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建议书XX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XX大学城市学院二一年四月- iii -目 录1信息化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及实施单位11.3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11.4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1.4.1法律、法规、规章21.4.2规范性文件31.4.3相关规划与计划31.4.4技术标准和规范41.5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41.5.1项目建设目标41.5.2项目建设内容5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52项目建设及实施单位概况6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62.1.1建设单位简介62.1.2建设单位职能62.2项目实施单位与职能82.2.1实施单位简介82.2.2实施单位职
2、能83现状与需求分析103.1信息化项目现状103.2项目需求分析133.2.1数字城管需求133.2.2数字执法需求143.2.3数字城管与数字执法对接需求153.2.4权力阳光需求163.2.5“四化”督查管理需求173.2.6应急指挥需求183.2.7行业监管需求193.2.8分析决策需求213.2.9市民互动需求224项目建设方案及建议244.1项目建设原则244.2项目建设方案254.2.1固废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254.2.2市政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274.2.3亮灯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294.2.4环卫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314.2.5公用监管中心提出项目
3、的建设方案344.2.6市执法局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364.2.7各城区执法局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374.2.8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方案404.3项目建设建议444.3.1固废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44.3.2市政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44.3.3亮灯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54.3.4环卫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64.3.5公用监管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74.3.6市执法局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84.3.7城区执法局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94.3.8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提出项目的建设建议495项目招标方案515.1招标范围515.2招标方式515.3招标组织方
4、式516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526.1决策层机构526.2管理层机构526.3实施层机构536.4人员培训方案537总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557.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557.2总投资及各部分投资估算557.2.1总投资估算557.2.2各部分投资估算567.2.3项目投资统计607.3资金筹措618效益分析628.1整合效益分析628.2经济效益分析628.3社会效益分析631 信息化项目概述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系统功能多,资金投入大,必须通过良好的计划、管理、控制和协调,才能完成和达到信息化任务和目标。为合理确定2010年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需要结合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
5、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各机关处室和业务监管中心的实际需求,统筹安排、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投资。本建议书针对XX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以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规划(2010-2012年)为重要依据,提出和阐述了2010年拟新建和完善的信息化项目的目标定位、建设内容、实施建议、效益分析及资金预算,旨在为2010年信息化项目的立项提供指导。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2010年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1.2 项目建设及实施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6、局 项目实施单位:XX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1.3 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XX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XX大学城市学院1.4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本建议书编制的直接依据是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规划(2010-2012年),该信息化规划中规定:“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建设项目要依据本规划(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规划)提出,原则上不得提出无规划依据的建设项目,由决策层对提出项目进行审查,审查范围包括规划依据、需求的真实性、配套环节是否支持、应用条件和时机是否成熟等,然后决定是否列入年度信息化建设计划项目。” 本建议书编制时作为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规划与计划以及技术标准和规
7、范如下:1.4.1 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第492号令,2008年5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实施)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01号令,1992年8月1日实施) 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2007年3月1日实施) 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4年5月1日实施) 建设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1993年1月1日实施) XX省节约用水办法(2007年10月1日实施) XX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2005年12月2日实施) XX省城市市容和环境
8、卫生管理实施办法(1994年9月12日实施)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XX市政府令第244号,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 XX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2007年7月1日实施) XX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2007年1月1日实施) XX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XX市政府令第230号,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 XX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2005年12月1日实施) 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案)(2005年7月1日实施)1.4.2 规范性文件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4年8月5日签发)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2003年1月3日签发) 中共XX市
9、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2008年11月4日签发) 2009年XX市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2008年9月28日签发) XX市数字城管推进工作指导意见(2008年4月签发) 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实施亮灯工程的通知(2008年3月4日签发) 关于做好县(市)、区数字城管建设运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杭数字城管20084号) XX市犬类综合治理实施意见(2006年12月14日) 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若干意见(2004年8月10日签发)1.4.3 相关规划与计划 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0、2009年4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 XX省建设厅XX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规划(2006-2015 年)(2007年12月) XX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纲要(2006-2010)(2006年8月) XX市发改委“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2009年3月)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06年12月) XX市数字城管建设总体方案(2006年8月) XX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6月) XX市市政公用行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2月) 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十一五”规
11、划(2006-2010年)(2005年8月) XX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0年)(2004年6月)1.4.4 技术标准和规范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88) 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89)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260-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90) 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4394-93)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 21062-2007
12、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 21064-2007)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2年5月) XX市城市容貌规范(2007年9月) XX市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2006年7月1日实施)1.5 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1.5.1 项目建设目标2010年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目标是:遵循“整合、从简、互通、共享”的理念,紧扣“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及其他有效信息载体、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对城市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卫、固废处置和亮灯监管等的管理运行以及“7+X”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行即时、准确、快速、高效、安全
13、和有序控制,建立城市管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落实科技强管,为政府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供技术支持。1.5.2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由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提出的城管办项目:包括权力阳光二期系统、数字城管续建系统、数字城管与数字执法对接系统、四化监管统一平台、GPS统一监管平台改造、GIS统一平台改造和数字城管案卷分析系统等;(2)由行业监管中心提出的城管办项目:包括固废处置监管中心提出的固废在线监管二期工程、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提出的三污系统管网及排水用户信息管理系统、亮灯监管中心提出的亮灯视频监管与展示平台、市容环
14、卫监管中心提出的犬类管理系统(网络版)、公用监管中心提出的节水在线监管二期系统等;(3)由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提出的执法局项目:包括数字执法系统城管通扩容、数字执法系统软件升级、应急指挥系统和96310热线系统升级等。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2010年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的总投资预算为2500万元人民币,由市财政统一拨款安排数字城管专项资金。2 项目建设及实施单位概况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2.1.1 建设单位简介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3年6月,是市政府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设有秘书处、规划处、综合处、市场处、景观处、亮灯处、运行处、计财处、政策法规处和人事处等
15、处室。下设XX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XX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XX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市环科所(固废处置监管中心)、河道监管中心、亮灯监管中心、停车收费监管中心和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等8个中心。各中心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城市管理的行业监管。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于2001年9月,是XX市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工作部门,主要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7+X”职能,包括对市容环卫、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公用、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和公安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行政执法。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设有办公室、政治处、综合处、督察处、法规处、财务装备处、监察室、直属大队、投诉受理中心
16、信息中心、各区城管执法局等机构和职能部门。2.1.2 建设单位职能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包括: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城市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受委托起草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实施。2、负责编制全市城市管理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制订市政公用(包括市政府明确的有关城市河道、公共客运、供水、燃气、供热、公共照明等)、市容环卫等专项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3、综合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负责城市管理考核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城市管理工作;指导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各行业协会的工作;配合
17、市城管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4、负责编制城市管理专项资金及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年度维护和专项整治经费计划,并组织实施及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城市管理有关经费的征收管理工作。5、负责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负责市政公用、市容环卫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城市景观(包括城市形象、夜景照明,下同)有关管理工作;负责渣土和犬类管理工作;负责制订有关生产、服务、安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和城市景观有关的建设项目相关设计方案的会审。6、负责全市市政公用、市容环卫设施完好状况监督和安全监督;负责组织市管的市政公用、市容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养护、大修工作。7、负责组织城市管理水平测评与城建项目后评估;参与
18、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相关的建设项目的规划定点、方案设计、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会审工作;组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接收与管理的交接。8、负责市政、公用、环卫行业营运、作业市场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市政、公用、环卫行业经营和作业招投标工作;负责市政公用(包括地下管线)特许经营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共客运经营权的有偿使用。9、负责全市供水企业资质审查和水质管理;受委托负责城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核发取水许可证;负责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承担XX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日常工作。10、负责全市城市管理信息和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市政公用、市容环卫行业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工作。11、组织
19、协调市政公用、市容环卫行业应急情况的处置;负责组织城区防汛、排涝、抗台、抗雪等市政设施的抢险工作。12、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职责包括:1、贯彻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对我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组织起草有关行政处罚的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2、行使对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业务领导;负责组织全市性城市管理专项活动和重大执法活动。3、行使对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协调、检查、监督职能;对下级处罚不当和应作为而不作为的,有权纠正或直接处理。4、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违法养犬的行政处罚权。5、行使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人跨区违
20、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6、行使对市政公用管理中燃气、公交、供(节)水、供热等方面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7、负责受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投诉、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8、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2.2 项目实施单位与职能2.2.1 实施单位简介XX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是XX市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实施机构,隶属于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2009年8月,市编委下发关于XX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与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息中心机构整合的通知(杭编200998号)。根据市编委文件精神,市城管办和市城管执法局决定,XX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息中心合并,成立XX市数字城管
21、信息处置中心,负责市城管办和市城管行政执法局两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全市实施数字化城管范围内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问题立案和处置督办以及评价考核等工作。2.2.2 实施单位职能XX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的工作职责包括:1、参与起草市数字城管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配合做好宣传贯彻工作。2、参与制定市城市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城管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和监督实施。3、参与全市城市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数字城管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4、负责全市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工作;负责办门户网站、OA系统、数字城管网站、数字城管系统维护与系统管理工作。5、负责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保障
22、和管理:负责对信息采集部门(单位)的各项管理,负责数字城管事部件问题的发现、立案、交办、核查(实)、结案审定以及全过程监督等,负责全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评价、分析和监督,负责数字城管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和日常运行维护等。6、负责对城区城市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指导。7、组织对数字城管相关数据库的普查、建库、更新、维护等工作。8、负责12319城建城管热线和城管相关热线的咨询投诉、网上投诉和市长公开电话、市相关热线转办件的受理、交办、跟踪、督办、反馈等工作。9、协同做好市数字城管、12319城建城管热线的宣传、报道等工作。10、负责办门户网站相关城市城管信息网上链接、发布等工作。11
23、协助做好市数字城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12、协助做好社区城管联系站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13、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3 现状与需求分析3.1 信息化项目现状XX市推进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建设多年来,已基本实现了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卫等城市管理业务和行政执法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具体内容如下:(一)防汛决策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一、二期) 防汛决策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通过建立防汛综合信息库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实现了城市防汛水情信息测报和防汛气象信息采集的基本功能。 防汛决策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在完善一期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城市防汛决策系统,初步实现城
24、市防汛决策支持的功能,并对直属事业单位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二)数字城管系统(一期工程) 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城市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和事件数据等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显示、操作、分析和建模等功能,是数字城管系统图文一体化办公的重要基础。 业务受理系统:为信息中心接线员提供事件的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 构建与维护系统:实现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系统数据备份等日常维护工作。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系统使用的地图库进行随时维护
25、对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基础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可以进行图层定义,可以随时扩展地图数据;使用地物定义,对各种地物的标准编码进行维护。 公众网站实时发布系统:实现向公众用户实时发布城市管理相关信息,主要发布问题处理状态及结果反馈信息;提供在线查询功能,可以对城管问题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 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城管事件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城管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GPS车辆定位系统:对装有GPS车载终端的环卫车辆和巡查车辆进行定位和监控,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车辆的实时位置,查
26、询车辆的属性,并重现车辆的运行路线轨迹等。 数据共享与交互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与交互平台实现与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系统的数据交互,并与现有应用平台等进行协同工作。(三)数字城管系统(二期及扩展工程) 短信平台:可以进行短信群发、组发和单发服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预设短信发布条件、发布内容和发布对象;实现历史记录短信的存储、查询和维护。 桥隧在线监管系统:接收专业桥隧监控系统的监测数据以及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监测信息、日常维护管理等信息。实现桥隧基本信息的查询、监测信息的查询、日常维护管理信息的查询、应急管理以及预警等功能。 节约用水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以节约用水为目的向企业单位征收超计划额定用
27、水加价费,系统以用户信息采集,自动计算出用户的额定用水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审批用户的计划用水量,以计划用水量为基准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费。 污水处理厂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XX市七格污水处理厂的采集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情况的了解、加强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各项许可事项的在线审批。 综合统计系统:主要实现市政、环卫等各中心向各个区城管办报送各个城区的报表信息,公用、固废等中心根据由各个相关公用企业上报给中心的数据,汇总后进行报表的填报;中心填报报表后报送给市城管办。 呼叫中心:以信息化方式管理坐席受理员的日常工作,主要实现公众
28、来电转接至12319功能,12319热线整合数字城管热线,成为城建城管类咨询投诉服务专线。 OA软件项目:依据国家与XX市相关电子公文交换标准,建立市级机关电子公文的交换平台。 亮灯工程在线监管系统:将市路灯管理所的路灯和亮灯工程在线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数字城管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市路灯和亮灯工程运行情况的在线监测和有效监管。 地下管线系统:建立了统一的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对地下管线有关的综合管理与行政许可审批功能,实现对地下管线有关的应急指挥、分析辅助决策功能。 环卫GPS系统:将城管车载GPS监控平台嵌入数字城管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城管车载GPS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通过
29、统一的数字城管GIS平台监控、定位和显示各种环卫车辆的运行监控信息。 排污在线监管系统:将排污企业的监测数据从环保部门接入数字城管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环保部门的监测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城管部门通过数字城管平台监控和显示各企业的排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四)数字执法系统 OA系统:XX市政府统一的收发文系统,实现内部办公,包括公文管理、档案管理、办公助理、领导办公等功能。 门户网站:XX市执法局内、外网门户网站。 执法信息管理系统:满足执法局业务案件的审批、监管、执法业务处理。 电子台帐系统:满足执法局业务案件记录归档。 执法通系统:移动执法,采用PDA终端实现现场数据采集和即时的
30、案件处理。 文明工地数字评测系统:在工地安装视频和噪声设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城市执法监控系统:XX市城管执法信息监控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市局多点控制,实施视频会议和应急指挥。 执法GIS系统:建设了江干区、拱墅区、上城区和下城区等城区的地理信息系统。 执法移动定位系统:实现执法队员执法定位。 96310执法热线系统:96310公开投诉电话受理和服务系统。 家银通系统:通过集成数字电视专网和金融专网的服务型综合平台自助缴纳违法停车的罚款,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违停处罚方式。 执法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与相关单位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五)其他信息系统 犬
31、类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实现犬类日常登记、年检、管理的业务信息系统。 道路停车监管和服务诱导系统: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华数无线城域网、智能IC卡清结算平台、数字城管系统及12319热线等资源,建立集停车管理、费用结算、信息监管和诱导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及执法信息化已初具规模,城管办和执法局已经搭建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平台,包括各自的网络环境、硬件环境和系统软件平台。在业务系统方面,目前正拓展数字城管和数字执法的范围,及时把新建和改善后的道路街巷纳入其中,使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更广泛,实效更明显,真正建立起管理对象数字化、执法决策科学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信
32、息化体系,争取在2010年底之前将数字城管、数字执法覆盖到XX的所有县市(区)。3.2 项目需求分析3.2.1 数字城管需求XX“数字城管”立足市情实际,勇于探索创新,在全国首创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的工作目标,被建设部冠名为“XX模式”。“数字城管”一期项目于2006年休博会前完成了对街面管理、环卫作业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主要实现地上空间的管理;二期项目按照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要求,在一期数字城管规范标准基础上,进行细化、提高和完善,建成了综合统计、许可审批、地下管线、环卫机械作业GPS监管、短信平台、桥隧在线监管等子系统,实现了从地
33、上空间向地下空间的拓展,将主城区已改善背街小巷纳入数字城管范围,并逐步向城郊结合部与城中村延伸、覆盖,极大增强了城市空际状况管理功能。数字城管覆盖范围在2007年底达到192平方公里,至2008年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安市数字城管先后建成上线运行,“数字城管”逐步向城郊结合部延伸,覆盖范围已达235.8平方公里。“数字城管”在XX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业务系统随着业务量的急剧增加,已处于满负荷运作状态,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显现了一些问题,数字城管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业务系统性能制约覆盖范围的增加随着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不断推广和深入,XX市要在2010年底前整合萧山、余杭、滨江、
34、桐庐、富阳等周边区、县(市)数字城管,以构建XX数字城管大平台。(二)业务模式的发展要求进行系统升级随着城市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在业务处理上的限制不断显现,业务升级迫在眉睫,数字城管受理大厅也需要改造。(三)城管通设备的扩容城管通设备显著提升了办公效率,可做到随时记录、随时处理,提高现场办公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深入,需要及时增加采购城管通设备,实现数字城管向掌上终端系统的不断延伸。3.2.2 数字执法需求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横向履行“7+X”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政职能,并与相关部门建立顺畅的部门协作机制。通过“数字执法”项目的推进,促进跨部门协作办公流
35、程化、信息共享网络化,建立以行政执法为“排头兵”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协作新机制;纵向为城市行政区划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中队)进行领导、指导工作,除了执法过程链条畅通外,还需要建立部门业务信息协作机制。通过“数字执法”建设促进“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立体化行政执法管理与服务全覆盖,形成合力,为城市管理服务。数字执法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字执法系统的软件升级随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数字执法系统在业务处理上的限制不断显现,需要对数字执法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单点登录等功能。(二)城管通设备的扩容随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不断深入,需要及时增加采购城管通设备,满
36、足数字执法系统不断增长的需求。3.2.3 数字城管与数字执法对接需求数字城管与数字执法的对接涉及两者之间的协作联动管理流程,如下图3.1所示。图3.1 数字城管与数字执法联动流程执法中心作为指挥中心的分中心,可快速接受区指挥中心转发的执法任务。执法中心收到执法案件后,通过系统的自动批转功能,负责该事发地点的执法队员的城管通手机中同时接收到该执法任务,执法队员使用城管通快速执法并向执法中心反馈处理结果,执法中心再将执法案卷的处理结果反馈至区指挥中心(该步骤也可以采用自动流转的方式,以达到快速执法、快速反馈的目的),区指挥中心、区监督中心根据城市管理流程完成案件的核查和结案工作。数字城管与数字执法
37、的对接将实现现有的数字城管系统和数字执法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满足违法户外广告查处情况等涉及监管和执法信息的协同处理和查询需要。3.2.4 权力阳光需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XX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0867号)、XX市阳光办关于印发XX市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20082009年)工作方案的精神,按照“一年明显见效、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巩固提高”的要求,加快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市城管办和市行政执法局将在清理和规范各项权力,
38、编制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与监督机制明示图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建立网上政务平台统一要求,建设权力阳光二期系统,完成所有权力阳光事项的开发。(一)城管办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需求根据XX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行政职权分解一览表中规定,共有34个许可事项,涉及运行处、市场处、综合处、景观处四个处室以及市政设施监管中心、市容环卫监管中心、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固废处置监管中心等4个直属单位。根据处室实际调研,结合一览表中指定的事项,共涉及40个许可事项,具体为:特殊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路行驶审批(包括经过城市道路);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干线等设施审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审批
39、船只、飞行器通过桥涵许可;临时占用桥孔许可(市管桥涵);在城市道路上增设、迁移交通设施等各种公共设施,设置或移位公交站点许可;在城市桥涵安全保护区域内从事河道疏浚、挖掘、打桩等影响桥涵设施安全的作业许可;临时占用挖掘河道设施许可;挖掘城市道路审批(34流程之外);临时排水许可证核发;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排水许可证申请延期(34流程之外);建筑项目无化粪池排水审查(34流程之外,服务事项);车辆清洗经营项目技术审查(34流程之外,服务事项);排水接驳管道申请许可(34流程之外,服务事项);迁移、改建排水设施或者因工程建设影响排水设施使用许可;改变市政设施的使用功能及超过原设计标准使用许可;设置
40、和扩大污水排放口许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临时户外广告设置许可;关闭,闲置或拆除存放生活垃圾的设施核准;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环境卫生设施拆迁方案审批;养犬许可;工程渣土准运证核准;液化气供应站点(含燃气机动车加气站)设立许可;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许可;城市公交线路审批(34流程之外);城市公交客运经营,客运车辆管理许可;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审批;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拆除或者迁移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审批;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确需停止供水的审批;燃气设施改动审批;城市供水许可;深度净化管道供水工程建设许可;临时中断或改变城市公共客运线路许可;城市公共客运停业、歇业
41、许可;因城市建设、燃气设施施工、检修等原因需要调整供气量、降低供气压力或暂停供气许可;城市规划区内取用地下水许可初审。(二)执法局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需求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政市容局、规划局、园文局、环保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共同承担城市管理有关任务,集中行使上述部门的相关行政处罚权,即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公用等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以及对城市饮食服务业排污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42、对侵占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3.2.5 “四化”督查管理需求在XX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活动中,XX市城管办和XX市城管执法局承担了“四化”督查管理职能。“四化”即“洁化、序化、绿化、亮化”。(一)洁化督查管理“洁化”督查管理是指依法对公共场所和道路的环境卫生、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置进行督查管理,为生产生活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环境。为促进洁化督查管理工作,加大督查力度,需要开发相关应用系统,对各城区街面保洁情况进行有效巡查,并记录督查过程和内容。(二)序化督查管理“序化”督查管理是指依法对建筑外貌、城市街道、户外广告的公共空间的整洁规范进行督查管理,维护城市秩序体系,确保市政设施完善、市容
43、市貌整洁、城市交通顺畅。为做到公正、公平,保证序化督查考核结果的客观性,需要开发应用系统对督查考核模式进行规范,并记录督查考核过程和内容。(三)绿化督查管理“绿化”督查管理是指依法对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和生产工作防护绿地的养护和管理进行督查,确保和谐优美怡人的城市绿化景观不遭破坏。(四)亮化督查管理“亮化”督查管理是指依法对公共空间的景观灯光、重要建筑物灯光、商业灯光、特别是市政灯光的统筹安排和统一管理进行督查,努力营造精致亮丽的城市夜景景观。3.2.6 应急指挥需求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目的是建立一个能迅速收集、处理、传送突发事件中的各种信息和指令的“人-机”系统。因此,应急
44、指挥系统应该是构筑于社会公用信息设施之上的、联系各个相关行业业务信息系统的大集成的系统。首先,应急指挥系统应能从各类监测信息系统中调用实时数据;对于已知事件根据既定的各类预警方案由系统自动发出预告,并能设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应急指挥系统应能实现应急资源调度,维护相关的所有单位的信息,便于及时了解人员物资储备情况,为重大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最后,应急指挥系统应能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辅助决策,通过对突发事件发生地点、涉及人数、周边环境等的分析,实时记录处置过程中的领导指示和各种反馈信息,迅速调动相关资源,通过全局的指挥调度和应急联动,来实施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并且对
45、指挥过程中的某些流程辅助路线选择和进行实时监控。3.2.7 行业监管需求行业监管是城管办的重要职责,其行政主体为城管办,具体实施的监管业务由各个监管中心负责开展。行业监管业务根据业务对象可分为如下类别:市政设施监督管理、市容环卫监督管理、公用事业监督管理、停车收费监督管理、亮灯监督管理、固体废弃物收运和处置监督管理。(一)市政设施监管根据XX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规定,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市政设施的养护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加强监督管理。政府投资和社会捐资建设的市政设施,由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接收管理;其他社会投资建设的市政设施,由产权单位自行养护、管理,并接受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市政设施
46、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当到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接收管理界定、登记手续。市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政设施各专业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市政设施主要包括市区道路、道路照明设施、景观照明设施、桥梁、隧道涵洞、河道、雨污水管道及盖板、无障碍设施等。其中市政设施监管中心负责市区道路、桥梁、隧道涵洞、雨污水管道及盖板、无障碍设施等市政设施的监督管理;河道监管中心负责河道的监督管理;亮灯监管中心负责道路照明设施和景观照明设施的监督管理。市容设施监管中心需要建设桥梁隧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三期)、三污系统管网及排水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和桥梁在线称重系统,达到对桥梁隧道、三污系统管网及排水用户的有效监管。(二)市容环卫监管根据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案)规定,本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区、县(市)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