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4311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8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000002.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三 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 苏格拉底,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1、人生观 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

2、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二)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构成,2、人是什么?,司芬克斯之谜 是什么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 中午用两只脚走路, 晚间用三只脚走路?,从自然的意义上认识人,从自然人的角度来认识,即人的生物学生命或生物的人,是指属于生物分类中脊椎动物门、哺乳类、灵长目、人科、人属的有机体。,从哲学的意义上认识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古人说:“天地之间,人为贵”。 “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 董仲舒(汉书董仲舒

3、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他们的理性多么高尚,本领多么广大,礼节和举止多么特别和令人赞美,行为多么像天使,领悟多么像上帝:这是世界美之所在,动物中之优秀者!”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费尔巴哈(德),“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换言之,正是由于他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只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而自由自觉的活动

4、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马克思,概括起来说:哲学意义上的人,就是一种将有机生命和自我意识、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在一起的高度社会化的动物。,3、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属性,人之所以是人的标志,以及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作为人的本质的必备要素,必须是一切人的共性; 必须能够说明在人类整体中,个体与个体、 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差异性; 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现实的依据性; 必须是综合的、全面性的。不是个别物的单独抽象,它不是反映事物的某一个方面、 某一个特征和某一个规律,它应是综合的、全面的概括和反映。,马克思揭开了人本质之谜,“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5、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没有永恒的、抽象的“类”本质。,“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因此,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们在一切社会领域的活动和交往中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职业关系等。 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由于生

6、产关系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表现有所不同;只有在具体的社会联系中,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才能认识把握人的本质。,(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一)人生目的的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

7、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14岁的周恩来(1912):,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在成百上千种情形下,纯个人的希望的破灭将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如果个人的目标只是人类的伟大希望的一部分时,那么个人希望的破灭就不会是彻底的失败。” 罗素,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的选择,在朝着正确的人生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人生的价值也得以实现。目标越高远,人的潜能越能充分地发挥,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二)建立高尚的人生目的,各种不同的人生目的,为享受,为名誉,为金钱,为人类为社会的人生目的,“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至少有一点是我们所深信不疑的,那

8、就是人是为了别人的缘故才活在这个地球上,特别是为了那些给我们微笑与幸福而使我们感到快乐的人;此外也是为那些无数不认识的、只是透过对彼此命运的同情而产生一体之感的同类活着。” 爱因斯坦,人生目的的高尚性, 具体表现在几个结合上,将个人的事业成功与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结合起来; 将个人的生命完善性与大众的“共同富裕”相结合; 将个人的人生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二)端正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

9、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像所有矢志奋斗的 人一样,我把艰苦 的探寻本身当作真 正的幸福。 张海迪,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项,无人能比。 松下幸之助,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奕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条 大河,由于急流本身的 冲击力,在从前没有水 流的地方,冲刷出崭新 的意料不到的河道。 泰戈尔【印】,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

10、观,是同学们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金子?贵重的、闪光的、黄澄澄的金子?不,是神哟!” 莎士比亚,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先秦“杨朱学派”的宿命论人生价值观; 古希腊“居勒尼学派”的满足感官需求与快乐的人生

11、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历史上个人主义的积极意义,一是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确立了世俗的、真实的人的地位。 二是反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个人主义同时还具有销蚀社会的一面。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 反对个人主义在今天,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因为极端个人主义把个人与社会,把个人利益与他人、与社会绝对对立起来。,错误人生观的共同的特征,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

12、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生的全面性和人的全面需要。,思考与讨论,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该怎样来培养? 各种错误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它们有什么危害?,参考书目:,施忠连人生哲学宝库,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年。 阎 钢领悟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德弗兰克活出意义来,三联书店,1996年。 勾良图编卡耐基论人生哲

13、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一)价值及价值观 1、价值 指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它反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外界物的一种意义估价关系,即客体以自身的功能、效用等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和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客体的这种满足的认可关系。,主体与客体,主体:包括单个的人和集体、民族、国家等社会群体。 客体:进入人类视野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人本身。,价值关系图示,2、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

14、本观点。,人生价值观的构成,(二)人生价值及其内容,人生价值指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具有的作用和意义。,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对个体而言,人的需要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物质到精神逐渐发展上升的。 客体能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其价值就越大。,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青年志愿者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15、一,人身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 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 锋,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是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鲁 迅,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于我来说,生命 的意义在于设身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一)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们用一定的人生价值

16、标准衡量他人或自己的人生实践活动对社会的作用时,所作出的定性定量的综合性评定。 人生价值评价的形式是主观的,但评价的标准是客观的。,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二)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人生价值与人的社会地位并无直接的联系,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只要勤于奉献,就会被社会所承认。,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社会劳动的内容是物质生产劳动与精神生产劳动的相互转化和统一,

17、精神贡献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社会是人创造并由个体组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奠定更好的基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评价人生价值,既要在坚持动机和效果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其人生实践的最终结果,又要全面考察其具体的人生实践历程。,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人生价值评价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以金钱占有的多少作为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名气大小作为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知识占有的多少作为评价尺度和标准。,三、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条件,(一)社会条件 1、实现人身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

18、出发; 2、人身价值的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一致。,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首次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太阳的面上有黑子;月亮很像地球,上面有许多火山;银河由许多星体组成,地球只是一颗绕太阳转动并自行转动的普通星体,根本不是什么上帝置于宇宙中心的“天之骄子”,从而证明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但这在当时教会势力非常强大的社会,这种否定地球中心的说法是大逆不道的。因此,1633年2月,教廷逮捕了他,并开始对他进行严厉的审判,审判进行了3个多月,疲劳战术和各种刑罚残酷地折磨着他。75岁的伽利略在狱中身患重病,后来双目失明,贫病交迫,含冤离开了人间。临终前,他还坚

19、信“地球仍然在转动!”,材料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人的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所以,同学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成长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客观条件,客观条件的有利与不利,不是个人成长、人生价值实现的决定因素,它们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二)个人条件,1、实现人身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4、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两弹元勋”邓稼先,为

20、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我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四、在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一)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一)身心的概念及其关系 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 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包括知、情、意。 身心关系: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新的健康观,(二)心理健康的意义,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

21、的、积极的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即个体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去应对,表现出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功能和潜能。 表现在行为上,一方面能为社会接受;一方面又为自身带来快乐和成就。,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协调 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完整统一 与现实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生活幸福的保证。,(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矛盾,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

22、面性; 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大;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需要同时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内因: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心理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外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 新的大学生活带来的不适应; 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引起的困惑和冲突; 学习压力; 就业竞争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的主 要原因; 一年级新生中有54%感到不适应新的学习 生活; 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3%的大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四)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

23、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 交往。,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一)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二)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 益之间的统一关系 (四)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二)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三)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思考与讨论,如何看待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大学生怎样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 你有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参考书目:,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施忠连人生哲学宝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张春兴成长中的自我探索,世界图书出版社,1994年。 黄希庭等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