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梳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000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3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内容梳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教材内容梳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教材内容梳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教材内容梳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教材内容梳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内容梳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内容梳列.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材内容梳列,第 一 课:孔子的德政主张 第 二 课:孔子的礼治主张 第 四 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第 五 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第 六 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 八 课:孔子的交往观 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 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 第十三课:理想中的礼治社会 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第一课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富民、教民、正己、举善、去恶,A.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2、 C.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D.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E.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1、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4、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藏富于民,A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C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E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材料分析。,2 阅读下列材料,回

4、答后面的题目,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正己”,端正自身,君主自身的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第二,“举善”,统治者自身的榜样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第三,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第四,统治者如果有感召力就能感化人,就如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而小人也自然会被感化。,答案示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5、”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答题要点: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因为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去民”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总体来说孔子更多强调“礼教”。,4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

6、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 “均无贫”则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因此,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5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要求统治者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参考: 不是。孔子主张的不是均贫富,而是

7、上下各得其分。 统治者节约用度、降税足民是为了维护统治; 百姓富足是国家安定的基础,而以信、孝悌等礼教教化百姓可以加强国家政权。,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材料1: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 材料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 材料3:逢蒙学射于羿,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曰:吾生矣。其仆曰: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

8、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有删改),(1) 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1分) (2) 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3分),(1) 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1分) 参考:道德为根本,才能为道德所用才是善用,反之为误用。人们不重视道德而重才能,因为只看到才能的功效而勿视才能违背道德所用时的危害。 (2) 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

9、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根本原因在后羿自己,不在学生。(1分)后羿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审查和道德教化,对学生缺少道德上的约束力。(1分)后羿自己本身也没有做好学生的道德模范,对学生没有形成道德上的感召力量。(1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 A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C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

10、)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什么呢?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1)为政以德(以德治国)(1分) (2)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是以德治国,这种思想是值得肯定的,譬如说用礼教教化百姓(1分,肯定孔子的思想);但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在特殊的环境中对待特殊的人应有不同的方式(1分);孔子觉得冉有是屡教不改的人,所以认为不必用道德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1分) 表述通顺、完整(1分),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依法治国。治国应以“德

11、”为重还是以“法”为重?请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文章要点: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生产的发展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

12、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来说,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第二课 克 己 复 礼,“仁”和“礼”的关系是怎样的?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孝悌、节信等),问题探究1,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62 孔子曰:“天

13、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周礼的核心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

14、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问题探究2,(1

15、)(2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 (2)(2分)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 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

16、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究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

17、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问题探究4,1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问题探究5,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事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

18、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问 题 探 究,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

19、“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假设哀公同意了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此举反映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孔子可能会怎么做呢?,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

20、非绝对反对战争。 孔子对“八佾舞于庭”尚且无法忍受,更何况陈成子“臣弑君”为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 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国以讨之。,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 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接舆要表达的意思: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用凤来比孔子,表现了对孔子的敬仰,但同时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德行衰败,表现惋惜之情。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劝谏

21、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乱世已甚,不可复治。 “今之从政者殆而”关心孔子,劝其不要于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孔子会说什么?,从孔子说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表明了孔子也知道天下无道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愿做“中流砥柱”。他们很了解孔子,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

22、屈原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 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感到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救世的责任感进行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是铁肩担道义,担负起拯救文化的责任,还是放弃。政治混乱黑暗,旧文化衰落,推销礼制有着巨大危险,权衡之后,选择佯狂避世以安全自在。 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你认为楚狂

23、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省考试院第二次例卷题、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题,(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乱世之中,假如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赞成桀溺的观点。 乱世之

24、中,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就改变整个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不能自欺欺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

25、)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1)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荷蓧丈人一开始讽刺孔子不是生产,傲慢对待子路。见子路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 表明荷蓧丈人不失长幼之节,也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世。,(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子路肯定荷蓧丈人重视长幼之节的同时,反对他废弃君臣

26、之义,洁身自好,认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从政济世,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这是因为君子出仕,是为了践行君臣大义,即使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有心哉”是什么意思? “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 “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2)孔子是

27、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1)“深则厉,浅则揭 ”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说孔子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权达变,不知变通。,(2)孔子认为挑筐人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正义而战,在所不惜,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

28、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6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

29、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突显孔子作为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仁 者 爱 人,仁爱的基本内涵:忠 恕,孔子的仁爱观以孝悌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示例一: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

30、:“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14.17)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1)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

3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判断正误 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2)孔子认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可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同时孔子强调,仁德之人应该将心比心、推己

32、及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如此看来,人活在世上不能只为己,也要为他人,要尽社会责任。,墨子的“兼爱” “兼相爱”“交相利”是合而论之的。 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义利的关系也应是对立的统一,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利己而不利他,非我所愿;利他而不利己,非我所能。既利己又同时利他,互惠互利,幸福与大家分享,如同亲人般互相关爱。,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儒家仁爱观: 以“孝悌”为根本,层层扩展,爱亲人,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以至万物。以尊尊亲亲为基础,是有等差有选择的爱; 具有超功利性,可杀身成仁或

33、舍生取义 墨家兼爱观: 取消等级差别人人平等,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普遍的爱; 爱利兼顾,义利双行,以义导利。 人人平等,没有长幼尊卑,所以“是无父也”。,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子路轻财重义,单纯率真。 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 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

34、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第六课君子之风,君子必须具备哪些道德素养? 儒家是怎么看待“义”和“利”的? 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安贫乐道,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 见利思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一、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子曰:“君子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请

35、根据以上章节,概括“君子”的基本品格。,安贫乐道、舍生取义、重义轻利,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请写出这一章所包含的两个成语(1分) (2)有人认为“患得之”一句有脱文,应该是“患不得之”。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认同。前文是“未得”,这里当是“患不得”,也照应后文“既得之,患失之”。 不认同。 “患得之” 是“所忧在于得”,是为如何得到而发愁,即唯恐不得。,三、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36、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孔子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 (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2分),(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四、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

37、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 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2分) 2 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4分),1乐:为坚定心中的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 2儒家的核心价值观重义崇德 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五、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子曰:“贤哉回也

38、!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二、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三、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 2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孔子为什么这么说?,(1) 1以安贫乐道、好学的德行著称 (“安贫乐道”和“好学”各1分) 2表现了孔子对颜渊之死极度痛惜。 因为颜渊是孔子所赞赏的贤人(君子)的典型代表。,六、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39、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1) 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2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七、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 子曰:“士志于道,

40、而耻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士”是古代很重要的一类人,上面三个章节中,四次提到“士”。从精神品格上看,哪两种“士”最接近?为什么?,(1) “士不可以不弘毅”和“辟人之士”中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最接近。 前者当指“有志之士”,后者指避开无道之士以求天下大治的人,即怀有整顿天下志向的士人。 “士志于道”中的士指读书人, “辟世之士”则指隐士。,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

41、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1、“乐”是什么?他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 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 2、怎样才能获得“乐”?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

42、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第八课 周而不比,儒家的交友观是怎样的? 选择朋友首先看重的是正直和

43、诚信,与人为善,好恶分明,实事求是,诚实交往,适中交往(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示例一: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周而不比),参考: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的,爱人,才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远离你。孔子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爱。,示例二: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

44、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你,极力推举你;“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你,从此不用你。 3孔子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能看到一个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很恰当。,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 有教无类, 因材施

45、教, 启发诱导, 教学相长, 重视身教, 述而不作。(学思并重、学行并重),1.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 (2)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因材施教。 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

46、,是因为他能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 再是孔子能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 闻斯行之。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 (2)从孔子的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强调后天因素的重要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

47、、天才论的观点。 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 “难与言”的互相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是基本坚持反映论的。,3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1)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 (2)孔子教育学生要为人朴实,以内在德行为务。 孔子一启发,子夏就明白并能举一反

48、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后练习题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问一:“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你如何评价“述而不作”这种主张?,1、反对。这是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社会要求。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发挥和创新)是第一位的,只有各领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2、赞同。述是作的基础。学习和吸收前人成果是创新的前提,离开了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成功。 3、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要求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