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71012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胃肠动力学常用检查,协和医院 邵池,概述,5小时胃排空 全胃肠通过时间 胃电图 食管压力测定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24小时食管pH监测,5小时胃排空,适应证: 具有持续或反复的早饱、腹胀、恶心或上腹不适的症状,需明确或除外胃动力异常者。 为胃轻瘫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异常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胃的生理及病理的研究。 帮助胃部手术、药物等疗效的判断。 禁忌证: 主要是疑及消化道穿孔或幽门、肠道完全梗阻者。,5小时胃排空,术前准备: 患者禁食12小时。 准备所需的仪器、必备的药品及标准试餐。 试餐:80g面饼方便面(不辣)一根火腿肠,5小时胃排空,标记物法:常用钡条,钡条的长度为10mm,直径为1m

2、m,在摄入试餐同时分次吞入,不得嚼碎,一般在5小时后,让病人服20稀钡约1020ml,摄腹部平片,根据钡条的分布来计算出5h的胃排空情况。 参考值:一般混合食物试餐,5h的胃排空应90%,这种方法在临床上最常用。,5小时胃排空,5小时胃排空,注意事项 检查前1周停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食物的组成,热卡及形态均影响胃排空,一定要标化。 运动及一些药物影响胃排空,如安眠药、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一些电解质紊乱也影响胃排空,如低钾血症可减慢胃排空。,全消化道通过时间,适应证: 了解肠道动力异常的情况。并可判断药物治疗前后的效果。 了解便秘、腹胀、腹泻病人肠道运动情况,以便指导治疗。 鉴别便秘是慢

3、通过型还是出口梗阻型,指导治疗。 禁忌证: 见胃排空节 术前准备: 见胃排空节,全消化道通过时间,标记物法:同胃排空法,有双标记物法和简易法,双标记物法是相隔12小时服用钡条,分别在第12、18、24、36、48、60小时摄片,计算出胃肠道通过时间,正常人在2000Kcal试餐、膳食纤维1020g的情况下,50标记物排出的时间是25h,其中口盲部通过时间是9h,结肠通过时间是16h。简易法主要是服用钡条一次,在48h摄片一张,以第五腰椎棘突下缘与髂嵴连线为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分界线。(48h异常者应加摄72h) 参考值:正常人在48小时90排出体外。临床上大多用此简易法。,全消化道通过时间,24

4、小时GITT,48小时GITT,胃电图,适应证 胃轻瘫。包括糖尿病、硬皮病等是否累及胃肠道等。 提示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患者是否确实存在运动障碍,如恶心、呕吐、餐后饱胀、餐后腹痛等。 判断有关改变胃肌电活动的药物疗效,包括止吐药、促胃肠动力药。 了解胃肠道其它病变是否也累及胃肠道的运动,如GERD的病因是否由胃轻瘫所引起,评价胃底折叠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慢性便秘患者有无其它部位受累。 禁忌证 不能静坐或静卧的患者。,胃电图,方法 前一天晚餐后禁食,第二天晨空腹进行检查,术前48小时停用影响胃肌电活动的药物。 清洁皮肤,并去除体毛,在电极上涂上导电糊,电极的放置是沿胃窦轴线方向进行,一电极置于腹部

5、正中线上,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处,另一电极置于其左上方45度角5cm处,参考电极置于右腹部与正中电极同一水平1015cm处。 用欧姆计检测电极阻抗,小于5K则可以进行EGG检查,先空腹检查3060分钟;进标准餐后(如:80g方便面+火腿肠),再检查6090分钟,所有事件应进行标记。,胃电图,胃电图,正常胃电图:餐后胃电信号功率或幅度常增加;正常情况下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大于1;正常胃电主频为24周/分,餐后此主频应占75以上。 异常胃电图可见于: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小于1,可能提示为餐后胃动力低下,或空腹情况下存在胃过度扩张。胃窦动力低下时,可见胃动过速(大于4周/分),或胃动过缓(小于2周/分)

6、。一些异常的胃电图如:胃动过缓、胃动过速、胃电节律紊乱、胃电节律消失等主要见于特发性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妊娠呕吐、晕动病、一些并无排空障碍的消化不良。,胃电图,注意事项 保持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安静及舒适体位,以免运动影响胃电节律。 有时可能与十二指肠电节律重叠(10-12周/分)。 避免无线电的干扰,如病人常用的移动电话等。,食管压力测定,适应证: 了解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如GERD,食管下括约肌(LES)、食管上括约肌(UES)功能障碍,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痉挛,食管裂孔功能障碍等。 怀疑有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有反酸、吞咽困难、烧心、咽部异物感等,而影像学和内镜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改

7、变。 对某些可能累及食管的系统性疾病,如硬皮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进行食管测压以了解食管动力是否已受损及受损程度。 评价疗效,如贲门失弛缓的药物、扩张、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判断,GERD的各种抗反流措施的疗效等。 非心源性胸痛而疑为食管源性胸痛时,可结合食管测压而进行胸痛的诱发试验。 对一些临床上难以解释的反复肺部感染、哮喘、婴幼儿的呕吐等,可考虑做食管测压。 研究食管的运动生理和病理生理。,食管压力测定,禁忌证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 全身衰竭或昏迷者,精神病患者、检查不配合者。 重度的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的机械性梗阻。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者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如吞咽困难、反食、胸痛等,先

8、行钡餐或内镜检查,以除外机械性梗阻,如食管癌,食管狭窄等。 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介绍检查的过程,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配合插管,并保持安静和合作。 病人检查前至少禁食8小时,如有明显的吞咽困难者,前一日晚餐应进流食,晚8时后禁食,必要时延长禁食时间。 检查前3日要停用药物,尤其是影响食管压力变化的药物。,食管压力测定,测量方法 测压之前,先进行压力校正(0,50mmHg),并驱除传感器内的气泡。 插管,一般插至距鼻孔60cm,注意避免插管过快,以免在食管内或胃内折叠。 连接导管与传感器,打开灌注开关,国内常用的气液压毛细管灌注系的压力达15psi(1000mmHg),灌注速度为0.5ml/mi

9、n,记录的准确性较高。,食管压力测定,食管压力测定,食管压力测定,测定的参数 胃内压力基线。 LES压力的测量,有快速牵拉法和定点牵拉法。 食管体部压力的测量。 UES压力的测定。 结果计算分析 食管下括约肌(LES):LES长度(LESL),LES压力(LESP),LES松弛率(LESRR),有无自发性LES松弛。 食管体部:食管内压,蠕动收缩的波幅(Amplitude)和时限(duration),蠕动速度(PV),有无继发性蠕动收缩、第三收缩及重复收缩等。 食管上扩约肌(UES):UES长度(UESL),UES压力(UESP),UES松弛率(UESRR)。,食管压力测定,正常食管测压的参考

10、值,食管压力测定,注意事项 生理因素影响测压结果,如括约肌的不对称性、胃消化间期运动的不同时相,如MMC期内,LESP最高。还受到呼吸、体位的变化的影响。 方法学的因素影响结果,如灌注系统的顺应性与记录精确性成反比;测压系统的压力上升速率;不同的压力测定技术结果会不一样,如快速牵拉法比定点牵拉法记录到的结果要高,因此不同的测量系统应建立相应的正常对照值。 保持检查环境的安静,如患者出现恶心、咳嗽、腹压增加等会影响检测的结果。,肛门直肠测压(ARM),适应证:便秘;大便失禁;药物,手术或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评价。 禁忌症: 1.月经期,妊3月内和5月以上。 2.肛裂,肛周脓肿,不可纳性脱肛。骨盆创

11、伤和肛门直肠术后一周左右。 3.急性肠道感染以及左半结肠病变潜在穿孔危险者慎行。 4.偏瘫,脊髓损伤,精神异常等不能合作的患者。 并发症:痔疮出血,直肠粘膜损伤,穿孔,肛门撕裂及反射性心律失常少见。,肛门直肠测压,方法: 病人取左侧屈膝卧位,解释检查过程,消除疑虑,取得合作。 肛门指检:了解有无梗阻,确认受检者能进行模拟排便和紧缩肛门的动作。 插管:石蜡油润滑导管后插入15cm,描记直肠基线,便于计算。 记录静息肛门括约肌压:采用定点牵拉法,每隔20-30秒拉出1.0cm。 测量最大缩窄压:将导管近端侧孔置于直肠内(气囊位于直肠内)其余侧孔在高压带。让受检者用最大力气收紧肛门,共3次,每次至少

12、5秒,相隔2分。,肛门直肠测压,检查RAIR:按每次增加10ml梯度向直肠气囊内充气,3-5秒充完,然后抽出。正常实验顺序为10,20,30,40,50 ml,记录受检者感觉,并观察出现RAIR为止。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常由直肠充盈诱发,可测出引起直肠内括约肌松弛的最小容量。 检测感觉阈值:以上在充气50 ml后,不再抽气。此后,每隔30秒向气囊内缓慢充气30ml,共8次,气囊内气体不超过300 ml。每次询问受检者感觉,记录直肠牵张的最初感觉容量,持续时间和最大耐受容量,从而了解直肠壁的顺应性。,肛门直肠测压,肛门直肠测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肛门直肠测压,注意事项: 1.术前尽量排尽

13、大小便,严重的粪便嵌塞便秘患者,检查前日清洁灌肠,必要时当日进行。 2.检查前2-3日停用有关药物,尤其和动力有关的药物。 3.检查前灌注系统进行定标,在0mmHg和 50mmHg水平使用“system calibration”进行定标。排除气泡,保证灌注速率为0.5ml/min。 临床意义:ARM能够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以及直肠的感觉和顺应性。各种病因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括约肌损伤,直肠顺应性下降和感觉异常都可以引起肛门直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盆底综合征,特发性大便失禁,直肠脱垂等。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便秘,大便失禁和肛门疼痛。,24小时食管pH测定,适应证 1胃食管反流性

14、疾病(GERD),包括对药物,手术等治疗后疗 效的判断等。 2非心源性胸痛。 3非典型的反流病例,如慢性咳嗽,哮喘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4早产儿、婴幼儿的发育障碍。 禁忌证 基本无绝对禁忌症,但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最好不做。,24小时食管pH测定,术前准备 1.检查前禁食水12小时。 2.检查前对电极的清洗及消毒,并对PH电极进行校正。 3.告诉患者对生活事件的记录,并在记录仪上按压信号钮作标记。,24小时食管pH测定,方法 食管电极的定位:患者取坐位,将电极经鼻腔插入胃内,并慢慢退出,根据PH值的变化(PH从12上升至45时表明电极从胃腔进入食管内),一般将电极放至LES上5cm处。LES的

15、定位可用食管测压或X线下进行电极定位。 电极的固定,在患者鼻腔处用胶布固定电极导线,以免滑脱而产生不准确的结果,一般连续记录1824小时,也可记录48小时。 记录数据的采集:将电极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由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常用的观察指标有:(1):pH4发生的次数;(2):pH4总的时间和时间百分比;(3):立位和卧位的pH4的时间和时间百分比;(4):pH4持续5min以上的时间和时间百分比;(5):pH4持续最长的时间;(6):酸反流指数,常用DeMeester法。,24小时食管pH测定,24小时食管pH测定,24小时食管pH测定,正常食管PH监测的标准 24小时食管内pH4的次数50次, 24小时pH4的时间百分比4%(小于1h), pH4且持续时间5min以上的次数3次, 反流指数,即DeMeester计分14.25。,24小时食管pH测定,注意事项 1.检查期间不进食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及饮料,患者尽可能保持通常的生活饮食规律。 2.检查前停用抑酸剂、促动力剂至少72小时,最好达1周。 3.电极位置放置准确,并防止记录过程移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