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80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7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章互连网概念综述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互连网概念综述,本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能够描述数据在源和目标设备间的传送过程 掌握OSI参考模型及每一层的基本功能 掌握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网络中承担的角色和功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样的设备 掌握Cisco的3层(层次)模型 根据网络需求选择恰当的Cisco设备,网络互联模型的历史,生活中的分层模型,发信者,邮局服务业务,书写信件 贴邮票 送邮箱,收集信件 盖邮戳 分拣信件,邮局转送业务,信件打包 送运输部门,路由选择 运输,运输部门的邮件运输业务,接收邮包 转送邮局,邮局转送业务,分发邮件 邮件拆包,信件投递 信件分拣,邮局服务业务,阅读信件,收信者

2、,邮政系统分层模型,特点 各层的功能明确 上层仅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上层不必关心下层的实现细节,网络互联模型的历史,各层之间功能独立 灵活 结构上可分割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分层的好处:简化复杂的问题,网络互联模型的历史,计算机网络面临的问题 用户的资源和信息存储在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主机上,这些主机分布在网络的不同地方 需要在不同的传输介质上实现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主机之间的通信 解决异种机和异种网络互连问题的方法 结构化设计 分层设计思想,网络互联模型的历史,不同制造商的分层模型 IBM 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分七层 DEC DNA(D

3、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分五层 ISO/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分七层,网络互联模型的历史,OSI 模式概述,应用层 (高),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提供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数据处理,比如加密,维持不同应用程序的会话连接和数据分离,OSI 模式概述,数据流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应用层 (高),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传输 在重传之前执行错误纠正,提供逻辑寻址,以便进行路由选择,将数据组合成帧 使用MAC地址提供对介质的访问,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 指定电压大小,线路速率和电缆的引脚数,应用

4、层作用,Telnet HTTP,用户接口,例子,应用层,Telnet HTTP,ASCII MIDI JPEG MPEG,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例子,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Telnet HTTP,ASCII EBCDIC JPEG MPEG,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NFS SQL RPC,例子,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保证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区分,用户接口,数据表示 加密等特殊处理过程,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例子,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应用层作用,数据流层的作用,EIA/TIA-232 V.35,例子,物

5、理层,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IP IPX,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TCP UDP SPX

6、,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IP IPX,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TCP UDP SPX,802.3 / 802.2 HDLC,EIA/TIA-232 V.35,IP IPX,表示层,应用层,会话层,例子,数据流层的作用,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7、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设备间接收或发送比特流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提供路由器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各个开发商进行开发. 允许各种类型的网络软件和硬件相互通信. 防止对某一层所做的改动影响其他的层,这样一来有利于开发.,分层的好处:简化复杂的问题,参考模型的优点,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上层数据,上层数据,TCP 头,数据,IP 头,数据,LLC 头,0101110101001000010,数据,MAC 头,表示层,应用层,会话层,段,包,比特,帧,PDU,封装数据,上层数据,LLC 头 + IP + TCP + 上层

8、数据,MAC 头,IP + TCP +上层数据,LLC 头,TCP+上层数据,IP 头,上层数据,TCP 头,0101110101001000010,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表示层,应用层,会话层,解封装数据,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OSI 模式,PDU,功能,例子,练习:OSI模式,定义 介质类型 连接器类型 信号类型,Ethernet,802.3,V.35,物理层,EIA/TIA-232,物理层功能,物理层: Ethernet/802.3,集线器,多个主机,主机,10Base2细缆以太网 10Base5粗缆以太网,10BaseT双绞线,A,B

9、,C,D,物理层,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 所有设备在同一广播域 所有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集线器运行在物理层,集线器:同一个冲突域,接入设备越多冲突机率越大 用CSMA/CD技术,定义 源和目标的物理地址 与帧关联的高层协议 (Service Access Point) 网络拓扑 帧顺序 数据流控制 有向或无向连接,数据链路层,物理层,EIA/TIA-232 v.35,Ethernet,Frame Relay,HDLC,802.2,802.3,数据链路层功能,数据,源地址,FCS,长度,目标地址,可变长,2,6,6,4,0000.0C xx.xxxx,厂商自己分配,IEEE 分配,MAC子层- 8

10、02.3,前导符,Ethernet II 在这里用 “Type”指明上层协议,所以不用 802.2.,MAC 地址,8,# 字节,数据链路层功能(续),数据,目标 SAP,源 SAP,数据,源地址,FCS,长度,目标地址,可变长,1,1,802.2 (SAP),MAC子层 - 802.3,Ctrl,1 or 2,3,2,前导符,数据,目标 SAP AA,源 SAP AA,可变长,1,1,802.2 (SNAP),Ctrl 03,1 or 2,OR,OUI ID,类型,数据链路层功能(续),每段有自己的冲突域 所有的段都在同一广播域,数据链路层,或,1,2,3,1,2,交换机和桥运行在链路层,交

11、换机,每段有自己的冲突域 广播信息向所有段转发,缓冲区,交换,定义与指定协议相关联的源和目标逻辑地址 定义通过网络的路径 多链路连接,网络层,IP, IPX,数据链路层,物理层,EIA/TIA-232 v.35,Ethernet,帧中继,HDLC,802.2,802.3,网络层功能,数据,源地址,目标地址,IP,头,172.15.1.1,主机号,网络号,逻辑地址,网络层端接设备的数据包,网络层功能(续),网络层功能(续),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10101100,00010000,01111010,11001100,二进制 掩码,二进制 地址,1

12、72.16.122.204 255.255.0.0,172,16,122,204,255,地址,掩码,255,0,0,网络部分,主机部分,路由表,目标网络,端口,距离,1,2,4,S0,S0,E0,1,0,0,1.0,4.0,1.3,E0,4.3,S0,2.2,E0,2.1,S0,4.1,4.2,1.1,1.2,路由表,目标网络,端口,距离,1,2,4,E0,S0,S0,0,0,1,逻辑地址提供分层结构的网络 需要的配置 利用配置信息来识别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功能(续),路由器:运行在网络层,广播信息控制 多点发送信息控制 路径优化 流量管制 逻辑寻址 提供WAN连接,路由器提供远程访问

13、服务,因特网,家庭办公用户,分部,调制解调器 或 ISDN适配卡,移动用户,公司总部,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 建立应用间的端到端连接 定义流量控制 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连接服务,网络层,IPX,IP,传输层,SPX,TCP,UDP,传输层功能,同步请求,回应同步请求, 同步请求,回应同步请求,数据传输,(传输数据段),发送方,接收方,连接建立,可靠的传输层功能,集线器,桥,交换机,路由器,冲突域,1 4 4 4,广播域,1 1 1 4,网络设备的域,Cisco的三层(层次)模型,分布层,核心层,访问层,端接设备到网络的接入点,访问层,访问层特性,访问层的汇接点 路由数据 分割广播域/多点传

14、送域 介质转换 安全性 远程访问的接入点,分布层,分布层特性,核心层特性,高速传送数据 对数据不作任何处理,核心层,选择合适的Cisco产品,分布层,核心层,访问层,选择产品要考虑的要素,需要产品提供的功能 产品性能 是否易于安装与管理 是否为网络提供了弹性处理能力 是否对既有的资源提供了投资保护 在网络改变或增长时是否提供平滑升级能力 是否为移动用户和分支机构提供无缝远程接入能力,首先,基于以下因素来选择WAN解决方案: 服务的实用性 带宽需求 费用 其次,选择能支持所选择之WAN解决方案的产品,选择产品要考虑的要素(续),费用/月,使用量,专线, T1,调制解调器/ISDN,帧中断,0,选

15、择产品要考虑的要素(续),1544 128 64 56 19.2 9.6 4.8,决定您将运行的应用,ISDN, 帧中断,老式调制解调器,Telnet,新式调制解调器,Web 浏览,语音,图像, 多媒体,电子邮件, 文件传送,专线 帧中继, XDSL,kbps,产品选择要点: 10 Mbps 或 100 Mbps 速率需求 端口密度 是否需要控制口 是否易于操作,Cisco 1500 Micro Hub,Cisco FastHub300,Cisco 1528 Micro Hub 10/100,Cisco FastHub400,Cisco FastHub200,Cisco FastHub100,

16、Cisco集线器产品系列,产品选择要点: 10 Mbps或100 Mbps或1000 Mbps速率需求 是否需要主干连接和交换机互连 是否需要VLANs功能 端口密度 用户端口类型需求,桌面/工作组 解决方案,线速/干线 解决方案,Cisco 1548 Micro Switch 10/100,Catalyst 3000 series,Catalyst 2900 series XL,Catalyst 1900/2820 series,Catalyst 2900 series,Catalyst 5000 series,Catalyst 8500 series,Catalyst交换机产品系列,产品选

17、择要点: 所需路由功能的强弱 端口密度/变换的需求 性能 通常的用户端口,Cisco 700/800 Series,Cisco 1600/1700 Series,Cisco 2500 Series,Cisco 3600 Series,AS 5000 Series,小型公司解决方案,分支机构解决方案,核心部分解决方案,Cisco 12000 GSR Series,Cisco 4000 Series,Cisco 7000 Series,家庭式办公解决方案,Cisco 2600 Series,Cisco路由器产品系列,本章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描述数据在源和目标设备间的传送过程 清楚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网络中担当的角色和功能;懂得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样的设备 根据网络需求选择恰当的Cisco设备,1.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 OSI 模式有什么优点? 2. 描述数据封装的过程。 3. 一个集线器有多少个广播或和冲突域?,问题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