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59598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医学院(王岚)微生物随堂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内容导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1、使学生认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

2、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2、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3、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正确的方法妥善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明确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将生活中的不和谐 改变过来,“盲女为保低保被迫上街扫雪” 沈阳市身患一级残盲的孙凤梅,丈夫常年在外

3、,年仅3岁的女儿需要年迈母亲来照顾,一家人靠政府低保金维系生活。若干天前,孙凤梅的母亲去外地探亲,接送女儿的重担自然落到了孙凤梅的身上。清晨,孙凤梅带着女儿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在大街上与社区主任不期而遇。但令孙凤梅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相遇居然给孙凤梅带来了诸多的“意外”。近几天沈阳大雪,社区主任竟要求孙凤梅必须参加扫雪,理由是能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能参加劳动。并说扫雪是为社区做贡献,如果反对,就取消其低保户资格。于是人们就在寒风和飘雪中看到一级残盲孙凤梅在3岁女儿牵引下在雪道上铲雪。,南京的一个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全家只能靠政府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生活。因为儿子严重营养不良,缺钙,儿子经常无缘无

4、故地跌倒在地上,身上到处是伤痕。他到菜场买条鱼想给儿子增加一点营养却招人责问“你这吃低保的人,还买鱼吃啊?”面对记者采访,这位低保户泪流满面地问:“这条鱼是给我儿子吃的,我只是尝尝汤的滋味。低保户的孩子难道吃一条鱼也有罪?”,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上台后,宣布10年之内废除遗产税。在美国,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遗产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最高可达55%。布什给富翁们送了这么贵重的一个大礼,他们理应感恩戴德。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富翁们并不领情。,2001年2月,美国120位最有钱的富翁,主动上书国会请愿,要求国家继续征收遗产税。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

5、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一个妇女,因为下岗家贫,生活困顿。上高三的孩子想吃鸡补身子,于是母亲到市场偷鸡被捉。在向别人哭诉这一原委的时候,尊严随着泪水一起倾泻!在好心人要给她买一只鸡的时候,她含泪埋头,奔出人群!事情的结果我已不想叙述。这类事情出现的本身,就在拷问着你我的的神经。,还是让我引用一个著名的外国故事来对照一下:一个母亲因为贫穷偷了食物给她的孩子们吃,结果被起诉了。法官的判决是这样的,他说:“这个女人因盗窃有罪,判罚XX元。而我们的社会里还有这样一个母亲需要靠偷窃来养活儿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有罪,每人判罚一美元。”法官说完,摘下自

6、己的帽子并第一个站了起来,掏出一美元放在桌子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了,人们排起了长队,缴出了让每一个人终身难忘的一笔罚金。,(一)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孔子“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儒家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 “大同”是“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社会,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 康有为

7、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乌托邦 1516年 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描述了未来“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太阳城1623年 描述了充满阳光和温暖的理想国家。,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美好社会的构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

8、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关系。,(二)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形成。指出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双百方针化解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解决党派矛盾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解决城乡矛盾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

9、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邓小平: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手抓、安定团结。,3、江泽民: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江泽民在十六大上作报告),4、十六大,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五项

10、能力 1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2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3不断提高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 4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5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5、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十七大、十八大,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时代背景,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从美元到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

11、种前途: 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5414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 小 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 从基尼系数看 低于0.2

12、收入绝对平均; 0.20.3比较平均; 0.30.4相对合理; 0.40.5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在行业分配方面,全国机关人均年工资约1.6万元;事业单位约1.5万元;企业约1.4万1.5万元;大行业约6万元以上。(大行业主要是电力、烟草、银行、电信和移动等全国性的垄断部门。) 在财富分布方面,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1.4。 资料来源:http:/,第二,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三,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

13、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我国城乡在就业、福利保障、教育、公共事业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城乡收入之比,1978为2.47:1,1984为1.7:1,到1994为2.6:1,到了1997扩大为2.74:1,2003年扩大到3.2:1。,第四,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 (1)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 (2)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 (3)人均GDP的相对差距也是越拉越大。,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 (1)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和谐,(2)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3)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和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参考案

14、例111: “拉美陷阱”警钟, 案例文本 20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仅为 1.2 ,人均 GDP 则是负增长 0. 9 ,被称为“失去的10年”,出现了世界经济的“拉美陷阱”。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

15、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 GDP 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

16、的衰退。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拉美各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轮经济改革。第一轮主要是改进进口替代工业化。其政策导向是从一般消费品进口替代为主转向耐用消费品和相关资本品进口替代为主,从吸纳外资直接投资为主转向吸纳外资信用贷款为主,从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为主转向自由化市场调节为主,从本地区内部开放为主转向地区外世界性开放为主。第二轮改革的重点是以“后进口替代工业化”取代以往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所谓“后进口替代”就是以国外市场为导向的进口和出口相协调、外贸和内贸相协调、外向和内向相协调。其主要内容是以制成品加工为中心的对外贸易自由化、国民经济外向化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

17、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或超越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型的传统发展观念、道路、模式和战略,使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与资源和环境、城乡以及区域发展、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等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全局性矛盾,非但没有破解反而不断扩大和激化。90年代后期,拉美地区经济严重恶化,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速双双下跌。整个90年代,拉美国家GDP和人均GDP虽然略高于80年代,但远远低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奇迹”时期,以致使人们认为是“难以跳出的拉美陷阱”。, 案例应用 案例讨论(1)什么是“拉美陷阱”? (2) “拉美陷阱”给我国的启

18、示。,案例点评,(1)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2)“拉美陷阱”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我们深省。其深刻启示就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拉美陷阱”。,1、科学内涵,我

19、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的内涵: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的配合协调,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第一,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这是和谐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第二,和谐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 第三,和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是强调和谐的价值。,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系统的全面和谐,这里既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又要达到人与人、人自

20、身的和谐;既要达到宏观上社会整个系统内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之间的和谐,又要达到中观上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之间的和谐,还要达到微观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既要达到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把握“和谐社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美好的蓝图,而不是社会形态。 第二,和谐社会不是单一的、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或“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第三,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定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

21、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正义),(公平),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友爱),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竞争),(奋斗),安定

22、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全),(友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把握和谐社会内涵须把握的几个问题,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治国理想、治国方略、治国机制、治国结果。不同于封建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2)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物质文明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政治文明加强和谐社

23、会的政治保障 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和谐社会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3)正确把握和谐社会与全面建安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1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 重要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第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体提

24、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二)实践意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25、,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应对外部挑战,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稳定,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发展利益。,思考题 1.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5. 怎样理解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祖国和平统

26、一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帮助同学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意,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 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重要发展,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

27、台湾,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且开发了台湾 中国政府最早并长期对台湾行使主权 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省总面积为36000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为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代以来曾先后被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势力侵占过,但中国人民誓死反对外国侵略,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

28、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接受驻台日军受降仪式,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岛,在美国等国家的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一个所谓 “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构架。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状态之中。,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美国政府的责任,台湾日月潭,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政府的失败已成定局。此时,中共中央已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

29、落脚点放在台湾。,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评论,首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口号。,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台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1950年已做了解放台湾的军事部署,后因朝鲜战争而延迟。,朝鲜举行集会纪念朝鲜战争,解放军炮击金门,人民解放军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1954年,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 表示不能承认美国军事干涉和占领台湾。,1954年12月美国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大批美军事援助物资和 军

30、事顾问源源不断地到了台湾,周恩来发表声明 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强调“一切关于所谓台湾独立国、台湾中立化和托管台湾的主张实际上都是割裂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都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的”,指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完成自己祖国的完全统一。,1955年1月至2月间,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对大陈列岛渡海登陆作战,人民解放军陆战队宣誓誓歼一江山岛匪敌,一江山岛位台州湾外,属东矶列岛,距海门港38公里, 位大陈岛北侧15公里。分南北二岛, 又称两龙山。,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大陈列岛战役结束后,国共两党对沿海岛屿的争夺战基本结束,武

31、力对抗有所缓和。鉴于美国插手台湾事务,出现台湾问题复杂化、国际化的倾向,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了对美对台的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针对新的情况,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1958年10月,毛泽东向新加坡南洋商报的一位撰稿人表示:台湾如果回归祖国,照他们(指蒋介石等)自己的方式生活。,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台湾的社会

32、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1963年1月,周恩来通过由张治中致函陈诚的方式, 将“一纲四目”告知台湾当局。,周恩来提出“一纲四目”,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三、“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形成和确立,“一国两制”构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1、1978年11月1981年8月: 萌芽阶段 2、1981年9月1982年9月:正式提出阶段 3、1982年9月1993年:系统化、法制化阶

33、段,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重大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4、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完美结合的典范,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 4“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从而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富强和全面复兴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和实践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我党统一战线理论,把我党统一战线的范围和内容扩展到空前广阔和宏大的程度,三、“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香港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问题 2澳门问题与香港问题一样,都是由近代历史上

35、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录像:香港回归,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录像:澳门问题解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振兴。,四、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1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既尊重了历史和现实,又照顾了各方的利益 2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是解决台湾问题、实 现和平统一的纲领,2.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三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 不改变; 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台湾大选,3.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法律。 由此可知,党和政府在对待台湾的问题上,政策的灵活性越来越强,力度也越来越大。尽管不同时期的提法不一,但都突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核心是一个中国。,本次讲座到此结束,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