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87101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探究技术与案例第一章.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三节 河流的作用,1.3.1河流与生物的密切关系,中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众多,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纯淡水鱼近800种;轮虫有348种;淡水挠足类有206种;枝角类约162种。淡水藻类尚未完成全面调查,已知蓝藻门的色球藻纲有253种,占该纲已知种数80%;绿藻门双星藻科有347种,占该科已知种数40%,鞘藻属和毛鞘藻属有301种、81个变种和33个变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和大型藻类有437个种与变种。 不同河流的生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别,一般环境优越、发育历史悠久的大江、大河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淡水鱼 轮虫 淡水藻类,第三节 河流的作用,1.3.1河流与生物的密切关系,河

2、流生物多样性有从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河流中鱼的种类有很多,上游以喜流性淡水鱼类为主,中下游以溯河性和河口鱼类为主。主要水系介绍如下:,黑龙江水系,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寒温带水系的代表,约有鱼类100种,包括雷氏七鳃鳗(Campetra reissneri)、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uriensis)等冷水种和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ekii)等北方特有种。 暖温带水系的代表,约有鱼类190个种与亚种。其上游种类少,均属裂腹鱼亚科和条鳅亚科种类;到了中游种数增多,包括鸽子鱼(Coreius sepentrionalis)等特有种;下游种类更多,多属江河平原

3、型和一些回游性鱼类。 北中亚热带水系代表,有鱼类332个种与亚种,纯淡水鱼291种,以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其中鲤科约占一半;在下游,鲥(Macrura reevesii)、鳗鲡(Anguilla japonica)等回游性鱼类较为普遍。中国特有珍稀鱼类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主要产于长江。 南亚热带水系代表,有鱼类313种与亚种,纯淡水鱼270种,特有种包括须鲫(Carassioides cantonensis)、似鱿(Luciocyprinus longsoni)等100多种。,第三节 河流的作用,1.3.2河流与人类的

4、密切关系,人类被动适应河流,人与河流生态共存,人类独占河流,特点:受益者不仅有河流生态系统,也包括人类本身。人类从河流中得到了河流生态系统提供的众多有形价值(如粮食、水产、动植物等)以及一些无形的价值(如航运、优美的风景等),但是人类也不时受到河流灾害的侵害。,特点:人类为了自身的安全、幸福最大限度地控制、利用河流,与此同时产生的后果是河流自身水循环能力的下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特点:是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基础,是走向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文明时代的保障。在这种人河关系中,人不仅有权享用河流水资源,而且也要保证给河流生态系统分配所需的并不危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水流过程。,第三节 河

5、流的作用,1.3.3河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河流生态系统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纽带,它以丰富的、流动的水资源哺育着动植物,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河流功能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因此,人们渐渐开始从生态环境角度系统地整治河流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城市纷纷开始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如德国的鲁尔河、英国的泰晤士河、美国的洛杉矶河、日本坂川、我国上海市的漕溪河、广州市的古廖涌等。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而言,如果其遭受的环境压力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那么生物的净化作用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鲁尔河,泰

6、晤士河,古廖涌,第三节 河流的作用,1.3.3河流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河流具有社会承载力,这种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文化美学和休闲娱乐两个方面。河流系统的文化美学功能主要是由流域水体以及沿岸陆地景观组合而成。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能够为人们的科学研究与艺术创造提供灵感。不同的河流景观孕育着不同的地域和宗教文化,如尼罗河孕育的埃及文明、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等。从这种意义上讲,河流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精神源泉,是科学技术及宗教艺术发展的永恒动力。 河流不仅给人们带来具有安谧性、持续性、运动性和舒适性的美学享受和精神体验。而且还可以提供多种娱乐活动,它提供的娱乐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上娱乐活动,如划

7、船、滑水、游泳、渔猎和漂流等;另一类是沿河岸进行的休闲活动,如露营、野餐、远足休闲和摄影等。,第四节 水系,水系,广义上是指江、河、湖、海、水库、渠道、池塘、水井等及其附属物和水文资料的总称。而狭义上的水系是指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水系的类型可分为树枝状水系、扇形水系、羽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格子状水系。 本节主要从水量、水位、结冰期及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水系结构、流程、流域、河道及流向等方面介绍了世界著名河流及我国主要水系的综合特征。,第四节 水系,1.4.1国外主要水系概况,1.4.1.1国外大河流域的综合特点 大部分河流都是跨地区或跨国家的,河流周围地区

8、人口一般都在千万以上; 流域水资源及其他经济资源丰富,如亚马逊河流域近巴西境内就有8000万千瓦的水能可利用,航运条件优越,流域内物种丰富,淡水鱼类多达2000多种; 这些流域都是重要的农业或工业基地,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命脉。,世界著名河流,第四节 水系,1.4.1国外主要水系概况,1.4.1.2世界主要水系存在问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河流湖泊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更严重时,人可能再次患血吸虫病、霍乱肺炎等疾病。,黑臭河道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有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

9、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从而造成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涸危险,包括亚洲的湄公河、萨尔温江、长江、恒河和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的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澳大利亚的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第四节 水系,1.4.1国外主要水系概况,1.4.1.3世界主要水系的治理特点,莱茵河,特点:著名的国际河流,沿途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六个国家,各国的相互配合对于其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10、 方法:对重点污染源和工业区,各国兴建了中央污水处理厂,并改进下水道系统、污水泵站以及中和装置。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各国主要采用安装人工充氧装置,或者是直接向水中充氧。,密西西比河,特点:洪灾发生频率较高。洪水期的高强度降水严重侵蚀土壤,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方法:治理目标逐渐由单纯的洪水控制向减少洪灾损失变更,并将单靠工程防洪措施的作法转向强调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做法,并且更加重视治理中的科学试验。,第四节 水系,尼罗河,特点:是世界上第一长河,中下游约5000km的河段由于地处沙漠地带,河水大量蒸发,缺水严重。尼罗河两岸的埃及和苏丹两国与此作了长期的斗争。

11、方法:埃及修建运河,设法使更多的水注入尼罗河,并通过合理开采、就地利用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苏丹也修建了蓄水工程,并制定了节水灌溉发展计划,此外还建立“尼罗河流域计划”,此项计划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整个尼罗河流域水力控制做出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规划,包括水利工程计划、修建水库和大坝、重新修建阿斯旺大坝等,这份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将水蓄积,尽量减少各地区的水分蒸发。,科罗拉多河,特点:河干流地区居住的人口相对来说并不多,但间接向该河流取水的人口却很多。 方法:为了缓解河流水资源竞争的压力,美国颁布了河流法对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水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做了明确的分类:经济性、消费性使用;经济性、非消费性使用;公

12、益性使用。这样一方面水系的使用价值会更高,缓解了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加地方的税收,也可以支持第二产业的活动。,第四节 水系,1.4.2我国主要水系概况,1.4.2.1我国水系的综合特点,河流总数多,分布地区分散。我国河流分布地区所占地域面积广,并且很多河流流经多个国家,这就加大了国际河流管理、协调的困难。 我国河流多位于上游,地势高峻,但河口和入海口却在境外,因此境内的河段具有坡度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丰富的特点。 我国河流补给来源多样化,有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也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等。 我国河流的流域有丰富的水、土、林、矿、能源等资源,生物和

13、文化多样性资源也十分突出,对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长 江,长江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长江的水量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三,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最长)、赣江、青弋江、黄浦江;主要湖泊有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长 江 流 域 图,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长 江,上游河流流域处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河谷开阔,河槽宽浅,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 在第一阶梯至第二阶梯

14、的过渡地段,地形突变,山高谷深,河流穿行于峡谷之间,比降较大,水流湍急。 进入第二阶梯,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河床平缓,水量增大,河面展宽。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度地段,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第三阶梯河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长江下游水深江宽。由于海水倒灌,使得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入河口段沉积下来,在江心形成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沱沱河 通天河 金沙江 川江,瞿塘峡 巫峡 黄浦江 崇明岛,第四

15、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长江流域年均降雨量大约1100mm,雨水多半由季风带来,主要集中在夏季。在流域山区,多半降水以雪的形式出现。流域中下游由季风造成的洪水通常始于3-4月,持续8个月;5月水位会有所下降,但随后几个月会持续增高,直至8月达到最高水位,此后水位逐渐回落,延续到2月达到一年中的最低水位。,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2011年,长江的水质总体呈良好态势。其中,雅砻江、汉江和嘉陵江水质为优,大渡河、沅江、湘江和赣江水质良好,岷江和沱江为轻度污染,乌江为重度污染。,总体呈良好态势,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

16、况,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五大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它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总面积达752443km2。主要支流包括白河、黑河、湟河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最大)、洛河、沁河、大汶河等等。主要湖泊包括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黄 河 水 系 示 意 图,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黄河,黄河上游河段受尼玛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弯曲,黄河上游根据河道特性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冲积平原三个部分。河源段是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河流曲折迂回,两岸多为

17、湖泊、沼泽、草滩,水质较清,水流稳定,产水量大。甘肃玛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区间,黄河流经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源段 龙羊峡,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峡谷段是从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该段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等20个峡谷,峡谷与宽谷相间,又由于洮河湟河水等支流汇入,使得水量大增,水流湍急。 冲积平原段是从宁夏青铜峡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沿河区域基本为荒漠和草原,基本无支流汇入,干流河床平缓,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的冲击平原,即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八盘峡 八盘峡水利枢纽,银川平原 河套平原,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

18、系”环境概况,黄河,中游河段内汇入较大的支流有30余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的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内支流绝大部分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这一河段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该河段比降很大,水利资源丰富,是黄河第二大水电基地,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晋 陕 峡 谷,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黄河,禹门口至三门峡区间,河谷展宽,水流缓慢,这一流域被称为汾渭平原。河段两岸是渭北及晋南黄土台塬,是陕晋两省的重要农业区。该河段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伊洛河、沁河等重

19、要支流。该段冲淤变化剧烈,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 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的河段由小浪底工程将其分成两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条山、崤山之间,为黄河干流上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渐宽,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地段。,汾渭平原 三门峡至桃花峪河段,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黄河,由于黄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黄河约束在大堤内形成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冬季北部河段先行结冰,从而形成凌汛。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第四节 水系,1.4.2.2

20、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黄河,引发黄河水土流失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候转暖,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侵蚀和崩塌; 其二,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得森林毁灭,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自1972年起黄河就经常出现断流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融化大量吸收热量,减小了内陆与海洋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 其二,植被破坏,缺少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地吸收流经河道的水才

21、能补充; 其三,灌溉方式落后,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黄河,2011年,黄河水质总体呈轻度污染。沁河和洛河水质为优;伊河和伊洛河水质良好;湟水和北洛河为轻度污染;大黑河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流均为重度污染,其中,汾河太原段、临汾段、运城段,涑水河运城段,渭河西安段、渭南段为重度污染。,总体为轻度污染,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珠江,珠江,或叫珠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计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全长2129公里,流域面积35.5万平方公里

22、,总落差2130公尺。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和桂江。,珠 江 水 系 示 意 图,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珠江流域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降雨量分布明显呈由东向西逐步减少的趋势,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和年际变化大。 珠江流域雨期很长,汛期可达半年以上(从四月至十月)。这是因为该流域夏季季风登陆早,秋季还有台风雨的缘故,而冬季水量很少。在暴雨的影响下,洪水在六到八月侵袭西江。由于南北支流发洪日期不同,洪峰先后错开,故洪水量不大,但过程较长。西江流域的喀斯特区全年水位流量变化和缓,对灌溉航运比较有

23、利。因地下水参与径流调节,洪水历时延长,故特大洪水不易发生,但有时会因南北支流洪峰相遇造成特大洪水。珠江流域枯水期一般为十月至下年三月,枯水径流多年平均值为803亿立方米,仅占全流域年径流量的24%左右。,珠江,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珠江,珠江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9 kg/m,年平均含沙量8872万吨,红水河含沙量最大。据统计分析,每年约有20%的泥沙淤积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其余80%的泥沙分由八大口门输出到南海。 珠江口门的潮汐属不规则的半日周潮。珠江口为弱潮河口,潮差较小,平均潮差为0.86-1.6m,最大潮差为2.29-3.36m。八大口门涨

24、潮总量多年平均为3762亿立方米,落潮多年平均值为7022亿立方米,净减量为3260亿立方米。,珠江发源地 珠江入海口,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珠江,西江肇庆段 东江 北江清远段,枯水期的北江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图,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珠江,总体较好,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松花江,松花江流域图,松花江流经吉林省吉林市(古称吉林乌拉),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54.56万平方千米,超过珠江流域面积,占东北三省总面积69.32%。径流总量759亿立方米,超过了黄河的径流总量。松花江流域范围内山岭

25、重叠,满布原始森林,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上的木材,总计十亿立方公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区。矿产蕴藏量亦极丰富,除主要的煤外还有金、铜、铁等。,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非常明显,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很短,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在3-5之间,年内7月温度最高,日平均可达20-25,最高曾达40以上;1月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20以下,最低气温在嫩江扎兰屯附近曾达-42.6。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80.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合计为8

26、51.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34.7亿 立方米,其中嫩江为227.3亿立方米,占30.9%;松花江干流334.8亿立方米,占45.6%。流域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河道有7l条,总的理论蕴藏量为659.85万千瓦,其中 松花江流域各河流的含沙量不大,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等部分山区河流的含沙量不到0.1kg/m3,其余为0.1-0.5kg/m3,只有个别河流大于1kg/m3。干流左侧支流呼兰河上的兰西站最大,为2.8kg/m3,蚂蚁河的莲花站最小,为0.7kg/m3。,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松花江,总体为轻度污染,第四节 水系,

27、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淮河,淮河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453亿立方米。,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淮河,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南部大别山区最大达1300-1400mm,北部黄河沿岸仅为600-700mm。每年6-9月份为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量的60-70%。淮河流域年均地表径流深为

28、240mm,年均地表径流量为622亿立方米,属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流域内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蕴藏较丰富,一般在地下60 m内均有较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来源由降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224亿立方米。两者合计为846亿立方米。,总体为轻度污染,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海河,海河水系以卫河为源,全长1,090公里,其干流自金钢桥以下长73公里,总流域面积31.82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河水系26.36万平方公里,滦河水系5.453万平方公里。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264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1.82亿吨。全流域理论水能蕴藏量315万千瓦时,可能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21

29、8.5万千瓦(500千瓦以上水电站),年发电量51.7亿千瓦时。 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0-43之间,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云中山和大岳山,北依蒙古高原。流域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和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山区、高原区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60%,平原占40%。本流域冲积平原是由流域内多务河流和黄河泛滥冲积而成,微地形相当复杂,呈岗、坡、洼相间分布的条带状地形。黄河在平原上多次迁徙,现保存的沙脊就是黄河故遭,洼地地面坡度为0.1-1.0%左右,排水不畅,其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50%。沿海岸带为滨海冲积三角洲平原,地面坡度为1-2%,其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10%。流域西部分布着

30、黄土丘陵,约占山区面积的30%,是本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3.2万平方公里,约占山区总面积的70%。 海河流域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48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6-9月)占全年的75-85%。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1964年降水量为798mm。,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海河,海河总体为重度污染。-类、类、类和劣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7.1%、11.3%、11.3%和40.3%。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海河干流总体为重度污染,海河大闸和三岔口断面的水质分别为劣类和类,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

31、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海河水系其它主要河流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河流中,永定河水质为优;滦河和南运河水质良好;大沙河、漳卫新河、子牙河、徒骇河、北运河和马颊河等为重度污染。,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辽河,辽河为树枝状水系,东西宽南北窄,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于福德店汇流后为辽河干流,经双台子河由盘锦入海,干流长516km;另一为浑河和太子河,于三岔河汇合后经大辽河由营口入海,大辽河长94km。 辽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5.7%,丘陵占23.5%,平原占34.

32、5%,沙丘占6.3%。西部为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和努鲁儿虎山,东部为吉林哈达岭、龙岗山和千山。 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气候。辽河年径流地区分布不均,西辽河面积占全流域的64%,水量仅占21.6%,下游沿海一带面积占31%,而水量占73%。辽河干流以东的太子河上游山地,离黄海较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达900毫米左右。 辽河流域气温的分布总体趋势为平原较高,山地较低,年平均值约在4-9间,自南向北递减,每一纬度约差0.8,全年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在-9-18间,7月份温度最高,平均在21-28之间,绝对最高温度在37-43之间。辽河流域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时间上变化剧烈。辽河中下游地区地表水量少,地下水量有限,水资源十分紧张。,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辽河,总体为轻度污染,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浙闽片河流,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总体良好,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西南诸河,总体为优,第四节 水系,1.4.2.2我国“十大水系”环境概况,内陆诸河,总体为优,内陆诸河水质总体为优。23个国控断面中,-类、类和劣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91.4%、4.3%和4.3%。与上年相比,-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了9.3个百分点,劣类水质断面比例降低2.8个百分点,水质有所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