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第8讲 要点探究,夏季,亚洲大陆吸热快,辐射增温强烈,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吸热慢,辐射增温缓和,相对而言,温度较低,气压较高,气压梯度力自海洋指向陆地,因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偏南风。,第8讲 要点探究,3.南亚季风:冬季为东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

34、的差异;夏季为西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第8讲 要点探究,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力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第8讲 要点探究,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

35、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第8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依据甲地两侧等压线数值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可知甲地风向。第(2)题,由图示等压线数值可知,M地位于低压中心,应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图中数值可反映出来);由图知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陆地上的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答案 (1)A (2)C 点评 掌握季风区的风向特点,判定季节是解题的关键。其次要掌握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影响。,

36、第8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第8讲 要点探究,(1) a月甲地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地形起伏 洋流分布 A B C D,第8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考查根据气压形势判定季节。由图上可知,a月等压线,陆地向低纬度凸出,说明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气压低,a月表示的是南半球夏季,1月。甲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吹东南风。第(2)题,考查季风的成因,据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a月形成的是低压,海洋是高压;澳大利亚大陆,b月形成高压,海洋形成

37、低压,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其次,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不同,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也不同,风向不同。 答案 (1)A (2)A,第8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2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第8讲 要点探究,(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第8讲 要点探究,【思

38、维拓展】 影响气候的因素,除气压带、风带外,还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其中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为形成气候的外部条件。,第8讲 要点探究,第8讲 要点探究,(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第8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气压曲线上高、低压对应的纬度,可知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偏北,则“某月”最可能是7月份。第(2)题,由图知,甲地位于赤道低气压

39、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盛行东南信风。第(3)题,乙地位于0经线与30N40N之间,属大陆西岸,此季节(夏季)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答案 (1)C (2)A (3)D 点评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主要影响某些局部地区气候,属非地带性因子。,第8讲 备用习题,(本题组可以与例3互换使用)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回答(1)(2)题。,第8讲 备用习题,(1)科考队在野外考察时,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低温干燥 B晴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2)图示气

40、压系统较长时间控制该区域时( ) A海轮向东横渡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流 B南极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 C东北平原时常受寒潮侵袭 D鄱阳湖流域大批候鸟栖息,第8讲 备用习题,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可知,该地此时受高压控制;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图中的气压系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晴热干燥。第(2)题,图示气压系统较长时间控制该区域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印度洋地区吹西南季风,海水自西向东流,故向东横渡北印度洋的海轮顺风顺流。其他项都相反。 答案 (1)B (2)A,第8讲 备用习题,2(本题为本讲综合性探究题目,如课堂时间允许,可在所有探究问题完成后综合提升)读图,

41、完成下列问题。,第8讲 备用习题,(1)结合图中大气环流状况判读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A地与B地降水量的多少,并说明原因。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第8讲 备用习题,(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 (5)分别说明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和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果一年中,受C气流和B气流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又会怎样?,第8讲 备用习题,解析 依据图示气流运动方向及纬度位置可知,A为盛行西风带,B为东

42、北信风带,C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D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第8讲 备用习题,答案 (1)冬季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 (2)A地比B地降水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第8讲 备用习题,(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第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第9讲 常

43、见的天气系统,第9讲 考纲考向,【考纲概览】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向定位】 结合天气预报的数值图、等压线图或天气系统图等多种信息(气温、气压和降水等)叠加在一起考查对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判断,气旋、反气旋的形成,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第9讲 考点梳理,第9讲 考点梳理,(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_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_; (2)锋面两侧_、湿度、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_变化剧烈。,冷气团,暖气团,温度,气压,天气,第9讲 考点梳理,升高,转晴,大风、雨雪,锋后,暖气团,晴朗,第9讲 考点梳理,上升,下降,转晴,连续性降水,雾,锋前,冷气团,晴朗,第9讲 考点梳理

44、,阴雨连绵,第9讲 考点梳理,【思维拓展】 (1)冷锋和暖锋取决于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冷锋过境存在明显的天气变化,但是否降水则取决于暖气团的含水量;冷气团始终在锋面下方,雨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2)锋面活动对我国影响较频繁,如冷锋活动造成北方夏季暴雨、春季沙尘暴、冬季寒潮天气;准静止锋夏初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天气,冬季出现在云贵地区,造成贵阳“天无三日晴”。,第9讲 考点梳理,第9讲 考点梳理,四周,中心,中心,四周,上升,晴朗,台风,伏旱,寒潮,第9讲 考点梳理,高气压,山脊,晴朗,低气压,峡谷,阴雨,第9讲 考点梳理,【特别说明】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气旋、反气旋东、西

45、、南、北四侧的风向有两种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第9讲 考点梳理,第9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冷锋、暖锋的判断方法,利用符号还可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方向。,第9讲 要点探究,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第9讲 要点探究,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

46、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特别说明】 确定锋面雨带的位置,关键是理解好“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和“后”的含义。前后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第9讲 要点探究,第9讲 要点探究,例1 2010江苏地理卷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9讲 要点探究,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第9讲 要点探究,解析 中国雨带通常于35月份在南方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和东北,9月份南退,10月份完全退出大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10月初结束。期间78月份会受到副高控制,炎热干燥;6月是受准静止锋影响,阴雨;10月受冷锋影响,干燥。,第9讲 要点探究,答案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都是相对的,主要是根据势力强弱来判断,但掌握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出现的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