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按照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总体方案自治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北京中路街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
2、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突出安全隐患。围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全民安全素质提升等“十大行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自治区二十条具体措施和市五十五条具体措施,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二)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安全生产治本攻
3、坚行动,使北京中路街道辖区内各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红线的意识更加强烈,消减重大安全风险、消除重大事故隙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使辖区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主要任务依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实施细则(试行)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结合行业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制定并组织实施街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
4、案(2024-2026年)。(一)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行动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列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题辅导讲座、案例警示教育、交流研讨互学等方式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街道党委(党组)建立定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习机制,每年至少开展1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全面规范并建立北京中路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按程序向上级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各社区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实行清单管理,逐一登记在册,明确整
5、治责任人、完成时限、限期办结、动态清零。坚持“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对排查整治不深入、不细致、“走过场”,查不出问题或者查出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要启动责任倒有追究机制。3 .全面加强“三管三必须”落实采取科级领导包社区、中心主任和街道干部包网格“双包”工作方式,扎实开展属地检查和督导企业开展自查整改,全面排查风险点、彻查风险源,确保领域全覆盖、排查无死角、风险零遗漏。紧紧围绕工作主线,聚焦公众聚集场所、特殊敏感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劳动密集工业场所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提升,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4 .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指导清单,督促指导
6、各类企业建立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联合开展企业作业管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专项督查,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健全完善特种作业审批制度,强化企业职工敬畏法律、敬畏制度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加强作业过程管理。(二)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行动1 .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年内至少组织北京中路街道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1期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情况纳入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必查内容,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职责,推动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7、教育培训全覆盖,有关安全监管人员同步跟班参加培训。(三)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2 .健全从业人员培训长效机制指导辖区各行业领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2024年底前全面细化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频次、内容、范围、时间等规定要求,健全教育培训效果督导检查机制,切实强化教育培训动态管理。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学时等要素,并建立健全安全培训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形成长效机制。3 .提升从业人员应急避险能力聚焦从业人员疏散逃生避险意识能力提升,推动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
8、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年至少一次),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形成常态化机制。(四)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1 .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标准体系宣贯对国家各部委出台、修订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自治区各厅局制定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试行标准,深入各企业组织宣讲、集中培训,督促各企业通过培训、帮带、实战等方式加强判定标准学习,确保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照判定标准查得出、查得准重大事故隐患。2 .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督办制度及销号机制,对2023年以来各类安全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以及“四防”督查组反馈问题隐患整改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落实“查
9、改、督、销”闭环要求,明确每条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责任、时限、措施,确保重大事故隐患闭环整改到位。(五)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1.强化专业应急救援支撑保障踪合统筹北京中路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消防工作、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人员力量,强化责任落实,共同做好安全检查、安全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发挥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力量,不定期对防汛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进行检查补充,同时动员社区配备防汛应急物资,强化做好辖区应急工作队伍的责任意识,鼓动辖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工作处置能力。(六)开展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1.加强全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安
10、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深入推进安全宣传“十四进”,广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避险自救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各分管领导、各中心主任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本街道辖区治本攻坚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建立完善信息汇总、动态研判、晾晒通报、督导检查等机制,切实加大督促推动力度。(二)完善法规制度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聚焦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不断完善有关工作规定要求,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领导带班
11、和24小时在岗值班备勤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报告及时、处置有力。(三)强化考核巡查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作为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重点,结合实际,分级建立健全考核巡查、督导督办等各项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地。2024年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加强我县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总体部署、全省工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和全市工贸安全生产专
12、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尾矿库治理工程(一)整治目标通过三年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尾矿库综合治理专项战役成果,严格落实尾矿库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强化源头管控和综合治理,全市尾矿库数量控制在7座以内,原则上只减不增。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分级
13、管控和隐患排交治理责任体系,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所有在用尾矿库全部实现在线监测,有效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确保我市尾矿库安全。(二)主要工作任务1 .健全完善落实尾矿库安全法律法规和责任体系(I)加强尾矿库有关法律法规宣贯。组织本系统监管人员和尾矿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对应急管理部新修订的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宣贯,并抓好落实。(2)督促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属地监管领导责任。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X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则的规定,县、乡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分别承担本地区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工作第一责任人和各自分管范
14、围内领导责任,严格落实五人包保责任制。县级人民政府要落实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安全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督促政府指定的闭库后管理单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3)明确部门监管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涉尾矿库的县级人民政府要督促相关部门按照X市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方案中明确的职责分工,抓好落实。(4)强化尾矿库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尾矿库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本企业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第一责任人,对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和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全面负责,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
15、时处置重大险情。要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计划闭库尾矿库要落实闭库治理责任和闭库后的安全管理责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管”等手段加强尾矿库安全风险动态管理;要合理利用资源,积极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2 .强化责任落实,有效管控尾矿库安全风险(1)全面评估管控尾矿库安全风险。2024年X月底前,所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企业要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编制完成安全风险管控方案。落实安全风险动态评估,每年要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估;无生产经营主体尾矿库风险评估由分级监管责任单位负责落实。(2)强化尾矿
16、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2024年底前,全市所有在用尾矿库要建立完善在线监测系统,确保对尾矿库坝体位移、浸润线、库水位、干滩长度、安全超高、降雨量等重要技术参数实现在线监测,要在重要部位设置视频监控。尾矿库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安全监测工作,及时上传监测技术数据,做到实时更新,使相关视频及监测数据与省厅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互联互通。(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会商研判和督导机制。市、县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应重大安全风险会商研判和督导机制,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部门,在重大灾害天气发生时,组织召开会商会,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研究分析全市尾矿库安全风险形势,提出重点防范名
17、单,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督促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4)强化尾矿库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尾矿库企业要切实完善溃坝、漫顶、排洪设施损毁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配备能够满足极端情形下所需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确保出现险情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及时参与处置;要确保上坝道路、通信、供电及照明线路可靠通畅,严格执行应急值守、专人巡查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要与下游居民区(村)、社区组织加强沟通,设立与尾矿库企业联动的警报装置,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启动警报装置。各涉尾矿库的县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每年汛期前组织尾矿库企业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应急
18、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3 .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1)突出重点,严格监管执法。开展尾矿库安全设施设计复核专项执法检查。2024年底前,完成对所有在用尾矿库安全设施设计复核,确保尾矿库建设和运行符合安全设施设计和现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要将尾矿库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加大汛期等关键时段执法检查力度,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2)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未批先建、恶意规避审批、不按批准的设计施工、擅自加高坝体、擅自改变筑坝方式、发生重大变更不履行报批手续、停用时间6个月以上尾矿库擅自启动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尾矿库企业,要依法依规采取吊销证照、停产整
19、顿、关闭取缔、从严追责等执法措施,严防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三)时间安排从2024年X月至2024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1 .动员部署(2024年6月中旬)。按照总体安排和本方案要求,各涉尾矿库地区的应急管理部门和尾矿库企业要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制定细化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进行全面部署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 .排查整治(2024年6月下旬至2024年12月)。在企业开展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及对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排查隐患,各地和尾矿库企业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对排杳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的要求
20、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3 .集中攻坚(2024年)。动态更新“两个清单”,针对尾矿库专项整治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专项攻坚等措施,强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4 .巩固提升(2024年)。认真总结尾矿库综合治理专项战役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的成效,健全完善防范措施和长效机制,大力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巩固取得的成果。(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要强化责任落实,各涉及尾矿库的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监管原则对
21、本地区尾矿库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负责,严格落实整治责任,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部门,并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省贯彻落实国家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重点清单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按照时间节点认真推进各项工作。2 .广泛宣传引导。充分运用舆论宣传渠道,加大对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和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从业人员及周边居民风险防范意识。要及时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引导形成全社会共抓共治的工作局面。3 .强化监督考核。市安委会将把尾矿库专项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工作情况纳入对各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的内容,确保各
22、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按期完成。对尾矿库陞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违规批准建设项目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强化公众参与,健全举报奖励制度,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对尾矿库专项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二、全市工贸行业重点企业在线监管工程(一)整治目标通过三年专项整治行动,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监管水平能力得到提升,事故总量持续下降,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事故。(二)主要任务依据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年版)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标准,窿设工
23、贸行业重点企业在线监管信息系统,指导全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纺织、轻工、烟草、商贸行业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信息接入系统,明确各级在线监管职责。(三)重点企业范围重点企业是指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风险的企业,重点范围为:1 .生产、使用、储存煤气。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中涉及煤气生产、存储、使用的企业。2 .粉尘涉爆。单个作业场所在10人及以上的金属、木和粮食饲料等农副产品的粉尘涉爆企业。3 .涉氨制冷。涉氨制冷用企业。4 .高温熔融金属。冶金、有色、机械铸造等行业中涉及熔融金属伤害的企业。5 .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规定范围的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风险
24、较大的企业。商贸行业主要指含涉氨制冷的规模以上批发、仓储类企业。(四)信息采集和接入企业信息的采集方式主要有视频和传感器,视频采集的数据包括人员作业情况、环境情况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的方式传输到省厅琮合信息平台工贸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五)任务分工按照分级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级分工负责。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辖区内直管企业的监管信息接入,协调直管企业在线监管系统的硬件建设,指导全市各地重点企业在线监管工程的建设工作。市经信、商务部门负责配合相关工作。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开发区安办负责辖区内监管企业的监管信息接入,协调市级直管企业在线监管系统的硬件建设,指导
25、辖区重点企业在线监管工程的建设工作。经信、商务部门负贲配合相关工作。(六)时间安排从2024年X月至2024年X月,分四个阶段进行。1 .动员部署(2024年6月至中旬)。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区专项实施方案,积极部署筹划专项工程。2 .试点建设(2024年6月下旬至12月)。完成涉及煤气的钢铁企业、单个作业场所在30人及以上的涉及金属、木和粮食饲料等农副产品的粉尘涉爆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涉氨制冷企业的信息接入工作。3 .重点推动(2024年)。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动重点企业在线监管信息接入工作,各地完成辖区规模以上重点企业总数60%的信息接入工作,其中生产、储存和使用煤气的
26、企业,钢铁企业、有色企业、深井铸造企业、单个场所作业人数在10人及以上的金属、木和粮食饲料等农副产品的粉尘涉爆企业,液氮储量在10吨以下的制冷企业的监管信息须完成接入。4 .全面提升(2024年)。完成其余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的在线监管信息接入工作,补齐前期工作短板弱项,完成重点企业在线监管标准清单和软件平台。在规模以下重点企业中推广运用在线监管信息系统。(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成立专项整治工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分工,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2 .强化沟通协调。各地要及时协调解决在线监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工程建设中发现的重难点问题,要采取会商会诊、现场推进会等措施,强力推进
27、在线监管工程建设。3 .严格督促指导。各地要强化工贸行业重点企业在线监管工程的督办和指导,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有效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分季度、半年、年度总结提升工程开展情况,2024年12月对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并及时将季度、半年、年度、三年总结报送市非煤矿山专委会办公室。2024年全市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根据国家、省、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加强我县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
28、026年)的总体部署、全省工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和全市工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决防范和遏制工贸行业各类事故为目标,深化源头治理,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严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消灭一批事故隐患,扎实推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工作,防范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有效减少一般事故,促进全县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二、主要任务此次集中攻坚工作,主要任务是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控制一般隐患。对于清单中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要分类归集制定攻坚计划,下决心、
29、强措施、加力度、增投入,在本年度完成攻坚任务。对清单中的一般隐患,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推进“双控”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等方式进行整治。各乡(镇、街道)要根据集中攻坚阶段工作要求,将排及整治与集中攻坚两阶段工作结合起来,在对前期排查出来的隐患进行集中攻坚的同时,也要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动态更新“两个清单”。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原则,把握集中攻坚的特点,分清主次,注重实效。三、重点攻坚内容(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1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2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
30、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3 .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4 .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5 .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6 .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7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8 .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9 .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1().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
31、未及时规范清理。督促饲料生产加工、纸制品包装生产、水泥生产等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更换防爆的电气设备,采取有效的控爆措施,及时规范清扫粉尘。(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1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2 .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1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不标志O2 .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四)冶金行业1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2 .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
32、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3 .盛装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4 .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金属铸造、连铸、浇铸流程未设置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5 .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豉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
33、使用。6 .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炉体倾动、氧气开闭等联锁。7 .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附属设备设施未按防火防爆要求配置防爆型设备;柜顶未设置防宦装置。8 .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9 .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10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切断装置;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在车间入口未设置总管切断阀。11 .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五)建
34、材行业1 .水泥工厂煤磨袋式收尘器(或煤粉仓)未设置温度和一氧化碳监测,或未设置气体灭火装置。2 .水泥工厂筒型储存库人工清库作业外包给不具备高空作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承包方且作业前未进行风险分析。3 .燃气窑炉未设置燃气低压警报器和快速切断阀,或易燃易爆气体聚集区域未设置监测报警装置。4 .纤维制品三相电瓠炉、电熔制品电炉,水冷构件泄漏。5 .进入筒型储库、磨机、破碎机、篦冷机、各种焙烧窑等有限空间作业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启动、热气涌入等隔离防护措施。6 .玻璃窑炉、玻璃锡槽,水冷、风冷保护系统存在漏水、漏气,未设置监测报警装置。(六)机械行业1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
35、等场所设置在熔炼炉、熔融金属吊运和浇注影响范围内。2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不符合冶金铸造起重机技术条件,或驱动装置中未设置两套制动器。吊运浇注包的龙门钩根梁、耳轴销和吊钩等零件,未进行定期探伤检查。3 .铸造熔炼炉炉底、炉坑及浇注坑等作业坑存在潮湿、积水状况,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4 .铸造熔炼炉冷却水系统未配置温度、进出水流量检测报警装置,没有设置防止冷却水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5 .天然气(燥气)加热炉燃烧器操作部位未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或燃烧系统未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败的安全装置。6 .使用易燃易爆稀释剂(如天拿水)清洗设备设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除集聚在地沟、地坑等有限空间内的
36、可燃气体。7 .涂装调漆间和喷漆室未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和防爆电气设备设施。(七)轻工行业1 .食品制造企业涉及烘制、油炸等设施设备,未采取防过热自动报警切断装置和隔热防护措施。2 .白酒储存、勾兑场所未规范设置乙尊浓度检测报警装置。3 .日用玻璃、陶麦制造企业燃气窑炉未设燃气低压警报器和快速切断阀,或易燃易爆气体聚集区域未设置监测报警装置。4 .日用玻璃制造企业炉、窑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出现开裂、腐蚀、破损、衬豉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5 .喷涂车间、调漆间未规范设置通风装置和防爆电气设备设施。(八)纺织行业1 .纱、线、织物加工的烧毛、开幅、烘干等热定型工艺的汽化室、燃气贮霞、储
37、油罐、热媒炉等未与生产加工、人员密集场所明确分开或单独设置。2 .保险粉、双氧水、亚氯酸钠、雕白粉(吊白块)等危险品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的;保险粉露天堆放,或储存场所未采取防水、防潮等措施。(九)商贸行业在房式仓、筒仓及简易仓囤进行粮食进出仓作业时,未按照作业标准步躲或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作业。(+)外包项目管理发包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承包企业外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严格审交承包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是否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是否足额向承包单位提供保障作业安全所需的资金并监督使用;是否将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是否向承包单位提供与外包项目安全生产相关的资料,并
38、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是否建立项目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并迸行全面评价;是否将外包项目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纳入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演练。承包单位是否建立相关安全生产制度;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依法取得与承接项目相对应的作业资质;是否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项目作业方案;是否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否依法依规使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进入危除区域作业或进行危险作业的许可制度;是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否根据承接项目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十一)“双控”体系的运用1.督促企业做到“六个”提高:一是提高开展“双控”体系
39、建设制度的实效性。企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省安全生产条例和X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X年试行)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健全“双控”体系有关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落细工作任务。二是提高风险辨识的完整性、科学性、精准性。督促企业发动一线作业人员重新对人、机、环、管等四个方面内容的风险和危险源进行分类分项排查辨识,深入研判辨识风险,组成评审小组,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每一部位、每一个岗位风险辨识情况进行审核,更新制定四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级清单。三是提高风险管控措施的操作性。结合企业风险分级清单和作业场所实际,制定具
40、有针对性、有实操性的措施和巡查频次管控风险,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对全员定期开展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管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掌握排查管控本岗位或场所风险的方法、标准。四是提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杳治理的闭合性。企业对登记在册的风险和隐患,必须严格执行管控和整改措施,整改一条就销号一条,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明确整改时限,加强过程督促,完成整改要求。五是提高“双控”数据上传的及时性。按照“自查、自报、自改”的要求,督促系统管理员完善风险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清单,落实全员使用“双控”APP,及时在双控系统中上报相关数据。六是提高“双控”体系运用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建立
41、健全“双控”体系运用奖惩机制,将安全生产“双控”体系运用情况纳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奖惩体系,严格对“双控”体系运用的岗位、班组、车间实施奖惩,推动“双控”体系运用工作落到实处。(十二)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台账。二是制定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检测制度。三是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运行正常有效。开展智能化监测预警处理系统的深入调研,督促企业在重点场所、环节、设备安装智能化监测控制、视频监控等安全设施设备。(十三)应急演练加强培训,提升企业应急演练应知应
42、会。采取会议培训、企业自主学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方式,强化应急管理特别是应急预案演练知识的培训,提升企业应急演练水平。督促企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对综合预案或专项预案演练一次,每半年对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一次。结合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督促企业规范编制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按照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等五个阶段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为纲,根据此次集中攻坚工作方案中的重点攻坚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要将精干力量投入到此次攻坚工作中,要深入企业开展检查、调研,帮助、指导和
43、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圆满完成集中攻坚任务。(二)加大执法力度。对在攻坚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的企业要按有关法律规定立案调查并依法处罚;对在重大隐患集中攻坚工作中敷衍塞贲、拒不整改的,要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2024年开展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加强我县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总体部署、全省工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和全市工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制定本方
44、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及我区七十项具体举措,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精准严格的执法行动,督促推动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认真排查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健全责任倒查机制,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守牢兜住安全发展底线,以高水平安全
45、保障高质量发展。(二)责任分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各部门“三定”规定以及X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等,很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三个必须”责任,镇应急管理所牵头负责危险化学品、工贸、烟花爆竹安全,分管交通同志牵头负责道路交通安全,住建局牵头负责房屋、建筑施工、燃气和自建房安全,城管(略)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消防所牵头负责消防安全,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渔业船舶、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分管教育同志牵头负责校园安全,分管水利同志牵头负责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安全,其他安全监管、行业领域主管以及组织、宣传、财政等支持保障有关部门分别依职责抓好专项整治相关工
46、作。党委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部署,根据实际明确细化各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的部门责任分工,及时消除新业态新领域安全职责不清导致的监管盲区漏洞。(三)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整治,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底数,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推动企业员工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企业排杳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质量明显提高;各有关部门对照“三个必须“强化安全监管,聚焦重大事故隐患精准严格执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水平显著增强;党委政府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领导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全镇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
47、努力减少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二、重点内容本次专项整治(略)里明确的三个层面27条具体任务外,结合全镇实际,以近年来全镇各类事故教训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落实。(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以突出企业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落实为重点,在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七项职责的基础上,重点要突出“五个方面”内容:1 .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建立“一图、一牌、三清单”(即绘制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分布图,根据四色图对安全风险制作告知牌和风险管控责任清
48、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并对各类风险采取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实现有效管控。要全面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对照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组织开展对标自查自改。专项整治期间,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1次、其他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1次带队全面检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建立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台账,确保障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落实到位,及时将隐患排查整治情(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并将重大事故隐患台账上报县级行业主管部门。2 .切实强化企业管理团队安全责任和技术支撑。各企业要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实习生等)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的基础上,突出管理团队安全责任落实,组织制定企业各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本次专项整治任务清单,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通过购买专家指导服务等方式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安全风险,