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5188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挑战与对策,赵 小 东,东南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录 2 1. 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和教育应对 1.1 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 1.2 教育的应对 1.3 职业教育的应对 2.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2.1 与本文有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目录 2.2 职业教育术语内涵的变化 2.3 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2.3.1 终身教育的提出 2.3.2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比较 2.3.3 现代社会使终身学习成为需要和可能 2.3.4 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组成部分的主要措施 2.4 职业教育需加强能力建设 2.5 职业教育应全民化和人文化,3 2.6 职业教

2、育中的环境教育 2.6.1 国际环境教育 2.6.2 环境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定位 2.6.3 环境教育的课程开发 2.6.4 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 2.7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 2.7.1 TVE-TVEV 职业教育的新概念 2.7.2 教育、培训与就业结合就业导向 2.7.3 提高就业能力 2.7.4 新旧职业培训模式对比 2.7.5 培养核心能力 2.7.6 培养创业能力 2.8 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化,4 1. 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和教育的应对 1.1 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归纳为“十大趋势”: (1)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全球化

3、进程的持续不断,以及两者产生的日益扩大的影响都在动摇着社会的基础。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并把分散割裂的世界连成一个关系紧密的“地球村”。如何看待全球化?全球化对人类有着怎样的影响?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乐观主义者:经济全球化是机会 悲观主义者:经济全球化是可怕的陷阱 我们的观点: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5 发达国家:受益最大,冲击最小。 发展中国家:也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产业革命的情况: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动力机器的生产;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 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以计算机控制的全

4、自动化生产。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世界,改善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它打破了原有世界经济格局的相对均衡,促进了世界性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成为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兴起的知识经济正是这场革命的一个产物。,6 (2)贫穷、不平等和排斥,这些现象是否会加强?人类有一半在生死线上挣扎或生活在贫困中,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在穷人中有70%是妇女,三分之二的穷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20%的最富者与20%的最穷者的收入比由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最不发达国家有48个,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

5、口的10%,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0.1%,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0.4%。据统计,在收入上现在全球每天收入不超过1美元的人口达12亿;进一步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的人口达16亿。我国的贫富差距目前也比较大,而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2002年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最高的5%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最高的10%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20%的人拥有80%的储蓄。说明我国现在少量的人手中握有社会上的大量财富。不平等还表现在城乡,7 教育差距上。 (3)出现对和平安全和人权的新的威胁,新形式的暴力和冲突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之间出现和蔓延,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

6、罪的增加,还有网上的“虚拟暴力”等;这些现象威胁着各国和国际的和平与民生的巩固,而且还阻碍着发展。 恐怖主义,按联合国章程的定义,是“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恐怖主义是冷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产物。 恐怖主义的目的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带有政治目的的恐怖活动。二是带有“经济”或者其它目的的一些恐怖活动。 在新的世纪利用网络进行恐怖活动或者以网络的为袭击目标的情况会迅速增多。,8 (4)人口增长、人口结构的变化、危害健康的威胁和大规模城市化造成的日益尖税的问题,虽然还不至于出现“人口爆炸”,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尽管还不能说2050

7、年前一定会突破80亿。 人口问题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世界的总人口出生率在持续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等原因,世界人口目前仍以日增25万,年增近1亿人的速度迅速膨胀。联合国的人口预测表明:到2100年世界总人口预计达到112亿,其中中国为14亿,而印度将增至19亿,从而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们的地球能否容纳这急速增加的人口?二是人口结构的矛盾。三是人口老龄化过程加快。,9 (5) 气候变暖,非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新老污染(大气、水、土地、海洋、化学和无形的污染)以及地球生物多样化空前的破坏,会否导致世界环境的迅速恶化?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指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8、,已经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紧迫目标。“罗马俱乐部”据此提出“人类困境”和“增长极限”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人类危机!人类应该进行彻底检讨了,检讨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式!检讨我们的生活方式!检讨我们自己的文明方式! 中国的环境问题同样令人担忧。统计显示,我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源的2/5成为劣质五类水,三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四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管癌症。,10 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16个在中国。CO2是使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CO2排放量最多的

9、是美国,占总量的23%,其次便是中国,占总量的13%。中国首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2006年4月12日在首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上指出,近25年来,我国环保计划中确定的环保指标,从未完全完成过。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6月5日发表的中国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指出,中国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世界银行提出的比例是13%。 (6)信息社会的到来,给知识的获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是,人类需要迎接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甚至在某些国家内这种机会分配不公平而引起的重大挑战。事实上,80%的人不能利用基本的电信设施,而且只有2.4%的人能够利用

10、因特网。,11 在人类发展史上,火的使用是野人与文明人的分界线,因特网对人类的意义与影响,就如同火的使用。但因特网的应用却是不公平的,因特网的普及率与人均国民收入是有很强的相关性。根据联合国的最新统计,占全球收入1/5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占全世界的93%,而收入最低的一些国家只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1%,上网用户只占总用户的0.2%。有关研究表明,从国际范围看,因特网普及率达到20%以上的,基本上是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欧洲国家及经合组织成员国。普及率在2%-10%之间的多是中等收入国家,而广大低收入国家的因特网普及率只有0.5%或者更低。,12 (7)民主和

11、国际、地区管理体制方面可能发生变化,国际社会将越来越多地遇到只有在全球才能解决的全球问题,我们如何才能使全球化变得文明和人道。 在建立文明和人道的国际新秩序的问题上,有两种相对立的理论。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炮制的“人权高于主权”为核心的“新干涉主义理论”。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全球人员交流增多,人们对国家主权的认同会逐渐淡化,“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是外交的基石”、“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克林顿明确提出,美国可以从“道德”、“人道”、“人权”的立场上名正言顺地出兵干预。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道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实施了为期78天的空中打击,

12、就是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开创的一个危险的先例。,13 另一个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俄、日本等国,主张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主权受到损害,人权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未经安理会授权和理事会同意的情况下,对主权国家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就我国而言,“新干涉主义”理论的泛滥,给以美国为道的西方势力插手台湾、西藏及南中国海等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14 (8)加强了妇女的地位,创造了性别平等的新前景,但妇女们是不同形式的精神、肉体虐待和压迫的

13、受害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表明,世界现有文盲8.8亿,其中2/3为女性。将近1.3亿的学龄儿童失学,60%为儿童。1996年联合国全民教育的目标实现指出;性别歧视仍然是实现全民教育的主要障碍,这不仅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侵犯。所以争取妇女的受教育权,已经不是简单的女权主义问题,而是事关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试金石 。,15 (9)技术中文化的多元性、多元化如何变化;新技术对图书、文字、信息和语言多元化产生那些影响;它们引起的跨文化接触,将是有意的和具有创造性的,还是不利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它们会导致一种或几种文化处于霸权地位,甚至出现有些人所担心的文化同一性

14、的现象吗? 面对全球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的研究者担心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陷阱”。美国凭借其优势,尤其是在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势力,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文化市场,既渗透文化,又获取实利。美国近邻加拿大首当其冲,共95%的电影、93%的电视剧、75%的英语电视节目和80%的书刊市场主要为美国文化所控制。而如此意义上的文化的“全球化”,实质上是文化的“美国化”。但是我们也必须同时提防另外一种心态即彻底否定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思想和话语,主张彻底的文化多元主义和民族意义。,16 温家宝总理2005年在法国有一个重要讲话,他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

15、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化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到发展。”在今天看来,某些文明的冲突实有加剧的趋势,这种应当更加强调各种文明的和谐共处,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17 (10)科学技术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带来的新的伦理挑战。大量科学和技术新发现使许多领域可以取得巨大进步。但是这些重大突破也产生了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 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们担心克隆人会引发人类伦理道德危机。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在克隆人的一些相关问题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但都旗帜鲜明地反

16、对克隆人。这是因为,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这种“实验室里人为操纵下制造出生命”的方式,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更是因此而受到许多宗教的反对。另外,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存在年龄差距,两者的关系不同于父子,也非兄弟等,有悖于传统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这也是另一个对伦理道德的巨大冲击。,18 1.2 教育的应对 教育是使人类朝着科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王牌。 教育是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的发展并从而减少贫困、愚味、不平等,排斥、压迫和战争的一种手段。 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教育处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 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关键投资。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

17、、最紧密的十分重要的社会生产力,是生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六条应对策略: (1)全民终身教育;(2)提高教育质量;(3)推动建立全球性的信息、传播及全民使用知识的社会;(4)学会共同生活;(5)促进可持续发展;(6)以人为本的,19 全球化:促进21世纪的和平、安全和发展。 1.3 职业教育的应对 (1)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2)职业教育的价值、态度、政策和实践要用和平和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3)职业教育的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中心)的思想,要向在职的、失业的以及处于边缘境地的群体提供培训和再培训。 (4)提

18、高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提高创新和生产能力,及时反映劳动力市场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 (5)在劳工界和教育界之间必须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以便在教育部门与工业界之间和各种经济部门之间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这样作,有助于全面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20 (6)职业教育适应新形势的先决条件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抓住新技术,制定新政策与作出新的财政承诺,并考虑地方、区域和全球化的机会与受人关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如何应对? (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4)“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19、向”,深化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5)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6)多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7)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8)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形成合力。,21 2.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2.1 与本文有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目录 讲义上列出了12个报告,请注意这些报告的简称。这些报告除(5)“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外,都刊载于讲义的参考文献(2)(刘来泉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 职业教育术语内涵的变化 建议-62对职业教育作了如下表述:为工业、农业、服务业培养技术员、工程师与工艺师的教育。 把建

20、议-01与建议-74对职业教育的表述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建议-01增加了如下内容:有效加入职业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向,成为负责任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这些内容适应了我们前面所讲的21世纪世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机制,基本上代表了,22 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2.3 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2.3.1 “终身教育”的提出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该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朗格朗的著作终身教育引论。 1972年发表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21、主席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2.3.2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比较 继续教育 主要用于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 既包括继续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23 “继续教育”是“作为经济增长加速器而设计”。终身教育 是一个涵盖面更宽的综合性的概念。 终身教育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 从时间上从胎儿到坟墓,从空间上涵盖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各个人类活动领域。 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社会的脉博,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 2.3.3 现代社会使终身学习成为需要和可

22、能 终身教育的中心词是“教育”。 终身学习的中心词是“学习”。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 (1)知识的“创造周期”、“物化周期”、“更新周期”日益缩短;,24 (2)终身学习体现教育民主化; (3)可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提高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的能力与素质 2.3.4 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组成部分的主要措施 (1)职业教育应该成为通向终身学习的一条通路; (2)职业教育体系应是开放的、柔性的并以学习者为本的; (3)要向学习者提供通向终身学习的课程; (4)要为学习者接受教育提供无障碍的通道。 2.4 职业教育需加强能力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里所

23、讲的能力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即预见和适应重大变革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加强能力建设的措施有以下四条: (1)以培养学生的四种“知识支柱”为目标来安排基本的学习。,25 “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本身。 “学会做事”,即能够以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学会共处”是培养学生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调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 “学会生存”或“学会做人”是使每个人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并确定自己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国外对优秀人才评价主要参考六个标准:品行、动机、潜能、理解力、知识、经验。它们的重要程度是依次递减。 (2)培养创

24、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职业界要求教育系统培养具有“把知识的进步转化为能开创新企业的创造者”,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应该成为“职业的创造者”。,26 (3)技能与能力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或经验完成某项劳动(工作或学习)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或操作技能),或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能力是指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力须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和整合而成。,27 (4)关键能力 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972年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AB)所长梅腾斯首次提出“关键能力”概念。他认为关键能力有四种

25、基本要素:1)基本能力:2)水平能力;3)可迁移的知识原理;4)传统的、经久不衰的能力。 凯泽等人在90年代发展了梅腾斯的关键能力概念,他将关键能力分为五个方面:1)明确主题的能力;2)独立性与参与能力;3)团体或社会能力;4)系统或方法能力;5)反省能力。 凯泽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不能传授的,它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并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获得”。,28 可以看出,无论是梅腾斯,还是凯泽的关键能力概念,它所指的并不是某种具体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仍然能起作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

26、的基本素质,从而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即它是对不同职业的造就性能力,经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可携带的能力”。,29 2.5 职业教育应全民化和人文化 全民化和人文化是教科文组织非常关注的两个问题,这是因为: (1)与人权有关;(2)与人的劳动权利有密切的关系;(3)职业教育是达到社会和谐,交融和自我尊重的有效工具;(4)当今社会,全民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以及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仍然不平衡。 人文化的核心是关怀人,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是为了经济、社会本身,而是为了人,经济社会发展是达到人的发展这个目的手段。,30 为了实

27、现职业教育的人文化,职业教育的体系应是开放的、柔性的,并且是以学习者为本的。汉城会议的一些专家提出,职业教育计划应该人文化和宽基础化,来弥补专业和专业化取向的不足,以提高适应性,拓宽就业机会,提高教育和职业的能动性。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以学习者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爱好、追求、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引导。 2.6 职业教育中的环境教育 2.6.1 国际环境教育 国际环境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80年代以后,经历了“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三个层面的发展。 2.6.2 环境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定位 职业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特定形式或类型;,31 职业教育应

28、该成为有利于环境的持续发展的手段; 职业教育除了培训就业所需技能以外,在课程中都要加进所涉及的与职业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知识,必须强调运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 2.6.3 环境教育课程开发 分四个层次,一是强调生态的概念,二是强调环境行为的知识,三是调查研究、评估和判断环境问题的技能,四是解决环境问题与参与决策的技能。 2.6.4 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今天的环境状况,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2)使学生能确定和处理有关活动领域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3)使学生能够确定和处理工作过程中人员安全和健康的问题。,32 2.7 加强职业培训

29、与就业 2.7.1 TVETVET职业教育的新概念 TVE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缩写,TVET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缩写。 用TVET代替TVE,这绝不仅仅是字眼的变换问题。一是体现了在世界范围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加强了协调与合作。二是把就业前的学校学历教育与工作后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构成终身教育体系。 2.7.2 教育、培训与就业结合就业导向 (1)教育、培训与就业要相结合“要把就业纳入教育之中”(德洛尔报告)。 (2)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否则我们就是在制造新的问题。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引导职业教育和培训走向健康发展道路。,33 2.7.3 提高就业能力 对个人

30、,是自主就业的能力,是就业的创造者。 对企业,是工人能够依工作岗位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对国家,要造就一支有应变能力的劳动队伍。 2.7.4 新旧职业培训模式对比 新模式突出的几个特点:需求驱动;为提高就业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就业而学习,终身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为本的评价体系;灵活的可多次进出的制度;多元化的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市场驱动。 2.7.5 培养核心能力 四种能力,即:智力能力;处世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经营与创业的能力;基础能力领域中的多向性技术能力。核心能力不是针对岗位的,是综合性的就业能力。 2.7.6 培养创业能力 (1)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一种核心能力;,34 (

31、2)要把创业能力培养列入职业教育计划; (3)创业能力不仅对自谋职业很重要,对从事雇佣职业同样重要。 (4)创业能力的重要性还表现在:自谋职业是大多数青年人获得经济独立的最大机会所在。 2.8 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化 在国际化方面,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是1989年11月10日在巴黎第25届大会通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公约以及从1962年开始教科文组织为职业教育制定的一整套准则性文件,而其它三类教育却都没有这样的公约。 为了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与并流,公约及文件规定: 促进在职教领域使用工商业和其它经济部门所用的国际技术标准;,35 逐步使用并被各国所承认的专业能力和资格的共同标准

32、; 采用各种方法使各国通过职业教育所获得的资格能得到等值的承认; 努力使各国的职业教育达到国际标准; 要关注跨区域和国际通用的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具体措施: (1)定期交换通过研究和发展所获得的信息、文献和资料。 (2)交流和贯彻相关的、适用的、国际上所推荐的标准和准则。 (3)职业教育需要有个早期全球预警系统和更为前瞻的研究,以便能提早为工作岗位和社会的变迁作准备。行业必须和政府部门、研究中心共同确定经济的变化需要怎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便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体系采纳。,36 关于国际合作网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技术与职业教育项目中心,这个中心设在德国,主要任务是: (1)提供信息情报交换服务; (2)提供信息和开展研究工作; (3)培训各国项目中心的工作人员。 该网络有190个国家中心,若干地区性中心,如澳大利亚、巴西、巴基斯坦、韩国、俄罗斯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