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722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标要求,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2、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问题一 通过欣赏春天的故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 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的一系列谈话,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背景:1、“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 1977年和1978年 ,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邓小平 (1987年4月),一、伟大的转折,背景:3、宣言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背景: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

3、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破旧,立新,“左”倾错误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中共十二大,时间:1982年 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共十三大,时间:1987年 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主要路线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的系统概括,3、“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在国际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

4、大国,压力空前巨大。在国内,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们的思想仍然被束缚在姓“资”姓“社”的疑虑中。 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他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在视察的过程中,邓小平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内外形势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3、“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时间:1992年 内容: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理解 改革开放也是解放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理论上的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这个根本问题”。,4、中共十四大(1992),5、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5、“邓小平理论”的其他内容,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扩大对外开放,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背景:国内国际形势新变化 2 、“三个代表” 思想的形成 提出:2000年,广东考察

6、讲话 形成:2001年,七一讲话 成熟:2002年,十六大确立为指导思想 3 、“三个代表”思想内容及解决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与 时 俱 进,课堂练习,1、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 A城市 B农村 C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2、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 “三个代表”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 解放思想、实事求

7、是,C,B,D,4、科学地回答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是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是 ; 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E、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D,E,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课堂探讨:,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江泽民:“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

8、三中全会以来的旗帜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分析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正确的理论对革命和建设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呢?,错误的理论对革命和建设造成了哪些危害呢?,解析与探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是实践的方向。,正确的思想对革命和建设 的积极影响: 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健康发展。,错误的思想对革命和建设 造成的危害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毛泽东晚年的“左”倾导致“文革”的发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 “文革”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两年“徘徊”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