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47563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资料》第2章.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递归与分治策略,学习要点: 理解递归的概念。 掌握设计有效算法的分治策略。 通过下面的范例学习分治策略设计技巧。 (1)二分搜索技术; (2)大整数乘法; (3)Strassen矩阵乘法; (4)棋盘覆盖; (5)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 (6)线性时间选择; (7)最接近点对问题; (8)循环赛日程表。,分治法概述,分治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算法技术,它可以用于求解许多算法问题. 什么是分治法?,算法总体思想,计算机求解的复杂度与问题的规模有关,回忆: 1、2、3n个元素的排序问题; 1、2、3n个元素的查找问题; 结论:多个元素的排序和查找比较少元素的排序和查找复杂和困难的多! 想法:能否

2、将“多个元素的排序和查找”变成数个“较少元素的排序和查找”,分别进行?,算法总体思想,分治法的可行性: 如果原问题可以分成k个子问题 且子问题都可解 并可利用子问题的解求出原问题的解,算法总体思想,问题分解是求解复杂问题时很自然的做法。 求解一个复杂问题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子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问题,直到分解所得的小问题是一些基本问题,并且其求解方法是已知的,可以直接求解为止。,将要求解的较大规模的问题分割成k个更小规模的子问题。,算法总体思想,n,T(n/2),T(n/2),T(n/2),T(n/2),T(n),=,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如果子问题的规模仍然不够小,则再划分

3、为k个子问题,如此递归的进行下去,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很容易求出其解为止。,算法总体思想,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如果子问题的规模仍然不够小,则再划分为k个子问题,如此递归的进行下去,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很容易求出其解为止。,n,T(n),=,将求出的小规模的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来问题的解。,算法总体思想,将求出的小规模的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来问题的解。,n,T(n),=,算法总体思想,将求出的小规模的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来问题的解。,分治法的设计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 分

4、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 分而治之。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孙子兵法,算法总体思想,通常,由分治法所得到的子问题与原问题具有相同的类型。如果得到的子问题相对来说还太大,则可反复使用分治策略将这些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同类型子问题,直至产生出不用进一步细分就可求解的子问题。由此可知,分治法求解很自然地可用一个递归过程来表示。 分治法作为一种算法设计策略,要求分解所得的子问题是同类问题,并要求原问题的解可以通过组合子问题的解来获取。,2.1 递归的概念,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称为递归算法。用函数自身给出定义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 由分治法产生的子问题往往是原问题的较小模式,这就

5、为使用递归技术提供了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反复应用分治手段,可以使子问题与原问题类型一致而其规模却不断缩小,最终使子问题缩小到很容易直接求出其解。这自然导致递归过程的产生。 分治与递归像一对孪生兄弟,经常同时应用在算法设计之中,并由此产生许多高效算法。,2.1 递归的概念,递归的使用场合: 数据结构本身是递归定义的,其实现算法往往是递归算法,比如二叉树和图等; 求解过程需要递归,算法描述简捷其易于理解及分析,比如阶乘计算,下面来看几个实例。,在算法设计中使用递归技术,往往使算法的描述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容易编程和验证。在计算机软件领域,递归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算法。,2.1 递归的概

6、念,例1 阶乘函数 阶乘函数可递归地定义为:,边界条件: 非递归定义的初始值,递归方程:递归定义式,边界条件与递归方程是递归函数的二个要素,递归函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要素,才能在有限次计算后得出结果。,较小自变量的函数值表示较大自变量的函数值,2.1 递归的概念,例1 阶乘函数,第n个阶乘可递归地计算如下: int factorial(int n) if (n=0) return 1; return n*factorial(n-1); ,2.1 递归的概念,例2 Fibonacci数列(斐波那契数列) 无穷数列1,1,2,3,5,8,13,21,34,55,称为Fibonacci数列。它可以递归

7、地定义为:,边界条件,递归方程,第n个Fibonacci数可递归地计算如下: 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数列的第n项的值是它前面两项之和,2.1 递归的概念,例3 Ackerman函数(阿克曼函数) 当一个函数及它的一个变量是由函数自身定义时,称这个函数是双递归函数。 Ackerman函数A(n,m)定义如下-有两个独立的整型变量m、n:,2.1 递归的概念,例3 Ackerman函数 前2例中的函数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非递归方式定义:,本例中的Ackerman函

8、数却无法找到非递归的定义。,2.1 递归的概念,例3 Ackerman函数 A(n,m)的自变量m的每一个值都定义了一个单变量函数(根据m的不同可得到基于n的不同函数!): m=0时,A(n,0)=n+2 m=1时,A(n,1)=A(A(n-1,1),0)=A(n-1,1)+2,和A(1,1)=2故A(n,1)=2*n m=2时,A(n,2)=A(A(n-1,2),1)=2A(n-1,2),和A(1,2)=A(A(0,2),1)=A(1,1)=2,故A(n,2)= 2n 。 m=3时,类似的可以推出 m=4时,A(n,4)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没有适当的数学式子来表示这一函数。,2.1 递归

9、的概念,例3 Ackerman函数 定义单变量的Ackerman函数A(n)为,A(n)=A(n,n)。 定义其拟逆函数(n)为:(n)=minkA(k)n。即(n)是使nA(k)成立的最小的k值。 因为:A(0)=1,A(1)=2,A(2)=4,A(3)=16 所以:(1)=0,(2)=1,(3)= (4)=2 (5)= (16)=3 (n)在复杂度分析中常遇到。对于通常所见到的正整数n,有(n)4。但在理论上(n)没有上界,随着n的增加,它以难以想象的慢速度趋向正无穷大。,2.1 递归的概念,例3 Ackerman函数 作业1:采用递归方式实现Ackerman函数,2.1 递归的概念,例4

10、 排列问题 设计一个递归算法生成n个元素r1,r2,rn的全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当m=n时所有的排列情况叫全排列。 如1,2,3三个元素的全排列为: 1,2,3 1,3,2 2,1,3 2,3,1 3,1,2 3,2,1,集合X中元素的全排列记为perm(X)。 (r)perm(X)表示在全排列perm(X)的每一个排列前加上前缀r得到的排列。,2.1 递归的概念,例4 排列问题 设计一个递归算法生成n个元素r1,r2,rn的全排列。,设R=r1,r2,rn是要进行排列的n个元素,Ri=R-ri。 集合X

11、中元素的全排列记为perm(X)。 (ri)perm(X)表示在全排列perm(X)的每一个排列前加上前缀得到的排列。R的全排列可归纳定义如下:,当n=1时,perm(R)=(r),其中r是集合R中唯一的元素; 当n1时,perm(R)由(r1)perm(R1),(r2)perm(R2),(rn)perm(Rn)构成。,2.1 递归的概念,例4 排列问题(http:/ perm(R): (r1)perm(R1) (r2)perm(R2) 即: (r1)(r2) (r2)(r1),当n=1时,perm(R)=(r),其中r是集合R中唯一的元素; 当n1时,perm(R)由(r1)perm(R1)

12、,(r2)perm(R2),(rn)perm(Rn)构成。,n=3 perm(R): (r1)perm(R1) (r2)perm(R2) (r3)perm(R3) 即:(r1) perm(R2R3) (r2)perm(R1R3) (r3)perm(R1R2) 最终:(r1)(r2)(r3) (r1)(r3)(r2) (r2)(r1)(r3) (r2)(r3)(r1) (r3)(r1)(r2) (r3)(r2)(r1),2.1 递归的概念,例4 排列问题,/perm函数:perm(Object list ,int k,int m) /作用:输出数组list中,前缀为顺序的前k个元素,后缀为后m-

13、k个元素的全排列,所组成的排列 /参数:list数组,要进行排列的元素 / k,数组下标0-(k-1)为前缀 / m,数组下标0-m为要进行排列的元素 /说明:若要对list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排列,k应为0,m应为数组上界,2.1 递归的概念,例4 排列问题,public static void perm(Object list ,int k,int m) /若所有要排列元素都为前缀,则依次输出 if(k=m) for (int i=0;i=m;i+) System.out.print(listi+“ “); System.out.println(); /否则,前缀增1,后缀减1 else/依次

14、将原后缀中任一个元素放入到前缀中,得到新的前后缀,进行递归 for(int i=k;i=m;i+) swap(list,k,i); perm(list,k+1,m); swap(list, k, i); ,2.1 递归的概念,例4 排列问题,public static void swap(Object list,int k,int m ) Object t; t=listk; listk=listm; listm=t; int main() int list= 1,2,3; perm(list,0,2); return 0; ,2.1 递归的概念,例4 排列问题 作业2:采用递归方式实现排列问

15、题,2.1 递归的概念,例5 整数划分问题 将正整数n表示成一系列正整数之和:n=n1+n2+nk, 其中n1n2nk1,k1。 正整数n的这种表示称为正整数n的划分。求正整数n的不 同划分个数。,例如正整数6有如下11种不同的划分: 6; 5+1; 4+2,4+1+1; 3+3,3+2+1,3+1+1+1; 2+2+2,2+2+1+1,2+1+1+1+1; 1+1+1+1+1+1。,2.1 递归的概念,例5 整数划分问题 前面的几个例子中,问题本身都具有比较明显的递归关系,因而容易用递归函数直接求解。 在本例中,如果设p(n)为正整数n的划分数,则难以找到递归关系,因此考虑增加一个自变量:将

16、最大加数n1不大于m的划分个数记作q(n,m)。可以建立q(n,m)的如下递归关系。 注意:m的取值范围为1,),我们可分段讨论。 m=1 1n,(2) q(n,m)=q(n,n),mn; 最大加数n1实际上不能大于n。因此,q(1,m)=1。,(1) q(n,1)=1,n1; 当最大加数n1不大于1时,任何正整数n只有一种划分形式, 即,(4) q(n,m)=q(n,m-1)+q(n-m,m),nm1; 正整数n的最大加数n1不大于m的划分由n1=m的划分和 n1m-1 的划分组成。,(3) q(n,n)=1+q(n,n-1); 正整数n的划分由n1=n的划分和n1n-1的划分组成。,2.1

17、 递归的概念,例5 整数划分问题 前面的几个例子中,问题本身都具有比较明显的递归关系,因而容易用递归函数直接求解。 在本例中,如果设p(n)为正整数n的划分数,则难以找到递归关系,因此考虑增加一个自变量:将最大加数n1不大于m的划分个数记作q(n,m)。可以建立q(n,m)的如下递归关系。,2.1 递归的概念,例5 整数划分问题 前面的几个例子中,问题本身都具有比较明显的递归关系,因而容易用递归函数直接求解。 在本例中,如果设p(n)为正整数n的划分数,则难以找到递归关系,因此考虑增加一个自变量:将最大加数n1不大于m的划分个数记作q(n,m)。可以建立q(n,m)的如下递归关系。,6; 5+

18、1; 4+2,4+1+1; 3+3,3+2+1,3+1+1+1; 2+2+2,2+2+1+1,2+1+1+1+1; 1+1+1+1+1+1。,例:q(6,3)=q(3,3)+q(6,2),2.1 递归的概念,例5 整数划分问题 前面的几个例子中,问题本身都具有比较明显的递归关系,因而容易用递归函数直接求解。 在本例中,如果设p(n)为正整数n的划分数,则难以找到递归关系,因此考虑增加一个自变量:将最大加数n1不大于m的划分个数记作q(n,m)。可以建立q(n,m)的如下递归关系。,正整数n的划分数p(n)=q(n,n)。,2.1 递归的概念,例5 整数划分问题,/函数:q(int n,int

19、m) /作用:用来得到正整数n,最大加数不大于m的划分个数 public static int q(int n,int m) /若正整数或最大加数小于1,则返回0 if(n1|m1) return 0; /若正整数或最大加数等于1,则划分个数为1(n个1相加) if(n=1|m=1) return 1; /若最大加数实际上不能大于正整数n,若大于则划分个数等于最大加数为n的划分个数 if(nm) return q(n,n); /若正整数等于最大加数,则划分个数等于 if (n=m) return 1+q(n,n-1); return q(n,m-1)+q(n-m,m); ,2.1 递归的概念,

20、例5 整数划分问题 作业3:采用递归方式实现整数划分问题,2.1 递归的概念,例6 Hanoi塔问题 设a,b,c是3个塔座。开始时,在塔座a上有一叠共n个圆盘,这些圆盘自下而上,由大到小地叠在一起。各圆盘从小到大编号为1,2,n,现要求将塔座a上的这一叠圆盘移到塔座b上,并仍按同样顺序叠置。在移动圆盘时应遵守以下移动规则: 规则1:每次只能移动1个圆盘; 规则2:任何时刻都不允许将较大的圆盘压在较小的圆盘之上; 规则3:在满足移动规则1和2的前提下,可将圆盘移至a,b,c中任一塔座上。,2.1 递归的概念,例6 Hanoi塔问题 一个简单的解法: 假设塔座a,b,c排成一个三角形,a b c

21、 a构成一顺时针循环。在移动圆盘的过程中,若是奇数次移动,则将最小的圆盘移动到顺时针方向的下一个塔座上;若是偶数次移动,则保持最小的圆盘不动,而在其他两个塔座之间,将较小的圆盘移动到另一个塔座上去。 以上算法如何理解? 注意: 圆盘数目不同,要ab,塔座的顺序也不同。 奇数:abca 偶数:acba,非递归解法,若是奇数次移动,则将最小的圆盘移到顺时针方向的下一塔座上; 若是偶数次移动,则保持最小的圆盘不动,而在其他两个塔座之间,将较小的圆盘移到另一塔座上去。,当n为奇数时,目的塔座是b,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当n为偶数时,目的塔座是c,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在问题规模较大时,较难找到一般的方法,

22、因此我们尝试用递归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当n=1时,问题比较简单。此时,只要将编号为1的圆盘从塔座a直接移至塔座b上即可。 当n1时,需要利用塔座c作为辅助塔座。此时若能设法将n-1个较小的圆盘依照移动规则从塔座a移至塔座c,然后,将剩下的最大圆盘从塔座a移至塔座b,最后,再设法将n-1个较小的圆盘依照移动规则从塔座c移至塔座b。 由此可见,n个圆盘的移动问题可分为2次n-1个圆盘的移动问题,这又可以递归地用上述方法来做。由此可以设计出解Hanoi塔问题的递归算法如下。,2.1 递归的概念,例6 Hanoi塔问题,public static void hanoi(int n, int a, i

23、nt b, int c) /将塔座a上自下而上,由大到小叠放在一起的n个圆盘依移动规 /则移至塔座b上并仍按同样顺序叠放。 if (n 0) hanoi(n-1, a, c, b); /在移动过程中,以塔座c作为辅助塔座 move(a,b); /将塔座a上编号为n的圆盘移至塔座b上 hanoi(n-1, c, b, a); ,2.1 递归的概念,例6 Hanoi塔问题 作业4:画图表示Hanoi塔问题 关键:为算法建立递归调用工作栈,2.1 递归的概念,通常,在一个算法中调用另一算法时,系统需在运行被调用算法之前先完成三件事: (1)将所有实参指针、返回地址等信息传递给被调用算法; (2)为被

24、调用算法的局部变量分配存储区; (3)将控制转移到被调用算法的入口。 在从被调用算法返回调用算法时,系统也相应地要完成三件事: (1)保存被调用算法的计算结果; (2)释放分配给被调用算法的数据区; (3)依照被调用算法保存的返回地址将控制转移到调用算法。,系统在实现子程序的调用时, 要用栈方式管理调用子程序时的返回地址。子程序调用的内部实现为两个方面。,2.1 递归的概念,当有多个算法构成嵌套调用时,按照后调用先返回的原则进行。 注意:信息传递和控制转移必须通过栈来实现。重要的是数据栈和工作栈。 递归算法的实现类似于多个算法的嵌套调用,只不过调用算法和被调用算法是同一个算法。 为了保证递归调

25、用正确执行,系统要建立一个递归调用工作栈,为各层次的调用分配数据存储区。 一个递归过程的执行类似于多个子程序的嵌套调用, 递归过程是自己调用自己本身代码。如果把每一次的递归调用视为调用自身代码的复制件, 则递归实现过程基本上和一般子程序的实现相同。,递归小结,优点:结构清晰,可读性强,而且容易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因此它为设计算法、调试程序带来很大方便。,缺点:递归算法的运行效率较低,无论是耗费的计算时间还是占用的存储空间都比非递归算法要多。,解决方法:在递归算法中消除递归调用,使其转化为非递归算法。 1、采用一个用户定义的栈来模拟系统的递归调用工作栈。该方法通用性强,但本质上还是递

26、归,只不过人工做了本来由编译器做的事情,优化效果不明显(常用方法!)。 2、用递推来实现递归函数。 3、通过变换能将一些递归转化为尾递归,从而迭代求出结果。 后两种方法在时空复杂度上均有较大改善,但其适用范围有限。,递归小结,讨论:,找出n个自然数(1,2,.,n)中取r个数的组合。,int a100; void comb(int m,int k) for(int i=m;i=k;i-) ak=i; if(k1) comb(i-1,k-1); else for(int j=a0;j0;j-) coutaj ; coutendl; int main() int n=5,r=3; a0=r; co

27、mb(n,r); ,n=5,r=3时,从大到小 排列的组合数为: 5 4 3 5 4 2 5 4 1 5 3 2 5 3 1 5 2 1 4 3 2 4 3 1 4 2 1 3 2 1,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当要求解一个输入规模n相当大的问题时,直接求解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没法求出。正确的方法是, 首先应仔细分析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然后根据这些特性选择适当的设计策略来求解。 在将这n个输入分成k个不同子集合的情况下,如果能得到k个不同的可独立求解的子问题,而且在求解之后,还可找到适当的方法把它们合并成整个问题的解,那么,可考虑使用分治法来求解。,分治法的适用条件,分治法所能解决的问题

28、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问题。,因为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一般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大部分问题满足这个特征。,这条特征是应用分治法的前提,它也是大多数问题可以满足的,此特征反映了递归思想的应用,能否利用分治法完全取决于问题是否具有这条特征,如果具备了前两条特征,而不具备第三条特征,则可以考虑贪心算法或动态规划。,这条特征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

29、立的,则分治法要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虽然也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动态规划较好。,边界条件: 非递归定义的初始值,递归方程:递归定义式,divide-and-conquer(P)分而治之 if ( | P | = n0) adhoc(P); /解决小规模的问题 divide P into smaller subinstances P1,P2,.,Pk;/分解问题 for (i=1,i=k,i+) yi=divide-and-conquer(Pi); /递归的解各子问题 return merge(y1,.,yk); /将各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分治法的基本步骤,人们

30、从大量实践中发现,在用分治法设计算法时,最好使子问题的规模大致相同。即将一个问题分成大小相等的k个子问题的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种使子问题规模大致相等的做法是出自一种平衡(balancing)子问题的思想,它几乎总是比子问题规模不等的做法要好。,分治法的复杂性分析(了解),一个分治法将规模为n的问题分成k个规模为nm的子问题去解。设分解阀值n0=1,且adhoc解规模为1的问题耗费1个单位时间。再设将原问题分解为k个子问题以及用merge将k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需用f(n)个单位时间。用T(n)表示该分治法解规模为|P|=n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则有:,通过迭代法求得方程的解:,注意

31、:递归方程及其解只给出n等于m的方幂时T(n)的值,但是如果认为T(n)足够平滑,那么由n等于m的方幂时T(n)的值可以估计T(n)的增长速度。通常假定T(n)是单调上升的,从而当minmi+1时,T(mi)T(n)T(mi+1)。,主定理,注意:主定理的三种情况并没有覆盖所有f(n),存在某些f(n)不满足以上任何一种情况的条件,则此时就不能用主方法求解递推试。,采用分治法求解问题通常得到一个递归算法,分析相应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往往可得到如下的递归式: T(n)=kT(n/m)+cnb, T(1)=c 显然可以直接使用主方法得到如下定理:,例:,T(n)=16T(n/4)+n T(n)=T(

32、3n/7)+1 T(n)=7T(n/2)+n2,分析:如果n=1即只有一个元素,则只要比较这个元素和x就可以确定x是否在表中。因此这个问题满足分治法的第一个适用条件,分析:比较x和a的中间元素amid,若x=amid,则x在L中的位置就是mid;如果xai,同理我们只要在amid的后面查找x即可。无论是在前面还是后面查找x,其方法都和在a中查找x一样,只不过是查找的规模缩小了。这就说明了此问题满足分治法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适用条件。,分析:很显然此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相互独立,即在ai的前面或后面查找x是独立的子问题,因此满足分治法的第四个适用条件。,二分搜索技术(回忆查找算法),给定已按升序排好序

33、的n个元素a0:n-1,现要在这n个元素中找出一特定元素x。 分析:,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 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二分搜索技术,给定已按升序排好序的n个元素a0:n-1,现要在这n个元素中找出一特定元素x。,据此容易设计出二分搜索算法(注意:C+程序!程序有问题吗?): template int BinarySearch(Type a, const Type ,算法复杂度分析: 每执行一次算法的while循环, 待搜索数组的大小减少一半。因此,在最坏情况下,while循环

34、被执行了O(logn) 次。循环体内运算需要O(1) 时间,因此整个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计算时间复杂性为O(logn)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 int x, int n) / 在 a0 amiddle) left = middle + 1; else right = middle - 1; return -1; / 未找到x ,二分搜索技术,大整数的乘法,考虑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关于基本运算的说法: 1.加法和乘法是基本运算,Why? 2.减法和除法如何实现? 3.如果实现加法和乘法的计算数超过了机器表示的范围,How to do? 4.精

35、确表示运算时,必须用软件来实现!,大整数运算面临的问题: (1)直接以整数运算,可能超出硬件整数表示范围。 (2)若以浮点数表示,不能精确的表示大整数及其运算结果。 所以,采用某种算法来实现大整数运算是非常必要的。,大整数(二进制整数)的乘法,请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可以进行两个n位大整数的乘法运算,小学的方法:O(n2) 效率太低 分治法(a、b、c、d分段均为n/2位!并假设n为2的幂数!):,X = Y = X = a 2n/2 + b Y = c 2n/2 + d(why?) XY = ac 2n + (ad+bc) 2n/2 + bd (式1),a,b,c,d,复杂度分析 T(n)=O

36、(n2) 没有改进,将每2个1位数的乘法或加法看作一步运算,关键:减少乘法次数!,大整数的乘法,请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可以进行两个n位大整数的乘法运算,小学的方法:O(n2) 效率太低 分治法: 一种改进方法,XY = ac 2n + (ad+bc) 2n/2 + bd 为了降低时间复杂度,必须减少乘法的次数。 XY = ac 2n + (a-c)(b-d)+ac+bd) 2n/2 + bd (式3) XY = ac 2n + (a+c)(b+d)-ac-bd) 2n/2 + bd (式4),复杂度分析 T(n)=O(nlog3) =O(n1.59)较大的改进 递归方程组解的渐进阶的求法套用公

37、式法,细节问题:两个XY的复杂度都是O(nlog3),但考虑到a+c,b+d可能得到m+1位的结果,使问题的规模变大,故不选择第2种方案。,大整数的乘法,大整数的乘法,大整数的乘法,大整数的乘法,请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可以进行两个n位大整数的乘法运算,小学的方法:O(n2) 效率太低 分治法: O(n1.59) 较大的改进 更快的方法?,如果将大整数分成更多段,用更复杂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将有可能得到更优的算法。 最终的,这个思想导致了快速傅利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产生。该方法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分治算法。 http:/ 个元素所需的计算时间为O(n3),

38、传统方法:O(n3),Strassen矩阵乘法,使用与上例类似的技术,将矩阵A,B和C中每一矩阵都分块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矩阵。由此可将方程C=AB重写为:,传统方法:O(n3) 分治法:,由此可得:,复杂度分析 T(n)=O(n3),(式2) (式3) (式4)(式5),关键:减少乘法次数!,Strassen矩阵乘法,传统方法:O(n3) 分治法:,为了降低时间复杂度,必须减少乘法的次数。,复杂度分析 T(n)=O(nlog7) =O(n2.81)较大的改进,Strassen矩阵乘法,Strassen矩阵乘法,传统方法:O(n3) 分治法: O(n2.81) 更快的方法?,Hopcroft和K

39、err已经证明(1971),计算2个矩阵的乘积,7次乘法是必要的。因此,要想进一步改进矩阵乘法的时间复杂性,就不能再基于计算22矩阵的7次乘法这样的方法了。或许应当研究或矩阵的更好算法。 在Strassen之后又有许多算法改进了矩阵乘法的计算时间复杂性。目前最好的计算时间上界是 O(n2.376) 是否能找到O(n2)的算法?,棋盘覆盖,在一个2k2k 个方格组成的棋盘中,恰有一个方格与其它方格不同,称该方格为一特殊方格,且称该棋盘为一特殊棋盘。,棋盘覆盖,在棋盘覆盖问题中,要用图示的4种不同形态的L型骨牌覆盖给定的特殊棋盘上除特殊方格以外的所有方格,且任何2个L型骨牌不得重叠覆盖。,问题:在

40、任何一个2k2k的棋盘覆盖中,用到的L型骨牌个数是多少?,(4k-1)/3个!,棋盘覆盖,考虑:使用分治策略,求解棋盘覆盖问题 当k0时,将2k2k棋盘分割为4个2k-12k-1 子棋盘(a)所示。 特殊方格必位于4个较小子棋盘之一中,其余3个子棋盘中无特殊方格。为了将这3个无特殊方格的子棋盘转化为特殊棋盘,可以用一个L型骨牌覆盖这3个较小棋盘的会合处,如 (b)所示,从而将原问题转化为4个较小规模的棋盘覆盖问题。递归地使用这种分割,直至棋盘简化为棋盘11。,下面讨论棋盘覆盖问题中数据结构的设计。 (1)棋盘: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boardsizesize表示一个棋盘,其中,size=2k。为了

41、在递归处理的过程中使用同一个棋盘,将数组board设为全局变量; (2)子棋盘:整个棋盘用二维数组boardsizesize表示,其中的子棋盘由棋盘左上角的下标tr、tc和棋盘大小s表示; (3)特殊方格:用boarddrdc表示特殊方格,dr和dc是该特殊方格在二维数组board中的下标; (4) L型骨牌:一个2k2k的棋盘中有一个特殊方格,所以,用到L型骨牌的个数为(4k-1)/3,将所有L型骨牌从1开始连续编号,用一个全局变量t表示。,棋盘覆盖问题,public class Chess private int board; /用来表示棋盘 private int boardSize;

42、/表示棋盘的大小为2的多少次方 private int dr,dc; /棋盘中特殊方格的位置(行号、列号) private int tile;/骨牌标号 public Chess() board=new int11; dr=0;dc=0;boardSize=0; ,public Chess(int r,int c,int s) int n; n=(int) Math.pow(2, s); if (n=r | n=c) System.out.println(“初始化参数错误!“); else board=new intnn; dr=r;dc=c; boardSize=s; ,public voi

43、d Print() for(int i=0;iMath.pow(2, this.boardSize);i+) for(int j=0;jMath.pow(2, this.boardSize);j+) System.out.print(String.format(“%3d|“, this.boardij); System.out.printl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ess c1= new Chess(3,4,3); c1.chessBoard(0, 0, c1.dc, c1.dr, (int)Math.pow(2,c1.boardS

44、ize); c1.Print(); ,/函数参数说明: /tr:棋盘左上角方格的行号; /tc:棋盘左上角方格的列号; /dr:特殊方格所在的行号; /dc:特殊方格所在的列号; /size:2k,棋盘规格为2k2k。 public void chessBoard(int tr, int tc, int dr, int dc, int size) if (size=1) return; int t=tile+, s = size/2; / t:L型骨牌号,s分割棋盘 / 覆盖左上角子棋盘 if(drtr+s ,/ 覆盖右上角子棋盘 if (dr=tc+s) / 特殊方格在此棋盘中 chessB

45、oard(tr, tc+s, dr, dc, s); else / 无特殊方格,用t号骨牌覆盖左下角 boardtr + s - 1tc + s = t; chessBoard(tr, tc+s, tr+s-1, tc+s, s); / 覆盖左下角子棋盘 if (dr=tr+s ,/ 覆盖右下角子棋盘 if (dr=tr+s ,棋盘覆盖,void chessBoard(int tr, int tc, int dr, int dc, int size) if (size = 1) return; int t = tile+, / L型骨牌号 s = size/2; / 分割棋盘 / 覆盖左上角子

46、棋盘 if (dr = tc + s) / 特殊方格在此棋盘中 chessBoard(tr, tc+s, dr, dc, s); else / 此棋盘中无特殊方格 / 用 t 号L型骨牌覆盖左下角,boardtr + s - 1tc + s = t; / 覆盖其余方格 chessBoard(tr, tc+s, tr+s-1, tc+s, s); / 覆盖左下角子棋盘 if (dr = tr + s ,复杂度分析 T(n)=O(4k) 渐进意义下的最优算法,棋盘覆盖,其中用一个二维整型数组board表示棋盘。 Board00是棋盘的左上角方格。 Tile是算法中的一个全局整型变量,用来表示L型骨

47、牌的编号,其初始值为0。 算法的输入参数是: tr:棋盘左上角方格的行号 tc:棋盘左上角方格的列号 dr:特殊方格所在的行号 dc:特殊方格所在的列号 size:size=2k 棋盘规格为2k2k,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棋盘覆盖,合并排序,基本思想:将待排序元素分成大小大致相同的2个子集合,分别对2个子集合进行排序,最终将排好序的子集合合并成为所要求的排好序的集合。,void MergeSort(Type a, int left, int right) if (leftright) /至少有2个元素 int i=(left+right)/2; /取中点 mergeSort(a, left, i); mergeSort(a, i+1, right); merge(a, b, left, i, right); /合并到数组b copy(a, b, left, right); /复制回数组a ,合并排序算法是用分治策略实现对n个元素进行排序的算法 http:/zh.wikipedia.org/wi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